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在化疗致严重骨髓抑制病例中的药学监护。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GP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诱导的Ⅳ度骨髓抑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协助医生制定化疗方案,综合分析本次及既往化疗方案和辅助用药情况,查找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提出合理性解决建议,对患者治疗进行药学监护并提供用药教育。结果患者血小板、白细胞和粒细胞均明显恢复,顺利完成本周期化疗。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使药物治疗更趋合理,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贞芪扶正胶囊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肿瘤7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梅琴 《医药导报》2003,22(3):168-169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胶囊对化疗疗效的影响及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防治作用.方法:随机将76例中晚期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化疗同时,加贞芪扶正胶囊4粒,tid,口服,连续4周;对照组38例,为单用化疗治疗的同种病例.观察临床疗效及第1周、第2周、第3~4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42.2%)高于对照组(36.8%),但差异无显著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第1周、第2周、第3~4周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也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配合化疗短期内对提高化疗的总缓解率帮助不大,但对防治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尤其白细胞下降有效.  相似文献   

3.
程凯  蒋刚 《中国药业》2014,(12):50-51
目的探讨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预防和治疗Ⅳ度骨髓抑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医院不良反应报告中化疗后发生Ⅳ度骨髓抑制的病例,分析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原因、发展情况、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共分析了91例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病例,多种化疗方案均可引起Ⅳ度骨髓抑制,其中以多西他赛+铂类居多,共39例,占42.86%。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其中81例出现了白细胞Ⅳ度减少,17例出现了血小板Ⅳ度减少,7例同时出现了白细胞和血小板Ⅳ度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平均为第11天)略滞后于白细胞减少发生时间(平均为第7.5天)。针对骨髓抑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除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的骨髓抑制均得到纠正。约1/3的患者出现发热,经抗感染治疗后,感染症状有效缓解。结论多种化疗方案可导致Ⅳ度骨髓抑制,其中以多西他赛+铂类居多,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约1/3患者伴有发热,对于Ⅳ度骨髓抑制伴发热的患者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适当措施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化疗致重度骨髓抑制患者治疗过程中用药监护策略。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舌癌患者应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的治疗全程,对升白细胞、升血小板及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本例患者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明显恢复,病情稳定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药学监护,可以协同医生优化给药方案,更有利于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影响因素,为化疗前对患者进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49例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信息,对骨髓抑制可能有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放疗、多周期化疗(化疗周期>4周期)为血红蛋白(合并化疗:OR=1.452;多周期化疗:OR=1.884)、白细胞计数(合并化疗:OR=2.242;多周期化疗:OR=2.126)、粒细胞计数(合并化疗:OR=1.348;多周期化疗:OR=1.905)降低的危险因素;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80为血红蛋白(OR=1.770)、血小板计数(OR=1.407)降低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长春瑞滨联合铂类为血红蛋白(OR=2.468)、白细胞计数(OR=4.827)降低的危险因素;应用依托泊苷联合铂类为白细胞计数(OR=2.455)、粒细胞计数(OR=2.855)降低的危险因素;年龄≥65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8.5,肿瘤分期(TNM分期)在Ⅲ~Ⅳ期,有骨转移为血红蛋白(OR依次为:1.619,2.021,1.388,1.447)降低的危险因素;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可降低患者白细胞计数(OR=0.561)、血小板计数(OR=0.319)降低发生风险。结论:年龄、KPS评分、TNM分期、化疗方案,骨转移情况,放疗情况均为影响骨髓抑制发生的关键因素,密切关注这些相关因素可为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骨髓抑制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蒽环类耐药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24例蒽环类耐药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多西他赛3周给药剂量为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2000 mg/m2,分早、晚2次口服,d1~14。化疗以21 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问为7.9个月,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及胃肠道反应,Ⅲ~Ⅳ级白细胞下降为16.6%。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蒽环类耐药三阴乳腺癌仍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防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试验组以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进行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防治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给予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防治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防治指导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患者Ⅰ~Ⅳ级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Ⅲ级以上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低的发生率试验组患者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运用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骨髓抑制不良反应防治指导可降低Ⅲ级以上严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魏武 《医药导报》2004,23(11):0836-0836
