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肾癌大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占肾脏肿瘤的90%~95%,其中约75%为肾脏透明细胞癌[1-2]。全球范围内,肾癌是第13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大约有270 000例新发病例,116 000例患者死于该病[3]。目前,手术治疗仍是局限性肾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大约有20%~40%患者将复发[4]。肾细胞癌对放疗和化疗敏感性低。肾癌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0%[5],肾癌引起的高死亡率主要是因为其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进展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的肿瘤标志物可用于肾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后随访,为此,很有必要进一步揭示肾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并据此探索能对肾癌进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4):251-258
正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泌尿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WHO统计,2018年全球RCC新发病例403 262例,造成超过175 000例患者死亡[1];中国RCC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数分别为70 407例和43 486例,5年期生存率仅约60%~65%[2]。手术切除肿瘤或患肾是器官局限性及局部进展性肾癌等非转移性肾癌(没有远处转移或区域外淋巴结转移)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在中国,肾细胞癌的发病率位居泌尿系肿瘤的第2位,仅次于膀胱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美国有63000例新发病例及14000例肾癌死亡病例,是第9位最常见的癌症.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肾癌患者得到了较早期的治疗,肾癌总体的5年生存率达到74%,但晚期转移者仅为12%[1].因此,探索寻找敏感的肾癌生物标志物和特异性的治疗靶点及提供个性化治疗对提高肾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肾细胞癌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占肾肿瘤的85%以上.约25%的肾癌病人存在肿瘤转移[1].肾癌的预后因素包括:解剖水平(肿瘤大小、TNM分期)、临床水平(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评分)、组织学水平(Fuhrman分级、组织学亚型)和分子水平.这些预后因素单独应用不是十分准确[2].因此国...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影像学的进步和人们寿命的增长,肾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肾细胞癌目前是泌尿系第二大肿瘤,2013年美国新发肾或肾盂癌65 150例,死亡13 680例[1]。肾癌根治术(radical nephrectomy,RN)是局限性肾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尽管,对于肿瘤直径≤4cm的肾细胞癌,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 PN)因有与RN相近的肿瘤控制效果,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正肾癌是一类起源于肾实质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泌尿系统肿瘤20.3%[1],且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2]。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约占肾癌总数的4%~10%[3]。对于非转移性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病人,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4-5]。在开放手术时代,Mayo分级系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类系统,对指导手术策略起着重要的作用[6]。自2003年起,本中心开展机器人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在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多中心肾癌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我国肾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现状.方法 登记国内23家医院泌尿外科2007年8月至2008年10月诊治的2030例新发肾癌患者资料,对其中临床资料较完整1975例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975例中男1329例,女634例,未标明性别12例,男:女约为2.1:1.0.患病年龄2~93岁,平均54.5岁.41~70岁为肾癌高发年龄(74.3%).有肾癌临床表现者711例(36.0%),无症状肾癌1238例(62.7%),未标明26例.左肾癌958例(48.5%),右肾癌995例(50.4%),双肾癌22例(1.1%).肿瘤直径0.5~30.0 cm,中位值4.8 cm,平均值5.4 cm.肿瘤位于肾上、中、下极者分别为659例(32.9%)、717例(35.8%)、625例(31.2%),其中同时多部位肿瘤26例.临床分期T_1、T_2、T_3、T_4分别为1260例(63.8%)、455例(23.0%)、202例(10.2%)、58例(2.9%).手术治疗1844例,其中根治性肾切除术1500例(81.3%),保留肾单位手术325例(17.6%);开放手术1493例(81.0%),腹腔镜下手术351例(19.0%).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1522例(84.5%),乳头状肾细胞癌98例(5.4%).结论 例行体检是发现早期肾癌的重要手段,根治性肾切除和开放手术是我国目前治疗肾癌最常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全球每年肾细胞癌发病率约15 000例,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1]。在过去的50年中,由于影像技术的发展,无症状小肾细胞癌发病率增长了1倍。肾癌的治疗发展迅速。外科肾脏切除术是治疗肾细胞癌的标准术式,但小肾癌或难以手术的肾  相似文献   

9.
