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发文量分析、高产作者分析、主要产出国家机构分析、主题词分析、关键词共被引分析,对法尼醇X受体在糖尿病领域国际于2001—2018年间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文献数据来源于Pubmed、WOS核心数据库,运用HistCite以及WOS核心数据库的文献分析功能进行发文量分析,借助VOSviewer软件进行主题词分析以及关键词分析,应用Carrot2的FoamTree功能,直观展示核受体FXR在糖尿病领域的研究情况。结果:美国、中国、法国等国家有关该领域的发文较多,高产作者中,法国学者有1位Staels B、美国学者有3位(Gonzalez FJ、Kuipers F、Chiang JYL),英国学者有1位(Fiorucci S)。重要研究机构以美国、法国居多。该领域论文主要发表在Diabete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Current Opinion in Lipidology、Diabetes ObesityMetabolism、Digestive Diseases等期刊。近年来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胰岛素抵抗、胆汁酸、基因表达、血糖控制、葡萄糖稳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等,生物工程基因热点:TGR5、GLP-1、CYP7A1、CYP27A1、PPAR-α、PPAR-γ、肝细胞核因子-4、c-反应蛋白、FGF15。结论:全球范围内对核受体FXR在DM领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作者之间学术交流较为密切,Diabetes、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Current Opinion in Lipidology、Diabetes ObesityMetabolism、Digestive Diseases等为主要的研究阵地。核受体FXR的研究热点主要为胆汁酸和脂质代谢的中枢调节剂,核受体FXR可以调节葡萄糖代谢;核受体FXR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核受体FXR可以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发表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全面了解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探索研究热点及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WOS核心合集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2003年—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然后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发文量、国家、机构、期刊、被引参考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资料:WOS数据库共纳入文献1,047篇,国内三大数据库共纳入文献126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山大学,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KAARNIRANTA K,处于核心地位的期刊是INVEST OPHTH VIS SCI,WONG WL(2014)是被引最多的参考文献。(2)关键词分析:WOS数据库关键词频次排名前5的是基因表达、氧化应激、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国内三大数据库关键词频次排名前5的是氧化应激、自噬、炎症、衰老、细胞因子。结论 AMD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围绕新生血管生成、氧化应激、干细胞移植、遗传基因、补体炎症展开,VEGF是最重要的研究热点及前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可视化分析网络药理学(NP)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梳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为后续该研究方向及思路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5月前发表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以及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WOS)中与中医药领域相关的NP文献,运用EndNote X9.1进行文献管理,应用CitesPace 5.6.R5软件对该领域的发文数量、关键词、研究机构、作者以及共被引情况进行知识图谱形式分析。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 331篇,英文文献313篇。中医药相关领域的NP研究发文数量自2017年后增长显著。国内以王博龙、秦雪梅以及吴嘉瑞为核心团队在中文期刊发文量最多,王永华团队在英文文献发文中处于领先地位。国内相关文献呈现中医药院校及附属机构合作密切的特点,英文文献则跨区域合作较为频繁。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目前NP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恶性肿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以及骨质疏松症等疾病,NP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对象呈现单药、药对、复方以及类方的递进趋势。共被引可视化结果显示该领域高引用文献多集中在NP中医药研究的数据库及方法原理上。结论 NP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数量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针灸治疗肌肉损伤的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从而为针灸治疗肌肉损伤的科研、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SCI-E收录的1993-2022年针灸治疗肌肉损伤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及参考文献、发文国家地区等进行共现或共被引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纳入471篇文献,发文量在2020年达到高峰,作者合作可视化显示发文量最多前三位作者为周丽伟、Jan Dommerholt、Michelle Finnegan;关键词可视化显示≥5的高频关键词共有46个,中心性排名前十的关键词包括肌筋膜触发点、针灸、损伤、运动、腰痛、颈痛等;关键词聚类结果包括干针、运动损伤、腰痛、针灸疗法、损伤相关分子等。参考文献共被引分析被引频次最多的文献仅12次,对该领域研究最多的国家地区是美国,其次是中国。结论 针灸治疗肌肉损伤的研究热点包括理论、干预措施、机制研究等方面;通过可视化分析针灸治疗肌肉损伤的英文核心文献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门方向有更为直观的演示,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分析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并探讨其发展趋势。