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尿酸对判断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1)检测58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患者血尿酸浓度,与60例急性心衰患者血尿酸浓度进行比较.(2)对不同病因(分别为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组)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血尿酸浓度进行比较.(3)对5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失代偿期治疗前后血尿酸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1)急性心功能不全组(对照组)血尿酸浓度(176±22) μmol/L,心功能Ⅲ~Ⅳ级组(观察组)血尿酸浓度(485±62) μmol/l,对照组与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功能Ⅲ~Ⅳ级不同病因组间血尿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治疗前血尿酸浓度(176±22) μmol/L,治疗后(168±35) 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85±62) μmol/L、(299±47) μmol/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衰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与性别无关.结论 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血尿酸浓度高,心功能改善后血尿酸浓度明显下降,动态检测血尿酸浓度这一生化指标对判断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方法将30例老年肺炎患者依据Fine危险分层分为重症肺炎组(12例)和普通肺炎组(18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肺炎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症肺炎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为(1.06±0.19)mg/L,普通肺炎组为(0.88±0.16)mg/L,对照组为(0.35±0.18)m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与普通肺炎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能与老年肺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血尿酸水平,旨在找出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冠脉造影确诊为CHD的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尿酸(UA)、血糖(GLU)、甘油三脂(T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及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甘油三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与CHD发病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血清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且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伴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20 mg/dL、TG≥150 mg/dL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试验组47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依折麦布10 mg/d睡前口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TG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TG为(190.25±79.26) mg/dL,与治疗前(228.48±70.10) mg/d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治疗后TG为(153.34±52.41) mg/dL,与治疗前(255.89±100.03) mg/d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4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C、rG、HDL和LDL-C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CK)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能明显降低TG水平,临床应用安全,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101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及96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血尿酸测定,并回访所有患者1-3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 女性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冠心病患者,回访1-3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尿酸作为冠心病危险因子之一,是女性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测定其血清水平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疾病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改变及辛伐他汀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测定CRP值,另设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CRP(9.87±2.32)m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4.28±1.23)mg/ml,(P<0.01).冠心病患者经辛伐他汀药物干预后CRP值显著下降至(7.31±2.87)mg/ml,而常规治疗者CRP仍保持较高水平(9.22±2.54)mg/ml,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差异(t=2.34,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CRP显著升高.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及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疗程3个月.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l2周做心脏超声测心功能:-203 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6分钟步行距离及检测血清BNP.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为70.8%、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9.8%、总有效率为89.6%,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均有显著变化(34.75±3.84&39.55±3.78;63.79±4.17&56.17±4.25,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均有显著变化(35.25±4.29&36.40±3.27;62.74±3.86&62.59±3.93;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55±3.78&36.40±3.27;56.17±4.25&62.59±3.9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有提高,而BNP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的功能,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降低BNP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尿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寻找血尿酸作为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理论基础.方法 以2009年8月-2010年8月因"胸闷、胸痛"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141例和对照组123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同时利用高分辨率超声观测肱动脉扩张力判断血管内皮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血尿酸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血尿酸对血管内皮功能有无影响.结果 (1)两组间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396.64±64.97)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34.67±56.4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7.14±0.67)与对照组(13.56±1.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N%)在两组间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冠心病组FMD%与血尿酸水平呈直线负相关(r=-0.219,P=0.009);以FMD%为应变量(Y),以血尿酸为自变量(X)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直线回归方程为Y=8.036-0.002X.结论 冠心病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尿酸水平升高,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尿酸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规律.方法检测我院90例初次人院的CHF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尿酸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及不同病因患者血尿酸的变化规律.结果 CHF患者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尿酸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CHF患者的血液尿酸水平可作为评估病情程度及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氯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压、血尿酸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6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经过1周的洗脱期后给予氯沙坦钾治疗,以25mg为起始剂量,按血压情况调整剂量直至达到目标值,最大用量100mg/d.