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黄芩为原料,EOPO溶液和混合磷酸盐为上下相材料,考察了利用双水相技术来分离提取黄芩提取液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并考察了在不同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黄芩苷在温度诱导系统中的分配系数。初步得出了温度和pH值对黄芩苷在温度诱导系统中的分配系数和提取率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黄芩苷在双水相系统和温度诱导系统中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制备黄芩苷滴丸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最佳制备工艺,以黄芩苷滴丸的溶散时限、圆整度以及拖尾评级为指标来考查滴丸的基质配比、药液温度以及冷却剂温度,以确定黄芩苷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滴丸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黄芩苷滴丸滴丸最佳制备工艺为:以PEG4000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药液温度为80~90℃,冷却剂温度为10℃左右;野黄芩苷与其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8320.5x-201.34(r=0.9998),线性范围为12~35mg,试验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以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可用于半枝莲总黄酮注射液的质量分析。实验测得黄芩苷滴丸中黄芩苷的含量为25mg/g,RSD为0.84%。结论:最佳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黄芩苷滴丸制备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黄芩酶解及黄芩苷元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黄芩药材的酶解工艺及黄芩苷元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元的重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酶解的温度、醋酸溶液的体积、时间和溶液pH值进行考察;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提取的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乙醇用量进行考察。结果:最佳酶解工艺为用1.2倍的醋酸溶液(pH为4)浸润12小时。浸润温度为40℃。最佳提取工艺为用6倍量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乙醇浓度为90%,第二、三次乙醇浓度为80%,每次2小时。结论:该研究确定的黄芩苷元的酶解乙醇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用反相ODS术,磷酸缓冲溶液和甲醇(68:32和1:1)作为流动相,对中国七个省产的黄芩和辽宁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1990-1992)黄芩中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甙和汉黄芩素四种主要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河北承德地区野生黄芩中四种成分的含量最高,辽宁凌源野生黄芩的最佳采收期应为8月末。  相似文献   

5.
黄芩中黄芩苷的抗内毒素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敬  刘云海  陈新  丁小佳  伍三兰  谢委 《医药导报》2006,25(12):1237-1240
目的 探讨黄芩中黄芩苷的抗内毒素作用。方法将黄芩苷配成0.5%水溶液,鲎实验法进行抗内毒素定量测定;内毒素致家兔发热实验检测黄芩苷体内抗内毒素作用;脂多糖致小鼠死亡实验测定黄芩苷保护作用及黄芩苷对脂多糖致小鼠过度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实验,研究黄芩苷的抗内毒素作用。结果0.833 g· mL 1黄芩苷可使4 EU内毒素降解为0.546 EU,破坏率为87.45%;0.5%黄芩苷溶液可显著降低内毒素引起的家兔体温升高,同等剂量脂多糖引起的小鼠死亡率从70.0%降为10.0%;黄芩中的黄芩苷可抑制脂多糖致小鼠血清中TNF和NO的过度释放,其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从黄芩中提取分离出的黄芩苷有抗内毒素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反相ODS柱,磷酸缓冲溶液和甲醇(68:32和1:1)作为流动相,对中国七个省产的黄芩和辽宁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19901992)黄芩中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甙和汉黄芩素四种主要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河北承德地区野生黄芩中四种成分的含量最高。辽宁凌源野生黄芩的最佳采收期应为8月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种黄芩药材中黄酮苷元类成分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定量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黄芩自身所含的酶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将黄芩药材中的黄芩苷、汉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酶解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等黄酮苷元,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黄芩素酶解完全,色谱峰分离良好,且同一流动相下可同时测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6.45%,RSD为1.34%(n=9);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1.89%(n=9).结论 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充分提取、分离提供了真实的基础含量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黄芩中黄芩素及汉黄芩素的绿色环保提取方法。方法在适宜温度下,采用自身酶解法,以水为提取溶剂,借助于苷元类、黄芩药材碎块和黄芩苷的粒度和溶解度之差,分离得到黄芩苷元总提物。结果总提物中黄芩总苷元含量在70%以上,其中黄芩素含量为63%以上,汉黄芩素含量为7%以上。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快捷、成本低,是一条绿色的无污染环保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9.
喻春皓  ;张萍  ;王宏志 《中国药房》2009,(36):2826-2827
目的:优选蒸制黄芩的纤维素酶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提取率之和为指标,以纤维素酶用量、温度、pH值、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为15U.g-1药材,温度50℃,时间7h,pH4.8。在该提取条件下,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提取率分别为8.44%和2.62%。结论: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优于传统的水煎煮法,为提取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有效工艺,可明显提高黄芩药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新鲜黄芩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凤琪  李磊  汪志仁 《中国药房》2007,18(6):420-422
目的:研究新鲜黄芩的炮制工艺并测定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收黄芩,于自然条件下贮存43d后,以切片、炮制、干燥温度和时间为4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确定新鲜黄芩炮制工艺规范。结果:在自然条件下新鲜黄芩自身酶解变化不显著。炮制工艺参数为:斜片、酒炙黄芩、25℃下干燥1.5h,此时黄芩苷收率最大,为9.836%。结论:本研究可为新鲜黄芩的采后处理和炮制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指标权重,优化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超声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A)、超声时间(B)、超声温度(C)及料液比(D)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及汉黄芩素为考察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指标相关性赋权系数法(AHP-CRITIC)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结合响应面法拟合多元二项式,绘制三维图,选择最佳提取工艺;同时利用MTT法和Griess法评估黄芩提取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黄芩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2.73%、超声时间32.23 min、超声温度51.15℃、料液比1∶16.12。3批验证样品的AHP-CRITIC综合评分平均值为85.28,与理论预测值的RSD为0.50%。MTT法结果表明黄芩提取物浓度>400μg·mL-1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P<0.01);黄芩提取物浓度为50~350μg·mL-1时,可显著抑制RAW264.7炎性细胞一氧化氮(NO)的释放(P<0.05,P<0.0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黄芩中...  相似文献   

