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兰  戴烨  徐栋  季宇彬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3):1944-1946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不同极性部位及不同极性部位组合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大鼠睾酮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寻找金匮肾气丸处方中对肾阳虚大鼠有治疗作用的药效部位。方法:雄性SD大鼠ig氢化可的松50mg.kg-1,qd,给药10 d,造成肾阳虚模型。成模后次日,大鼠给予金匮肾气丸全方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部位的混悬液,药液浓度以生药量计均为0.5 g.mL-1,每日ig体积为10 mL.kg-1,qd,给药20 d;于末次给药后取血,测定血清睾酮、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肾阳虚大鼠体重下降(P<0.01),睾酮含量和SOD活性降低(P<0.01),MDA水平升高(P<0.01)。金匮肾气丸及其水提部位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肾阳虚大鼠的上述变化(P<0.01,P<0.05),金匮肾气丸的水提部位 正丁醇部位改善肾阳虚大鼠上述变化的作用更显著(P<0.01)。结论:金匮肾气丸水提部位能改善可的松致肾阳虚大鼠睾酮和氧化应激作用,正丁醇部位可增强药效,水提 正丁醇部位为金匮肾气丸治疗大鼠肾阳虚的主要药效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促使T淋巴细胞增殖。方法从sD大鼠血液里分离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设正常细胞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转移因子组、复方中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培养1d后把药加入培养液中,继续培养2d,加Am-Blue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避光培养4h后,通过酶标仪检测,分析淋巴细胞的增值情况。结果中药复方高、中、低剂量组OD值均明显增高,与正常细胞组比较P〈0.01;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P〈0.01;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比较P〈0.01;转移因子组与正常细胞组比较P〈0.01。结论中药复方能促使T淋巴细胞增殖,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3,6,7-二苯并蒽对切除卵巢大鼠生殖内分泌和子宫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和放射配体受体法。结果:2,3,6,7-二苯并蒽在皮下注射5d后,低及高剂量均可导致切除卵巢的大鼠子宫湿重明显增加(P<0.01),低及高剂量组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数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剂量组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亲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及高剂量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含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及,高剂量组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高剂量组血清中催乳素(PRL)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2,3,6,7-二苯并蒽雌激素活性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生殖内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肝泰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实验分组为模型组、脂肝泰高剂量组、脂肝泰低剂量组、东宝肝泰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以高、低剂量脂肝泰和东宝肝泰进行干预,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肝组织中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肝组织中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及其比值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浆、肝组织中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及其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脂高组、脂低组血浆和肝组织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及其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肝泰胶囊可通过降低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苏郁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苏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22.8,11.4,5.7 g·kg-1)及氯米帕明组(0.02 g·kg-1)。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模型,造模同时各组ig给药,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氯化钠溶液,qd,共21 d。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变化、糖水消耗量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浆ACTH和皮质醇含量;测定各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及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苏郁胶囊高剂量组的体重增长明显加快(P<0.05),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苏郁胶囊3个剂量组的总液体消耗量及糖水消耗量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高、中剂量组血浆中ACTH和皮质醇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脾淋巴细胞增殖和NK细胞杀伤活性显著增加(P<0.01或P<0.05)。结论:苏郁胶囊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内分泌异常改变及促进机体的免疫机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给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的肾上腺素(Adr),来制备血瘀模型。通过与血瘀模型的阴、阳对照组比较,来研究通脉络胶囊预防血瘀形成的作用,即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设五组动物:通脉络胶囊高、低剂量组、复方丹参片组、血瘀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 血瘀模型组使反映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呈粘、浓、凝聚的各项指标明显提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说明实验模型可靠。通脉络胶囊高剂量组与血瘀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复方丹参片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脉络胶囊能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液中的各项指标,预防血瘀的形成,即表现出较强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它的抗血瘀形成的效果与剂量有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YQG)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造成慢性脑缺血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额叶皮质局部脑血流量;Morris水迷宫检测认知功能。