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84例药疹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284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引起或可能引起药疹的药物有13类。其中以抗生素居首,其它依次为头孢菌素类药、解热镇痛药、中药和中成药等。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占首位。其次为多形红斑型和荨麻疹型。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解热镇痛类药。临床医师在应用上述药物时,要特别警惕药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人药疹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7月期间诊断的73例住院老年人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基础病多,用药复杂,19例患者致敏药物难以确定.引起或可能引起药疹的药物有14类,以抗生素居首,最常见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痛风药及抗癫痫药.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占首位,其次为多形红斑型.结论:临床医师用药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并注意避免交义敏感和多元敏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305例药疹致敏药物与皮疹类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药疹常见致敏药物、皮疹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30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致敏药物抗生素居首位占26.89%;皮疹类型以麻疹样发疹型最多占30.16%。结论药疹主要致敏药物是抗生素、生物制品和解热镇痛药;皮疹类型主要是麻疹样发疹型、荨麻疹型和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生物制品均引起荨麻疹型药疹,别嘌呤醇引起重型药疹较多。  相似文献   

4.
428例药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常见的致敏药物。方法:收集1998年10月~2003年10月确诊为药疹的病例428例,并对其发病年龄、主要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药疹的发病年龄有所提高,主要致敏药物以抗生素最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生物制品、抗痛风药、抗癫痫药及中成药等。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最常见,其次为荨麻疹型、固定型、多形红斑型等,抗痛风药和抗癫痫病药多引起重症药疹。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的种类已发生变化,抗生素已上升为药疹致病药物中的首位。  相似文献   

5.
住院药疹患者2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住院药疹患者 2 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疹多见于青壮年 ,发病高峰年龄为 3 1岁~ 40岁 ;引起或可能引起的致敏药物有 17类 ,其中以抗生素居首位 ,其他依次为解热镇痛药、抗痛风药、中成药等。发疹型为最常见的药疹类型 ,其次为多型红斑型和荨麻疹型。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为青霉素类、抗痛风药及抗结核药。结论 临床医师在应用上述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时要特别警惕药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药疹1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常见致敏药物中前四位为抗生素类占31.8%,解热镇痛药占20.5%,中药及中成药占9.3%,抗癫痫药占6.6%。主要的药疹类型为多形红斑型(35.1%)、荨麻疹型(23.8%)、麻疹样/猩红热样型(19.9%)。重症药疹29例,主要由解热镇痛药及抗癫痫药引起,分别为8例和6例,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自动出院,其余痊愈。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是抗生素类及解热镇痛药。药疹类型以多形红斑型、荨麻疹型及麻疹样/猩红热样型最常见。及早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重症药疹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高频率药疹类型以及主要致敏药物的调查探讨药疹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100例药疹患者不同药疹类型的发生频率以及主要致敏药物进行调查.结果 荨麻疹型药疹的发生频率为26.00%,发疹型药疹为19.00%,固定药疹型为14.00%;引起皮疹的抗菌类药物为33.00%,中药为25.00%,解热镇痛类药物为24.00%;针对患者主要药疹类型以及致敏药物实施整体护理,总结出高质量的护理经验.结论 采用“责任包干制的整体护理”模式,按照制定的专病护理特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5年来164例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常见致敏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解热镇痛类、头孢菌素类、中药和中成药及镇静催眠抗惊厥药。皮疹类型以麻疹/猩红热型药疹最多,其次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和中毒性表皮松解型药疹。以镇静催眠抗惊厥药所致药疹的潜伏期最长,磺胺类药物的潜伏期最短。本研究中喹诺酮类药物和中药类致敏者有增加趋势,不同药物所致的药疹及不同皮疹类型的药疹均有其相对特定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9.
194例药疹伴系统性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194例并发系统性损害的药疹致敏药物种类、排序、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排序已经发生了变化,抗生素占48.7%,解热镇痛类占26.8%,中药占5.2%。年龄以中青年多见,老年药疹增加明显。皮疹主要为荨麻疹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为主。系统损害,肾脏受累达61%左右,是受累最多的器官,心脏受累达42%,肝脏达39.7%。结论:药疹并系统损害的患者致敏药物排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以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为主,受累脏器以肾、心脏和肝脏为主。必须加强用药安全性监督,预防药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小儿药疹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药疹的临床特点,分析致敏药物,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小儿药疹的临床资料。结果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其次为解热镇痛药,而药疹类型以麻疹样型、荨麻疹型、猩红热样型多见。结论小儿药疹应停用致敏药物及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并予抗过敏治疗,重症者宜早期足量短程使用激素,合并感染者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Current Aspects of Modes of Action of Dapso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17.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8.
The structure of the skin and the pattern of alteration in chronic ulc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deficiency of prolidase have been studied superficially in the past. We examined histologically several biopsies taken from apparently normal skin and from ulcerations afflicting a young woman with such a syndrome. Deposits of amyloid were found within the walls of medium-sized vessels and occasionally occluding their lumens. Impaired cutaneous microcirculation resulting from statis, moderate vasculitis, and abnormal structure of the dermi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regional preponderance of deposits of amyloid and ulcerations in the legs.  相似文献   

19.
20.
红皮病12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及并发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红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患者中73.3%红皮病继发于原有皮肤病,其他致病原因依次为药物过敏、肿瘤,部分原因不明。28.3%并发感染的红皮病患者中,41~60岁组和〉6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高于≤4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白蛋白降低组患者感染率高于血浆白蛋白正常组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皮病病因多种多样,不能忽视非常见病因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血浆白蛋白的降低,红皮病患者的感染率增加,应注意皮肤护理及早期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