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突发性聋发病的可能影响。方法以77例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HL)患者(突聋组,左耳35例,右耳23例,双耳19例)和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对象血清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比较两组结果。结果突聋组CHOL、TG及LDL-C高于对照组(P<0.05),HDL-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耳组、右耳组和双耳组CHOL、TG高于对照组(P<0.05),左耳组、右耳组和双耳组HDL-C、LDL-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耳组、右耳组和双耳组的CHOL、TG、HDL-C及LDL-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SSHL患者存在血脂异常,血脂紊乱可能增加SSHL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正>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脑梗死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耳聋、病变同侧共济失调、周围性面瘫、Horner征、向病灶侧同向凝视麻痹、面部痛觉减退、对侧肢体痛温觉减退,这些症状以不同几率出现。以这样的一组症状出现被称为典型AICA综合征,临床上往往会呈现不全型AICA综合征。其中一部分仅表现为突发性聋伴眩晕,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聋患者血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脂与突发性聋(突聋)发病的相关性,为血脂某些指标较高的人群提供预防措施,降低突聋发病率。 方法 检测68例突聋患者(突聋组)及同期住院的80例非突聋患者(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β(Apo-β)的水平,统计分析两组间各血脂指标的差异。 结果 突聋组与对照组间甘油三酯(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听力学曲线及不同听力下降程度的患者之间血脂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脂中TG升高与突发性聋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控制TG对预防突聋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血脂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24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Hcy、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及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外周血清Hcy、F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s,TG)浓度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能进一步降低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清Hcy、Fb与血脂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4例双侧突发性聋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血脂与双侧突发性聋听力损失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4例(48耳)双侧突聋与同期239例单侧突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突发性聋听力损失程度及预后恢复的关系。结果双侧突聋患者的治愈率为0,总有效率为12.5%。双侧突聋患者的听力下降程度与TG升高水平有正相关性(P=0.021)。血脂水平和突聋的听力曲线无相关性;无效组患者TG平均水平较有效组患者更高(P=0.032),无效组患者LDL-C平均水平较有效组患者更高(P=0.041)。在单侧突聋组,TC平均水平在治愈组最低,在无效组、有效组、显效组明显升高(P=0.018);LDL-C平均水平在治愈组、显效组明显低于有效组及无效组(P=0.035)。结论双侧突聋的预后更差;TG与双侧突聋患者听力下降程度呈正相关性,TG、LDL-C与双侧突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呈负相关性。TC与单侧突聋患者听力下降程度呈正相关性,LDL-C与单侧突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探讨其与突发性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180例突发性聋患者(SHL组)根据纯音听阈曲线类型分为低中频下降组(低中频组)40例、高频下降组(高频组)90例、全频下降组(全频组)50例;另选取180例同期住院治疗、听力正常的鼻中隔偏曲、声带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对象的外周血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GLU)、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行对比分析;对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SHL组(尤其是全频下降型和低中频下降型)TC、LDL-C、Glu、FIB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LDL-C、FIB水平增高是突发性聋发病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突发性聋患者血脂代谢异常,LDL-C和FIB水平增高是突发性聋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变化,初步探讨突发性聋的可能病因。方法以40例(40耳)突发性聋患者为研究对象(突聋组),其中轻度-中重度组(听力损失25~70 dB)15例(耳),重度-极重度组(听力损失≥71 dB)25例(耳),另选择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水平。结果突聋组血小板计数为212.0±47.9×109/L,对照组为237.8±46.2×109/L,突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聋组 MPV 为10.9±0.8 fL,对照组为10.3±0.8 fL,突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聋组 PDW 为12.9%±2.0%,对照组为12.0%±1.3%,突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聋组中轻度-中重度组MPV 为11.0±1.1 fL,重度-极重度组 MPV 为10.8±1.0 f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MPV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V 是血栓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突发性聋患者 MPV 升高可能与内听道血管缺血或血栓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血清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specific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脂肪素(aplinpeptides, apelin)和脂肪因子趋化素(chemerin)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8例突发性聋患者为突发性聋组,同时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 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aspin、apelin和chemerin水平,分析与突发性聋患者年龄、上呼吸道感染及心脑血管合并症等高危因素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Vaspin、apel in和chemer in对突发性聋的诊断价值;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影响SSHL相关因素。