12.
黄芩苷提取条件的实验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以黄芩苷的得率为指标,考察粒度、温度、超声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0.6~0.9mm的中档片加50%乙醇50倍量,温度60℃,超声振荡15min。结论:该提取工艺提净率高、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3.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黄芩多倍体株系中黄芩苷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色谱(MEKC)法对黄芩中黄芩苷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学,样品预处理方法试验。采用建立的方法对组织培养诱导获得的20个多倍体株系,黄芩不同部位和不同采收期进行了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四倍体株系黄芩苷的含量高于二倍体,且明显高于商品药材;黄芩主根,须根中黄芩苷的含量最高,根皮次之,茎叶中含量最低,黄芩种子成熟后期和冬季黄芩含量较高,春季发芽前后黄芩苷的含量就开始下降。研究结果为黄芩药材优良品种选育,黄芩苷含量的测定和黄含量评价建立了快速可靠和准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交法探讨黄芩药材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春  崔勇 《黑龙江医药》1995,8(4):204-206
本文用正交设计法对黄芩药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实验证明,黄芩的最佳提取工艺是粉碎成8目粗粉、冷水投药、沸腾煮提。  相似文献   

15.
酒黄芩炮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酒黄芩中黄芩苷含量的影响,优化酒黄芩微波炮制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黄芩苷含量,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酒炙黄芩的微波热力、加水量、微波时间三因素进行微波炮制黄芩的工艺考察。结果:可用微波法炮制酒黄芩,微波法炮制黄芩的工艺为微波热力40%,微波时间2.5min,加水量为20%。结论:微波法炮制的酒黄芩中黄芩苷含量高于炒黄芩,正交设计中的微波时间对工艺影响显著,其次是微波热力,第三是加水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黄芩酒炙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黄芩酒炙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选用L9(34)正交试验表,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结果最佳酒炙工艺为加黄酒量10%,炒制温度120℃,炒制时间15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黄芩别名条芩,黄金茶,为唇形科植物,其根供药用。该品含黄芩甙,黄芩黄素,汉黄芩素和黄芩新素等,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用于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症,还具有镇静、降血压、降脂、保肝、利胆、抗氧化、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促进细胞免疫、抗肿瘤等作用。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草药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黄芩苷滴丸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秀  王玉璧  张虹 《中国药事》2012,26(5):446-448
目的 研究黄芩苷滴丸的抗炎镇痛作用,揭示其抗炎镇痛的机理,为该药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以醋酸致小鼠扭体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为模型,比较研究黄芩苷滴丸、黄芩苷原料药、黄芩苷固体分散体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与结论 黄芩苷滴丸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其作用优于黄芩苷原料药和黄芩苷固体分散体,且呈现良好的量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芩防晒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黄芩提取液在200—400nm各区的紫外吸收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分别以黄芩提取液紫外吸收率,黄芩浸膏得率,黄芩苷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确定黄芩防晒成分提取工艺。结果:黄芩提取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乙醇浓度60%,料液比1:40,超声时间40min,超声温度60℃。结论:黄芩提取液在紫外线中波范围有很强的吸收,具很好的防晒作用。超声波提取法简单,合理,可行,可用于黄芩防晒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由黄芩苷制备黄芩素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直接酸水解法和热裂解法相比较,以黄芩素的含量和得率为指标,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热裂解方法中当温度超过200℃时,可以获得含量为94.47%以上的黄芩素,得率不高于41.64%,而直接酸水解方法获得黄芩素的含量为92.15%以上,且得率为66.03%以上。结论直接酸水解法制备黄芩素工艺简单可行,得率较高,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