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6年6月,我科收治1例颅底巨大复发性脊索瘤患者。结合患者既往手术方式,经多科会诊后,采用经下颌骨正中裂开外旋入路进行颅底复发脊索瘤切除术,术后第5天拔除引流管,第6天患者戴颈托下地行走。创面Ⅰ期愈合,咀嚼功能基本恢复。护理工作中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给予合理的饮食护理及咀嚼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牙缺失种植修复治疗局部牙列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局部牙列缺损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腔常规修复,观察组采用牙缺失种植修复,两组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咀嚼功能、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复诊率。结果观察组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诊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局部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牙缺失种植修复及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术后复诊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咀嚼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吴丹 《妇幼护理》2022,2(20):4771-4773
目的 评估慢性牙周炎种植治疗患者实施强化口腔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 62 例确 诊为慢性牙周炎种植治疗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 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的牙周指标、嚼效率及咬合力和咀嚼功能及固位状态。结果 干预前牙周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 (P>0.05)。观察组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嚼效率及咬合力可见明显的组 间差异性(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咀嚼效率、咬合力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高(P<0.05)。干预前咀嚼功能及固位状态未见明 显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咀嚼功能、固位状态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种植治疗患者通过强 化口腔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牙周状态,提升口腔功能。  相似文献   

4.
舌癌游离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训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总结60例舌癌患者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后以恢复舌功能为主的康复指导及训练方法 ,包括咀嚼、吞咽、发音等功能的康复训练.术后2周开始指导和实施舌的咀嚼及进食功能训练,1个月后进行舌体全方位活动及正确构音和发音训练,循序渐进进行.本组患者经过1个月的训练,咀嚼、进食等功能大幅度提高,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进食软食,能进行简单的词句、短句的发音,语音清晰度提高.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能进行会话交流,对生活质量满意.  相似文献   

5.
种植牙以其舒适美观,咀嚼功能好,保护天然牙等优点,逐渐被广大的缺牙患者所认可.但患者往往对种植手术过程存在心理恐惧,对种植修复疗效期望值较高,对将来种植义齿的使用维护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现将我科72例行牙种植修复手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舌癌患者术后适应不良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了46例舌癌切除术后患者术后适应不良的因素:生理适应不良、心理适应不良及礼会适应不良,认为应对各种适应不良作针对性的护理:指导语言、咀嚼和吞咽功能训练,调整患者的不良心理,注重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伤性牙缺失即刻种植患者予以基于健康行为过程(HAPA)理论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其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收的外伤性牙缺失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HAPA理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咀嚼功能、牙齿美学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6个月时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后6个月时的软组织美学指数(P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牙缺失患者予以HAPA理论护理可有效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升咀嚼功能及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给予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义齿固位功能及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牙列缺损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给予种植修复,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修复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修复总有效率为86.6%,明显低于观察组(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固位功能及美观度的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义齿修复效果较好,可明显恢复固位功能及咀嚼功能,改善面部美观,提高患者对义齿修复的满意度,且使用寿命较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钉支抗正畸矫治错(牙合)畸形患者手术前后咀嚼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伴上颌前突患者24例,用微型种植钉加强支抗,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吞咽起始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咀嚼效率.[结果]①24例中21例微型种植钉成功作为加强支抗完成治疗,磨牙前移轻微,切牙后移明显,成功率为87.5%;②矫治前后吞咽开始时间的减少值和咀嚼效率的改善值相比均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微型种植钉支抗法正畸成功率高,能够有效改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9例,以接受术前循证护理者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术前护理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术前功能训练的依从性、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功能训练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前功能训练依从性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施后护士及患者对术前功能训练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术前功能训练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术前功能训练依从性和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舌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医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舌癌患者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进行系统舌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语言、咀嚼、吞咽功能恢复、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实验组患者语言、咀嚼术后恢复、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舌癌患者语言、咀嚼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增强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进食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有进食障碍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实施穴位按摩、口腔刺激、舌功能训练、咀嚼训练、吞咽训练,采用自设饮食行为干预调查表评估2组患者饮食行为。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组间效应(F=141.52,P<0.05),交互效应(F=19.35,P<0.05),干预后1、2、3、6个月试验组患者饮食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进食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及功能训练对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5 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 (3 0例 )和对照组 (2 8例 ) ,对前者 ,术后第 3天即开始早期康复护理 ,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辅以心理康复指导及自我检查训练 ;后者术后 2 0天才开始康复护理和训练。结果康复护理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训练 ,患肢水肿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肢的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牙列缺损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患者自觉满意度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2.5%),且患者在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位功能、美观功能的自觉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安全可行,利于患者牙齿咀嚼功能的恢复,改善美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卢宗琼  卢爽  佘小伟 《全科护理》2012,10(33):3078-3079
[目的]探讨CDIC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制作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病人的护理。[方法]选取8例行CDIC组合式骨内结合种植体支持,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的病人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专科护理,并对义齿的固位、咀嚼功能和使用情况进行2年随访观察。[结果]17枚种植体修复前均达到骨结合,义齿稳定,咀嚼功能、容貌改善明显。[结论]优质的护理工作对CDIC种植体联合磁性固位覆盖义齿修复牙列缺失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8月接诊的83例牙列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满意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患者咀嚼功能、语言功能以及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咬合训练联合认知松弛训练在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患者咬合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91例微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认知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咬合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张口度、咬合力、咀嚼效率、前牙覆盖、前牙咬合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张口度、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前牙覆盖、前牙咬合距离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患者实施认知松弛训练联合咬合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张口度、咬合力及咀嚼效率,缩小前牙覆盖和前牙咬合距离。  相似文献   

18.
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术前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22例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术前护理.认为要做好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颅骨牵引护理,实施气管及食管推移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和肢体功能训练,重视戒烟指导及预防压疮护理.22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了手术,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围手术期身心康复护理措施的作用。方法对53例病人采用了心理康复,颈部活动功能、语言-咀嚼-吞咽功能呼吸功能和手术维持功能位的训练指导,下唇与下睑外翻畸形自护及营养供给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颈部功能和情绪状态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是提高整复疗效降低致残率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曲 《中国临床护理》2010,2(6):482-483
对42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疾病程度分级,并给予相对应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运动疗法(呼吸功能松弛训练、关节及肢体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言语训练等)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通过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疾病程度分级不同所采取的相应的有效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延缓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缩短了病程,达到了改善预后、延长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