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及核心合集数据库(WOS)自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所收录的关于针灸治疗MPS的中英文文献,应用Excel2016、CiteSpace6.2.R2、VOSviewer1.6.18软件通过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时间线、关键词突现等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中文数据库与WOS数据库分别纳入中文文献910篇、英文文献300篇,年发文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英文文献产出集中于西班牙、中国与美国,跨区域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显示,在针灸疗法的选择上,中文文献以“针刺”“电针”“小针刀”为主,英文文献以“干针”“注射”为主。中文数据库当前研究热点以临床研究为主,WOS数据库以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为主。中英文文献均缺乏机制研究,应加强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进行不同针灸方法的对比研究、量效研究及作用机制研究,为进行更深层面的探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检索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2011-2020年的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CiteSpaceⅤ5.6.R2,对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被引文献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针灸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共纳入文献1147篇;中国的发文量最多,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机构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庆熙大学;针灸临床的热点研究干预措施有针刺、电针、蜂针;热点研究内容包括神经再生、痉挛、恶心、疼痛、肥胖、癌症等;研究前沿包括针刺镇痛、针灸多样化及其临床效应、针灸脑效应和针灸临床机制;未来应加强国家及机构之间的合作,对于既是热点又是前沿的研究内容应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枸杞多糖的中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究枸杞多糖的研究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收集整理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核心集中关于枸杞多糖的文献,通过R语言环境下的Bibliometrix包和Java语言环境下的VOSviewer、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国家、发文期刊、资助基金、关键词、文献被引频次的可视化分析。根据可视化结果,探讨枸杞多糖的研究概况与未来发展趋势。结果 检索到文献共1152篇,其中中文876篇,英文276篇,2018年中英文发文总量最高,为93篇;中英文发文总量最多的为罗琼,且该作者在枸杞多糖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发文机构中,宁夏医科大学发文量名列榜首,共发表中英文文章共203篇;研究枸杞多糖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外国在此方面研究较少;收录枸杞多糖相关文章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食品科学》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对枸杞多糖进行资助研究的资金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关键词分析显示,枸杞多糖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主要在肠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发现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热点话题和发展情况。方法 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1年期间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绘制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64篇。近20年发文量呈增长趋势。研究学者为409位,以孙旭等为代表;研究机构209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代表;关键词为523个,其中频次大于8的高频关键词为10个,频次最高的为电针。关键词聚类形成12个聚类标签,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生物学机制、临床疗效、穴位选择。结论 近年我国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领域处于迅速发展时期,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是研究热点,其中肠道菌群是研究前沿。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疗效观察,试验存在大样本及双盲实验较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围绕"中医药防治痛风病"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8月收录的中医药防治痛风病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表年份、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医药防治痛风病相关文献12324篇.发文量分析显示,该领域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针刺临床机制研究国内外发文现状及研究热点、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收录的针刺临床机制研究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2001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0日,提取纳入文献的题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摘要、发表时间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应用CiteSpace 5.6. R2软件进行作者、机构共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和突现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同时对纳入研究的试验设计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337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06篇,中文文献231篇。针刺临床机制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共56人,发文量203篇。中国中医科学院与国内外多所研究机构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网络,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和机构。337篇文献中有253篇样本量在30~100例,264篇文献涉及随机方法,发文量排名前五位的疾病类型分别为脑卒中(46篇)、抑郁症(31篇)、肥胖(16篇)、失眠(14篇)和功能性消化不良(14篇),设置盲法的文献有70篇,有326篇文献评估了基线期均衡性,35篇文献提及随访,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291篇。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图谱中形...  相似文献   

11.
