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48例,所有病例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和平均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和速率常数(Ke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MD值小于HER-2阳性型、三阴型(P<0.05);Luminal B型的MK值大于HER-2阳性型(P=0.021);HER-2阳性型的Ktrans和Ve值均大于其他分子分型(P<0.05);三阴型组Ve值均小于其他分子分型(P<0.05)。当MD≤1.96×10-3mm2/s、MK≥0.70/min、Ktrans≤0.36(min-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DWI+IVIM+DKI+DCE-MRI模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177例,良性组29例,恶性组148例,所有病例均行DWI、IVIM及DKI、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理资料、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平均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乳腺癌边界多欠清,TIC曲线多呈“平台型”或“流出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ADC,D,MD值高于恶性组,而D*,MK,Ktrans,Kep,Ve值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KI的MD的曲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定量参数在直肠癌分化程度及血管侵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经术前内镜下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并行DCE-MRI扫描的43例患者,其中高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20例,低分化11例;有血管侵犯13例,无血管侵犯30例。使用Tofts模型测定各定量参数,即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管内至血管外间隙转运系数(Ktrans)、血管外间隙返回至血管内速率常数(Kep)。比较高、中、低分化组及有无血管侵犯组的Ve、Ktrans、Kep。结果:Ktrans及Ve在高、中、低分化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侵犯组与无血管侵犯组的K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及V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单、双指数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WI+IVIM+DCE-MRI模型)对TICⅡ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115例,TICⅡ型良性组30例,恶性组85例,所有病例均行DWI、IVIM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纯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速率常数(Kep)值;绘制ROC曲线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TICⅡ型良性组ADC、D值高于恶性组,而Ktrans、Kep、Ve值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D、Ktrans、Kep、Ve的AU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Z=0.01~1.64,P>0.05),但D值的特异度及准确度最高。DWI模型的AUC为0.72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IVIM+DKI+DCE-MRI)定量参数对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9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HER-2阳性组51例,HER-2阴性组46例。所有患者行IVIM-DWI、DKI及DCE-MRI检查。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类型及多模态MRI定量参数值[真实扩散系数(ADCslow)、灌注相关扩散系数(ADCfast)、灌注分数(f)、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率(MD)、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和速率常数(Kep)]的差异。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序列MRI定量参数分别构建IVIM-DWI、DKI和DCE-MRI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各个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HER-2阳性组中病灶边界欠清、脉管和/或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及Ki-67高表达(Ki-67>14%)的出现率均较HE...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术前预测Ⅰ型与Ⅱ型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Ⅰ型(n=31)与Ⅱ型(n=19)EC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IVIM-DWI和DCE-MRI扫描。测量所有患者IVIM-DWI定量参数表观扩散系数(ADC)、真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及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的值,并分析其在鉴别Ⅰ型与Ⅱ型EC中的价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对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结果 Ⅰ型EC的ADC值和D值明显高于Ⅱ型EC,D*、Ktrans、Ve值明显低于Ⅱ型EC,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及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病变活动性的价值。方法:59例AS患者(活动期41例,稳定期18例)行骶髂关节DWI、DCE-MRI及IDEAL-IQ检查,测量感兴趣区(ROI)的ADC值、Ktrans、Kep、Ve、FF值,各参数值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指数(BASDAI)评分、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与ADC值、Ktrans、Kep、Ve、FF值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的BASDAI评分、CRP、ESR、ADC值、Ktrans、Kep、Ve、FF值分别为(6.56±1.48)、(46.60±4.84)mg/L、(33.05±8.15)mm/h、(...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鉴别诊断泪腺IgG4相关性病变(IgG4-RLD)、淋巴瘤、炎性假瘤的价值。方法:搜集2010年9月至2021年12月间经病理证实的泪腺IgG4-RLD、淋巴瘤及炎性假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泪腺IgG4-RLD组、淋巴瘤组、炎性假瘤组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对IgG4-RLD的诊断效能。