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素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黏附分子之一,包括P-选择素、E-选择素和L-选择素。它们在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炎症与免疫应答、凝血与血栓形成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对选择素生理功能及基因型的研究不断深入,选择素在各种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将逐步被揭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platelet-selectin,P-selectin)、E-选择素(endothelium-selectin,E-selectin)、L-选择素(leukocyte-selectin,L-selectin)水平的变化,探讨选择素家族水平与CHF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97例CH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中P-selectin、E-selectin和L-selectin水平.结果:CHF患者血清P-selectin、E-selectin 和L-selectin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病因CHF患者间血清P-selectin、E-selectin和L-selecti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electin、E-selectin和L-selectin水平在心功能Ⅳ级明显高于心功能Ⅱ、Ⅲ级CHF患者(P<0.05),而心功能Ⅱ、Ⅲ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选择素家族水平较正常人升高;心功能Ⅳ级的CHF患者血清选择素家族水平较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升高;在不同原发病因的CHF患者中选择素家族水平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朱炜如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054-4056
目的:研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neu)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卵巢癌、1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1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卵巢癌中的HER-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卵巢交界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45)。(2)HER-2/neu蛋白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卵巢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3)生存时间比较:HER-2/neu蛋白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16.9月与40.7月),经Log Rank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HER-2/neu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且与卵巢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显著缩短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食欲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肽,通过了解食欲素的相关作用及其表达的调节因素等,可以为肥胖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工作,以及在运动中的研究开辟新的途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2006Medline的相关文章,检索词"orexin""hypocreti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1998/20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的相关文章,检索项"关键词",检索词"食欲素""食欲肽""增食因子""胖素""阿立新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200余篇文献。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食欲素及其受体研究。②影响食欲素表达因素的研究。③食欲素与肥胖关系的研究。④食欲素与运动行为关系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6篇相关文献,中文文献均为全文,大部分外文文献为全文,其他为摘要。在这些文献中18篇为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38篇文献纳入分析。资料综合:食欲素是orphanG蛋白质共轭受体的配体,是下丘脑重要的神经肽。可分为食欲素A和食欲素B两种,它们来源于同一前体,其神经纤维贯穿脑和脊髓。食欲素受体分为OX1R和OX2R两型,OX1RmRNA和OX2RmRNA在脑内的分布不同。食欲素有调节摄食和能量平衡、调节睡眠觉醒状态、调节饮水等功能;其表达量受睡眠、营养状况、环境、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对食欲素的研究不多,主要是肥胖、低氧以及低糖状态对食欲素影响的研究;国外可见通过行为干预对食欲素的研究,以及其他因子对食欲素的影响。结论:食欲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肽,除具有调节食欲和平衡能量的作用外,还具有保持觉醒,参与免疫应答等功能;食欲素抗体或受体拮抗剂还可能治疗肥胖、糖尿病等能量代谢失衡性疾病。但国内外对食欲素在运动训练及减肥中的相关研究还较少。  相似文献   

