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凤伟 《天津护理》2011,19(3):181-183
牙周病(Periodontitis)是细菌引起的炎症破坏牙齿支持组织的一种高患病率疾病,是人类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组织的感染主要是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的感染,可能激发一系列的免疫性和炎性改变,牙周病发生、发展受宿主的敏感状态左右,因宿主个体状态差异而有所不同〔1〕。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特点是慢性高血糖,  相似文献   

2.
牙周炎和(牙合)创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炎症破坏性疾病,是以牙菌斑为始动因子的多因素疾病[1].探讨牙周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牙周病防治的首要任务.牙合创伤是指由于异常的咬合关系超过了牙周适应及修复能力,造成牙周附着器的损伤,使咀嚼体系出现病理性损害和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炎症破坏性疾病,是以牙菌斑为始动因子的多因素疾病[1]。探讨牙周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牙周病防治的首要任务。创伤是指由于异常的咬合关系超过了牙周适应及修复能力,造成牙周附着器的损伤,使咀嚼体系出现病理性损害和适应性改变。创伤不仅造  相似文献   

4.
中晚期牙周病8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的牙周炎,是引起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人们对牙周病有了新的认识,对保留牙齿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使是晚期牙周病也不限于以拔牙为主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内科综合方法治疗中晚期牙周病,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炎症破坏性疾病,是以牙菌斑为始动因子的多因素疾病^[1]。探讨牙周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牙周病防治的首要任务。殆创伤是指由于异常的咬合关系超过了牙周适应及修复能力,造成牙周附着器的损伤,使咀嚼体系出现病理性损害和适应性改变。he创伤不仅造成牙周组织的损伤,还能引起牙髓、颞下颌关节及其他相关组织的损伤^[2]。  相似文献   

6.
牙周病(periodontitis)是由牙菌斑内的细菌引起的,以破坏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导致牙齿松动、脱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高患病率疾病,是人类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牙周病的重要感染源是革兰阴性厌氧菌,其临床表现不仅单纯表现为局部感染,还可能激发一系列的免疫性和炎性改变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受宿主的敏感状态左右,因宿主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病理过程 牙周病是导致成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它是影响牙龈、牙周韧带及牙槽骨的一种炎症。其病理过程呈进行性,最初由于食物和唾液分解形成菌斑,粘附于牙齿表面,如不每日清洁,菌斑变硬形成难以清除的牙结石,牙结石继续发展引起牙龈炎,并在发炎的牙龈与牙齿间形成袋状,从而为细菌提供了藏身之处,继之牙槽骨及牙周结构遭破坏而致牙齿松动。易发因素 糖尿病、吸烟、血液病、营养不良、怀孕、HIV感染、高龄、男性、遗传、肿瘤及损伤(不适当的用牙而致)是导致牙周病的非细菌因素。近来发现牙周病炎症本身也是冠心病及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李红梅  曹均凯 《护理研究》2001,15(3):164-164
牙龈萎缩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其病因可以是生理性的 ,如随年龄的增长 ,牙龈组织变薄、退缩 ;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如牙周病所致。牙龈萎缩 ,牙根暴露 ,牙间隙增大 ,容易发生食物嵌塞、牙齿颈部过敏等症状 ,前牙牙龈萎缩还影响美观 ,甚至影响病人发音及咀嚼功能。目前由于牙周病导致牙龈萎缩而造成失牙率上升。因此 ,有效治疗牙周病 ,使牙龈萎缩得到控制和预防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1] ,现对已行硬质假牙牙龈修复后治疗的 30例病人 ,采用柔软性假牙牙龈治疗牙龈萎缩 1a以上 ,并行随诊观察 ,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   1999年 2月—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9.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龈、牙周膜以及牙槽骨的炎症,是由经常黏附在牙龈表面的牙菌斑中的细菌引起.牙周病的早期往往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故一般人多不重视,一旦病变继续发展,可发生牙龈出血、溢脓、肿胀、疼痛、牙齿松动等咀嚼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因此而丧失牙齿,并且牙齿丧失的数目往往不是个别牙齿,牙周病是失牙与破坏咀嚼器官的重要因素之一[1].牙周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我国的患病率居于龋病之上,且威胁到各个年龄群,其危害相当大.有资料显示,牙周病是可以通过有效地控制菌斑而预防,且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这主要靠口腔医护人员加强健康教育和重视早诊断、早治疗[2].我院在口腔门诊对就诊的牙周病病人实施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2006年1月一2006年12月调查分析了健康教育前后病人对牙周病的基本知识、口腔卫生保健措施等掌握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组织的疾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证明牙周病不仅影响牙齿的健康,还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妊娠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牙周病对全身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医务人员要在帮助病人实现口腔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度关注与积极防治牙周疾病,维护口腔和全身健康.  相似文献   

