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颈动脉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应用高频超声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评估冠心病发病情况与冠脉造影诊断符合率,寻找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早期有效便捷的诊断方法。方法:对23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其他高危因素或不典型心前区不适症状者进行冠脉造影后分为2组:造影正常组与冠脉病变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冠脉病变组颈动脉超声检查明显异于造影正常组,且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冠脉病变情况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超声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早期有效便捷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成两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并评分;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硬度。结果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度指标与不合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合并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与颈动脉紧张度、扩张性和僵硬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5,-0.125,0.417(P<0.01)。结论糖尿病加重冠心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度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显著相关,可通过了解颈动脉病变间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 将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成两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并评分;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硬度。 结果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度指标与不合并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合并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与颈动脉紧张度、扩张性和僵硬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85 -0.125, 0.417,统计显示明显相关(P<0.01)。 结论 糖尿病加重冠心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合并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度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显著相关,可通过了解颈动脉病变间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硬度  相似文献   

4.
韦波 《吉林医学》2010,31(11):1447-144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高血压组3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20例和20例对照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观察斑块的情况及对三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IMT增厚程度及斑块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高于高血压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情况,可作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疑似冠心病接受动脉造影的患者,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二维模式下重复测量颈动脉IMT三次,取平均值,比较颈动脉IMT检查结果与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及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140例患者中,冠心病单支病变者48例,多支病变者44例,非冠心病者48例。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冠心病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者的颈动脉IMT与非冠心病者对比,差异均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者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以间接反映冠心病的病变程度,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IMT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变化,探讨2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9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进行血清hsCRP浓度的测定。分析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说明血清hsCRP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冠心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EAT)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冠心病患者7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超声检测两组的EAT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两组的颈动脉IMT及EAT;比较不同病变程度的IMT及EAT值;评估冠心病颈动脉弹性与EAT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颈动脉IMT、EAT、低密度脂蛋白、腰围、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与患者的颈动脉IMT、EAT、低密度脂蛋白、腰围、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等指标密切相关;重度冠心病病变患者的颈动脉IMT、EAT指标显著高于中轻度冠心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IMT及EAT随着冠心病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EAT是评估冠脉病变的敏感指标,冠心病病变程度与IMT、EAT、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腰围、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在预防诊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兰烨  邓翠云 《吉林医学》2004,25(6):62-62
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相同的致病因素。为此,我们对长春市机关干部的体检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35-3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作为观察终点,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组200例冠心病患者中,颈动脉管腔狭窄≥50%者74例,病变程度与体重、肝功能、电解质情况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2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高脂血症明显相关(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意针对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及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超声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3例住院的老年人分成高血压组(105例)、高血压合并T2DM组(38例)和对照组(健康老年体检者60人)3组。入院后测血脂,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进行M235T多态性检测。结果 (1)AGT基因的TT基因型及高血压合并T2DM组的颈动脉超声异常率增高,以多支病变为主;(2)颈动脉超声有多支病变的,其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和T2DM患者颈动脉超声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而血脂水平的升高及AGT基因的TT基因型使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64层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外周血管超声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性质等方面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老年科和心内科住院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共129例,根据有无2型糖尿病(T2DM)病史分为:老年冠心病组(n=69)和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n=60).经64层双源螺旋CT检查、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对比2组患者冠状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性质的差异.结果 64-DSCT显示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冠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与老年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1.6%和55%,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的65.2%和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易损斑块的检出率较老年冠心病组高,且老年T2DM合并冠心病组IMT、斑块积分均高于老年冠心病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外周血管斑块数较单支病变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以多支血管病变为主,颈动脉、足背动脉病变以易损斑块为主.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超声可以预测冠脉病变,外周血管斑块数越多,冠脉病变的支数越多.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中,近年来最大的成就在于认识到了动脉粥样硬化是炎性反应性疾病,在粥样斑块形成、进展和最终破裂的过程中均有炎性反应介质的参与,炎性反应细胞及其释放的产物已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传统的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加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方法:对3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合并糖尿病者及非糖尿病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范围、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弥漫性病变、分叉病变、开口病变与小血管病变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病变程度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以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分叉病变、开口病变与小血管病变为特征;糖尿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重视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炎性反应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与糖尿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糖尿病导致外周血管病变的认识。方法对入选的1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以判定是否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并进行血清hsCRP定量检测。对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血清hsCRP异常比例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病变者(P<0.01),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者血清hsCRP异常率与正常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颈动脉斑块形成者比较血清hsCRP异常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②吸烟与非吸烟患者血清hsCRP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伴有高血压者血清hsCRP异常率与无高血压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按颈动脉IMT厚度将受试者分为正常和异常2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23,P=0.00)、hsCRP(OR=1.012,P=0.00)、LDL-C(OR=2.553,P=0.00)、HDL-C(OR=0.146,P=0.00)、高血压(OR=3.465,P=0.00)和吸烟史(OR=2.276,P=0.00)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结论血清hsCRP含量与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伴有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血清hsCRP异常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病变患者,高血压对血清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横截面积(IMCSA)的测定,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28例接受动脉造影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通过应用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智能跟踪血管影像分析系统测量颈动脉IMT及IMCSA,比较有无冠脉病变及不同程度冠脉病变与颈动脉IMT、IMCSA的关系.结果非冠心病者45例,冠心病单支病变组39例,多支病变组44例.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两冠心病组颈动脉IMT均较对照组增厚(P〈0.05),颈动脉IMCSA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并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的增加,IMT明显增加,IMCSA明显增大,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IMT及IMCSA可作为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计算机智能跟踪血管影像分析系统测量准确,使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糖状态造成大血管及微血管的病变,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肾衰竭等,炎性反应及内皮细胞的损伤贯穿于这些病变的始终,故减轻炎性反应及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在防治脑梗死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及其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40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各组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多发斑块检出率以及粥样斑块的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均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更高。对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念馨 《医学综述》2010,16(15):2341-2345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外周血管病变主要累及下肢动脉、颈动脉、上肢动脉等。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多因素相关,如高血糖、内皮功能异常、炎性反应等,对其进行研究对临床早期诊治、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超声血流成像仪能早期发现病变,对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和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情况,分析合并有MS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因疑诊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209例女性患者的资料。了解MS的流行情况,分析女性冠心病患者合并MS与不合并MS者临床特征及冠脉特点的差异,总结女性MS者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61.6%女性MS者罹患冠心病。女性冠心病组合并MS者较不合并MS者年龄大,BMI大,FPG、TG、UA水平高,HDL-C与apoA水平低(均P<0.01),冠脉三支病变更多见(44.4%vs 25.3%,P=0.033)。女性MS合并冠心病组与单纯MS者相比,年龄更大(P=0.001),FPG水平更高(P=0.013),apoA水平更低(P=0.001)。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比较流行,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更严重,严重影响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及其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40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各组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多发斑块检出率以及粥样斑块的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均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更高.对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