结果:术后模型组大鼠脑血流量骤降,并呈慢性持续下降趋势(P<0.05);大鼠出现认知功能障碍,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明显延长(P<0.05,P<0.01),空间探索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次数明显减少(P<0.01),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和距离均缩短(P<0.01)。YQG 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认知障碍(P<0.05或P<0.01)。结论:YQG能明显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局部脑血流量,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有随疗程的增加而作用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郭淑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10-3412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80例,根据米非司酮用量5 mg、10 mg及25 mg分别分为低剂量组26例、中剂量组26例及高剂量组28例,分别观察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中剂量组(有效率92.3%)和高剂量组(有效率82.1%)的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组(有效率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抑制子宫内膜作用优于低剂量组(F=4.34,P<0.05);三组都对性激素的体内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治疗过程中高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多,高于低剂量及中剂量组(F=3.97,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用10 mg剂量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实验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分别诱导大鼠和家兔脂肪肝模型,将60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熊去氧胆酸(150mg/kg)组,低(0.5g/kg)、中(1.5g/kg)、高(3.0g/kg)剂量胆宁片组,每组10只。30只家兔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熊去氧胆酸组(75mg/kg),低(0.25g/kg)、中(0.75g/kg)、高(1.5g/kg)剂量胆宁片组,每组5只。观察低、中、高剂量胆宁片对大鼠和家兔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的影响,以及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胆宁片低、中、高3组剂量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或P〈0.01);胆宁片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LT水平(P〈0.05或P〈0.01),同时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AST水平(P〈0.05)。胆宁片中、高剂量能显著降低家兔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或P〈0.01);胆宁片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家兔血清中三酰甘油水平(P〈0.05);胆宁片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家兔血清中ALT水平(P〈0.05);胆宁片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家兔血清中AST水平(P〈0.05或P〈0.01)。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胆宁片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点灶状坏死。结论:胆宁片对实验性大鼠和家兔脂肪肝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染镉雌性大鼠垂体、卵巢对性腺激素的反应机能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镉的雌性性腺素性及其机制,为镉中毒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不同剂量的对雌性大鼠行亚慢性皮下注射染毒(每天1次,每周5d,连续6周)。染毒20d后连续观察并记录动情周期;于染毒结束时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试验,采用放免法测定FSH、LH变化;采用原子吸收光普法测定卵巢、子宫、血清镉含量;将小鼠随机分成3组,连续染镉5d,每天1次,染毒第6天进行超排卵试验。结果 (1)染毒组大鼠子宫、卵巢含量均高于低剂量和对照组(P<0.05)且子宫与卵巢镉、血清隔含量有明显相关性;(2)高剂量组大鼠动情间期和动情周期异常经较其他剂量组明显增高(P<0.05);(3)注射GnRH前,各剂量组间大鼠血清中LH、FSH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注射GnRH后,各剂量组血清中LH、FSH水平较注射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注射后染镉组大鼠血清中L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SH则否;(4)染镉小鼠超数排儿中组小鼠的儿子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子宫、卵巢也是镉的重要器官,镉可引起雌性大鼠动情周期明显异常,染镉大鼠垂体对超量GnRH的反应能力和代偿能力功能明显损害,面卵巢对于超量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机能基本正常,但不排除常量对反应机能下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脂糖舒增强正常和糖尿病机体的抗寒和耐热能力。方法:分别用脂糖舒、优降糖、降糖灵和消渴刃灌胃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15d,检测各组小鼠耐寒和耐热存活时间(min)。结果:①脂糖舒、优降糖、降糖灵和消渴刃均能显著延长正常和糖尿病小鼠的耐寒和耐热存活时间(较生理盐水组P<0.05-0.00)。其中,正常小鼠耐寒:脂糖舒优于优降糖、降糖灵和消渴丸(P<0.001);糖尿病小鼠耐寒:脂糖舒优于降糖和消渴丸(P<0.001),与降糖灵相当(P>0.05)。正常小鼠耐热:脂糖舒剂量≥5g/kg时优于优降糖(P>0.05),与降糖灵和消渴丸相当(P>0.05);糖尿病小鼠耐热:各给药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脂糖舒延长正常和糖尿病小鼠耐寒和耐热存活时间的量效关系明显(P<0.01)。结论:脂糖舒明显增强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的耐寒和耐热能力,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日月丹胶囊对心血管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胆固醇大鼠模型,观察日月丹胶囊灌胃7d后对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影响;采用大鼠尾容积法,观测日月丹胶囊灌胃给药7d后大鼠血压的改变;拉颈处死大鼠,分离动静脉,接通导管,观察给药前后洛氏液下滴的滴数,采用小鼠灌胃法测定日月丹胶囊的最大耐受量,结果:日月丹胶囊高,低剂量组的血清胆固醇与NS组比较,有非常显性差异(P<0.001),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与NS组比有显性差异(P<0.05),给药后的大鼠血压与NS组比较呈显性差异(P<0.01),结论:日月丹胶囊具有降血压,降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梁良  刘丽芳  王喆  陈晶  杨欣  赵永芳 《河北医药》2014,(14):2116-211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丸对膀胱出口梗阻大鼠离体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膀胱出口梗阻大鼠模型。