目的:探讨异环磷酰胺加顺铂加长春地辛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5例,在每个治疗周期开始的第1~3天,用异环磷酰胺1.2 g·(m2) 1,静脉滴注,3 h内滴完;美司钠400~800 μg于每天第0,4,8 h静脉推注;顺铂25 mg·(m2) 1,静脉推注。第1天和第8天应用长春地辛2.5~3.0 mg·(m2) 1,静脉推注。以上治疗循环进行,每3周为1周期,3周期为1个疗程,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5例总缓解率为57.1%,其中完全缓解4例(11.4%),部分缓解16例(45.7%),肿瘤稳定9例(25.7%)。中位缓解期10个月,中位生存期1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28.5%的患者发生3~4级白细胞下降。结论:异环磷酰胺加顺铂加长春地辛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发生的不良反应患者能够承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304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应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抗肿瘤药物致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原发病以骨癌最多,女性、吸烟是相关因素,抗肿瘤药物致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影响由强到弱:烷化剂、抗代谢药、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抗肿瘤抗生素、铂类.故了解抗肿瘤药物致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对化疗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早评估,科学应用抗肿瘤药,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26):3723-3725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扁桃体癌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扁桃体癌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参考相关指南、文献以及化疗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经济状况,从有效性、安全性出发协助医师制订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的化疗方案(注射用奈达铂100 mg,d1;50 mg,d2,ivgtt,qd+多西他赛注射液100 mg,d1,ivgtt,qd,每3周为1个周期);并密切监测有无化疗致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并行化疗预处理药物的使用,化疗期间饮食、饮水,不良反应预防等用药教育及出院教育。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顺利完成本周期化疗,且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扁桃体癌化疗方案尚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药物作用特点、经济状况,协助医师制订化疗方案,并积极开展药学监护,保证了患者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致骨髓抑制的发生特点和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减少骨髓抑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5 667例,分析抗肿瘤药物致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结果 骨髓抑制发生率12.35%(700/5 667),男性与女性无明显差异;40~69岁骨髓抑制发生率高;骨髓抑制发生时间一般在给药后4~15 d,发生的高峰期在给药后4~9 d;铂类、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紫杉醇所致骨髓抑制位居前四。结论 临床使用抗肿瘤药物应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关注特殊人群、重点药物,及时正确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4120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探讨骨髓抑制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度我省4120例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20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中,铂类、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物及其衍生物、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物报告数较多。消化系统是发生不良反应累及最多的系统,其次是血液系统、皮肤及其附件。血液系统损害以骨髓抑制为主,骨髓抑制报告数最多的药品是顺铂,其次是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紫杉醇等。结论应加强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重视骨髓抑制产生的危害,促进合理用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贡斌 《中国医药》2008,3(4):213-214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60例。全组化疗共150周期,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者评价疗效,有效病例4周后确认。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1例,稳定13例,进展13例,总有效率为56.7%,主要药物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血液学毒性以白细胞减少为主,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6.7%,非血液学毒性均是轻度且可逆的。结论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是治疗晚期胃癌有效而且毒性较小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均采用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其中化疗是应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分裂,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为细胞毒药物,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是骨髓抑制即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1])。