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索健康人群不同性别及左右手"寸口"关部脉象及脉图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健康大学生共54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6例。用DDMX-100型单道脉象仪采集受试者左右手关部脉象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以平脉、滑脉为多见,女性以平脉或平弦脉为多见;男性、女性右手脉图参数h3、h3/h1显著低于左手(P〈0.05),h5、h5/h1显著高于左手(P〈0.05),提示男女右手动脉血管壁的紧张性和外周阻力均低于左手;男性左右手脉图参数h1、h5均高于女性,t4、w/t均低于女性,提示男性左心室的射血功能强、心输出量大、动脉管壁顺应性好。结论:男女右手动脉血管壁的紧张性与外周阻力均低于左手;男性左心室的射血功能及动脉管壁顺应性均优于女性,研究结果与中医经典脉学理论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当今医生多用左右手的食,中、无名指切按患者左右手的“寸、关、尺”三关。此中有一个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是,人的双手指腹的触觉敏感度各不相同,加之脉诊本身又存在“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特点,而医生用双手交叉切按病人双手得出的脉象可能会出现差异。笔者倡议医生只用一手的食、中、无名指先后切按病人双手的“三关”,这样消除了医生双手指腹触觉敏感不同可能造成的误差,在条件尽量等同下  相似文献   

3.
初探《难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个方面探讨了《难经》对脉学的学术贡献:首创"独取寸口"法的诊脉方法并分析其理;首创寸、关、尺三部定位;初步拟定脏腑经络在寸、关、尺的相应部位;拓新了三部九候的含义及其所主;重视尺部脉;重视诊脉之"浮沉诊法";重视脉证相参的辨证;重视"四时脉";提出积聚痼疾之脉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符合中医脉诊方法的传感器,以适应脉象客观化检测的需要。方法采用压力应变电阻片,研制了一种中医脉诊传感器,结合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计算机技术,对113名在校大学生的左右手寸关尺三部,进行了脉象检测。结果在100g压力状态下,男生寸关尺三部的主波峰波幅显著高于女生;男女关部脉象主波峰幅度最高,以关部、寸部、尺部的顺序递减。结论中医脉诊传感器在设计上是可行的;应用于人体脉搏的信号采集稳定。  相似文献   

5.
<正> 切脉诊病为中医的传统诊法,如何将各种指感脉象描绘成脉象图,给以客观解释,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课题。日本的森和、藤川、藤田六郎等人分别用应变电阻片、光电容积脉波计等不同换能装置,配合计算机,对多种脉象进行研究,南朝鲜的白熙诛用压电元件为传感器,以空气加压的方法测定脉的浮沉。日本的竹之内诊佐夫等人用压脉波变换器对左右手寸、关、尺六部脉进行描记,对多种病脉图象作了解释。目前国内用于研究脉象的仪器和换能装置有多种。福州、江西、上海等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儿性别对妊娠中期孕妇脉象的影响。方法:应用TP-Ⅰ型数字化脉象分析仪检测124例妊娠中期妇女脉象,待孕妇分娩后,随访胎儿性别,观察胎儿性别对孕妇脉象的影响。结果:男胎组左右手脉象滑脉、弦脉、浮脉、沉脉的出现率均略高于女胎组,但是不同性别胎儿孕妇脉象五要素均无显著性差异。脉图参数RCSR1、RCSR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胎儿性别对孕妇脉象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结合Allen试验客观地评估正常人的手部血运状况,为避免桡动脉移植可能手掌部发生缺血并发症提供安全依据。方法:使用高频彩超探头观察96例具有双手完整掌弓的健康志愿者,共计192组尺、桡动脉,包括双侧尺、桡动脉的内径、血管截面积、血流通畅情况,测量流速、血流量等血流动力学的指标,比较尺动脉在桡动脉受压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96例192组受检样本中,双侧尺、桡动脉的血流量,左右手对比均无明显的差异,而男女对比则差异较大,且桡动脉受压后尺动脉血流量增加明显,仅发现2例增加不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用桡动脉作血管桥行冠心病搭桥或整形外科移植桡动脉皮瓣术前提供客观、准确的安全性报告。