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常规心电图对64例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心电图PtfV1及Macruz指数与超声心动图左房室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心电图PtfV1和Macruz指数与左房功能指标LAD、LAV、LAP和LAT有显著线性相关意义(P<0.01),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A峰、A/E比值、PFR及NPFR呈轻度线性相关意义(P<0.01)。结论认为对于心功能正常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当心电图左房指标异常时,进一步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有助于早期确定是否存在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同时对全面客观地评价左房功能变化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ANF)与左房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和放射性免疫测定法,对106例冠心病患者左房血流动力学变化与AN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绞痛组、心肌梗塞组及缺血性心肌病组的A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左房功能指标LAV、LAT、LAP、LAD、LASV和LAEF呈高中度线性相关意义;与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LVEF、LVD、PFR、A峰、A/E呈中度线性相关意义(P<0.01~0.001)。结论测定ANF水平对于评价左房室功能异常变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的P波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的PI皮改变与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性,为早期估测高血压病的心功能变化提供依据,方法:对87例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描记标准1 2导联心电图及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P波指标正常与异常组的其他参数(包括血压、年龄、病程及左室舒张功能等)差异。计算P波指标与其他参数的相关系数。结果:Macruz指数、P波宽度及V1导联心房终末电势(PTFV1)异常分别为66%、60%和48%,且高血压患者A峰、A/E比值升高。Macruz指数和P波宽度与A峰、A/E比值和病程正相关,PTFV1与A/E比值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的P波异常是普遍存在的。它反映了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3DE)对30例冠心病患者的左室容量、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并与两维超声心动图(2DE)及心血管左室造影(LVA)所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2DE所测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收缩末期容量、心搏量及射血分数与左室造影相应指标呈中度相关,而3DE则与左室造影相应测值呈高度相关(P值<0.01);2DE所测左室射血分数(EF)高于左室造影结果(P值<0.05),3DE所测EF与左室造影结果无显著差异(P值>0.05)。表明在冠心病患者中,经食管3DE仍可较准确地定量评价左室功能,其准确性优于2DE方法,为左室收缩功能的定量评价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2例陈旧性或近期心肌梗塞患者于PTCA术前1~2天,术后1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并对手术成功者随访1月。结果表明:术后1周及1月,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有显著改善,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峰值(PFV)、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T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提高了25.02%(P<0.05),15.63%(P<0.05),12.88%(P<0.05)。室壁节段运动指数(WMSI)降低了9.64%(P<0.05)。一个月后,PFV提高了12.44%(P<0.05),TVI提高了13.22%(P<0.05),LVEF提高了29.67%(P<0.05)。舒张功能改善不明显,左房功能没有改善。此外,PTCA可改善左室重构。同术前相比,左室缩末容积(ESV)、左室舒末容积(EDV),分别降低了33.36%(P<0.01)、24.63%(P<0.05)。一个月后,左室重构未继续发展。结论:陈旧性或近期心肌梗塞行PTCA可提高左室收缩功能并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在尿毒症患者所致心脏病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用30例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资料完整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并随机抽取正常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尿毒症组与对照组各测值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左室腔明显扩大,左室心肌重量和左空心肌重量指数明显增加(P<0.01),左室收缩功能EF与FS无差异(P>0.05),反映泵血功能的SV、ESV、EDV和CO增高(P<0.05-P<0.01);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AI、E/A和 IVRT均有增大( P< 0.05- P< 0.01),肺静脉血流频谱 D波、DI和 RFI明显减少, S/D AR和 ARD均有明显增加(P<0.01),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明显。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多普勒在尿毒症患者心脏病变的检查诊断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彩色M型多普勒测血流播散速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M型多普勒对判断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用彩色M型多普勒检测32例高血压冠心病、2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舒张期血流播散速率(RFP)和血流播散时间(TFP)等指标。结果高血压冠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不仅E、A、E/A比值、DT出现异常,其RFP和TFP也呈明显异常(P<0.001),且在扩张型心肌病E/A>1时,RFP和TFP进一步异常。结论RFP和TFP无伪正常现象,其评价左室舒张功能较二尖瓣血流类型更可靠  相似文献   

8.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33例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的冠心病人和38例正常人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的变化。用药后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用药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各主要指标变化量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值<0.0001),多巴酚丁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7.4%、98.6%。因此认为该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特异、敏感而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描记术和常规心电图研究48例心功能NYHAI级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常规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主要与左房大小和E峰相关,Ⅱ导联P波时限与P-R段比值指数则是反映A峰和A/E改变的敏感指标。两方法联用对早期检测是否存在潜隐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右室收缩功能的测量新方法。方法对32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经胸二维和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和自制的三维超声心动图软件系统测量右室射血分数(RVEF),并与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测量的RVEF对比。结果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与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的RVEF呈中度相关(r=0.08,P<0.01,SEE=0.07),但前者显著高估了后者的测值(P<0.05)。而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与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的测值高度相关(r=0.91,P<0.001,SEE=0.05),且组间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为定量评价右室收缩功能提供了相对无创和相当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超声心动图对室壁瘤切除术后左心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例患者于室壁瘤切除术前后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39至68岁。