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脑卒中患者发放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调查,对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症者给予药物和心理综合干预治疗。结果卒中后抑郁症总发生率43.85%,大多数病例为轻、中度抑郁;经综合治疗后,抑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为75.54%。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高,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有病变部位、年龄性别、家庭和社会支持。在干预治疗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药物治疗其原发病,还应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雯媛 《当代医学》2011,17(12):10-11
目的 总结分析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72例对其病因进行分析,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治疗后的效果做临床调查.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脑卒中后抑郁的HAMD、NDS、ADL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病在联合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抑郁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红玲 《中国医刊》2007,42(8):51-52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其中轻度63.01%、中度26.03%、重度10.96%;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选择16项指标作为可能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对11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进行检测。结果初发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为54.5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向不稳定性格、左右大脑半球病灶、家庭的矛盾性、社会的支持、手的功能状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躯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故其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抑郁的发生情况、特点.结果: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病率44.24%,对抑郁影响的相关因素主要是卒中后部位、性别、文化程度及早期心理干预及家庭社会支持.结论:抑郁与早期心理干预及家庭社会支持有关,发现有焦虑、淡漠或负性情绪时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对与抑郁症有关的可干预因素加以控制,帮助患者摆脱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早期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对86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患者给予早期心理支持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结果实施心理支持和药物早期干预治疗,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康复.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李亚坤  刘芬  左小云 《当代医学》2021,27(22):24-26
目的 分析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1例.单一治疗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焦虑、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单一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应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梅海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9):100-101,104
目的测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帕罗西汀在脑卒中后抑郁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按CCMD-Ⅲ诊断标准作出抑郁症的诊断,HAMD17项量表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对391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并将15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9例给予帕罗西汀20mg/d,对照组74例给予安慰剂治疗,15例因各种原因退出了此项研究.4个月后对138例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其中治疗组73例,对照组65例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对比.结果急性期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9.13%,以轻、中度为主,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显效率为28.77%,有效率为68.49%,稍有效率2.74%,无效率为0%.而对照组显效率为4.62%,有效率为20.00%,稍有效率为20.00%,无效率为55.3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多为轻、中度抑郁,治疗需综合治疗,除治疗脑卒中以外,还应进行个性化心理治疗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帕罗西汀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朝阳地区糖尿病病人抑郁症的发病情况,以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程等对抑郁症的影响,有针对性的对患有抑郁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以有效控制其病情.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研究对象进行评定 将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及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 334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抑郁症138例,患病率为41.3%.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学历、收入、体力劳动强度、脑力强度、业余活动、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并发症等是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7个重要危险因素.干预组经干预治疗后FBG、2hPBG、HbA1c及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发生率较高,该研究提供了高危个体界定标准,对此类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治疗,以减少发生抑郁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分析,将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与无抑郁对照组。运用x~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56例脑卒中患者中有95例出现抑郁表现,发生率为37.1%。并与心血管病史、多发病灶、额叶病灶、受教育程度、性格内向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以心血管病史、多发病灶、性格内向最有意义。结论对于有心血管病、多发病灶等病史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应给予合理的抗抑郁治疗,并注意加以心理疏导,有利于脑卒中恢复,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分析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9%、7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或消除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永芳 《广西医学》2008,30(12):1870-187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9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75例脑卒中患者有抑都表现,发生率为38.2%,经logistic以多元回归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与负性生活事件、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数目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有关.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心血管病史、抑郁病史、病灶数目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等是脑卒中后抑郁最有意义的相关因素.脑卒中后换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理、社会、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对照组29例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29例中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总有效86.21%,对照组26例中痊愈2例,显效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5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伴抑郁症的疗效。分析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状况,为临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对60例CNP伴抑郁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心理治疗、行为干预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后有55例患者NIH-CPSI评分、焦虑情绪和抑郁状态有改善,有效率为91.7%。结论药物治疗配合综合心理治疗、行为干预治疗是治疗CNP伴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对276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及评分;治疗脑卒中同时加用抗抑郁治疗.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32.22%,抗抑郁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应重视卒中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抑郁情绪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照组(P<0.01).结论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抑郁症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自制相关情况调查表,对168例脑卒中急性期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 PSD总发生率为28.0%;其中轻型抑郁率为22.5%,中型抑郁率为5.0%,重型抑郁率为0.5%.病变位于基底节区、脑叶和小脑、脑干的PSD发生率分别为34.2%,21.3%,14.1%.其中女性、有神经功能缺损及病变在基底节的患者发病率高.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较高,其发生与性别、神经功能缺损及病变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18.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早期康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娃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65-6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对24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对比2组患者抑郁水平。结果护理治疗4周后,干预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有明显效果,减轻抑郁程度,早期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达到降低其致残率的目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67例首次脑卒中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进行对照研究;采用SCL-90分别在心理护理干预之前和之后调查其中55例没有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的首次脑卒中患者,对前后两次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首次脑卒中患者不良心理问题发生率为56.7%,远高于对照组11.7%(P<0.01);首次脑卒中组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焦虑、恐惧得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首次脑卒中患者有许多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特点、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192例脑卒中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PSD总发生率37.5%(其中轻度抑郁发生率20.8%,中度10.4%,重度6.3%),PSD发病与脑卒中发病部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依赖有密切关系,早期加抗抑郁剂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