给予高中低剂量的补中益气丸4周;制备离体膀胱逼尿肌标本,采用离体膀胱条张力实验观察药物对逼尿肌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和小剂量组大鼠膀胱湿重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5),其他各组膀胱湿重与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剂量组标本收缩反应明显减弱(P<0.05或<0.01),Emax值增小,EC50值变大;与模型组相比,补中益气丸大、中剂量组逼尿肌收缩反应Emax值增大,EC50值变小(P<0.05或<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丸大中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膀胱出口梗阻大鼠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乙酰唑胺对小鼠缺氧耐受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心得安对照组、乙酰唑胺高剂量组和乙酰唑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予以乙酰唑胺1g/kg、低剂量组予以乙酰唑胺0.2g/kg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心得安0.16g/kg灌胃,正常对照组用20g/kg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小鼠均每天灌胃一次,连续5天并于末次给药1小时后测定小鼠在室温空调25℃条件下的常压缺氧耐受能力;同时在小鼠死亡时尽快断头取血,以3000r/min,离心5分钟,按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胆碱酯酶(T-ChE)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乙酰唑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耗氧率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均P〈0.01),与心得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1和P〈0.05);乙酰唑胺高剂量组T-ChE活性和T—AOC均明显比生理盐水组高(均P〈0.01),比心得安组显著增高(分别P〈0.01和P〈0.05)。结论:乙酰唑胺高、低剂量均能提高小鼠抗常压的缺氧耐受能力,与提高T-AOC和T-Ch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药效学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接骨胶囊对骨折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2只家兔造成双侧桡骨中下段3mm缺损骨折模型,随机分成四组:空白组自然饮食;接骨胶囊低剂量组和接骨胶囊高剂量组分别按0.45g/kg与0.90g/kg体重口服接骨胶囊;对照组予伤科接骨片口服。观察接骨胶囊对骨折愈合的一般情况及生化学的影响。结果 接骨胶囊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增高(P<0.05,P<0.01),桡骨抗折力增强(P<0.001),骨痂中钙浓度增加(P<0.001),钙/磷比值趋于合理,胶原含量增多(P<0.01)。结论 接骨胶囊具有一定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肾气丸对结肠癌LoVo细胞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气丸对结肠癌LoVo细胞中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气丸低剂量组(1.5 g/kg)、肾气丸高剂量组(3.0 g/kg),连续给药7d后,心脏取血分离制备含药血清.体外培养LoVo细胞,给予不同浓度肾气丸含药血清作用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间接免疫荧光法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AQP2在LoVo细胞上的分布,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AQP2的蛋白表达,并通过RT-PCR技术检测AQP2的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血清相比,50%浓度的肾气丸低剂量含药血清、25%浓度的肾气丸高剂量含药血清均能明显增加AQP2蛋白的表达(P<0.01),其中后者的作用更为显著(P<0.05);此外,二者均能上调LoVo细胞中AQP2 mRNA水平(P<0.05).结论:肾气丸含药血清通过影响LoVo细胞AQP2的基因转录与翻译过程,提高AQP2基因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提示肾气丸可能作用于水通道蛋白2的调控通路从而起到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虫草多糖对庆大霉素诱发的急性肾衰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虫草多糖对庆大霉素诱发的急性肾衰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阳性地塞米松磷酸钠组,虫草多糖高、中、低剂量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庆大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肾衰(ARF)模型,造模过程中预防给药。观察大鼠的血液生化指标、肾功能、肾病理、肾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预防给药后,阳性对照组和虫草多糖3个剂量组大鼠的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含量,以及尿蛋白和尿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高剂量和中剂量虫草多糖的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病理切片可见阳性对照组和虫草多糖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好转,优于中、低剂量组。结论:虫草多糖能够预防大鼠庆大霉素诱发的急性肾衰,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浓度螺旋藻制剂进行药效学试验,验证其调节实验性肠菌群失调症,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结果表明:1)治疗前各组100%出现中,重复腹泻;治疗后第6天,转为正常--轻度腹泻者,高剂量组和中剂量为100%,低剂量组为80%。2)菌群分析结果显示,螺旋藻低剂量组双歧杆菌和肠肝菌数量水平早期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生理菌数量增加水平基本相同;较自然恢复组增加非常显著(P<0.01),较生理盐水组增加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P<0.010。实验提示,螺旋藻可显著缓解肠菌群失调症模型小鼠的腹泻症状,但有一定剂量依赖性。中剂量和高剂量均可迅速缓解模型小鼠腹泻症状,纠正其肠道菌群紊乱,两者间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9.
砷对大鼠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砷对大鼠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建立染砷大鼠动物模型12周后测定不同剂量砷对大鼠大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乙酰胆碱酯酶(AChE)、各剂量组有显性差别(P<0.05)随剂量增加AChE活性降低(P<0.05)。结论:随染砷剂量增加,大鼠大脑AChE活性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及急性血淤模型的影响。方法:以垂体后叶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以大剂量肾上腺素配合冰浴制备大鼠急性血淤模型,观察丹参用药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J点和T波及急性血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丹参注射液中(4.0g.kg^-1),高(8.0g.kg^-1)剂量均明显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J点和T波的升高(PK<0.05或P<0.01),丹参各剂量组能明显预防急性血淤 模型高,中,低切变率的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丹参可有效降低血液粘度,并具改善冠脉循环,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