姜树民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33-1934
中医急诊医学是在历代医家不懈地努力下逐渐形成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学科,其有自身独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历经二千余年,始终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应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实践中再创新,就一定能在中医急症工作中有所作为,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急诊医学,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文献,对蒙古族医学(以下简称蒙医)中矿物药应用历史、分类、炮制、功效、剂型等进行梳理研究。蒙古族药(以下简称蒙药)三大本草著作《认药白晶鉴》《识药学》《蒙药正典》中有诸多关于矿物药的记载。蒙医中矿物药传统分类采用三级分类法,即“大类”“类”“种”;现代分类主要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法和阳离子分类法。矿物药的炮制方法有259种,可归纳为火制、液体制、火液体合制、干制4类38型;功效多集中在破痞、燥协日乌素(黄水)、止腐、接骨、消食、祛巴达干等。《内蒙古蒙成药标准》等标准收载的成药(或制剂)共552首,含矿物药成分的有231首,其中应用最多的药材为石膏,其次为白矾、寒水石、光明盐、硇砂等;在剂型方面,散剂、丸剂较多,汤剂较少,极少使用外膏剂、洗剂、颗粒剂、口服液、胶囊剂、片剂、搽剂、酒剂、灰剂等。介绍了特色蒙药万年灰、赤铜灰、青金石。  相似文献   

13.
彝族医学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彝医预防医学的起源,彝医预防医学的内容:天人相应顺应变化;注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注意饮食卫生,饮酒有度;避忌病邪,杜绝传染源;推算“衰年”、“禁日”预防疾病等。展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转化医学是将墓础生物医药的成果和技术快速转化并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基础与临床双向互动(BtoB)的一门新学科.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处于从传统中药经过中药现代化到创新中药的发展阶段,继承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是创新中药的核心思想.这与转化医学BtoB的研究模式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优势和中药整体调节的特色,探求还原与整合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生物医药的成果和技术快速转化并应用到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基础与临床双向互动(BtoB)的一门新学科。中药是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处于从传统中药经过中药现代化到创新中药的发展阶段,继承与创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是创新中药的核心思想。这与转化医学BtoB的研究模式关系十分密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医药理论指导的优势和中药整体调节的特色,探求还原与整合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中药新药创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三维宏观态势医学角度探析传统中医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梁启军 《吉林中医药》2008,28(6):391-393
人体生命的维度是,而且仅仅是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传统中医也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的宏观角度描述人体不同层面的生理运动态势和正邪斗争的病理生理态势,客观地表述了人体固有的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故传统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中药学也是从物质、能量、时空三维界定中药的性能,即中药的功能被概括为纠正人体物质、能量、时空三维方面的某种病理偏态,中药的功能也是态势描述法.西医是线性微观形态医学,其内容也在物质、能量、时空三维之内;现代中医可以吸收西医和其它科学的微观成果,超越发展宏微观并重的现代三维态势医学.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时代社会、文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探讨进入新的历史纪元,中医药学要发展就应该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大胆地借用现代先进科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引用全新的医学方法学-循证医学的工作原则,系统、科学地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与时代接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人的生、老、病、死。研究对象的同一性决定二者必然有相通、甚至有相同之处。中西医结合研究就是要找到中医、西医和其他现代科学之间的共同语言,使两种医学体系共同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9.
中医辨证施治体系体现了精准医疗的基本精神,但中医辨证施治体系的精细化、精准化需要进一步升级和完善。中医精准医疗有别于西医精准医疗,其特点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专注于对整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控,并能够融合西医的各种客观数据,体现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发展系统中医学和系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精准医疗体系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这一过程涉及以病规范证、系统科学、状态辨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麻黄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在传统中医药和民族药中均有广泛应用.从麻黄的药性理论、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比较麻黄在中医药学、蒙医药学、藏医药学及维医药学中的临床应用异同,并列举麻黄的一些现代用法,希冀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相互借鉴,拓宽麻黄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