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心理理论发展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自1996年Russell首次提出二者关系理论以来,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热点问题.一种观点认为两者存在功能上的依赖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是平行发展的心理过程,他们包含着共同的成分,或者两者的发展受第三种认知成分的影响.关于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脑机制研究尚不能清晰地揭示两者的实质性关系.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仍是一个广阔而又充满挑战性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发掘中医气学理论的科学内涵,推动中医学的现代化。方法利用生命程序学假说研究中医气学理论,探讨两者间的共同性、融合性。结果气学理论能与程序学有机结合,并具有新的特性。结论此假说可以对中医气学概念、理论、方法的客观性、有效性、实用性进行现代释义,且能指导现代生命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尼泊尔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都有悠久的历史, 且两者的治疗手段都源自相同的哲学和理论基础。在使用自然疗法治疗疾病的过程中, 两种医疗体系均提出了人体的重要位置点的理论, 即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和尼泊尔传统医学中的生命点理论。初步将中国针灸腧穴以及尼泊尔传统医学中的生命点的进行对比研究, 为今后两者的结合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代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而且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基于两者的联系,在讲授医学物理学时,应在注重物理理论知识整体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医学各专业的特点,制定出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际应用,真正理解学习医学物理学的实际意义[1].  相似文献   

5.
论弘扬仁爱,人道主义与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以义务论为特征的朴素人道主义,其实质是对他人痛苦同情、关心和强调义务、责任意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仁爱、人道主义的升华,尽管两者产生的历史特点、阶级基础、理论基础有差别,但两者有共同之处.表现在:第一,两者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第二,两者都包含着利他、整体意识;第三,两者都强调责任和社会义务,两者的联系与结合是历史的必然,本文试图找到一个契合点.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学虽然都是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础构建其理论体系的,但两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异。西医学所有相关的知识,无不以解剖学为基础,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除解剖学基础外,还深受当时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个是还原分析的研究方法,一个是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诊断学理论与实验考试成绩的相关性。方法将我校2008-2010级临床医学和麻醉学专业学生的诊断学理论与实验考试成绩作为研究数据,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2008-2010级学生诊断学理论和实验考试成绩均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诊断学理论和实验内容相辅相成,只有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有机结合,才能提高诊断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上世纪50年代,护理学的理论不断提出和形成,连同引用的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共同构成了护理学的知识体系。但是,近几年,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theory-practicegap)已引起护理学界的重视。教育者教理论,而临床教师教实践,从而产生了两者的脱节。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报》2019,(3):491-494
膻中穴在古代医学文献记载中,出现了禁刺与可刺的矛盾现象。古之膻中穴的禁刺观点基于《黄帝内经》藏象理论,是将膻中藏象理论和气海理论及穴位理论互相混淆造成的。古人因其定位不明确,各家对膻中穴的认识不一,造成膻中穴禁刺与可刺都出现的矛盾现象。本文认为,若作穴位,膻中穴可针刺;若作为藏象,则禁刺。  相似文献   

10.
膻中穴在古代医学文献记载中,出现了禁刺与可刺的矛盾现象。古之膻中穴的禁刺观点基于《黄帝内经》藏象理论,是将膻中藏象理论和气海理论及穴位理论互相混淆造成的。古人因其定位不明确,各家对膻中穴的认识不一,造成膻中穴禁刺与可刺都出现的矛盾现象。本文认为,若作穴位,膻中穴可针刺;若作为藏象,则禁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HEC)的健康管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健康管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胰腺炎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健康管理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HEC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健康管理组健康责任、运动、营养和压力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健康管理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健康管理组各维度得分,出院后3个月均高于出院后1个月,且出院后1个月高于干预前(P < 0.01)。结论基于HEC的健康管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积极的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健康生活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OP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系统教育,观察组给予循证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OP知识、健康信念、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OP知识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阶段和终末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86±2.67)、(19.65±4.28)分比(13.68±2.85)、(15.48±3.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健康信念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阶段和终末评分健康信念终末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56.75±23.72)、(173.58±24.21)分比(146.57±16.89)、(159.68±18.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也明显提高,观察组阶段和终末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2.65±18.68)、(84.86±20.38)分比(62.78±15.26)、(72.86±16.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老年OP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效果满意,能极大程度提高其对OP的认识,提升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4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一般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个月系统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心理平衡、遵医用药和血压监控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2=4.822,4.080,5.591,4.822,4.998),而且观察组生活质量8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558,2.369,2.467,2.600,2.595.2.406,2.200,2.208)。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提高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兰州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兰州地区部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健康状况分析,了解掌握老干部的健康状况,加强对其保健工作的具体指导。方法 对我院2004年度786名老干部体检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受检老干部中无躯体疾病的占18.2%。患病率较高的依次为高血压病42.9%,高血脂38.3%,冠心病35.5%,糖尿病21.2%。结论 老干部是健康的弱势群体,健康是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慢性病的防治、提高部队离退休老干部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居家延续性护理,探讨其在糖尿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首次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进行基于互联网的居家延续性护理,2组均护理6个月。比较2组护理前后血糖(FBG、PBG、Hb A1c)、治疗依从性(药物依从性、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及生活质量(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社会职能、精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的变化。 结果 护理后,2组FBG、PBG、Hb A1c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2组药物依从性、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及自我管理总分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2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社会职能、精力、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居家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社区护理中有着明确的效果,可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洪斐 《中国现代医生》2011,(26):122-123
目的探讨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1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家属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组)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生活满意度各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requirements and, in particular,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 health care assistance and social services program regulations all combine to add complexity to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ambulatory and inpatient health program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constantly chang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nd differences in interpretations and definitions have been expensive, time-consuming and sometimes detrimental to health care delivery for two large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computer-based inform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控制的近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实施不同健康教育模式3个月后对糖尿病控制的效果。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将133名自愿参加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79)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专业人员授课,实验组由经过培训、本身即为糖尿病患者的非专业人员授课。教育3个月后对血糖、血脂、血压和知识得分等指标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后的各项指标均较教育前有显著改善(P均<0.05);两组患者相比,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控制都有积极的影响,医院开展新的健康教育模式的长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林浩  曹晓均  戴卉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152-153,156
目的研究分析多形式宣教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保健知识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6月的19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宣教组(对照组)95例和多形式宣教组(观察组)95例,将两组患者宣教前及宣教后3、6个月的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保健知识需求满意程度、疾病控制情况及对宣教形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宣教后3个月及6个月的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保健知识需求满意程度、疾病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对宣教形式的总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形式宣教可满足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对于改善其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疾病控制效果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留守经历为切入口,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以期从实证角度帮助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市、安庆市部分师范院校大学生为被试,调查学生留守经历状况,并综合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父母外出情况、父母外出打工年限、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与父母团聚频率的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双方均外出、父母外出打工年限超过1年、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在小学及以前、与父母团聚频率在半年以上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父母其中一人外出、父母外出打工年限在1年以下、学生开始留守年龄段在初中以上、与父母团聚频率在半年以内的学生(P < 0.01)。结论曾经的留守经历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影响,作为教育者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