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分析肥胖儿童糖负荷后血糖、 胰岛素分泌特点及胰岛素抵抗 (IR) 情况, 以预测评估胰岛 β 细胞功能状态。方法 将 635 例肥胖儿童按血糖水平分为血糖正常组 (NGT 组, 483 例)、 糖调节受损组 (IGR 组, 112 例) 和初发 2 型糖尿病组 (DM 组, 40 例); 按 BMI 水平分为肥胖 1 组 (23 kg/m2 ≤BMI<30 kg/m2 , 393 例), 肥胖 2 组 (BMI≥30 kg/m2 , 242 例)。测定空腹及糖负荷后 0.5 h、 1 h、 2 h、 3 h 血糖 (FPG、 0.5 h-PG、 1 h-PG、 2 h-PG、 3 h-PG) 和胰岛素水平(FINS、 0.5 h-INS、 1 h-INS、 2 h-INS、 3 h-INS), 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 (WBISI)、胰岛细胞功能指数 (HOMA-β)、 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 (ΔI30/ΔG30)、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AUCI)。结果 IGR 组各时间点胰岛素水平均高于 NGT 组, DM 组在 0.5 h、 1 h 和 2 h 的胰岛素水平低于 IGR 组 (均 P<0.05)。与 NGT 组比较, IGR 组 AUCI、 HOMA-IR 和 HOMA-β 升高, WBISI 和 ΔI30/ΔG30 降低 (均 P<0.05); DM 组 HOMA-IR 升高, WBISI、 HOMA-β 和 ΔI30/ΔG30 降低 (均 P<0.05); DM 组 AUCI、 HOMA-β 和 ΔI30/ΔG30 均低于 IGR 组 (均 P<0.05)。肥胖 2 组 FINS、 AUCI、 HOMA-IR、 2 h-PG、 HOMA-β 均高于肥胖 1 组, WBISI 低于肥胖 1 组 (均 P<0.05); 2 组间 FPG 和 ΔI30/ΔG30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儿童从 NGT、 IGR 到 DM 发展过程中, 存在胰岛素分泌高峰后延, IR 程度加重, 胰岛β 细胞功能代偿并最终减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入我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100例,中心性肥胖(腰围≥80cm)50例为观察组,非中心性肥胖(腰围<80 cm)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服用二甲双胍,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体脂率,FPG,2 h-PG,FINS,2 h-INS,HOMA-IR的表达水平。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体质量,BMI,体脂率,FPG,2 h-PG,FINS,2 h-INS,HOMA-IR均有所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INS,2 h-INS和HOMA-IR表达的水平均比对照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量、BMI,体脂率,FPG,2 h-PG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对中心性和非中心性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均有临床疗效,对中心型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FINS,2 h-INS和HOMA-IR的表达水平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儿童的疗效。方法在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患儿空腹胰岛素恢复正常;4个月后,患儿体质量显著下降。结论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胰岛素血症的非糖尿病患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李国华 《河北医药》2010,32(15):1995-199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并评价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1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二甲双胍组和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共治疗24周。观察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胰岛素(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AI)、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并观察3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FBG、2hBG、FINS、HbA1c、TC及T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FBG、2hBG、BMI较单用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显著下降(P〈0.05),FINS较二甲双胍组显著下降(P〈0.05);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HOMA-IAI升高程度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较二者单用疗效好,可作为理想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5.
