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在碘缺乏病(IDD)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3~9月.抽取陕县西张村镇,对部分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IDD知识、行为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家庭用盐碘含量。[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家庭主妇150人、140人,IDD知识知晓率由7.33%~65.33%提高到70.00%~89.29%(P〈0.01),具有相关健康行为者所占比例由17.33%~66.67%提高到90.71%~97.14%(P〈0.01);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小学生160人、152人,IDD知识知晓率由12.50%~76.88%提高到76.97%~91.45%(P〈0.01),具有相关健康行为者所占比例由16.88%~54.38%提高到78.29%~90.79%((P〈0.01)。干预前后分别检测家庭用盐40份,碘含量合格率由35.00%提高到95.00%(P〈0.01)。[结论]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家庭主妇和小学生的IDD防治知识,改善相关行为有着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江苏省社区居民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初步评价,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此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重复横断面研究设计、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苏省张家港、丹阳、泰兴20~ 69岁居民开展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进行初步评价;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相关态度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婚姻、文化程度校正,比较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调查人数分别为19 106和11 384人,结核病防治8条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和合格知晓率(8条知识答对≥6条)分别由基线调查的60.1%和46.4%上升为终点调查的67.5%和52.8%,正确对待结核病人的态度由68.0%上升为78.9%、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后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社区居民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健康教育后,知晓率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的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东省居民结核病知识认知现状,为更好地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制定更加有效的结核病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省抽取了35个调查点,采用全国统一的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场知晓率调查问卷对抽样点15岁及以上人口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为结核病5条核心信息。共调查54279名居民,收回有效问卷54273份,问卷有效率99.99%。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分别统计各条结核病相关信息的知晓率、总知晓率,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山东省居民对结核病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53.63%,其中对肺结核诊疗费用减免政策知晓率最低,为29.84%,其次是治疗转归结果为50.55%。全部5条核心信息的知晓率为18.28%。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随调查对象年龄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P〈0.01);城镇居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P〈0.01);男性居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女性(P〈0.01);外来人口知晓率高于户籍人口(P〈0.01)。结论山东省居民对结核病知识认知总体水平偏低,应进一步积极探索针对不同人群的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居民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尤其应该关注对农村居民、高年龄组居民和女性居民结核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应用参与式方法在农村居民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为农村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江苏省3个县的6个乡镇,年龄在65岁以下的农民1887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参与式方法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对结核病的态度和相关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参与式干预方法对农村社区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措施的效果。[方法]2006年.在泰安市泰山区抽取财源办事处七里铺社区.对全部18岁以上居民采用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和电化教育进行有关膳食结构与行为生活方式为内容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人群有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对象干预前后,对健康四大基石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44.25%、73.78%(P〈0.01),对13种一般健康知识与常见不良行为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28.45%、72.62%(P〈0.01),对10种常见病危害性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32.89%、70.60%(P〈0.01)。[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社区居民健康保健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初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罗湖辖区抽取初中一年级学生286人进行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问卷285份,有效率99.7%。中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64.8%,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与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个别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不清楚,故学生肺结核发现率较低。应采用多种方式的结核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以提高结核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健康促进对提高湖北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公众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湖北省结核病防治重大专项示范区2831人进行为期1年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并比较干预前后问卷调查数据。结果干预前,示范区公众结核病的总知晓率为68.4%;干预后,总知晓率为85.5%,各问题的知晓率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干预后人群的性别、年龄组和文化程度比较后发现,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专以上学历人群各问题知晓率均高于80%。结论实施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可整体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水平,应针对文化水平低的人群及知晓率不高的结核病信息,开展深入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辽宁省丹东市城市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丹东市区选择2个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构成相似的社区,抽取2个社区中35岁以上居民分别组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基线调查、干预中期和干预终期分别对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和高血压治疗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843人,其中干预组416人,对照组427人。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相关知识总知晓率由41.3%提高至80.6%(P〈0.01);对照组由42.1%提高至49.4%(P〈0.01),但提高幅度不大;干预组各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吸烟率由35.4%下降至22.7%,饮酒率由35.6%下降至24.5%,低脂饮食比例由40.5%提高至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项行为均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组的吸烟率、饮酒率低于对照组,低脂饮食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终期评估时,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0.2%和55.3%,较基线调查时明显提高(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汕头市蚊媒传染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汕头市社区居民中开展的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蚊媒传染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人户对712名城市居民、农村居民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8.72%,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城乡居民相关态度及行为形成情况在干预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汕头市蚊媒传染病健康教育干预取得明显效果,但农村仍是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集贸市场从业人员中开展禽流感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探讨针对该人群的干预策略。方法随机抽取东莞市大朗镇部分集贸市场从业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禽流感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禽流感相关知识和高危行为问卷调查,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调查对象干预前后禽流感相关知识、高危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11.44、15.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P〈0.01)。干预前后,正确洗手可预防禽流感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07%、86.57%,正确洗手率分别为42.65%、6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对集贸市场从业人员禽流感知晓状况和高危行为有明显改善,应继续加大健康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