结果:泪腺淋巴瘤的Ve值(0.43±0.21)低于泪腺IgG4-RLD(0.68±0.20)和炎性假瘤(0.74±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泪腺IgG4-RLD与炎性假瘤的V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泪腺IgG4-RLD、炎性假瘤、淋巴瘤的Ktrans、Ke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trans、Kep、Ve及三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技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66例乳腺癌患者,77例有ALN转移,89例无ALN转移,术前乳腺病灶均行DCE-MRI及IVIM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及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运用χ2检验分析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DCE-MRI和IVIM诸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癌ALN转移组脉管、神经侵犯征象较非ALN转移组多见,且Ki-67多呈高表达(P<0.001)。ALN转移组患者D值小于无ALN转移组(P<0.001),且呈低度负相关(r=-0.422);ALN转移组Ktrans、K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验证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探讨其最佳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的诊断价值,比较DCE-MRI定量参数及直方图参数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DCE-MRI检查的151例乳腺病变的患者,共166个病灶,参照病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良性组、恶性组。使用图像后处理软件获得病灶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管容积分数(Vp)值,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DCE-MRI定量参数值的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参数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效能。选择诊断效能最佳的参数作直方图分析,提取14个直方图参数,评价组间参数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最佳参数,评价其诊断效能。比较常规定量参数与直方图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恶性病变Ktrans、Kep、Vp值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DCE-MRI联合高b值DWI对卵巢恶性肿瘤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搜集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26例恶性肿瘤,13例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术前对肿瘤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高b值DWI、DCE-MRI检查,测量肿瘤实性区ADC值、定量参数(Ktrans、Kep、Ve),对照术后病理结果并统计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最佳诊断阈值、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结果 卵巢恶性组和纤维卵泡膜细胞肿瘤组实性区ADC值、Ktrans值、Kep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e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ROC曲线,当b值=1200 s/mm2时,肿瘤实性部分ADC值的阈值为931 mm2/s, AUC为0.77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1%、76.9%,阳性预测值86.4%,阴性预测值58.8%,诊断准确率74.4%;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鉴别诊断腮腺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3例腮腺肿瘤患者DCE-MRI资料,其中良性肿瘤89例,恶性肿瘤44例,并进一步分为多形性腺瘤(n=59)、Warthin瘤(n=16)、基底细胞腺瘤(n=9)和恶性肿瘤4组。分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DCE-MRI参数值(Ktrans、Kep、Ve及其相对值rKtrans、rKep、rVe)。结果 腮腺肿瘤各组之间TIC差异显著(均P<0.05)。TIC鉴别诊断腮腺良性与恶性肿瘤、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瘤、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瘤、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AUC分别为0.667、0.756、0.800和0.729。多形性腺瘤的Ktrans、Kep及rKep最低,Ve及rVe最高;Warthin瘤的Ktra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44例,分为4个分子亚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型),均行IVIM及DKI检查。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和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平均扩散峰度值(MK)和平均扩散率(MD),绘制ROC曲线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244例中,Luminal A型32例,Luminal B型131例,HER-2阳性型36例,三阴型45例。Luminal A型的D*值均小于其他分子分型(均P<0.01);三阴型的f值均高于其他分子分型(均P<0.01);Luminal B型的MD值小于HER-2阳性型及三阴型,而MK值大于HER-2阳性型及三阴型(均P<0.05)。D、D*、f、MD及MK值对鉴别Luminal A/B型与非Luminal型有价值,其中IVIM成像的D*值及DKI的MD值R...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直方图分析在评估胶质瘤血管生成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70例术前行DCE-MRI检查的胶质瘤患者,测量每例肿瘤实质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以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比(Ve)的直方图参数。检测每例肿瘤的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状态、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不同IDH1分型胶质瘤的Ktrans、Ve直方图参数及CD105-MVD的差异性,应用卡方检验分析VEGF表达的差异性;采用Person或者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Ktrans、Ve的直方图参数与CD105-MVD、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DH1突变型胶质瘤的Ktrans、Ve直方图参数以及CD105-MVD、VEGF表达均低于I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我院前列腺疾病患者80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4.0 ng/mL)为研究对象,分别行MRI常规检查及DCE-MRI检查,并行病理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评估DCE-MRI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评价DCE-MRI各定量指标[容量运转参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比(Ve)]的诊断效能及其与病理Gleason分级的相关性。