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潜艇艇员疗养时超氧化物岐化酶的量。方法 采用比色分析法检测 2 0例健康对照组及 58例潜艇艇员的总超氧化物岐化酶、锰超氧化物岐化酶、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的量。结果 潜艇艇员的 T-SOD与对照组比较 ,低于对照组 ,经统计处理 ,t=3 .3 4 5,P<0 .0 1。Mn SOD低于对照组 ,t=3 6.44,P<0 .0 0 1。而 Cu Zn SOD两组比较无意义。结论 潜艇艇员在特殊的环境中 ,可因多种有害因素促使他们体内产生脂质过氧化自由基 ,使得SOD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作为增效剂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6例强迫症病人在服用原抗抑郁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对照组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VBOCS量表)、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合用组和对照组Y-BOCS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0.872,P〈0.01),而治疗后两组评分则存在显著性差异(t=3.760,P〈0.01)。两组治疗后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奥氮平可作为增效剂用于治疗强迫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微量元素和氧自由基水平变化对脑组织损害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03/10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测定其急性期血清中的微量元素(锰、铜、锌、铁)及氧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皮质醇)的水平,与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对照。将脑梗死患者按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组(&;lt;5cm^3),中梗死组(5~15cm^3),大梗死组(&;gt;15cm^3);根据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度损伤(0~15分),中度损伤(16~30分),重度损伤(31~45分),比较梗死体积和损伤程度不同时以上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微量元素与自由基间的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114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梗死患者血清锰、铜、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皮质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1),血清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发锌、铜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血清铁水平较对照组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gt;0.05)。②脑梗死体积越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锰、铜、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越高(F=5.33~24.14,P&;lt;0.01),血清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越低(F=26.02,7.22,P&;lt;0.01。③损伤程度越重,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锰、铜、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越高(F=4.12~26.39,P&;lt;0.05或0.01),血清锌、铜一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越低(F=16.45,5.46,P&;lt;0.01)。④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表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丙二醛呈显著正相关(r=0.57,0.676,P&;lt;0.00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丙二醛呈显著负相关(r=-0.52),血清铜、锰与皮质醇呈显著正相关(r=0.79.0.93,P均&;lt;0.001)。结论:①脑梗死面积越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血清锰含量越高,提示血清锰的升高可加重缺血性脑损害。②脑梗死患者锰、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越高,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越低则脑梗死体积越大。神经功能缺损越重,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对脑组织损伤程度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③脑梗死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的失衡可加重缺血性脑损害,尤其可加剧脑缺血后自由基的产生,加重发病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4.
产后抑郁患者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IPT)方案治疗产后抑郁(PPD)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3例确诊为产后抑郁患者,采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总治疗次数12次,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第6个月随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1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人际间问题问卷(IIP)和夫妻适应量表(DAS)评估。结果(1)23例患者治疗后抑郁均分显著低于治疗前(EPDS-10:t=5.10,P〈0.001;HAMD-17:t=6.40,P〈0.001;治疗前、后DAS和IIP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例痊愈患者与9例未愈(部分缓解+无缓解)患者治疗前抑郁评分(EPDS-10和HAMD-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该两组患者治疗前IIP的社交回避、复仇2个子量表比较结果显示:痊愈患者较少回避社交(t=3.50,P〈0.01)和较少复仇(t=2.80,P〈0.01);(3)23例产后抑郁患者治疗后第6个月抑郁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EPDS-10:F=24.30,P〈0.001;q=6.44,P〈0.01;HAMD-17:F=33.59,P〈0.001;q=4.88,P〈0.01)。上述时点IIP和DAS总分比较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方案对产后抑郁有较好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短期中等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运动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对运动组大鼠进行游泳训练,对照组正常饲养。训练结束后,取大鼠左心室心肌样品测定90D活性。[结果]运动组心肌组织锰-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SOD和铜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中等强度运动通过升高心肌组织锰-SOD活性发挥保护心脏作用。