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JIA伴发葡萄膜炎患者17例(28只眼),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室检查有一定意义;JIA伴发葡萄膜炎因JIA亚型不同葡萄膜炎表现不一。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眼部炎症消失,全身不适减轻。结论 JIA伴发葡萄膜炎有一定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推炎(AS)伴发葡萄腆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AS伴发葡萄膜炎42例42只眼,以中医辨证施治及西医方法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患者葡萄膜炎持续时间为8~50 d,平均(19±8) d.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AS伴发葡萄膜炎疗效好,能缩短病程,降低全身激素用量以及使用时间,改善全身症状,减少葡萄膜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椎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AS伴发葡萄膜炎42例42只眼,以中医辨证施治及西医方法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患者葡萄膜炎持续时间为8~50d,平均(19±8)d。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S伴发葡萄膜炎疗效好,能缩短病程,降低全身激素用量以及使用时间,改善全身症状,减少葡萄膜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近3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患者50例,年龄19~50岁,其中男30例,女20例;双眼患病10例,单眼患病40例;急性期38例,慢性期12例.前葡萄膜炎28例,35只眼,视力0.1~0.5;后葡萄膜炎16例,18只眼,视力0.02~0.1;全葡萄膜炎6例,7只眼,视力:手动3例,指数3例.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激素依赖性葡萄膜炎病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顽固性葡萄膜炎因反复发作长期应用激素形成激素停用或减量后病情即复发或加重,此即激素依赖性葡萄膜炎。对本病的治疗中西医感棘手,我们试用自拟解毒化湿汤治疗本病13例,疗效尚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3例22只眼,男7例,女6例。双眼发病9例,单眼发病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周岁,平均42.3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平均2.8年。虹膜睫状体炎3例4只眼,全葡萄膜炎6例11只眼,原田综合征4例7只眼。22只眼中有3只限并发白内障。本组葡萄膜炎患者均有如下情况:①病程在6个月以上;②全身应用激素4个月…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92-119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收集的慢性前葡萄膜炎病人(46例5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27只眼)和对照组(22例25只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对照组予单纯西药。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29例(29眼)采用中医辨证用药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20眼)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对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的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治疗对象 :5 0例葡萄膜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3 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2 0~ 49岁 ;双眼患病1 4例 ,单眼患病 3 6例 ;观察时间最长 4年 ,最短为 1个月 ;急性期 1 2只眼 ,慢性期 5 2只眼。前葡萄膜炎 8只眼 ,后葡萄膜炎 1 6只眼 ,全葡萄膜炎 40只眼。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 :采用 0 0 5 %地塞米松滴眼液或 0 5 %典必殊滴眼液滴眼 ,每日 3次 ,并用 1 %阿托品滴眼液扩瞳 ,直至炎症减退、消失。全身治疗 :辨证结合辨病论治。①肝胆火炽型 ( 8…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1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葡萄膜炎患者(185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125只眼)、对照组43例(60只眼),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风活血丸,并配合中药熏洗及针刺治疗,通过详细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观察,对其病因、解剖分类及性别分布进行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3例葡萄膜炎患者中,依据病因分为感染性葡萄膜炎58例(47.1%),其中男性患者比例为58.6%;非感染性葡萄膜炎65例(52.9%),其中男性患者比例为61.5%。依据发病部位分为前葡萄膜炎72例(58.5%),中间葡萄膜炎15例(12.1%),后葡萄膜炎8例(6.5%),全葡萄膜炎28例(22.9%),其中男性发病比例为56.9%,高于女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36例(42眼)分为肝经风热、阴虚火旺、风湿夹热、正虚邪留四型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8例(34眼)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47%;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治疗效果。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9例17只眼,对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8~60岁,平均年龄47.4岁,矿病程7d~6个月,病程中位数45d。6例患者确诊前曾应用激素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双眼发病8例,全葡萄膜炎9只眼,后部葡萄膜炎8只眼,1例2只眼同时诊断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表现为视盘着染或强荧光、视网膜斑片状弱荧光,视网膜血管管壁荧光渗漏及着染。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表现为早期鳞状、斑点状弱荧光,后期融合成类圆形改变。驱梅治疗3个月或半年,12只眼视力恢复至0.6以上(70.6%),眼部及全身症状无复发。