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老年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预后资料,研究老年男性乳腺癌复发以及总体生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7例患者(44. 7%)术后发生复发,主要以局部胸壁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复发为主(23. 7%),其次是肺、肝脏、脑以及骨转移(21. 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激素受体ER和PR表达,术后是否放疗以及内分泌治疗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TNM分期以及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以及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影响老年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以及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在该院施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8例患者资料.其中,右肺上叶切除6例,右肺中叶切除3例,右肺下叶切除15例,左肺上叶切除4例,左肺下叶切除10例,对3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并同期施行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58.6±34.4)min,术中出血量(183.5±76.5)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5.3±2.6)d,术后住院时间为(7.6±3.5)d.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肺癌31例,肺转移瘤3例,炎性假瘤2例,肺隔离症1例,肺曲菌球1例.随访1~12个月,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分别于术后6和9个月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疗效可靠、技术可行,具备安全、微创、恢复迅速的优势,适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和需要施行肺叶切除的良性肺部疾病,但需要娴熟的内镜下处理血管和清扫淋巴结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副乳腺癌1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副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16例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随访至2010年3月1日,2例出现局部复发,7例出现远处转移,6例死于肿瘤,1例生存无复发.5年生存率是43.7%.结论 副乳腺癌预后较差,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术后病理结果,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肺周边部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影,最大直径约6cm;术后随访8个月~10a,1例术后4a死于食管癌,余患者均未复发、转移。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确诊需依据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是治疗肺硬化性血管瘤唯一有效的方法,可采用肿瘤摘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cm,原发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98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诊治的42例周围型小肺癌,术前得到明确病理诊断者仅7例,本组患者行传统开胸切口一叶肺切除20例;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17例,5例行肺段切除。37例患者在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所有患者术后均做化疗3~6个疗程,6例行术后放疗。结果:4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35例为腺癌,2例肺泡癌,2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6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另2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周围型小肺癌在诊断上较困难,剖胸探查后冰冻活检仍然是最准确的诊断手段。对能够承受肺叶切除的患者应行肺叶切除,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6.
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1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6年12月对1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手术。其中Ⅰ期11例,Ⅱ期6例。所有患者行单纯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时间6~60个月,15例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发生肺远处转移,1例局部复发带瘤生存。美容效果优良率达88%(15/17)。结论: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且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病理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6月间15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所有乳腺肿瘤均行手术切除,并做腋窝前哨淋巴结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以石蜡切片病理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算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并记录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等待时间。结果:在151例乳腺癌患者中,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26例,其中术中冰冻切片诊断转移20例,诊断转移符合率(即敏感性)76.9%(20/26);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腋窝前哨淋巴结非转移125例,其中术中冰冻切片诊断非转移125例,诊断非转移符合率(即特异性)100.0%(125/125);术中冰冻切片诊断腋窝前哨淋巴结的准确性96.0%(145/151),假阴性率23.1%(6/26),假阳性率0.0%(0/125),阳性预测值100%(20/20),阴性预测值95.4%(125/131)。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腋窝前哨淋巴结,其准确性及特异性很高,对临床医生的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阑尾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1980年 1月~ 2002年 6月 15例阑尾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5例中良性肿瘤 6例(粘液性囊腺瘤 6例),恶性肿瘤 9例(阑尾类癌 7例,粘液性囊腺癌 2例),均行手术切除. 1例粘液性囊腺癌于术后 3年死亡,随访其他患者,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阑尾肿瘤少见且临床诊断困难.大部分阑尾原发性肿瘤行阑尾切除术即可,阑尾腺癌、腺类癌及直径 >2cm的典型类癌应考虑右半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黄尚书  吴远冰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58-1659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过手术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癌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32例合并有甲状腺其它良性病变,其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合并甲亢5例,合并甲瘤7例.2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随访时间6个月~8年,随访率94%,其中1例术后复发.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在临床上容易漏诊,绝大多数因为良性病变在术中、术后或者淋巴结转移而发现,甲状腺腺叶全切或次全切除治疗微小癌效果好,甲状腺微小癌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肿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肾上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12例术后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9例患者行手术切除肾上腺病变,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囊肿,术后随访9个月~6年,均无囊肿复发及恶变.结论 肾上腺囊肿系泌尿系的少见疾病,绝大多数为良性.