结果 SSHL组患者血清vaspin 水平低于对照组[(4.51±1.45)ng/ml vs(7.83±1.36)ng/ml,t =12.294,P<0.05],且极重度聋患者低于重度聋和中-重度聋患者(t =6.451和8.426,P 均<0.05);SSHL组患者血清apelin和chemer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5.25±0.71)ng/ml vs(3.36±0.52)ng/ml,(9.36±1.28)ng/ml vs(6.42±1.59)ng/ml,t =15.458和10.901,P 均<0.05)],且极重度聋患者高于重度聋和中-重度聋患者(t =2.098和5.242,2.291和7.060,P 均<0.05);ROC分析显示Vaspin、apelin和chemerin对突发性聋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7.94、85.29和91.18,特异性分别为89.13、84.78和73.91,截断值分别为5.60、4.12和7.03 ng/ml;血清Vaspin、apelin和chemerin水平与突发性聋患者年龄比较(t =10.736、4.842和2.196)、与听力曲线分型比较(F =16.586、6.100和6.494)、与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合并症比较均明显相关(t =3.473、8.325和5.959;t =5.417、3.831和3.847,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vaspin、apelin和chemerin水平为SSHL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血清Vaspin水平较低,血清apelin和chemerin水平均较高,三者均可能参与突发性聋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突发性聋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患者血脂代谢特点,探讨突发性聋不同听力曲线类型发病及疗效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7月就诊于湖南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385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3例,女222例,年龄12~85岁,平均46岁。观察突发性聋患者的年龄、不同听力曲线类型及临床疗效与血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 385例突发性聋患者,听力曲线呈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患者与低频下降型和高频下降型患者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升高趋势,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突聋患者TC、LDL-C比较,40~69岁段患者明显高于10~39岁段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个年龄段不同构成,40~69岁年龄段与10~39岁年龄段患者听力曲线类型比较,全聋型(39.9% vs 32.8%)、平坦下降型(51.2% vs 47.4%)。不同临床疗效患者之间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听力损失曲线类型之间发病机制可能不同,血脂可能通过血液黏滞度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机制在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患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脂对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以便为临床上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晨起空腹的63例高频和全频下降型突聋患者静脉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脂(TG)、血清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β(Apo-β)、载脂蛋白a(Apo-A)的水平,分析血脂各指标与听力恢复的关系。结果听力下降程度及不同听力下降频率的突发性聋患者之间血脂各个指标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恢复的程度与血脂各指标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G、TC水平与疗效相关(P<0.05),其余各指标与疗效关系不明显(P>0.05)。结论血脂对突发性聋预后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是否有需要专门的降脂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作为突发性聋初始治疗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76例(76耳)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鼓室注射组(38例,男16例,女22例):除常规治疗(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外行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1 ml(5 mg/ml),每日一次,连续治疗10天;全身给药组(38例,男14例,女24例):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全身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2周后复查听力,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鼓室注射组总有效率(84.2%)明显高于全身给药组(60.5%)( P<0.05),鼓室注射组极重度聋患者治疗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全身给药组(14.3%)( P<0.05)。鼓室注射组及全身给药组中病程≤1周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和76.0%)明显高于>1周患者(分别为66.7%和30.8%)( P<0.05),全身给药组中度聋患者疗效明显高于极重度聋患者( P<0.05),鼓室给药组患者听力损失程度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患者性别、年龄、有无眩晕、耳鸣及听力曲线类型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可作为突发性聋患者的初始治疗,特别适于全身应用激素禁忌的患者,对于极重度聋患者建议尽早采用鼓室内注射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突聋病人血液流变学及血脂代谢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和血清脂质代谢变化与突发性耳聋(突聋)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突聋病人及50例对照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及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的含量。结果突聋组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突聋组TG、LDL-CH、ApoB和LP(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HDL-C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CHO和ApoA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代谢的异常改变可能与突聋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按白细胞水平对突发性聋135例分组分析,并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1)白细胞升高组与正常组突发性聋患者的听阈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的突发性聋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白细胞正常组(P<0.05)。