5.
6.
冠心病患者中血清脂联素、内脂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鸿毅 《临床荟萃》2009,24(4):330-331
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仅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是含有247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研究表明,低脂联素血症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内脂素(visfatin)也是最近认识到的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是内脏脂肪高度表达的多肽,曾作为前B细胞促生长因子,现发现其具有类胰岛素活性、降低血糖等方面的功能,但其确切的生理作用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对85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内脂素水平的测定,探讨脂联素及内脂素在冠心病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骨组织中,护骨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的主要作用为刺激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的凋亡.护骨素/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在破骨功能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脂联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脂联素与骨代谢相互偶联.但脂联素对破骨细胞的作用不明.目的:观察脂联素对成骨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和护骨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对破骨细胞生成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612008-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外科手术取正常成人髂前上棘松质骨用于细胞培养,临床标本由湘雅医院提供.方法:分别用0,3,10和30 mg/L脂联素干预人成骨细胞48 h,检测护骨素和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mRNA与蛋白表达.并用脂联素干预成骨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同培养系统,观察其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成骨细胞护骨素和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mRNA与蛋白表达.抗酒石酸磷酸酶染色确定为破骨细胞.结果:脂联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人成骨细胞护骨素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P<0.05).脂联素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成骨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mRNA与蛋白的表达(P<0.05).脂联素干预成骨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同培养系统可诱导破骨细胞生成.结论:脂联素可通过诱导成骨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表达、抑制护骨素表达,诱导破骨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初期患者在静滴灯盏花素后可溶性选择素血清浓度的变化,探讨灯盏花素对选择素家族的影响。方法:将28例ACS初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 灯盏花素)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各14例,测定患者发病1周内选择素家族的血清浓度。结果:ACS初期,两组患者的选择素血清浓度均随病情而变化,静脉滴注灯盏花素后选择素家族血清浓度稍有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CS初期可溶性选择素家族的血清浓度均有动态变化,与病情相关,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短期治疗,选择素家族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为一涉及多因素、多水平的复杂网络调控,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细胞周期调控介入其机制的研究颇多,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选择素在重要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生物学作用体现在血压和水、电解质的调控上。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表明,RAS参与造血调控,显示生命作为一个整体,各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可为改进临床血液系统疾病的化疗方案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鸢尾素、内脂素水平,分析二者与冠心病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12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按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n=54)、双支病变组(n=46)、多支病变组(n=25);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健康体检者68名为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各项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受试者血清鸢尾素、内脂素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鸢尾素、内脂素水平对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高血压病史患者比率、糖尿病病史患者比率、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清内脂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鸢尾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增加,Gensini评分、血清内脂素水平、NT-proBNP、LDL-C、甘油三...  相似文献   

13.
宋轶钦  陈忠东  董巍檑 《新医学》2011,42(8):507-509,526,F0003
目的:研究6,8-二-三氟甲基-7-乙酰氧基白杨素(dFMAChR)抑制荷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观察dFMAChR对人宫颈癌移植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dFMAChR抑制人宫颈癌移植瘤组织VEGF和PCNA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dFAMChR能有效抑制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细胞PCNA和VEGF蛋白表达,这可能是dFMAChR抑制人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内脏脂肪素,又称内脂素(Visfatin),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称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PBEF)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在脂肪组织中高度表达。Visfatin是催化烟酰胺生物合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第一步反应的限速酶,对细胞生长、凋亡和血管生成具有调节作用,在NAD代谢,肿瘤发生、发展,炎症和衰老等方面扮演多种角色。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4):2646-2647
分析新型溶血素和传统溶血素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5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50例。两组人群均行血常规检验,其中常规组采取传统溶血素进行检验,观察组采取新型溶血素进行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血常规检验中采取新型溶血素进行检验将使得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偏高,但是可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纠正,且新型溶血素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与较低的检测成本。  相似文献   

16.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意义,特别在镇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多种类型的大麻素受体参与调节疼痛.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外周、脊髓、脑内等多个水平均对疼痛有调制作用.因此对其镇痛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开辟缓解疼痛的新道路.本文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成分,在血管活动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活性与ACE基因的多态性有关,其中以DD型ACE活性最高.ACE是AT-Ⅰ转化为AT-Ⅱ的限速酶.我们对健康人的ACE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及其血浆AT-Ⅱ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生物学作用体现在血压和水、电解质的调控上。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表明,RAS参与造血调控,显示生命作为一个整体,各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可为改进临床血液系统疾病的化疗方案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血浆选择素水平变化。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 6 8例MHD患者和 2 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P 选择素、血清可溶性E 选择素 (sE 选择素 )含量 ,同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 MHD组P 选择素、sE 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与P <0 .0 1) ;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又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P <0 .0 5与P <0 .0 1)。结论 P 选择素、sE 选择素水平可作为反映MHD患者内皮功能损害和血小板活化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趋化素水平及其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9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根据患者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分为急性肾损伤组(n=35)与非急性肾损伤组(n=62)。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内脂素、趋化素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趋化素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内脂素、趋化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同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内脂素、趋化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肾损伤组患者血清内脂素、趋化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急性肾损伤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趋化素与急性肾损伤均呈正相关(r=0.441、0.386,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AUC、截断值、灵敏度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