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1型或2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谱在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G-/G+)脓毒血症中的鉴别诊断意义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120例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细菌学培养结果分为G-感染组(G-组,65例)和G+感染组(G+组,55例),并根据患者随访28 d时是否生存分为死亡组(41例)和生存组(79例),分别比较G-组和G+组患者、生存组和死亡组中Th1/Th2细胞因子谱IL-2、IL-4、IL-6、IL-10、IFN-γ、TNF-α水平的组间差异。分析IL-6、IL-10、IFN-γ联合检测对G-/G+患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G-组和G+组患者的IL-2、IL-4以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G+组患者的IL-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42例纳入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4天、30天及对照组儿童的Th1型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IL-13)的表达水平及免疫指标(CD3+、CD4+/CD8+)。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前IL-2、IFN-γ、IL-10、CD3+、CD4+/CD8+低于对照组,IL-4、IL-1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天、30天,研究组患儿IL-2、IFN-γ、IL-10、CD3+、CD4+/CD8+逐渐升高,IL-4、IL-13逐渐降低(P<0.05);治疗30天后,研究组患儿以上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有明显的变化,可通过改善两种类型细胞因子的平衡,寻找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菌内毒素(ET)检测在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0例送细菌培养检测的患者,同时抽取血标本,采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对其行ET水平检测。结果 送检标本中有112例ET水平>0.030 EU/ml; 39例患者标本培养检出细菌,革兰氏阴性菌(G-)24例,ET检测结果0.264±0.109 EU/ml,均>0.115 EU/ml; 革兰氏阳性菌(G+)15例,ET结果0.023±0.025 E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3,P<0.05)。结论 血液ET升高与G-菌感染有相关性,患者先行血ET检测有利于对患者G-菌感染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表现及外周血Th1/Th2型细胞标志物与EB病毒(E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5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就诊的IM患儿,共纳入研究63例,根据患儿的EBV-DNA载量(中位水平),分为高载量组(31例)和低载量组(3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Th1/Th2型细胞标志物(IFN-γ、IL-4)水平及肝功能,并分析EBV-D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Th1/Th2型细胞标志物的相关性。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高载量与低载量组患儿的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载量组患儿的肝脾肿大、眼睑水肿发生率高于低载量组(P<0.05);高载量组患儿的CD3+、CD8+、AST、ALT、IL-4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患儿miR-145水平与细胞免疫指标及Th1/Th2平衡,探讨miR-145水平与细胞免疫指标及Th1/Th2平衡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我院呼吸道感染肺炎患儿40例为观察组,另选我院同时间段体检的4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所有研究对象miR-145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3+)、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计算T辅助细胞/杀伤性T细胞比值(CD4/CD8比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细胞、Th2细胞占CD4+细胞比值,计算Th1/Th2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观察对比两组miR-145水平、CD3+细胞阳性率、CD4+细胞阳性率、CD8+细胞阳性率、CD4/CD8比值、Th1细胞百分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患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平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7例OSAHS患者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水平分为轻度组(n=16),中度组(n=17),重度组(n=14),1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外周血中Thl细胞因子: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2 (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β (TNF-β);Th2的细胞因子:IL-4、IL-10和IL-12的含量.结果:OSAHS各组Thl型细胞因子中IFN-γ高于对照组,随着病情的进展有逐渐升高趋势,但仅在重度组与中度组、轻度组、健康组比较时P均<0.05,其余Th1/Th2细胞因子在进行两两比较时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OSAHS患者IFN-γ与AHI呈正相关,而Th2细胞因子与AHI无相关关系.结论:OSAHS患者Thl/Th2平衡失调,向Thl方向漂移,Th1细胞表型处于优势状态,且与OSAHS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放化疗后使用极高频电磁复合波辐照对患者外周血IFN-γ和IL-4水平变化及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进行极高频电磁复合波辐照,并采用ELISA法检测辐照治疗前、后外周血IFN-γ和IL-4水平变化;对照组为30例恶性肿瘤单纯放化疗后患者,同比进行IFN-γ和IL-4检测;再分别对上述患者外周血进行IFN-γ和IL-4水平变化的自身对照研究,以评价极高频电磁复合波对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免疫功能影响。结果(1)恶性肿瘤单纯化疗组第8天,患者IFN-γ水平(24.66±12.85)pg/ml与第3天水平(27.88±17.07)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水平(54.80±28.56)pg/ml则显著高于放化疗后第3天水平(44.97±27.53)pg/ml,P<0.05。(2)极高频电磁复合波辐照组,放化疗后第8天,患者的IFN-γ水平(34.79±27.23)pg/ml显著高于第3天水平(20.39±12.67)pg/ml(P<0.05);而IL-4第8天(43.49±34.04)pg/ml与第3天水平(35.77±22.23)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纯放化疗组第3天至第8天,IFN-γ/IL-4水平比值有显著性降低(从0.62±0.26到0.45±0.15)(P<0.05);经极高频电磁复合波辐照组,IFN-γ/IL-4水平比值明显升高(从0.57±0.44升至0.80±0.67),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第3天至第8天,IFN-γ/IL-4水平比值降低,反映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患者Th1/Th2平衡异常,向Th2漂移;但极高频电磁复合波辐照治疗,患者的IFN-γ/IL-4水平比值升高,可阻止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Th2细胞的异常漂移,增强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HBV-ACLF患者69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体检的7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并比较HBV-ACLF组不同病情程度及预后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HBV-ACLF组患者血清IL-2、INF-、TNF-α、IL-6高于对照组及CHB组,IL-4、IL-10低于对照组及CHB组(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INF-、IL-6水平升高(P<0.05),IL-4、IL-10水平下降(P<0.05);生存组INF-、IL-6、TNF-α水平低于死亡组,IL-4、IL-10水平高于死亡组;血清INF-、TNF-α、IL-4、IL-6、IL-10水平是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INF-γ、TNF-α、IL-6水平在HBV-ACLF中呈升高状态,IL-...