MN/CAⅨ基因在肾癌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MN/CAⅨ基因在肾癌中有特异性的表达 ,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 (TAA) ,在肿瘤诊断以及生物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1] 。我们采用RT PCR方法检测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MN/CAⅨmRNA表达 ,探讨MN/CAⅨ基因表达作为肾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2 0 0 2~ 2 0 0 3年我科肾癌根治手术标本 2 5例。男 16例 ,女 9例。年龄 2 3~ 6 5岁 ,平均 5 1岁。其中透明细胞癌 17例 ,颗粒细胞癌 8例。正常肾组织 2 1例 ,分别取自肾切除和T1肾癌原发灶远处正常肾组织。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2 3~ 6 5岁 ,平均 4 9岁。GeneA…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临床、影像、病理特点三方面比较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2易位性肾癌)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差异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411例,经病理证实Xp11.2易位性肾癌有12例,肾透明细胞癌有302例,就两组肾癌在临床、影像、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Xp11.2易位性肾癌45岁以下(83.3%)常见,发病年龄略低[Xp11.2易位性肾癌患者平均年龄(33.1±18.4)岁,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平均年龄(63.1±11.2)岁],女性高发(66.7%),肉眼血尿首诊占58.3%,查体首诊占16.7%。肾透明细胞癌男性高发(66.6%),查体首诊占55.9%,肉眼血尿首诊占19.5%。CT:Xp11.2易位性肾癌平扫密度稍增高,易出现点状钙化和不均质改变。增强扫描肿瘤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为(83.4±40.1)HU、(95.8±39.1)HU和(80.4±30.1)HU。肾透明细胞癌平扫等密度或混杂密度,极少出现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值分别为(133.4±37.1)HU、(102.8±19.1)HU和(87.4±29.1)HU。MRI扫描:Xp11.2易位性肾癌T1WI病灶等信号,T2WI低信号,肾透明细胞癌T1WI病灶等或高信号,T2WI为不均匀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均呈渐进式延迟强化。病理特点:Xp11.2易位性肾癌全部表达TFE3核蛋白,FISH检测可确诊,肾透明细胞癌不表达TFE3,FISH阴性。两组肾癌患者术后随访12~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9.7±10.6)个月。Xp11.2易位性肾癌术后发生转移者4例(33.3%),肾透明细胞癌患者23例(7.6%)。结论:Xp11.2易位性肾癌多见于伴有肉眼血尿的年轻女性,增强CT表现为少进-慢出式强化,肾透明细胞癌中老年男性高发,多为查体发现,增强CT表现为快进-快出式强化,MRI对两组肾癌的鉴别意义不大,最终诊断依据FISH检测。  相似文献   

11.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的临床价值(附1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1994年 3月~ 1998年 12月 ,采用局部低温、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 11例 ,其中对侧肾正常者 8例 ,单侧肾癌、对侧肾受损者 2例 ,双侧肾癌者 1例。肿瘤直径 1.5~ 6 .8cm ,平均 3.8cm。Roboson分期Ⅰ期 8例 ,Ⅱ期 3例。 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 ,3例行肿瘤剜除术。 结果  11例随访 3~ 5 7个月 ,平均 36 .8个月。未见并发症及肿瘤局部复发。 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安全有效 ,尤其适宜于局限性、体积小和低期肾癌患者。  相似文献   

12.
