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生内隐、外显成就动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内隐成就动机、外显成就动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72名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同时填写成就动机量表和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结果 1大学生内隐和外显成就动机是2个相对独立的动机系统;2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311,P0.01),而内隐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相关;3内隐成就动机调节了外显成就动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低内隐成就动机个体中,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相关(β=0.082,t=0.549,P=0.584);在高内隐成就动机个体中,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β=0.525,t=3.650,P0.001)。结论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内隐成就动机调节了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心理一致感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785名初中生进行评定。结果: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年级差异(F=0.034,P0.01),城乡差异(t=3.073,P0.001),及是否住校差异均显著(t=-3.026,P0.001)。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分别存在显著相关(r=-0.328,0.467;P0.01);家庭功能、心理一致感对主观幸福感均有预测作用(β=-0.112,0.380;P0.001);心理一致感在家庭功能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心理一致感在家庭功能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管理倾向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主观幸福感量表(SWB)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对30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和时间管理倾向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4.288,P<0.001);2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r=0.144,P<0.01),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均显著正相关(r=0.210,0.312,0.408;P<0.01);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显著正相关(r=0.237,0.261;P<0.01),但是与时间价值感的关系不显著;3时间管理倾向的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对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而时间价值感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和时间管理倾向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时间管理倾向在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品味在乐商与幸福感间的作用。方法:采用乐商量表、牛津幸福感量表、品味信念量表对129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东部地区教师的乐商和品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F=6.100,9.983;P0.001);(2)在乐商、品味指标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t=-3.373,P0.01;t=-4.984,P0.001),城市教师显著高于农村教师(t=-4.869,P0.001;t=-3.335,P0.01);此外,城市教师的幸福感高于农村教师(t=-3.389,P0.01);(3)教师的乐商、主观幸福感、品味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58~0.919,P0.001);(4)品味在乐商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95%CI为(0.0760,0.1377)]。结论:乐商和品味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且品味起到中介作用,故应培养教师积极体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弹性量表对3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开放性在年级、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01,9.14;P0.05)。大学生神经质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45,P0.05);(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t=-1.97,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2.88,4.54;P0.05);(3)心理弹性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23,P0.05);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10,P0.05);(4)心理弹性(r=0.21~0.54,P0.01;r=-0.32,P0.01)和主观幸福感(r=0.17~0.22,P0.01;r=-0.17,P0.01)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1);(5)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但较低影响。结论: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性但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索大学生社会支持、成就动机对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某高等院校随机抽取224人,以社会支持、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观幸福感、成就动机和社会支持在年级变量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F=5.328,34.643,4.817;P0.05);性别对于主观幸福感总分的得分无较大影响(t=-0.381,P0.05);社会支持、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且能对其进行预测。结论: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两个因素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61名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均不存在性别(t=1.93,P=0.055;t=-0.52,P=0.607)、年级差异(t=-1.553,P=0.936;t=0.080,P=0.121),学校存在显著的差异(F=5.860,4.271,P均0.05);2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6因子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243,0.165,0.370,0.331,0.286,0.223,0.378,P均0.001);3高自我效能感组和低自我效能感组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和主观幸福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3.438,-3.949,-2.257,-3.405,P均0.001);4自我效能感均进入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的回归方程,对其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最佳(F=28.845,12.821,72.784,56.464,41.025,23.946,76.512,P均0.001)。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分层随机取样的方式,从北京2所综合性大学中抽取4个年级共353名本科生。采用成就动机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1成就动机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指数呈显著的相关关系(r=0.386,P0.05);2低追求成功/低避免失败组主观幸福感的得分显著高于低追求成功/高避免失败组和高追求成功/高避免失败组(P=0.000,P=0.023);高追求成功/低避免失败组主观幸福感的得分显著高于低追求成功/高避免失败组和高追求成功/高避免失败组(P=0.000,P=0.000);3避免失败的动机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B=-0.477,P=0.000)。结论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避免失败的动机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探讨归因方式、气质类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和气质类型自评量表对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麻醉专业和护理专业的19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不同专业之间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F=6.02,P0.01);②内控型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外控型被试(t=3.07,P0.01);③主观幸福感得分与多血质呈显著负相关(r=-0.17,P0.05),与抑郁质呈显著正相关(r=0.16,P0.05)。