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断学》六版教材对长脉做了如下论述:“脉象特征,脉动应指的范围超过寸、关、尺三部,脉体较长。向上超逾寸部至鱼际者称为溢脉,下逾尺部者又称履脉。”又言长脉的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中医历代脉学著作并无“履脉”这一种脉象名称。根据教材所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平脉饮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DH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阳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的方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方平脉饮(由生地、人参、丹参、五味子、麦冬、天冬等组成),共治疗6个月。进行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主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6%,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著性意义(P〈0.01)。结论:平脉饮治疗冠心病DHF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DHF患者心功能,改善心脏超声有关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提高活动耐量,且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四时平脉的特点及表现,提出其应与同名病脉严格鉴别区分,防止漏诊和失治误治。结合经典文献提出三个鉴别点:其一,四时平脉和同名病脉在脉形脉气方面有差异,四时平脉为有胃气之和缓从容脉象,突出"缓"和"平"特征,而同名病脉则为燥急偏胜之脉象,全失缓平之意;其二,病脉伴随色诊亦为病色,即客色常加临而主色不显,而四时平脉则主色占优势客色偶现;其三,结合问诊四诊合参方可全面了解病情。因此,临证必须察色、按脉、听声、写形合而为一方为周全,鉴别才具说服力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波分析法在平、弦、滑脉脉图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波分析方法在脉象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ZM-Ⅲ型脉象仪和TP-Ⅰ型脉象仪采集平、弦、滑脉的脉图,比较三种脉图的时域波形参数和小波分析参数,并将时域波形参数h3/h1与小波分析参数功率谱能比(PSR1、PSR2、PSR3)作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弦脉与平脉、平脉与滑脉之间,h3/h1、PSR1、PSR2、PSR3均有统计学差异;PSR1与h3/h1呈正相关,PSR2、PSR3与h3/h1呈负相关;回归分析PSR1进入方程.结论:脉图小波分析参数PSR1、PSR2、PSR3对区分平、弦、滑脉脉图有参考价值;其作为平、弦、滑脉脉图的判别依据可能是以血流动力学变化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临证实践录     
1 .男女分虚实的脉男子关前脉必充 ,女子尺脉定浮洪 ,这是正常的脉象。女得男脉为不及 ,即寸关脉大尺脉弱 ,属虚 ;男得女脉为过盛 ,即尺脉大寸关脉弱 ,属实。例 :一女患伤寒证 ,发热 ,两寸关脉洪大尺脉弱 ,用清热解表药不效 ,反增胸满胀闷 ,进瓜蒌陷胸汤后变成关脉大过甚 ,神昏气喘 ,病情危重 ,立即给予生脉散 (人参、麦冬、辽五味 ) ,半个小时后 ,神昏气喘明显减轻 ,病情稳定 ,改用补中益气汤 (人参3 g ,黄芪 9g ,陈皮 7g ,柴胡 9g ,白术 9g ,升麻 3 g ,当归 9g ,甘草 6 g ,生姜 3片 ,红枣 5个 ) ,连服 3剂 ,关寸脉变成微弱无力 ,…  相似文献   

13.