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增高,提示其疗效明显低于白细胞数正常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和鼓室内注射联合治疗重度和极重度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以探索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方法。方法 对54例重度和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激素、改善微循环、溶栓抗凝等治疗,同意加用鼓室内注射激素的患者为治疗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治疗2周后复查纯音测听。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听阈改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之间疗效无差异(P =0.194)。治疗组与对照组中重度突发性聋患者间疗效无差异(P =0.251),两组中极重度突发性聋患者间疗效也无差异(P =0.380)。结论 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联合鼓室内注射治疗重度和极重度突发性聋有效,但并不能得到较单独全身用药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复聪片治疗老年性聋11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们用自制复聪片治疗老年性营11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老年性聋门诊患者192例(304耳),其中治疗组114例(186耳),男67例,女47例;年龄43~70岁,平均57岁;病程0.5~20年,平均6年;轻度警28例(39耳),中度聋53例(94耳),重度聋33例(53耳)。对照组78例(118耳),男46例,女32例,年龄40~67岁,平均45岁;病程0.3~17年,平均5年,轻度聋14例(19耳),中度聋33例(53耳),重度聋31例(46耳)。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年龄、性别、病性轻重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标准:参照郑氏[1],①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平衡障碍的损伤特征。方法 本研究收集自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并确诊单侧急性以及亚急性突发性聋患者105名。对患者行纯音听阈测试、冷热试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以评估患者听力-前庭功能,通过感觉整合测试(SOT)评估其平衡功能。结果 1)本研究105名患者中,轻度听力损失17例,前庭功能损伤(23.53%,4/17);中度听力损失18例,前庭功能损伤(38.39%,7/18);重度听力损失28例,前庭功能损伤(64.29%,18/28);极重度听力损失42例,前庭功能损伤(66.67%,28/42)。2)105名突发性聋患者的SOT结果显示,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VES_LAT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组(c2=12.09,P=0.002)。3)93名突发性聋患者的患侧耳PTA与主观DHI评分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P<0.001, r=0.71)。结论 突发性聋会导致患者眩晕及平衡障碍,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冠状方向的稳定性显著低于其他听力损失患者。患者的主观眩晕程度与听力损失的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血光量子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采用血液光量子法加常规药物、高氧压疗法加常规药物以及单纯药物治疗突发性聋各42例(48耳)。结果:光量子组、高氧压组、药物组治疗突发性聋总有效率分别为90.5%、90.5%、69.0%,光量子组与高氧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量子组与药物组、高氧压组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血液光量子治疗突发性聋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的意义。方法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中VEGF、TNF-α浓度及重度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的VEGF、TNF-α含量变化。结果轻、中、重度OSAHS患者随病情加重,夜间SpO2〈0.9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显著减少(P〈0.05)。中、重度组患者血清VEGF、TNF-α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经nCPAP治疗1周后,患者睡眠质量显著改善,血清VEGF、TNF-α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疾病严重程度血清VEGF、TNF-α水平明显升高,血清VEGF、TNF-α水平检测可提示OSAHS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中白脂素和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8月~2023年8月在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1例老年OSA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OSAS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度组40例、中度组52例、重度组39例,同时选取同时段来我院健康门诊124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OSAS患者血清中白脂素和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白脂素、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水平与AHI、氧减指数(OD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白脂素、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水平对OSAS及对OSA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SAS组白脂素水平显著升高,能量平衡相关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在性别、年龄、冠心病、高血压、TC、TG、HDL-C、LDL-C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慢性低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OSAHS患者927例,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按照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数(LSaO2)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单纯鼾症组63例,轻度低氧血症OSAHS组202例,中度低氧血症OSAHS组332例,重度低氧血症OSAHS组330例;生化分析患者空腹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所有患者均行肝胆胰脾腹部B超检查。结果 ① 随着缺氧程度加重,OSAHS患者伴NAFLD的检出率升高,重度低氧血症OSAHS伴NAFLD的检出率较单纯鼾症及轻、中度低氧血症的检出率高;② OSAHS伴NAFLD患者与不伴NAFLD患者BMI、TC、TG、HDL-C、LDL-C及中、重度低氧血症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BMI、TC、TG及中、重度低氧血症是OSAHS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MI、TC、TG、轻中重度低氧血症是OSAHS伴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患者长期缺氧状态,减轻体质量,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可能有效预防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