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方法,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激活血小板的病理-生理过程,为PAF特异性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GB)加入全血中,以阻断PAF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用PAF及二磷酸腺苷(ADP)分别加入全血中,激活血小板,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活化后血小板P-选择素(CD62P)的表达。结果:①PAF组、ADP组和对照组CD62P百分率分别为76.08±7.36、64.74±9.92、24.92±4.49,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PAF组、PAF加GB组和对照组CD62P百分率分别为76.08±7.36、57.83±7.04、24.92±4.49,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ADP组、ADP加GB组和对照组CD62P百分率分别为64.74±9.92、52.67±8.93、24.92±4.49,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PAF及ADP均增加CD62P的表达,但PAF较ADP有更强的血小板活化作用。②GB明显抑制PAF诱导的CD62P的表达,但不能完全抑制血小板的活化,表明许多细胞因子及递质参与其中。③PAF受体拮抗剂(GB)也抑制ADP诱导的CD62P的表达,但不能完全抑制血小板的活化,表明PAF的自分泌作用及多种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④GB有明显拮抗PAF的作用,在血体形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十分密切,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增加,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也逐渐获得发展。光比浊法自发明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的金标准。近些年,随着对疾病、治疗的多方面认识以及科技的进步,不断涌现出了各种试验方法。但不管金标准还是最新方法,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及某个方面的优点。本文将对目前较常用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翟云  丁惠国 《肝脏》2012,17(4):271-274
肝硬化患者存在多种止血异常,包括初期止血缺陷、促凝和抗凝因子合成功能受损造成的血液凝固系统异常、低活化凝血和纤溶亢进.肝硬化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中,一些反映初期止血能力的指标如出血时间(BT)、血小板凝集以及血小板数量存在异常.对肝硬化患者行血小板功能检查的结果显示,由于血小板功能减低伴有(或不伴有)血小板数量减少造成了初期止血异常.这些异常一直被认为与肝硬化并发出血密切相关,以至于那些能够提高血小板功能或数量药物的临床作用一直在被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对3种机采浓缩血小板输注疗效的比较,寻找一种既能达到较好的临床输注效果又能满足急诊需要的血小板种类。方法:通过观察止血情况,输注前和输注后24h外周血血小板升高值来判断疗效。结果:K管道血小板与F管道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冰冻血小板与K管道和F管道在血小板升高值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管道血小板既有K管道的优点又克服了冰冻血小板的不足,应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检测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组PLT低与正常蛋白尿组(P《0.01),而MPV、PDW、PCT均大与正常蛋白尿组(P《0.01).结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血小板参数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抗血小板药物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一部分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仍然存在血小板高反应性(HPR),而HPR跟不良临床结果相关。因此,学者们提出,运用血小板聚集功能监测来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并开展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但却得出两个相悖的结论。为此,未来还需要设计更完善的研究来验证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时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方法:对7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体积明显升高(P<0.01)。血小板四项与梗塞面积大小及疾病进展与否无关(P>0.05)。结果:提示脑梗塞患者发病早期存在血小板数目与体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老年急性感染性疾病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小板参数在急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库尔特JT-IR血球计数仪对113名老年急性感染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四项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结果老年急性感染疾病患者4个组别(急性病毒性肝炎组、败血症组、急性肺炎组、急性腹膜炎组)均显示PLT、PCT减小,而MPV、PDW增高。与健康老年组相比差别显著(P<0.05)。结论这对老年人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连续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根据APE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n=36)和死亡组(n=24)。综合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APE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形态(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方面的改变。结果存活组患者Qanadli栓塞指数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MP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MPV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存活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MPV治疗前后改变(△MPV)水平和Qanadli栓塞指数具有一定的预测APE患者临床转归的价值。治疗前MPV水平与APE患者死亡成正相关(r=0.601,P=0.03),而△MPV与APE患者死亡成负相关(r=-0.629,P=0.03)。△MPV(4.5fl)(OR=0.49,95%CI 0.20-1.02,P0.05)和Qanadli栓塞指数(35.1)(OR=1.56,95%CI 0.45-2.12,P0.05)为APE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PV和△MPV是评估APE死亡风险的潜在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临床对血小板抗体及其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问题非常重视 ,它不仅对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有重要意义 ,还对诊断和预防各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1 血小板同种免疫抗体检测在输注中的重要意义由于血小板表面具有血型抗原 ,一旦不相同的抗原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就可能产生同种免疫反应 ,从而产生相应的同种抗体 ,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 (PTR)和血小板输血紫癜(PTP)。