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1例肺部感染患者为肺部感染组,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NF-ɑ、IFN-γ、IL-6、IL-8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肺部感染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NF-ɑ、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NF-ɑ、IFN-γ水平均显著提高,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及Th1/Th2细胞因子参与老年肺部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老年肺部感染临床诊治及预后判定的可靠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不同临床分期肾癌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Th1/Th2及Tc1/Tc2漂移对肾癌发生和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不同分期肾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分泌的IFN-γ、IL-2、TNF-α、IL-4、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症状型肾癌患者各细胞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而局限型患者Th1、Tc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和TNF-α分泌水平降低(P<0.01),局部进展型和转移型肾癌患者Th1、Tc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和TNF-α分泌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Th2、Tc2类细胞因子IL-4、IL-6(P<0.05,P<0.01)分泌水平升高。结论 Th1/Th2偏移和Tc1/Tc2偏移促进了晚期肾肿瘤的进展和转移。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导致免疫功能失调,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1.
李景萍 《临床医学》2023,(11):55-57
目的 探讨革兰氏阴性细菌(G-)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免疫、炎性指标与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G-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82例,其中根据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正常组(n=46)及心肌损伤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分析患者血清免疫、炎性指标与心肌酶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心肌损伤组患者的LDH、CK-MB、CK水平均高于心肌正常组(P<0.05)。心肌损伤组的CD4+、CD4+/CD8+水平低于心肌正常组,心肌损伤组的CD8+、CRP、PCT水平高于心肌正常组(P<0.05)。血清CD4+  相似文献   

12.
口服卡介苗对哮喘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卡介苗(BCG)对哮喘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45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口服卡介苗组,常规组用支气管扩张剂解痉平喘治疗,卡介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卡介苗,疗程3个月。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FEV1)、PPD、症状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浆IL-4和IFN-γ水平,并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法测定外周血Th1/Th2细胞之比。检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常规组、卡介苗组治疗前后FEV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常规组哮喘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卡介苗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卡介苗组PPD阳转率为85.71%,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IL-4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FN-γ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后与常规组相比,卡介苗组血浆IL-4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前常规组、卡介苗组Th1细胞IFN-γ表达率、Th1/Th2低于对照组,而Th2细胞IL-4表达率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组治疗前后Th1细胞IFN-γ表达率、Th2细胞IL-4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卡介苗组Th1细胞IFN-γ表达率治疗后(17.48±9.78)%,较治疗前(10.79±9.79)%显著增高(P〈0.05),Th2细胞IL-4表达率治疗前后分别为(8.75±8.2)%和(4.45±8.1)%,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Th1/Th2失平衡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理,口服卡介苗操作简单、方便、副作用小,可以纠正哮喘患者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乙肝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迭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细胞因子Th1(IFN-γ),Th2(IL-4)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CD4+细胞数下降,CD8+细胞数增加,但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肝硬化组CD3+,CD3+CD4+细胞减少,CD3+CD8+细胞增加,CD3+CD4+/CD3+CD8+比值下降,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IFN-γ表达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表达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Th1类细胞因子可能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共51例为肺部感染组,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共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6( IL-6)、IL-8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部感染组治疗前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肺部感染组治疗后外周血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提高,IL-6、IL-8、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s-CRP及Th1/Th2细胞因子参与老年肺部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老年肺部感染临床诊治及预后判定的可靠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D-1)及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变化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40例URSA患者接受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PD-1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IL-2、IFN-γ)/Th2(IL-4、IL-10)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以102例正常已生育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 (1)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PD-1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显著下降(P均<0.05)。(2)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含量明显下调(P均<0.05)。(3)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PD-1、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均>0.05)。