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六味地黄丸(汤)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年来六味地黄丸(汤)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了综述。说明六味地黄丸(汤)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六味地黄丸(汤)作为平补肾阴的名方,在慢性病,特别是在肾脏病的治疗上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笔者从原发性肾病及继发性肾病等几方面对近几年关于六味地黄丸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六味地黄丸(汤)为临床中滋补肾、肝以及补脾阴的代表方剂,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其一直进行深入研究,并发现六味地黄丸(汤)的临床用途以及新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六味地黄丸(汤)及其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DK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收集六味地黄丸(汤)及其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而后应用RevMan5.0.2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共计1318例患者。大部分试验方法质量学较低且样本含量小。"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及试验方法质量低下,发表偏倚提示阴性结果的试验可能未发表。结论:六味地黄丸(汤)及其加减方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药物。由于纳入试验方法质量低下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使本系统评价的证据强度不足,有待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5.
六味地黄汤在肾脏病治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在肾脏病治疗上的应用。方法:通过脉证合参对肾脏病治疗比较棘手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IgA肾病辨证为肾阴不足的典型病例,运用古方六味地黄丸改丸为汤加减治疗,重视久病缓图,守方巩固。结果:六味地黄汤治疗多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病辨证属肾阴虚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玉液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气阴亏虚型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治疗组加用玉液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味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玉液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味能改善气阴亏虚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排泄率,临床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丸(汤)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六味地黄丸(汤)的药理研究北京中医医院(100010)王禾,张建华关键词六味地黄丸(汤),药理研究,综述六味地黄丸始见于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后世医家尊崇为滋补肝肾之阴的代表方剂,临床应用广泛,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都气丸、知柏地黄丸、...  相似文献   

8.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一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一瞥赵树桢(河北省军区门诊部050011)六味地黄丸(汤)是宋·钱仲阳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肉桂、附子而成。在临床上用途较广,效果亦好爱将手头资料整理如下。戴敏[1]佣六味地黄丸(汤)加味治愈因肾阴虚,虚火上炎,久治6年不愈口疮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四妙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汤联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针灸治疗,观察组经四妙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汤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脊柱痛评分、晨僵时间、枕墙距指标、实验室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四妙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汤联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六味地黄丸的来源、组成、药理作用及六味地黄丸(汤)加味的功效,在临床上作用及治疗范围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六味地黄丸治疗肾脏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味地黄丸出自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化裁而成,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六味地黄丸在中医临床肾脏病治疗中运用极为广泛,现将其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六味地黄丸中微量元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味地黄丸为历代医家推崇的补肾良药,以滋阴补肾闻名于世。主要应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证。本文为进一步探讨六味地黄丸中的微量元素与其临床药效的关系,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三个厂家生产的六味地黄丸中的8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含量与药效的关系。1 实验材料 仪器:六味地黄丸(3种):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批号:8010057;河北省安国制药厂,批号:  相似文献   

13.
<正> 六味地黄丸,自宋代创方以来,应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代的发展,本方临床应用极广,近代运用创新尤多。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掘此药的潜能,本文对六味地黄丸(汤)的药史作了全面总结,以便于医药工作者进一步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合理的剂型改革和符合中医理论实验研究。一、方剂组成六味地黄丸最早记载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称地黄圆,由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组成,用量八钱、四钱、四钱、三钱、三钱、三钱。《幼幼新书》所载与此方相同。《济生拔粹》卷六,名地黄丸,方药相同,用量捌分、肆分、肆分、三分、三分、三分。其余医书中所载与钱乙相同。  相似文献   

14.
浅析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进展的回顾性分析,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做系统总结。六味地黄丸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与血药成分二次研发证实,阐述六味地黄丸的最新功效在治疗多种疾病上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六味地黄丸的相关实验研究不断深入,不但其药理作用被逐步阐明,还拓宽了临床应用范围,尤其是在"未病先防"这一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六味地黄丸增强机体抗邪能力的功效主要是通过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六味地黄丸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可以通过提高正常机体的  相似文献   

16.
六味地黄丸(汤)药效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保国  刘庆芳 《中成药》2007,29(7):1052-1057
六味地黄丸(汤)是中医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由金匮肾气丸化裁而来,该方出自宋代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传统应用于因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手足心热等症。十几年来,随着对传统方剂现代研究的深入,发现六味地黄丸(汤)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增强免疫、延缓衰老及防癌抗癌作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1抗肿瘤及减毒作用六味地黄丸有抑制癌细胞生长以及在治疗肿瘤过程中或治疗其他疾病中所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董玫[1]等采取小鼠腋下接种肿瘤细胞来观察六味地黄发酵液的抗肿瘤作用,结果显示,该液对小…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原因。六味地黄丸作为经典的补肾名方,广泛应用于DN的治疗。临床上,六味地黄丸可降低DN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改善肾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疗效确切。药理机制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可减轻炎症反应,延缓肾纤维化,改善足细胞损伤,抗氧化应激,调节多元醇通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等。目前部分临床研究忽略了对DN患者的辨证治疗,对六味地黄丸药理机制的探索尚局限在单一或几个指标,缺乏综合效应机制的研究。因此,以辨证论治的理念为指导,着力开展高质量的对照实验,积极探索针对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淡盐水汤、温开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治疗肾虚的疗效差异,以求应用合适的药引。[方法]将45例肾虚服用六味地黄丸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肾虚的治愈好转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淡盐水汤作为药引,引导它药直达肾腑,使六味地黄丸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方剂溯源、古代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角度,结合现代疾病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疾病谱的范围,通过寻找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确定六味地黄丸研究的多系统靶点,明确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理作用方向及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朝钱乙的《小儿药症直诀》,是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桂枝、附子而成,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是滋阴补肾的经典名方。现在六味地黄丸在肾脏病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