结论认识梅毒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是减少该病误诊的重要措施,及时驱梅并配合中药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探讨赖激素性葡萄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激素依赖性葡萄膜炎经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并应用中药温阳补肾,益气养阴进行了治疗,结果,6例患者中有5例在1周内葡萄膜炎得到控制.5例停用皮质类固醇后葡萄膜炎无复发;12中眼均随访了2年。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赖激素性葡萄膜炎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效果,探讨眼B超检查对VKH的价值。方法 均详细询问记录患者病史,做裂隙灯显微镜、散瞳查眼底及三面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B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等检查。治疗过程分为炎症期和恢复期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炎症得到控制。①所有患眼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②所有患者有明显的疗效。③治疗前B超检查73%眼玻璃体内见大量细小弱回声点,94%眼可见视网膜脱离光带,呈扁平状,隆起度不高,眼球壁不光滑,100%眼可见脉络膜增厚。治疗后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增厚好转至正常。视力提高与B超结果有好的一致性。结论 ①中西医结合是治疗VKH有效的方法。②B超是有用的诊断方法之一,为病情追踪、疗效评价和指导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 2 7例 30眼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辨证分为肝经风热型、肝胆湿热型、阴虚火旺型 ,分别用新制柴连汤、龙胆泻肝汤、知柏地黄汤加减同时配合西药治疗 ;对照组 2 5例 2 8眼单用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 ,对照组为 71% ,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7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46例本病患者分为治疗组7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1组28例,单用中药治疗,对照2组41例,单用西药治疗;3组均以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清尿酸浓度方面分别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均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血症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并SBP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在综合护肝、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28例)应用头孢曲松常规静脉滴注,配合中药煎剂口服;对照组(28例)单纯应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7~14天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为65.5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B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具有较好的疗效,特别在减少激素毒副作用、激素依赖性及炎症复发等方面有优势。文章从本病的病因病机、分型分期论治、专方治疗、针灸、中药熏眼等多个方面,阐释了中医药治疗葡萄膜炎的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减少复发的作用。方法:葡萄膜炎患者329例随机分为2组,167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62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6个月后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体视力的提高优于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总体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r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例r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西药(强的松、长春地辛)和中西医结合(强的松、益气养血活血方)进行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rITP的总有效率和完全反应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P < 0.05)。患者血小板的指标中,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升高水平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下降水平均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血小板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升高水平明显大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升高水平明显大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5),颗粒巨核细胞与裸核巨核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 中西医结合(强的松、益气养血活血方)对rITP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真实世界大数据冠心病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及分析真实世界中冠心病患者的中西药使用情况,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全国17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采集其药物信息,使用频数及关联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4 697人中男性47564人,女性32 882人,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1岁。76 172人有用药记录,包括278种西药和331种中药。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阿司匹林,共51 132例(67.08%),其次为硝酸异山梨酯(46 291例,占60.72%)、氯吡格雷(34 030例,占44.64%)等;中成药使用最多者为丹红注射液,共15 174例(19.92%),其次为疏血通注射液(10 166例,占13.35%)。药物归类后,西药位于前列者为抗血小板药、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药使用最多的为活血化瘀注射液,其次为活血化瘀口服药、扶正类口服药、通腑药等。进行关联规则后显示冠心病西药间联合用药最为常见,中西药联合使用中活血化瘀口服药、活血化瘀注射液与西药间的联合用药更为常见,尤其是与抗血小板药、硝酸酸类药物。结论:冠心病的西药治疗符合指南推荐,但使用率较低;中药逐渐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活血化瘀是冠心病中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