PCO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二甲双胍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瑜  霍琰  于风华  田丽  牛凤霞 《河北医药》2009,31(4):429-43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相关因素,以及二甲双胍对hsCRP的影响。方法43例PCO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体重指数(BMI)、hsCRP、性激素、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按BMI将43例患者分为PCOS肥胖组23例,非肥胖组20例,比较hsCRP、BMI、FSH、LH、T、FPG、HNS及HOMA-IR。两组均服用二甲双胍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内分泌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血清hsc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hsCRP升高与BMI、INS呈正相关。肥胖PCOS患者hsCRP、BMI、FINS及HOMA—IR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而非肥胖组LH高于肥胖组(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肥胖组BMI降低,FSH升高(P〈0.05),hsCRP、LH、FPG、FINS和HOMA-IR均明显降低(P〈0.01)。而非肥胖纽BMI及FPG无改变。结论PCOS患者体内hsCRP水平升高,肥胖型患者更为明显,且CRP水平升高与BMI、INS呈正相关。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肥胖及非肥胖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分泌指标,减轻慢性炎症反应,对预防代谢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50例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M组)和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MP组)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清抵抗素、血糖(FBS)、血脂、胰岛素(FINS),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治疗前相比,MP组FBS、FINS、HOMA-IR、抵抗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M组抵抗素水平没有明显改变(P〉0.05),BMI、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能有效降低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效果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常见几种影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因素,为使用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以初诊的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效果进行评估.选择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进行分组考查,比较各组中二甲双胍初治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经二甲双胍初治3个月后,BMI、FBG、2hPG、FINS、HbA1C和TC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和HOMA-IR等因素对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 FINS和HOMA-IR可能是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袁意  杨玉  杨利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137-138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在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儿童的临床应用,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肥胖儿童30例,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并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明显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个月的疗程中,30例患儿出现了腹部不适2例、腹泻1例及1例肠道感染,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乳酸酸中毒等其余不良反应。结论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儿童,在饮食及运动的干预的基础上,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疗效显著,改善其胰岛素抵抗,使血脂水平明显下降,预防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利于肥胖儿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分别与二甲双胍联合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新诊断以及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利拉鲁肽组[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n=30)]和门冬胰岛素30组[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35)],均治疗12周。分别测定所有对象治疗前后的体重(BW)、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糖化白蛋白(GA)、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PCP)等指标,并计算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利拉鲁肽组治疗12周后BW及BM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门冬胰岛素30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FPG、PPG、Hb A1c和GA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利拉鲁肽组治疗后FCP、PCP和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5),HOMA-β上升(P〈0.01);而门冬胰岛素30组治疗后FCP和PCP较治疗前上升(P〈0.05),HOMA-β上升(P〈0.01)。两组治疗后HOMA-IR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拉鲁肽组治疗后TC、TG及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门冬胰岛素30组治疗后TC和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利拉鲁肽或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控制均有效,并均可改善其β细胞功能。但在控制体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利拉鲁肽更优于门冬胰岛素30。  相似文献   

10.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药物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并探讨二甲双胍对DHF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观察DHF患者120例及正常对照组60例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分析舒张性心力衰竭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DHF患者120例随机分二甲双胍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二甲双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250mg,3次/d治疗,观察治疗4周后常规治疗组与二甲双胍组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AI),比较DHF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结果DHF组的血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二甲双胍组血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1)DHF患者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2)二甲双胍有改善DHF患者IR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方法 PEOS患者30例,用二甲双胍500 mg,每天3次,连续用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测定血流调节右肱动脉扩张内径,测定血内皮素-1、胰岛素、睾酮、血糖、血脂等;测量腰臀比和体重指数(BMI).结果 研究组用二甲双胍治疗后WHR、BMI和内皮素-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肱动脉内径变化增大、LH/FSH减小、T下降、胰岛素下降、HOMA-IR下降、TG下降、HDL增高、LDL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WHR、BMI、内皮素-1、肱动脉内径变化、LH/FSH、T、胰岛素、HOMA-IR、TG、LDL无明显变化(P>0.05);HDL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和胰岛素抵抗,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非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院门诊就诊的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以治疗12周为观察节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WBISI)、三酰甘油(TG)、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BG、2hPG、HbA1c、FINS、HOMA-IR、WBISI、TC、TG、HDL-C、LDL-C、BMI、WC、HC、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HOMA-IR、WBISI、BMI、WC、HC、TC、TG、HDL-C、LDL-C、SBP、DBP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低血糖事件5例。观察组有4例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利拉鲁肽治疗经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不但能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并且可以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和调节血脂水平,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郭皓宇  曾亚  王赛 《中国药业》2012,21(12):38-40