(4)URSA患者外周血PD-1含量和血清中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r=0.67,r=0.81,P均<0.05);与Th1型细胞因子呈负相关(r=-0.55,r=-0.73,P均<0.05)。(5)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的妇女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妊娠失败者(P<0.05)。结论 PD-1可能通过下调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URS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与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的9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90例体检健康的同龄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及CD4/CD8)及血清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2细胞因子(IL-4、IL-10及IL-13)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上述血液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上述血液指标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及血清IL-2、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TNF-α及Th2细胞因子(IL-4、IL-10及IL-1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严重程度者的上述血液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血清IL-2、IFN-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919~-0.762,P0.05),血清TNF-α及Th2细胞因子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785~0.923,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细胞因子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对革兰阴性菌(G-)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90例G-脓毒症患者(G-脓毒症组)、40例单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单纯SIRS组)、38例革兰阳性菌(G+)脓毒症患者(G+脓毒症组)和40例体检健康人员(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PCSK9水平,同时检测载脂蛋白M(apoM)、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G-脓毒症预后的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单纯SIRS组、G+脓毒症组、G-脓毒症组血清LAC、PCSK9水平明显升高,但apoM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单纯SIRS组和G+脓毒症组比较,G-脓毒症组血清PCSK9、LAC水平明显升高(P<0.05);G-脓毒症组血清apoM水平明显低于单纯SIRS组(P<0.05)。随着G-脓毒症病情的加重,PCSK9水平呈增高趋势,但apoM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血清中PSCK9、PCT、LAC、CRP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而血清apoM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SK9、apoM、APACHEⅡ评分是G-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oM和PCSK9预测G-脓毒症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8和0.7940,低于APACHEⅡ评分的0.8771。但PCSK9的特异度(94.44%)高于APACHEⅡ评分(90.74%),apoM的灵敏度(86.49%)高于APACHEⅡ评分(78.38%)。结论血清PCSK9、apoM与APACHEⅡ评分是G-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用于G-脓毒症病情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邵慧  吕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2763-2764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取20例AS患者(分AS病情稳定组及活动组各10例)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用或不用非特异性刺激剂(anti-CD3、anti-CD28),然后加佛被酯/离子霉素,经固定/透膜处理进行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7(IL-17)、γ-干扰素(IFN-γ)、及IL-6水平。结果免疫磁珠分选CD4+T细胞纯度达90%以上。AS病情活动组IL-17表达水平较病情稳定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anti-CD3、anti-CD28刺激后,CD4+T细胞IL-17胞内表达水平较无刺激有一定的增加。AS患者CD4+T细胞IFN-γ胞内表达水平呈现与IL-17表达相似的特点。结论 A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胞内IL-17和IFN-γ呈高表达,提示分泌IL-17的Th17细胞和分泌IFN-γ的Th1细胞共同参与了AS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口服卡介苗对哮喘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卡介苗(BCG)对哮喘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45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口服卡介苗组,常规组用支气管扩张剂解痉平喘治疗,卡介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卡介苗,疗程3个月。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肺功能(FEV1)、PPD、症状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血浆IL-4和IFN-γ水平,并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法测定外周血Th1/Th2细胞之比。检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常规组、卡介苗组治疗前后FEV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常规组哮喘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卡介苗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卡介苗组PPD阳转率为85.71%,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IL-4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FN-γ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后与常规组相比,卡介苗组血浆IL-4水平明显下降,IFN-γ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前常规组、卡介苗组Th1细胞IFN-γ表达率、Th1/Th2低于对照组,而Th2细胞IL-4表达率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组治疗前后Th1细胞IFN-γ表达率、Th2细胞IL-4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卡介苗组Th1细胞IFN-γ表达率治疗后(17.48&#177;9.78)%,较治疗前(10.79&#177;9.79)%显著增高(P〈0.05),Th2细胞IL-4表达率治疗前后分别为(8.75&#177;8.2)%和(4.45&#177;8.1)%,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Th1/Th2失平衡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理,口服卡介苗操作简单、方便、副作用小,可以纠正哮喘患者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均按上述治疗方法治疗,并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的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组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2个月后,患者外周血清IL-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2和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月外周血清IL-5、IL-12和IFN-γ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有效降低IL-5水平,升高IL-12水平与IFN-γ,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调节Th1/Th2 细胞因子间失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