心尖部室壁瘤9例,下后壁室壁瘤2例。10例患者室壁瘤切除术(LVA)的同时进行了CABG。EDV、EDVI、ESV、ESVI和SV于LVA后明显减少(P<0.05-0.001),HR增加,EF、CO和CI无明显变化。二尖瓣血流频谱显示所有患者舒张功能类型和E峰流速、E峰压差、A峰流速、A峰压差及IVRT手术前后均没有明显改变(P>0.05)。所以,LVA可明显减低室壁瘤患者的EDV、EDVI、ESV、ESVI,使上述指标趋于正常;SV可出现下降但EF、CO和CI无变化。二尖瓣血流频谱的变化显示LVA对左室舒张功能无明显影响。上述结论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肺静脉血流频谱(PVFP)及二尖瓣血流频谱(MVFP) 的变化无创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择40 岁以上的无心脏疾患者30 例为对照组;高血压病左房不大组30 例;冠心病左房不大组30 例;高血压或冠心病左房扩大组30 例共120 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记录肺静脉及二尖瓣血流频谱,观察各组病人肺静脉及二尖瓣血流速度的变化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或冠心病左房不大组与对照组比较,MVFP 中E 峰速度减低,E 峰减速时间延长,A 峰速度增高,E/A 比值减低。PVFP中S峰速度增快,SF增大,二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P< 001) ;高血压或冠心病左房扩大组与对照组比较PVFP中S峰速度减低,SF减低,PA 速度增快、间期延长,PAd > Ad( P< 001) ,而MVFP除EDT 缩短以外,E、A 峰速度、E/A 比值二者近似( P> 005) 。结论 超声心动图记录肺静脉及二尖瓣血流变化能够较全面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用超声心动图测量陈旧性心肌梗塞乳头肌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正常人及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乳头肌长度及功能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乳头肌功能紊乱与二尖瓣返流间关系。结果表明:正常人前外侧后内侧乳头肌短缩率及后内侧乳头肌收缩末长度与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比较存在差异(P值<0.01,P值<0.05)。陈旧性心肌梗塞合并中、重度二尖瓣返流患者前外侧后内侧乳头肌短缩率(FS)及后内侧乳头肌收缩末长度(LS)与正常组比较存在差异(P值<0.01),而轻度二尖瓣返流组只有后内侧乳头肌FS与正常组比较存在差异(P值<0.01)。因此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乳头肌功能有助于评价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乳头肌功能紊乱所致二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14.
超声负荷试验可观察左室功能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我们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了62例心肌缺血患者,其中男46例,女16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6±8岁。根据有无心绞痛再分为无痛组和疼痛组。所有患者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再以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评价左室功能障碍情况。结果表明:无痛组RWMA发生率明显低于疼痛组,分别为46.8%和90%(P值<0.01)。总的缺血评分,无痛组明显低于疼痛组,分别为13±1.6和17±3.3(P值<0.01)。左室收缩功能以射血分数为代表,负荷试验后无痛组大于疼痛组(P值<0.01)。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心肌功能障碍明显比疼痛性缺血患者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房室平面位移(APD)测定法检测器质性心脏病左室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设置4组:正常对照组28例,冠心病组24例,高心病组22例,器质性房颤组15例。每组先分别测定心脏形态学参数和收缩功能参数,包括房室内径,室壁厚度、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平均左室周径缩短率、每搏量,然后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各组左侧心脏总房室平面位移(TAPD)和心房收缩所致的房室平面位移(AAPD),计算出AAPD/TAPD的比值,同时根据二尖瓣血流频谱法测定A峰和E峰,算出A/E比值,最后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比较。结果器质性心脏病组TAPD和AAPD分别显著小于和大于对照组(P<0.01和P<0.05),AAPD/TAPD则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且各组AAPD/TAPD与多普勒二尖瓣血流频谱A/E比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AAPD/TAPD是又一项无创伤性检测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且更具简便、实用的特点,很适合在无多普勒设备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心电图PtfV1的改变及其与血流动力学、二维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4例风心病患者PBMV前后心电图PtfV1、血流动力学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并作相关分析。结果:PtfV1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3),手术前后PtfV1与血流动力学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心电图PtfV1可作为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的无创性指标之一,PtfV1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中的异常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7.
二维多普勒超声评价高血压病左房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42例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左房功能参数。结果示: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01),高血压病组LAD、LAV、LAP、LAT、LAET、LA5V、LAEF及A峰增加;但E峰、E/A比值、LAPEP、LAPEP/LAET及PFR降低。结论:高血压病时,左房代偿性收缩功能增强,作功增加,以维持恒定的左房室间的压差,为增加左室充盈量起重要作用,其机制符合Frank-Starling定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电图P/P-R段比值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技术对36例高血压病和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与冠心病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和心电图P/P-R段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P/P-R段比值与超声心动图E/A比值呈高度线性相关(r=0.69,P<0.01).结论心电图P/P-R段比值有助于评价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超声测舒张早期室内充盈减射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多普勒测量正常人及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在左室内的改变,以估测此种改变对判断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正常组二尖瓣及瓣下1cm、2cm、3cm处心室内不同部位的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0、E1、E2、E3)及各点与瓣尖速度比值(E1/E0、E2/E0、E3/E0)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A/E>1、器质性房颤及A/E<1“假性正常化”分组中一般E2开始降低,E3显著降低E3/E0比值与E1/E0比较存在差异(P值<0.05;P值<0.01)。同时E3速度及E3/E0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作者认为多普勒测量舒张早期左室血流充盈减射可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浆心钠素(ANF)与左房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技术和放射性免疫测定法,对36例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左房血流动力学变化与ANF水平进行分析。结果:ICM组A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NC)组(P<0.001);ANF水平与左房功能指标:左房张力(LAT)、左房收缩期最大容积(LAV)、左房压力(LAP)、左房射血力(F)、左房内径(LAD)、A峰和收缩期左室壁应力(ESS)呈显著线性相关(r值依次为0.82、0.80、0.79、0.78、0.75、0.72和0.70,P<0.01~0.001);与左室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容积(LVV)、左室射血分数(EF)及峰值充盈速度(PFR)呈中度相关(r值依次为0.68、0.67和0.66,P<0.01)。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ANF水平有增高趋势。结论:测定ANF将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左房室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