有报道反复大量输注血小板可导致 5 0 %的患者产生同种免疫抗体 [1 ] ,其中 HL A抗体占多数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只占 2 .7%左右 ,虽然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变化,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脓毒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94例脓毒症患者,根据预后,回顾性分为死亡组(23例)和存活组(71例),入院当天检测血常规,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A组(<10分,12例)、B组(10~19分,39例)和C组(≥20分,43例),分析3组间血小板计数及病死率。结果:生存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高于死亡组,而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均P<0.01)。APACHEⅡ评分越高,血小板计数越低,病死率越高(P<0.01)。分析表明血小板参数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结论:血小板减少及其减少程度可作为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早期预警指标,血小板相关参数MPV、PDW、P-LCR的变化可能间接反应骨髓代偿增生能力,对脓毒症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恢复存在一定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王爰梅  申法奎 《山东医药》1989,29(12):48-49
随着成分输血的开展,浓缩血小板(PC)已广泛用于临床。由于PC的纯度、浓度高,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紊乱引起的严重出血,可收到显著的临床效果。一、适应症及输注原则临床上,PC常用于恶性肿瘤因放疗或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输注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临床发现,一些血液病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倾向,在给予血小板浓缩液输注治疗后,出血倾向可好转,但随着血小板输注次数输注量的增加,出血倾向又复出现,甚至更加严重。为了解其中可能的原因,我们对采用血小板输注治疗的47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了血小板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6.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捷  张国栋 《山东医药》2005,45(16):75-75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临床少见,其特征为血小板数量周期性下降,常伴血小板生成障碍,发作及间隔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周期一般为28~39天,同一患者周期、时间十分规律。  相似文献   

17.
血液病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输注血小板无效的原因。方法:观察131例血液病患者的659例次单采血小板输注情况及效果并讨论其影响因素。结果:①急性白血病组(AL)、再生障碍性贫血组(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66.49%、71.19%、51.39%(P<0.05);②AL、AA发热组输注有效率低于未发热组(P<0.05);③AL脾脏肿大与无肿大组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组与无DIC组输注有效率差异在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④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骨髓移植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52.54%、38.22%(P<0.05),造血干细胞移植死亡组与未死亡组输注有效率分别为23.21%、52.91%(P<0.05)。结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因复杂。血小板输注应视患者一般状况、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作出综合判断,避免或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近年缺血性结肠炎(IC)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重症IC,早期无特殊表现,可引起结肠坏死、穿孔,甚至死亡。目的:探讨IC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87例IC患者分成重症IC组和轻症IC组,并选取30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分析轻症IC和重症IC的临床特点,并检测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AC)-1和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轻症IC组相比,重症IC组右半结肠发病率显著升高(P<0.05),左半结肠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腹痛、腹泻、便血、全结肠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IC组PAC-1和CD62P、MPV、PDW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LT无明显差异(P>0.05)。重症IC组PAC-1、CD62P、MPV、PDW显著高于轻症IC组(P<0.05),PLT显著低于轻症IC组(P<0.05)。结论:右半结肠病变、血小板活化以及参数的变化可能与重症IC患者密切相关,作为危险因素早期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对50例肝硬化及19例原发性肝癌患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扳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四项参数进行测定,同时检测其聚集功能(PAg),以进一步分析肝硬化、肝癌患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变化,为肝硬化肝癌患血小板功能和出凝血机制的初步判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病人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脑梗死 (CI)病人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12 7例CI病人急性发作期以及恢复期MPV、血小板计数 (PLT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 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CI病人急性期较恢复期及对照组MPV、PDW明显升高 ,PLT显著下降 (P <0 .0 1)。CI病人不同梗死面积组之间MPV差异显著 ,梗死面积越大 ,MPV越大。结论 :MPV与CI密切相关 ,并且是CI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动态监测CI病人的MPV ,一方面有助于病人病情轻重程度的判定 ,一方面可以了解CI病人血小板的活化情况 ,及时调节抗血小板治疗 ,以便改善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