目的 观察血清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素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前后的变化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疗程12周;对照组用安慰剂.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tc)、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并计算血清内脏脂肪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药物干预前后BMI,WHR,HOMA-IR、血清内脏脂肪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WHR,SBP,DBP,HOMA-IR、血清内脏脂肪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WHR,HOMA - IR的差异与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差异呈正相关(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内脏脂肪素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化聚方治疗伴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益气化聚方联合常规西药)组26例和对照(安慰剂联合常规西药)组22例,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A1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腰围和腰臀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的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聚方能较单用常规西药治疗明显改善伴有中心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纠正中心性肥胖,并进一步改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调查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计算BMI、WHR、WHtR,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上述四种体脂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的关系。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BMI、WC、WHR、WHtR均与收缩压(SBP)独立正相关,其中WHtR相关性最强。BMI、WHtR均与舒张压(DBP)呈正相关。BMI、WC、WHR、WHtR异常组的SBP、DBP、TC、TG、LDL-C水平均较正常组偏高,HDL-C水平较正常组偏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表示WHtR为TG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各体脂指标(BMI、WC、WHR、WHtR)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而言,预防肥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代血红蛋白(HbA1c)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FPG、HbA1c、TG、TC、LDL-C、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HbA1c及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较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腰围身高比值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评价腰围/身高比值(WHtR)作为腹型肥胖的指标与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以2000年参加石家庄市社区健康检查的35~55岁城市居民中筛选出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及其他疾病的单纯肥胖者558例作为研究对象,2007年对上述人群进行随访,随访到520例,分析评价WHtR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WHtR、腰围(WC)、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对2型糖尿病的预测作用。结果WHtR≥0.5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26.7%(86/322)明显高于WHtR〈0.5组10.6%(21/19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0,P〈0.01);WHtR≥0.5组的血压、TC、TG、LDL-C、HOMA-IR明显高于WHtR〈0.5组,HDL-C明显低于WHtR〈0.5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HtR、WC、BMI、WHR均进入回归方程,但WHtR成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比数比分别为4.68、3.72、2.49、2.28。结论WHtR与WC高度相关,可成为腹型肥胖的有效参考指标,同时WHtR可作为预测单纯肥胖人群发生2型糖尿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孙培培  王桂花  高丹 《安徽医药》2018,22(3):518-522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PCOS合并不孕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内分泌指标:血清中的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PG)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NA-IR)变化情况;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早孕流产率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BMI及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腰臀比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内分泌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LH 、PRL、T、E2、FIN、FPG水平及HOMA-IR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LH、PRL、T、E2水平显著改善(P<0.05),FIN、FPG水平及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H 、PRL、T、FIN水平显著降低、E2水平显著升高(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早孕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导致不孕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内分泌情况,提高患者妊娠率,疗效显著,值得讲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vaspin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及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肥胖儿童34例(肥胖组),男22例,女12例.并随机抽取同年龄健康查体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测定所有受试者体格参数、血清vaspin、血脂、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BF%)、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比较2组儿童的上述指标,并对肥胖儿童血清vaspin水平与体格参数及糖脂代谢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肥胖组儿童vaspin、腰围(WC)、BMI、B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FINS、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HDL-C)/H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ISI低于对照组.vaspin与BMI、WC、WHR、BF%、TG、FINS、HOMA-IR、(TC-HDL-C)/HDL-C呈正相关,与ISI、HDL-C呈负相关,与年龄、DBP、SBP、FPG、LDL-C、LDL-C/HDL-C、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vaspin水平升高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代偿性反应;在肥胖儿童早期,其水平测定可用于评价肥胖程度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并评估成年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