11.
1老年牙周病流行状况牙周病是人类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由于过去对牙周病流行病学的研究缺乏明确标准,因此有些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差。但根据一些资料,我国牙周炎的发病率为50%~60%,其中不包括全口无牙和已拔除的牙齿。因此实际发病率要大于此数字.牙周病随着增龄的变化,老年人发病率亦较高,而且病情也较严重,70岁的老人,其发病率是年轻人的3~5倍。2牙周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近百年来对牙周炎的病因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从60年代至今的进展更快。随着微生物研究技术的提高,学者们已普遍认识到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主要是微生…  相似文献   

12.
牙周病是人类最普遍疾病之一,是牙齿支持组织齿龈、牙周膜,牙骨质和齿槽骨发生原发性损害的慢性疾病,它破坏牙齿支持组织,使牙齿松动而丧失咀嚼功能。全世界患牙周病的人约占人口的50%,40岁以后发病率开始增高,65岁以上可达80%.以15-24岁的青少年最低,尤其列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更大,笔者对某大型企业100例60岁以上者按牙周病常规进行了测于龈沟加深,  相似文献   

13.
牙周病     
牙周病与龋齿并列为口腔科常见病。发病率在90%左右。患牙周病时,牙体完整无缺,唯有支持牙体的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发生慢性进行性萎缩、变性和炎症。慢性发炎(化脓由浅入深)使牙周组织逐渐破坏,逐渐丧失其支持牙体的能力,以致牙齿渐渐松动而脱落。因为它是慢性炎症,故病人不感到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牙周病的发病率可高达30~40%,同时它也是引起儿童、成年人及老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亦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往人们错误的认为,只有到老年才会受到牙周病的捆扰,其实人们从年轻时开始就要引起高度重视,选择正确的刷牙方法,清洁牙垢,使牙周病发病率降到最低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正牙周病是一种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1]。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但对牙周病的危害性认识还远远不够。因此,口腔医务工作者对牙周病的预防与宣教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日本,从孩  相似文献   

16.
漫谈牙周病     
一、什么是牙周病? 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如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的疾病,称为牙周病。其临床特征有三: 1.牙龈流脓:牙龈松软失去正常韧度、水肿、充血、挤压牙周袋(龈沟深度超过正常的2毫米形成牙周袋)时有溢脓。 2.牙齿松动:多数牙齿明显松动并发生移位、排列不齐、变形,咀嚼力差。  相似文献   

17.
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牙齿丧失主要原因之一,牙周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国内外研究已明确牙周炎龈下菌斑中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感染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1],控制牙周炎易感菌是治疗牙周炎的重要方法。局部牙周袋用药是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吉林长白山野生紫景天作为原料制作原位凝胶剂,对牙龈卜啉单胞菌等3种牙周炎易感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为开发治疗牙周炎有效新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牙周病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据统计:我国牙龈炎的患病率为72.25%,牙周炎为50%[1]。无论是牙龈炎或是牙周炎.主要病因是牙菌斑和牙结石,据报道,牙结石的检出率为刀.18%[‘1。由于菌斑内含有大量的细菌产物,可刺激牙龈组织引起牙龈炎,且可成为牙石沉积的基础。牙垢是由食物残渣、脱落的口腔粘膜上皮以及唾液里的粘液混合而成,唾液中的矿物盐沉积于牙垢上形成坚硬的牙石,牙石长期停留于龈缘及龈沟内,造成持续性的机械刺激,损害牙龈组织,引起慢性炎症[3〕。因此,洁治术已成为治疗牙周病最…  相似文献   

19.
随机选取牙周病引发前牙松动Ⅰ~Ⅲ度患者60例,首先采取基础治疗措施控制牙周炎症后,依次进行开沟、钢丝、光固化复合树脂牙周夹板固定、外形修复、抛光以及调整等松动牙齿夹板固定措施;对患者进行1~3年随访,分别从牙齿与夹板粘合程度、患牙固定程度以及牙槽骨吸收等方面评定治疗效果。随访结果显示,固定1~3年的成功率分别为98.33%、96.56%及89.29%。牙周病所引发的前牙松动Ⅰ~Ⅲ度患者,利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牙周夹板固定技术可使病情得以控制,且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具有极大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白介素-10与牙周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介素-10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通过抑制各种炎性因子的产生而调控炎症反应。此外,还能刺激B淋巴细胞反应,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白介素-10与许多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牙周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二者之间关系密切,本文对白介素-10与牙周病之间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