结果:80例中,病理结果为前列腺癌(PCa)29例,前列腺增生(BPH)51例;DCE-MRI结果为PCa 36例,BPH 44例,其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准确率、特异度分别为86.21%(25/29)、81.25%(65/80)、78.43%(40/51);PCa患者Ktrans、Kep及Ve显著高于BPH患者(P<0.05);Ktrans、Kep及Ve与病理Gleason分级无线性相关(r=0.311、0.079、0.159,均P>0.05)。结论:DCE-MRI在前列腺疾病的良恶性评定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DCE-MRI各定量指标与病理Gleason分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和半定量参数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105例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05例患者均行T1WI、T2WI和DCE-MRI扫描,建立各参数伪彩图并计算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容积分数(Ve),同时根据时间-浓度曲线计算达峰时间(TTP)、最大信号强度(SImax)和初始60s曲线下面积(iAUC)等半定量参数。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105例患者分为良性组43例和结直肠癌(CRC)组62例,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不同观察者对各参数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两组各项DCE-MRI参数并分析其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各参数两位观察者间的测量结果均具有良好一致性(ICC>0.8)。CRC组的Ktrans和Kep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疑似早期胃癌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使用DCE-MRI联合多层螺旋CT进行检测,对照组使用多层螺旋CT检测。比较两组平扫CT值、增强峰值、强化增值;比较两组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血容量(BV)、血流量(BF)数值;比较两组血浆空间容积分数(V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对比剂从血浆渗漏至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转运常数(Ktrans)、对比剂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返回至血浆空间速率常数(Kep)。结果 观察组平扫C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增强峰值、强化增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TT、PS、BV、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e、Vp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DCE-TIC为平台型的20例(20个病灶)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和61例(64个病灶)乳腺癌患者。测得病变的平均扩散峰度系数(MK)和平均扩散系数(MD)以及ADC值,观察病变形态和强化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X2检验比较两类病变间形状、边缘、背景实质强化、内部强化特征、早期强化率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KI、DWI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DCE-TIC呈平台型的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形状、边缘、内部强化特征以及早期强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实质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K、MD、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MK、MD和ADC,ROC下面积为0.991,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达0.922、1.000和0.922。结论DKI对DCE-TIC呈平台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意义,将DKI和DWI联合应用可获得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与DWI在卵巢实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卵巢实性病灶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卵巢MRI常规平扫、DWI、DKI检查,分别获取ADC值、平均扩散峰度(MK)和平均扩散率(MD),评估DWI、DKI对卵巢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与卵巢恶性病变相比,卵巢良性病变的ADC值、MD明显升高,MK明显降低(均P<0.05)。ADC、MK、MD联合诊断卵巢良恶性病变的AUC较三者单独及MK联合MD诊断诊断的AUC大。结论:与DWI相比,DKI对卵巢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略高;DWI联合DKI可提高对卵巢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效能及卵巢实性病灶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预估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CSCC患者的DKI图像,按照病理结果分为低分化组22例,高中分化组23例。由2位观察者分别测量2组病灶实质区DKI各参数值,包括平均扩散峰度值(MK)、平行扩散峰度值(Ka)、垂直扩散峰度值(Kr)、峰度各向异性分数(FAk)、平均扩散系数值(MD)、平行扩散系数值(Da)、垂直扩散系数值(Dr)及各向异性分数(FA)。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2位观察者各参数测量结果一致性进行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各参数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参数预估低分化 CSCC的效能,并找出相应界值。结果2位观察者测得2组病灶各参数值的一致性良好(ICC>0.75)。低分化组MK、Ka及Kr值大于高中分化组(P<0.05),低分化组 MD、Da及Dr值小于高中分化组(P<0.05),2组 FAk及 FA值间无差异(P>0.05)。MK、Ka、Kr、MD、Da、Dr值预估低分化CS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4、0.831、0.865、0.850、0.778、0.865,MK≥0.973、Ka≥1.075、Kr≥0.823、MD≤0.974μm2/ms、Da≤1.185μm2/ms、Dr≤0.762μm2/ms为预估低分化CSCC的界值。结论 DKI能够有效地预估CSCC的病理分级,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