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调节骨髓中粒系造血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本文回顾性统计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48 h即用rhG-CSF骨髓支持治疗用药情况,评价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付再林  郑英  陶蓉  邹晓华 《中国药房》2013,(46):4407-440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临床药物治疗的方法和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对化疗方案的评估,分析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将紫杉醇致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等预防、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预防、紫杉醇及卡培他滨致呕吐和腹泻等不良反应预防、曲妥珠单抗过敏及心脏毒性预防、戈舍瑞林致皮肤潮红及关节痛等预防、唑来膦酸致发热等不良反应预防、糖皮质激素等辅助药物对患者血糖血压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等作为药学监护点,协助临床医师完善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利用相关药学知识,使患者避免了可能产生的药源性损害,保障了肿瘤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复发转移乳腺癌化疗方案的制订与调整,可协助医师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强、可耐受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16-317
目的观察奥曲肽(OCT)联合消化道肿瘤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采用OCT联合消化道肿瘤常规化疗方案化疗;对照组22例,采用消化道肿瘤常规化疗方案化疗至少用药2周期,对骨髓的抑制程度、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在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以及Ⅲ、Ⅳ度抑制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生存质量变化上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曲肽(OCT)联合消化道肿瘤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可提高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血液肿瘤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毒性,对敏感的正常细胞也产生严重的损害,受化疗药物影响最大的是白细胞,其次是血小板,有时还会出现严重贫血,化疗后10~14d,患者进入骨髓抑制期,血常规指标进入最低值,21d后血常规恢复正常。2005年7月至2008年5月,笔者对30例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了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在抗癌过程中所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四川省西昌市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因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导致的45例严重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调查用药情况、严重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对原患疾病的影响、治疗措施及相应的治疗与转归。结果:给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9例患者为联合用药,其中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3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1例,多西他赛联合卡铂2例,紫杉醇联合卡铂3例。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的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和肠毒性居多;其中多西他赛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低于紫杉醇组(P<0.05),过敏性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高于紫杉醇组(P<0.05)。使用多西他赛的21例患者中,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者8例;使用紫杉醇的24例患者中,7例因不良反应导致化疗周期延长,两种药物对原发疾病的影响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经停药、吸氧、抗过敏、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多西他赛组14例好转,7例痊愈;紫杉醇组16例好转,8例痊愈。两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组和紫杉醇组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用药时需加强监测力度,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对缓解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n =42)和对照组( n =40),2组患者均在化疗第1天起给予利可君20 mg、鲨肝醇60 mg口服,均为3次/d,每次化疗周期的第5天(即化疗停药后2天)起,每日检查1次血常规。治疗组自化疗第1天起给予香菇多糖注射液1 mg 静脉滴注,2次/周,对照组无其他用药。当患者出现骨髓抑制时,2组均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G-CSF)皮下注射,白细胞Ⅰ、Ⅱ度减少时给予150μg/d;白细胞Ⅲ、Ⅳ度减少时给予300μg/d,2组均每日查血常规,当白细胞总数超过4屯.0×109/L,停G-CSF皮下注射继续观察血常规。观察2组患者白细胞下降持续时间,每化疗周期平均需要用G-CSF天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的病例,每化疗周期平均使用G-CSF总量和每化疗周期第10天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白细胞下降持续时间和平均用药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白细胞、血红蛋白Ⅲ度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每化疗周期平均使用G-CSF总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每化疗周期第10天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Ⅲ、Ⅳ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联合应用香菇多糖,可有效减轻化疗期间的骨髓抑制,缩短治疗时间及外周血的低血象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骨髓抑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化疗的胃癌住院患者1 860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1∶1分为艾迪组与对照组,每组410例。回顾性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及其抑制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骨髓抑制的影响因素和艾迪注射液的作用,通过分层分析艾迪注射液的适用性。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4次标准化疗(若化疗后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处于Ⅱ—Ⅳ级,认定为发生白细胞/血小板抑制),艾迪组患者历次化疗后白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44%(10/410)、8.78%(36/410)、8.78%(36/410)和13.41%(55/410),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0%(0/410)、4.63%(19/410)、4.88%(20/410)和4.88%(20/410);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抑制率为9.27%(38/410)、20.98%(86/410)、21.71%(89/410)和27.56%(113/410),血小板抑制率为2.20%(9/4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