应用DS01-C脉象仪分别采集30例阴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与30例健康人右手寸、关、尺三个部位的脉搏波数据,在基于中医整体观念的脉搏波理论指导下,探析阴虚型糖尿病的脉象特征参数,以期为脉诊的数字化及糖尿病的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近30年"寸口脉法"在中医各系统疾病文献中的应用频次,了解中医脉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概况。方法:分别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以新版《中医内科学》中肺系、心系、脾胃系、内分泌系、泌尿生殖系疾病的病名为检索词,在此基础上加上"中医药""辨证""经验"为检索词,检索出自1986年1月至2015年12月30年间符合标准的全部可检索文献,又以"寸脉""关脉"或"尺脉"为查找词,查找文献内应用"寸口三部脉法"进行辨证施治的情况。结果:共检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9 805篇,其中未描述应用"寸、关、尺"三部脉法、仅描述了以不分部的"寸口整体脉法"进行辨证施治的文献为19 675篇,占所检文献的99.34%,而描述了应用"寸脉""关脉"或"尺脉""寸口三部脉法"进行辨证施治的文献130篇,占所检文献的0.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2001年为分界点,对前后15年的文献进行比较分析,其使用频次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近30年文献统计分析显示,在中医各系统疾病及名医经验总结类文献中,大多数医者更倾向于使用不分部的"寸口整体脉法"进行辨证施治,而"寸口三部脉法"则是针对"寸口整体脉法"无法准确辨证的某些特殊病例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例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多普勒超声研究。结果表明本病LVD_d、LVMI、心内膜厚度、LVEF、LVFS和EPSS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在ECG、X线心脏平片正常10例中,LVD_d、LVMI、EPSS、LVEF和心内膜厚度仍存在明显差异,为本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3例二尖瓣前向血流舒张期速度时间呈单向狭窄E峰,其机理有待研究阐明。建议本病临床治疗停药指征增加多普勒超声这一项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探讨中医脉象的血流动力学机理,对219例进行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桡动脉脉图的对比研究。记录受试者左侧桡动脉脉图和肱动脉血压,测量主动脉瓣环直径和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计算10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平脉、弦脉、滑脉、弦滑脉和涩脉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正常的心率、心律、心输出量和周围血管阻力是形成平脉的血流动力学机理;2、轻度降低的心输出量、明显升高的周围血管阻力和延长的左室射血时间是形成弦脉的血流动力学机理;3、增高的心输出量、增快的心率和左室射血速度及正常或偏低的周围血管阻力是形成滑脉的血流动力学机理,4、弦滑脉与弦脉、滑脉的主要血流动力学差别分别为心率和血压,这是弦滑脉形成的血流动力学机理;5、明显下降的心输出量、减慢的左室射血速度及明显上升的外周阻力是形成涩脉的血流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17.
"寸关尺"是中医脉诊的重要部位,通称三部.其取用的方法,一般均采用北宋医家丁徳用的所谓"密排三指"之法,即如宋代王贶<全生指迷方>[1]卷一<辨人迎趺阳九候五脏六腑脉法>中所述:"于腕上侧有骨稍高曰高骨,先以中指按骨谓之关,前指为寸部,后指为尺部."后虽有南宋朱熹曾对此提出疑义"至于徳用之法,则予窃意诊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得为定论也"(<御纂朱子全书>卷六十五,<四库全书>721册[2]767),却于实际中沿用至今.但若进一步详究"寸关尺"何以命名,业内人氏则几乎皆茫然无知.笔者经搜罗查考相关资料,冥冥中似乎略窥端详,现特叙其大概,以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以多普勒超声胸骨上升主动脉法检测昆明地区358例年龄20—81岁(平均46±16岁)正常人心输出量及其有关指标的结果。比较了不同年龄组间心功能指标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了性别、体格大小、特别是年龄增长及与之伴随的主动脉内径、射血时间、心率等变化与心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起,到2018年12月止诊治的54例DVT病人为回顾分析对象并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治疗的非DVT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外伤史、病史、肥胖与否以及红细胞计数等相关指标,对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分析,探讨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和DVT产生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检查,已超声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性别、年龄、肥胖(BMI≥25kg/m2)、外伤史以及RBC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年龄、肥胖、外伤史、RBC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在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观察组54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均证实为DVT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DVT患者52例,诊断准确率是96.30%(52/54)。多普勒超声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不同部位的诊断灵敏性分别是股静脉96.55%(28/29),髂静脉100.00%(15/15),腘静脉83.33%(5/6),胫前和胫后静脉100.00%(4/4)。结论 DVT形成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用多普勒超声在DVT诊断中具有操作便捷和准确性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在58年的读经典、做临床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思辨体系。该体系强调本于经典,源于临床。证是平脉辨证思辨体系的核心,脉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灵魂,并具体化为六点作为临床指导:①以中医理论为指导;②平脉辨证,以脉解症,以脉解舌,方无定方,法无定法;③以整体观为指导,胸有全局,整体辨证;④首分虚实;⑤动态辨证;⑥崇尚经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