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对古辞书中的“咽”“喉”“咙”“嗌”“噎”“廝”“喝”等医学词语进行梳理分析,辨别异同,明其所指。[方法]采用文献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史类典籍文献与中医古籍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体解剖学知识,确定“咽”“喉”“咙”三者的位置关系。[结果]咙即咽,咽与喉相连,喉在上,咽在下。“嗌”“噎”为咽部疾病,指吞咽食物困难。“喝”“廝”为喉部疾病,指声音嘶哑。[结论]由此可知,综合运用文史与医学古籍对存有疑义的医学词汇进行考释,可更加准确地理解医学词汇含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古辞书中的"咽""喉""咙""嗌""噎""■""喝"等医学词语进行梳理分析,辨别异同,明其所指。[方法]采用文献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史类典籍文献与中医古籍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体解剖学知识,确定"咽""喉""咙"三者的位置关系。[结果]咙即咽,咽与喉相连,喉在上,咽在下。"嗌""噎"为咽部疾病,指吞咽食物困难。"喝""■"为喉部疾病,指声音嘶哑。[结论]由此可知,综合运用文史与医学古籍对存有疑义的医学词汇进行考释,可更加准确地理解医学词汇含义。  相似文献   

3.
每当人们提起健康状况时,常会听到"三高"的说法,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其实,高血脂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很多人认为,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升高或者胆固醇升高,血脂异常其实并非那么简单。所谓血脂,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脂性物质,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它是一个大家庭,家中有四个"兄弟"。"大哥"叫胆固醇,"二哥"叫甘油三酯,"三哥"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弟"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四兄弟都是"好人",都有用。不过,"大哥""二哥"和  相似文献   

4.
对“癘”“”“痱”“”“脪”“瘘”等6个疾病词及其相关词汇进行考证。主要利用佛经音义相关材料,结合历代辞书、文献材料,与《汉语大字典》相关条目进行比对,补充了某些疾病词的书证,增补或订补了某些词的义项,纠正了某些词的注音及释义,明确了某些词之间的字际关系,并据此对《汉语大字典》中这些疾病词及其相关条目中存在的问题和缺漏进行了补正。  相似文献   

5.
“并发”与“合并”、“并发症”与“合并症”是医学常用词语,容易错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并发”一词的解释是:“由正在患的某种病引起(另一种疾病)”;对“合并”一词有两种解释,释②是:“指正在患某种病的同时又发生(另一种疾病):麻疹合并肺炎”。  相似文献   

6.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属硫酸酯盐,分子式为CH3(CH2)10CH2OSO3Na;相对分子质量为288.38。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onate,SDS)属磺酸盐,分子式为CH3(CH2)10CH2SO3Na;相对分子质量为272.38。十二烷  相似文献   

7.
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禁忌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源自《本经》提出的“七情”中的“相反”,既药物相互〈br〉 配伍后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而后世医者大多望而生畏,不敢轻易用取禁忌配伍的方药。然而十八反是不是纯粹的配伍禁忌,各代医家也各持所见。但至今从未有学者探讨“十八反”中“攻”“、战”“、叛”三字相互关系,是否与“反”字都同出一辙,本文将通过对十八反历史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辨析“十八反”中“反”与“攻”“、战”“、叛”四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悉古人所创“十八反”歌诀的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古辞书、医籍、其他古籍文献中关于“瘅”和“疸”的相关记载,以形、音、义三方面为基础,对早期文献的论述进行详细考察.经考释,“瘅”有3种含义:一指一类由于虚劳导致气逆的病证;一指风邪侵袭手足所致疾病;一指火瘅,为小儿病,或同“火丹”.“疸”为酒食过度导致脾胃湿热瘀结,热气郁蒸所致的病证,表现为目黄、身微黄、齿黄、爪甲黄,并伴身痛.早期医籍中记载的“瘅”和“疸”的主要区别在于“瘅”以虚劳为前提,以气逆为基本病机,此气为胆气、全身阳气或五藏之气等;而“疸”为湿热蕴脾所致,其所郁蒸之气则为脾气.后来由于通假混用及其病证表现上的某些相似之处,二者在医籍中的病因病机、病证表现、证治方药等都出现了混同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3月6日和21日分别为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惊蛰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民间有谚语云:惊蛰至,春雷动。  相似文献   

10.
正如果一个数值很大,数值中的"万"和"亿"单位可以采用汉字数字,其余部分采用阿拉伯数字。示例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人数为10亿零817万5 288人除上面情况之外的一般数值,不能同时采用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  相似文献   

11.
4月5日和20日分别为清明与谷雨,是春季最后两个节气,俗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这时天气逐渐转暖,草木萌发,杏桃开花,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  相似文献   

12.
刘靖 《英国医学杂志》2004,7(3):188-188
编辑: 述评“说出来”一文(见本刊2004年第2期72~73页)论述了医生与患者如何有效沟通,这一临床工作中最基本而且最实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外健康文摘》2008,5(24):25-25
失眠与安眠药 失眠是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许多人都经历过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的痛苦,甚至有人整夜难以入睡,睁着眼睛到天亮。他们所经历的痛苦是我们这些享受正常睡眠的人们所想象不到的。  相似文献   

14.
如果医院先后有几个早产儿因吸氧而导致视网膜病变,我们说这家医院没有“管事”;如果医院规定凡是发生医疗纠纷赔偿,由医生承担赔偿额相应的百分比,我们说这家医院正在“管人”。管人还是管事,一直困扰着管理界,尤其在公立医院,绝大多数人的理解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没有管事而在管人。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数字"0"有"零"与"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一个数字用作计量时,其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〇"。示例:"3 051(个)"的汉字数字形式为"三千零五十一"(不写为"三千〇五十一")"公元2012(年)"的汉字数字形式为"二〇一二"(不写为"二零一二")  相似文献   

16.
宝石能谱CT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它走了一条与其他CT产品完全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最新版《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黏”与“粘”以及“惟”与“唯”字的使用规范如下:·在发“nian”音时一律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菌、黏合剂等;在发“zhan”音时用“粘”字,如肠粘连、粘贴等。关于“惟”与“唯”字的使用,二子均表示单单、只是等含义,但用在惟一、惟独、惟有、惟恐、惟命是听、惟利是图等词汇时,一律用“惟”字;用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理论、唯名论等词汇时,用“唯”字。  相似文献   

18.
"五经"中有大量的病症名词,有的意义至今仍在使用,有的意义已经转移,甚至消亡。现通过对"五经"病症名词"眇"、"矇"、"瞽"、"瞍"、"跛"词义及其演变的研究,确定其病症名词的意义,分析其发展演变源流,纠正普通词典以及专业词典的错误。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新版《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黏”与“粘”以及“惟”与“唯”字的使用规范如下: 在发“nian”音时一律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菌、黏合剂等;在发“zhan”名时用“粘”字,如肠粘连、粘贴等。关于“惟”与“唯”字的使用,二子均表示单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最新版《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黏”与“粘”以及“惟”与“唯”字的使用规范如下:在发“nian”音时一律用“黏”字,如黏膜、黏液、黏菌、黏合剂等;在发“zhan”音时用“粘”字,如肠粘连、粘贴等。关于“惟”与“唯”字的使用,二子均表示单单、只是等含义,但用在惟一、惟独、惟有、惟恐、惟命是听、惟利是图等词汇时,一律用“惟”字;用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理论、唯名论等词汇时,用“唯”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