结论归因方式和气质类型对医学生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其与自尊、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天津市5所三甲医院的224名在职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ICU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69.73±11.60),自尊得分(27.67±3.41),工作满意度得分(43.57±9.04)。主观幸福感得分在兴趣爱好(t=3.613,P=0.000)、婚姻状况(t=-2.016,P=0.0450)、工作年限(F=3.159,P=0.026)、年龄(F=4.511,P=0.012)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ICU护士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r=0.584,0.454;P0.01);(3)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尊及工作满意度会影响主观幸福感(P0.01)。结论:ICU护士主观幸福感、自尊水平低于常模,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自尊、工作满意度、年龄是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贫困大学生成就动机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同时考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与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358名滇西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r=-0.448,P0.01),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不显著(t=0.141,P0.05),但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β=-0.055,P0.01)显著;并且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值(β=-0.353,P0.001)大于由社会支持中介的间接效应值(β=-0.055,P0.01)。结论以增强成就动机水平为主,提升社会支持程度为辅,可能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为中学生提升学业成就提供依据.方法 对311名中学生进行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的测查,并要求其对学业成就进行自评.结果 ①中学生心理韧性因子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及人际协助年级差异显著(F=3.88,2.86;P <0.05;F=8.91,P<0.001;F =5.90,P<0.01);②自评学业成就年级差异显著(F=15.14,P<0.001);③自评学业成就与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及心理韧性总分正相关(r=0.31,P<0.001;r=0.17,P<0.01:r=0.18,P <0.01;r =0.26,P<0.001);④中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预测因子是目标专注(R2 =0.22,P<0.01).结论 中学生心理韧性对学业成就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31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用SPSS 10.0整理与统计。结果师范类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F=8.86,P〈0.01)和自由满意度(F=4.16,P〈0.05)在是否贫困与性别这2个因素上存在交互作用,贫困男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不仅低于贫困女生,而且显著低于非贫困男生;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少的学业满意度(F=21.12,P〈0.01);贫困生的学校满意度(F=5.57,P〈0.05)和环境满意度(F=5.45,P〈0.05)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的学业满意度(F=3.54,P〈0.05)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师范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和贫困与否方面的差异;师范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三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倾向、自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方法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成就动机测量表(AMS)和自尊量表(SES)对高三151名文、理和艺术学生进行了研究。结果①高三学生在自尊上有显著性别差异(P〈0.05);②高三文、理科和艺术学生在时间价值感(0.020)、自尊水平(0.017)上差异显著(P〈0.05);③时间管理倾向各因子与自尊、自尊与成就动机两因子、时间管理倾向各因子与成就动机因子(时间价值感与避免失败动机除外)均有显著性相关(P〈0.05)。4时间管理总分和自尊对成就动机有显著的预测。结论高三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尊与成就动机三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与普通成年男性的比较,分析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①在客观支持度,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上,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得分与普通成年人相比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t=-6.47,-9.55,-6.39;P<0.001),在主观支持度上,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得分与普通成年人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2.42,P<0.05);②不同婚姻状况的男性戒毒劳教人员在支持总分(F=3.185,P<0.05)、客观支持度(F=4.424,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③不同工作状况的男性戒毒劳教人员在支持总分(F=4.195,P<.05)、客观支持度(F=5.017,P<.01)、主观支持度(F=3.226,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④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状况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度、主观支持度上交互作用显著(∧=0.920,P<0.01);⑤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婚姻状况和工作状况在客观社会支持度上交互作用显著(∧=0.905,P<0.01).结论 男性戎毒劳教人员的社会支持状况较差,婚姻、工作等对男性戒毒劳教人员的社会支持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方法:对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958名本科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本科女护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高于本科男护生,但本科男护生消极情感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女护生(t=4.01,P0.01);本科护生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从一年级至四年级逐渐递增,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在生活满意度(F=11.78,P0.01)、积极情感(F=12.32,P0.01)、消极情感上有差异(F=11.26,P0.01);2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7~0.58,P0.01),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3~-0.38,P0.01);3领悟社会支持是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较好,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本科护生通过合理感知、调节、控制和运用情绪去解决实际问题、拥有更好的人际交往,最终增加幸福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差生的成败归因和成就动机差异。方法采用归因和动机量表对初中优、差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成功情境,优、差生能力(F=4.64,P〈0.05)和教学质量(F=12.37,P〈0.01)归因城乡差异显著;②失败情境,优、差生教学质量归因城乡差异显著(F=10.87,P〈0.01);③优、差生避免失败动机城乡差异显著(F=8.29,P〈0.01)。结论优、差生成败归因与成就动机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大学生自恋状况及不同自恋类型与成就动机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要求被试同时完成自恋人格问卷和成就动机问卷。结果①大学生显性自恋特质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F=2.692,P=0.031);隐性自恋水平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t=2.617,P=0.009);两种自恋类型都表现出显著的专业差异(F显性自恋=3.185,P=0.042;F隐性自恋=3.845,P=0.022);②显性自恋与追求成功动机显著正相关(r=0.374,P<0.01);隐性自恋与避免失败动机显著正相关(r=0.308,P<0.01);③显性自恋的权欲、优越感和自我钦羡对追求成功动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隐性自恋总分对追求成功动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隐性自恋的易感质维度对避免失败动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自恋类型有着不同的成就动机,可以通过了解个体的自恋特质来预测其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