结合影像学等资料能够初步诊断,确诊依靠病理,治疗以后腹腔镜手术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发生肝转移后行转移灶切除的可行性和效果,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乳腺癌术后发生肝转移并行肝转移灶切除的2l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21例患者肝转移灶切除后,最短和最长生存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62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9.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1.0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HER-2阳性患者术后的生存期为22.9月,而阴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41.2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而肝脏转移瘤的数目、肝脏肿瘤切除的方式、化疗药物种类和给药途径,对患者的生存期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未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部分乳腺癌术后发生肝转移的患者,行肝转移瘤切除是可行的,肝转移灶切除后患者的生存期可能与肿瘤本身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癫痫手术中皮层脑电图监测指导切除致痫灶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3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经严格术前评估后,开颅手术治疗.术中在EcoG引导下精确定位致痫灶,确定手术范围,手术切除病灶及其周围的致痫灶.结果:术后随访后随访12~ 449个月.根据Engel疗效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价,Ⅰ级22例,Ⅱ级8例,Ⅲ级4例,Ⅳ级2例,有效率94.4%,显效率83.3%.结论:术中应用EcoG监测能大大提高致痫灶空间定位的准确性,有效地指导癫痫手术.EcoG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致痫灶中的诊断价值不尽相同,皮质发育不良的术中EcoG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以脑转移灶为首发症状的4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脑肿瘤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资料。结果 4例患者均以脑转移灶症状和体征为首发临床表现,表现为头痛2例,头晕2例;3例小脑转移,1例大脑额叶转移;4例均为颅内单发病灶;病理诊断均为肾脏透明细胞癌脑转移,3例WHO/ISUP 2级,1例WHO/ISUP 3级;肾肿瘤中位直径2.7 cm,4例均有肾脏原发灶,其中1例伴有肺转移;3例伴脉管瘤栓;3例获随访,其中1例术后8个月死亡,2例经全身化疗、肾肿物切除及转移灶切除后,分别生存11个月和26个月;另1例失访。结论以脑转移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分级较低、分化好,患者起病隐匿,不易被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膜结核球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完整病灶切除41例,叶间胸膜结核球及部分肺切除6例,同期行肺结核球切除2例,胸壁结核病灶清除3例。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胸膜结核球。术后随访2—6年,无一例复发。结论CT的应用增加了胸膜结核球的发现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胸膜结核球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外科经超声诊断乳腺癌患者及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癌患者60例,对手术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的超声诊断数、声像表现、血流信号检测情况以及病理诊断符合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乳腺癌54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乳腺癌50例,其余4例患者分别为浆细胞性乳腺炎1例、纤维腺瘤伴灶性钙化1例以及乳腺增生结节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食管早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追加手术及放疗的评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5年10月,该院消化科112例行ESD治疗的食管早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病理结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随访期内共有7例患者进一步治疗,其中追加食管癌根治手术3例;贲门癌根治术1例,术后淋巴结阳性再次追加化疗;追加ESD术1例;放疗2例。7例患者肿瘤浸润至上皮内层(m1)和黏膜下层上1/3(sm1)各3例,浸润至黏膜肌层(m3)者1例。1例患者病理提示脉管内转移,随访13个月胃镜检查局部无复发,但CT提示腹腔淋巴结转移,随访16个月后死亡。另有1例浸润深度达m1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垂直及水平切缘均为阴性,随访7个月局部无复发,但CT提示肝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术前准确判断癌灶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患者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术后评估病灶是否达到了治愈性切除,随访有无局部复发及淋巴结、远处转移则决定是否需要追加手术及放疗。  相似文献   

17.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理确诊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术前诊断及手术资料.结果:术前诊断为乳腺癌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炎性包块7例、纤维腺瘤6例、乳腺结核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12例,误诊率75.0%.10例行局部肿块切除术,24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5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4例行窦道或瘘管切除术,5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随访无复发.结论:本病术前极易误诊,术中应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确诊;手术切除病灶是本病唯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在乳腺肿块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女性乳腺肿块患者316例(739个肿块),均行超声引导麦默通旋切术,对手术切除标本行快速冰冻组织病理学检查,恶性肿块则即刻改行保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 739个乳腺肿块均完整切除,快速冰冻组织病理诊断乳腺良性肿块313例(736个),恶性肿块3例(3个);3例恶性肿块患者均行保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组织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术后出现皮下瘀斑25例,局部血肿形成13例,5例乳头溢血;术后随访12个月,313例良性肿块患者中5例复发,3例恶性肿瘤患者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可对乳腺肿块作出定性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M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BM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对肿瘤组织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6例BML均为女性,平均50.2岁。5例子宫平滑肌瘤术后7~18年发生转移,其中1例同时发现原发灶和转移灶。肺转移5例,其中1例伴有腰椎转移,另1例为腹腔淋巴结转移,复查子宫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良性平滑肌瘤,肺、淋巴结及腰椎肿瘤组织形态类似于子宫平滑肌瘤,细胞无异型,未找到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平滑肌源性,雌、孕激素受体(+)。结论BML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的女性,肺是主要转移部位,激素依赖性。该病变病程缓慢,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PTs 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术前确诊7例;误诊25例,误诊为纤维腺瘤18例,乳腺癌7例;未能明确诊断6例。本组皆行手术治疗,采用肿块单纯切除术21例,乳腺区段切除术11例,乳腺单纯切除术4例,改良根治术2例。术后均送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诊断标准,良性乳腺PTs 26例,交界性乳腺PTs 7例,恶性乳腺PTs 5例。38例随访29例,平均随访时间41个月。6例出现局部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20 d~4年;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PTs各2例。除1例恶性乳腺PTs伴骨肉瘤分化出现肺转移,放弃治疗1年后死亡;余28例随访患者随访期间均存活。结论乳腺PTs发病率及术前确诊率较低。临床上遇及疑似乳腺PTs患者需综合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协助诊断,以避免误诊误治,但其最终确诊仍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