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药和胃宝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5 1例 ,用和胃宝胶囊治疗 ;对照组用丽珠得乐冲剂治疗 ,疗程 4周。结果 :显示和胃宝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好转率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和胃宝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雷贝拉唑和中药胃苏颗粒治疗与幽门螺杆菌(HP)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胶囊及两种杭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胃苏颗粒.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且服药后的第1天和第3天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为90.7%,优于对照组的83.7%(P<0.05).治疗组 Hp根除率为92%,对照组HP的根除率为83.7%(36例),两组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别.结论:联合使用雷贝拉唑和胃苏颗粒治疗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具有症状消失快、溃疡愈合迅速、Hp根除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研究四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500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枸橼酸铋钾四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三联治疗基础上加用枸橼酸铋钾进行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结果:溃疡愈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8%,对照组为66%(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中西医结合组为75%,对照组为50%(P<0.05).中西医结合组中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根除者24例,6个月以后胃镜复查,溃疡无复发,幽门螺杆菌均阴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根除胃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雷贝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根除胃幽门螺杆菌(HP),并与对照组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扭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缓解、溃疡愈合、不良反应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感染根除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雷贝拉唑为中心的联合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组成的新三联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根除HP感染的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刘晓英 《吉林医学》2014,(8):1619-162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的根除方案和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加克拉霉素三联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0%,对照组为66.7%,两组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采用奥美拉唑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加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提高治疗疗效,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戴英 《中外医疗》2011,30(27):133-133
目的 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新三联疗法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8.
肖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52-153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60例,应用四联疗法治疗,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三联疗法治疗的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疗效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90.0%,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8.00%(P〈0.05)。结论以PPI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Hp根除率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内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且有慢性牙周炎的64例患者进行三联药物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其中32例还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后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结果 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1年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未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68.8% vs 40.6%,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且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进行三联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能提高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较满意,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207例口服阿司匹林患者按有无根除幽门螺杆菌分为观察组106例,对照组101例,治疗结束12周检查胃镜下是否有消化性溃疡。结果观察组发生消化性溃疡12例,发病率11.32%,对照组为22例,发病率21.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韩晓明 《吉林医学》2013,(33):6968-6968
目的:进一步研究三联疗法对于消化性溃疡疾病治疗的疗效,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片加阿莫西林,连续服用1周之后,再连续口服奥美拉唑胶囊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胶囊加甲硝唑片加阿莫西林,连续口服6周。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显效2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30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40例患者,34例患者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约占85%。对照组30例患者,16例患者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约占53.3%。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致命性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此病的关键。奥美拉唑加克拉霉素片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对于此类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珍珠胃宁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开发治疗消化性溃疡新的有效方法。方法以自拟珍珠胃宁胶囊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为治疗组(甲组),并随机设快胃片组(乙组)与甲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组(两组)为对照组。结果甲组在溃疡愈合、HP清除、远期疗效等方面都优于乙组,而与丙组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珍珠胃宁胶囊能增加胃粘膜血流量,对HP有一定抗菌活性,与三联疗法疗效相当,快胃片对HP几乎无抗菌活性。同时对胃溃疡模型有明显保护和治疗作用。结论珍珠胃宁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对预防阿司匹林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受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根据治疗1个月后是否根除幽门螺杆菌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未根除幽门螺杆菌,实验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坚持治疗3个月后,胃镜检查对比两组100例患者有无消化性溃疡。结果实验组患者中出现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4例,发病率为8.0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中有12例,发病率为24.00%,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可以降低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并消化道出血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88例(治疗组)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另152例(对照组)用法莫替丁和阿莫西林治疗,比较这两种抑酸剂和阿莫西林配伍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疗效。结果: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控制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愈合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6.8%,Hp根除率为97.9%;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71.7%,Hp根除率为79.6%。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疗效显著而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162例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其中胃溃疡8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6例,胃镜下活检排除恶性溃疡、幽门梗阻和肠梗阻患者,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药物治疗方法 :复方铝酸铋100 mg,口服,4次/d,奥美拉唑片20 mg,口服,1次/d,阿莫西林胶囊0.5 g,口服,4次/d,吗丁啉片10 mg,口服,3次/d,疗程4周。4周后复查胃镜,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和溃疡愈合率。结果胃溃疡有效率75.6%,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效率75.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1.7%。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病程长,并发症多,伴随疾病多,治疗上除选用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外,另外加用胃动力药消除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就诊、有临床症状、行胃镜检查,同时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确诊的27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种不同方案的正规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2个月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结果:组1溃疡愈合率为94.2%(131/139),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5%(130/139):组2溃疡愈合率为93.5%(130/139),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5.0%(132/139);两组均显示,溃疡未愈合的为幽门螺杆菌未根除的胃溃疡或复合性溃疡。结论: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率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也高,两种方法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聪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316-317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14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4 例:奥美拉唑组20 mg,每日1次,疗程4周;对照组74例:雷尼替丁30 mg,每晚1次,疗程4周.2组均联用枸橼酸铋钾(商品名丽珠得乐胶囊)110 mg,每日4 次,疗程4 周;阿莫西林1 000 mg,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疗程1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溃疡治愈率分别为95%和82%,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7%和85%.结论 奥美拉唑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比雷尼替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林廷辉 《吉林医学》2014,(22):4947-4948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相似文献   

20.
高杰  宫臣 《中外医疗》2012,31(30):41-42
目的比较两种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不同联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4月该院确诊的1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将其按随机数字化法均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观察组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对照组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时间均为2周,2个月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75%(75/8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3.75%(67/80),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4.006;P=0.045〈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92.50%(74/80),对照组溃疡愈合率为81.20%(65/80),观察组溃疡愈合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P=0.035〈0.05)。结论 2种方法均适合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但观察组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