乳头状肾细胞癌是较少见的肾细胞癌,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正式将其归类为肾癌的4种基本形式之一,约占肾癌的10%~15%,居第2位。我院自1985年至2003年共收治1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发源于肾上皮的肿瘤约占全身实体性肿瘤发病率的3%[1],最常见的为肾细胞癌,约占肾上皮肿瘤的80%~90%,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我国目前男女发病比率为1.83∶1,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3]。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CT的推广应用和健康体查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肾癌患者被早期诊断,多数为局限性肾癌。目前,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微创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但随着局限性肾癌检出率的增高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术(laparoscopic nephron-sparing surgery,LNSS)以其术后能最大程度保护肾功能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26例肾细胞癌患者的发病、诊治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94例(74.6%),颗粒细胞癌19例(15.1%),混合细胞癌10例(7.9%),其它癌3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05例(83.3%),其它手术方式手术15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6例。随访86例,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0%、51.5%、26.4%。结论:B超和CT是目前诊断肾细胞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癌的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联合生物治疗对晚期和姑息性治疗病人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肾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长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3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男159例,女84例,平均年龄58(24~77)岁.肿瘤直径平均3.4(1.1~6.7)cm.孤立肾肾癌3例,双侧肾癌11例.TNM分期T_(1a) 237例,T_(1b) 6例;无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无肾静脉、腔静脉癌栓.术后随访行超声、CT、肾功能等检查.应用KaplanMeier方法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估计并进行对数秩检验. 结果 243例中232例获随访,平均随访31(1~147)个月.术后应用干扰素继续治疗52例.死亡4例(因癌死亡1例,非癌死亡3例),总体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8.3%和100.0%;肿瘤复发5例,远处转移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6%(13/232). 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局部复发率低,远期生存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性肾单位,降低并发慢性肾衰竭的危险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讨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癌的疗效.方法 非透明细胞肾癌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46岁.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出现转移14例,初诊时诊断为肾癌伴转移行减瘤性肾切除术8例.病理证实乳头状癌12例,嫌色细胞癌1例,集合管癌3例,未分类癌6例.转移部位包括肺、淋巴结、肾上腺,骨和肝脏.舒尼替尼50mg/d,口服,每天1次,治疗4周休息2周.治疗时间4.5 ~24.0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随访4.5 ~25.0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结果 22例疾病控制率为73% (16/22).部分缓解4例(18%),其中乳头状癌3例,嫌色细胞癌1例,转移灶位于肺或肺加腹膜后淋巴结,或腹膜后淋巴结.疾病稳定>3个月12例(55%),用药3个疗程内疾病进展6例(27%).结论 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未分类癌有效,对淋巴结转移及肺转移者的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正>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泌尿系统第二大肿瘤,2013年美国新发肾或肾盂癌65 150例,死亡13 680例[1]。肾癌根治术(radical nephrectomy,RN)是局限性肾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式。同时,随着RCC特性及其生长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适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2-3]。目前对于临床T1a期的RCC,国际上  相似文献   

18.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手术治疗的预后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2例肾癌患者中22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患者资料,分析其手术治疗的预后特点。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占同期肾癌病例的4.56%,男女比例为2.67:1.00,年龄32~74岁,平均47岁。结果22例患者中行肾癌根治术1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肿瘤直径1.8~11.0cm,平均4.8cm。其中透明细胞癌21例,透明细胞癌与颗粒细胞癌混合型1例;pT1N0M019例,pT2N0M02例;pT3bN0M01例;G15例,G217例。失访2例,2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9~56个月,平均27.6个月。其中1例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无瘤存活21例。结论多房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多为肾偶发癌,病理分期分级低,预后与肿瘤大小无关,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19.
正肾细胞癌(简称肾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3%,在过去的65年间其发病率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虽然淋巴结清扫术(LND)是膀胱和前列腺癌患者淋巴结入侵检测(LNI)最准确,最可靠的分期和治疗措施~[1,2],LND在肾细胞癌(RCC)中的价值仍众说纷纭。迄今为止,还没有数据清楚地表明LND适应症和清扫范围。本文对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检测、发生率和肾癌淋巴结切除术的进展、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20.
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美国每年肾癌新发病例数约54390例,死亡数约13010例。欧洲2008年肾癌新发病例数约88400例,死亡数约3930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