治疗后8周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血压、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氯沙坦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为(129.6±8.6 vs174.7±17.2 mm Hg,P<0.05)、舒张压为(75.3±6.6 vs 95.5±10.2 mm Hg,P<0.05)明显下降,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399.1±29.6 vs 446.1±30.8μmol/L,P<0.05).结论 氯沙坦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同时能降低血尿酸,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适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和胆红素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4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组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直接胆红素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和胆红素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尿酸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检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治疗前后,与100个健康人的血清尿酸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结果 慢性充血性心衰病人血清血尿酸水平在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越明显.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或可成为判断慢性充血性心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潘永瑜  刘芳  刘蓓菁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3):1209-1210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检出情况.方法 选取6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近期有心绞痛发作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为Ⅰ组,近2年内无明显心绞痛发作者31例为Ⅱ组,分别进行血清hs-CRP定量检测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比较两组的血清hs-CRP水平和易损斑块的检出率.结果 Ⅰ组有易损斑块者27例(84.38%),Ⅱ组有易损斑块者9例(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血清hs-CRP水平为(5.38±2.96)mg/L,Ⅱ组血清hs-CRP水平为(3.55±2.8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期有心绞痛发作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较高,易损斑块检出率也较高,炎症反应可能在易损斑块的发生、演变、破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 6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2例,另选60岁以上正常对照组65例,比较两组间的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TC、TG、LDL-C、HDL-C水平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尿酸水平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血尿酸和血脂水平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前期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老年高尿酸血症(HUA)与糖尿病前期(PDM)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择74例HUA合并PDM的老年患者(HUA组)和56例血尿酸水平正常的老年PDM患者(CG组).根据血糖水平再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和糖耐量异常(IGT)组.比较HUA组和CG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耐量试验2 h血糖(2 hPG),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HUA组血尿酸、FPG水平及HOMA-IR、ISI与C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IFG组血尿酸、FINS水平及HOMA-IR与CG-IF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A-IGT组血尿酸及2 hPG水平与CG-IGT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FPG、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ISI呈负相关(P<0.05).结论 HUA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HUA患者易合并IGT和(或)IF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变化.方法 设冠心病治疗组( 43例)和健康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加服中药银杏叶片;健康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群.测量冠心病组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组的IL-6、TNF-α和hs-CRP.放射免疫法检测IL-6和TNF-α,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 治疗前冠心病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显著性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冠心病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接近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体内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4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QLS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可提高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率,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He P  Xie XH  Ding YP  Chen XL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8):1989-1991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血尿酸(UA)等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拟诊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813例,入选对象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根据造影结果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50%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对冠心病组进一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分为1~4支病变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CRP、脂蛋白a、血尿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754例,对照组59名.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比较,hs-CRP:(7.12±4.48比1.71±1.42)mg/L、脂蛋白a:(0.45±0.42比0.18±0.03)mmol/L、血尿酸:(402±103比327±88)μmol/L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支病变组和4支病变组比较分别为hs-CRP:(3.59±2.93比13.11±3.00)mg/L、脂蛋白a:(0.37±0.25比0.58±0.17)mmol/L、血尿酸:(384±126比444+9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hs-CRP、脂蛋白a、血尿酸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s-CRP、脂蛋白a、血尿酸增高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hs-CRP、脂蛋白a、血尿酸水平对评价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病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病情分级、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尿酸氧化酶传感器检测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测定100例老年PD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尿酸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PD组血清尿酸浓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D组血红蛋白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不同分期组血清尿酸浓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D Ⅰ级尿酸浓度>Ⅱ级>Ⅲ级>Ⅳ级>Ⅴ级;PD组不同年龄段组间血清尿酸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尿酸、血红蛋白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血尿酸与血红蛋白无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降低,但其尿酸水平与性别、年龄无关联,血红蛋白浓度与尿酸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心绞痛及无症状心肌缺血≥60岁的患者235例,其中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男性>55 mm,女性>50 mm共154例作为ICM组,LVDd平均为(64±8)mm;而LVDd男性≤55 mm,女性≤50 mm共81例作为非ICM组,LVDd平均为(46±5)mm.分析ICM组与非ICM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 结果 ICM组血尿酸水平[(433±143)μmol/L]较非ICM组[(361±137)μmol/L]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LVDd显著正相关(r=0.25,P<0.05). 结论 老年冠心病并发ICM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且血尿酸水平与LVDd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