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化疗前3个疗程的符合乳腺癌诊断患者110例,于化疗前1~2d、化疗中5~7d、化疗后5-7d3个时间点进行癌因性疲乏的测量。结果 化疗中和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属于中等程度,化疗前、中、后的疲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9,P〈0.01),化疗后5~7d疲乏最重。化疗前、中、后疲乏程度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2.0625,P〈0.01)。影响癌因性疲乏的因素化疗前有医疗方式(t=2.24,P〈0.05)、化疗方案(t=2.18,P〈0.05)和疗程(t=3.59,P〈0.01);化疗后有医疗方式(t=2.53,P〈0.05)和化疗方案(t=2.21,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关注和重视癌因性疲乏,尤其是应加强对化疗中5~7d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关注和指导,使护理干预更有依据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飞行人员疗养前后血浆、尿液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旨在评定疗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例飞行人员,以入院疗养两天内作为疗养前,疗养至20天时间为疗养后,测定疗养前后血浆、尿液LPO含量。结果结果发现疗养后比疗养前血浆LPO下降、尿液LPO含量升高(P<0.05),疗养后血浆LPO下降和尿液LPO升高负相关(r=-0.638,P<0.05)。结论血浆、尿液LPO可以作为疗养效果评定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前患者的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与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2例行介入治疗的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于通知手术13的当天和手术前1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研究组术前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不做心理干预;对调查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前后比较。结果两组第1次评定无显著性差异(t=2.02,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差异极显著(t=5.23,P〈0.01);对照组前后2次评定无显著性差异(t=2.04,P〉0.05);研究组干预后与对照组第2次评定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4.43,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增强心脏介入术患者的自信心,消除或减轻焦虑情绪,保证介入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口腔溃疡儿童的T细胞亚群及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复发性口腔溃疡(ROU))L童的T细胞亚群和微量元素在血清中的变化。方法临床随机抽取2,12岁患ROU的儿童及年龄性别相当的健康儿童各25例,采静脉血,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用VIDE02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血清锌、铁、铜、镁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OU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2、5.05、2.21,P均〈0.05);ROU组微量元素中的锌、铁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7、3.95,P均〈0.05),而两组的镁和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25、1.93.P均〉0.05)。结论T细胞亚群、锌和铁降低可能与儿童复发口腔溃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时效及其对血浆β-内啡肽、一氧化氮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方法:①选择2003—05/2006—0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68例。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编码随机抽取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②治疗组:选取突出部位相对应的双侧夹脊、患侧环跳,L4-5配患侧阳陵泉,L5~S1配患侧委中。各穴以触电感向下肢传导为得气征象,并接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刺激参数均为调频波、刺激强度(恒流输出)为患者所能接受而不引起痛苦的最大强度,一般为10~20mA。1次/d,每次30min,10d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隔3d,共观察2个疗程。对照组:参照《针灸学》选取患侧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刺激参数和疗程同治疗组。③采用国际公认的疼痛询问量表进行疼痛综合评定;观察两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首次治疗后维持时间,并通过目测类比定级法比较治疗开始前、首次治疗后(代表即刻效应)及最后一次治疗前(代表远期效应)的平均疼痛分数;采用杨氏评分法评定疗效。④于入院第2天、治疗1次后、治疗1疗程后及治疗2疗程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于入院第2天及疗程结束后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含量,羟胺氧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含量。 结果:68例病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在选词阳性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疼痛分级指数总分、视觉模拟尺度、疼痛强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4.52~6.64,P〈0.01)。②治疗组的镇痛起效时间短、镇痛维持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63~75.93,P〈0.01)。③治疗组首次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48%,治疗结束时共下降88%;同时,对照组首次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下降30%,治疗结束时下降69%,均有统计学意义(t=17.57~67.6,P〈0.01),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24~7.57,P〈0.01)。④治疗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5.99,P〈0.05)。⑤治疗后两组β-内啡肽含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t=2.90~13.86,P〈0.01)。且治疗组上升明显(t=124.53~304.40,P〈0.01)。⑥两组治疗后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均较冶疗前显著降低(t=2.05~8.77,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较治疗前显著增高(t=2.39~5.47,P〈0.05)。两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氯、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差值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73~22.96,P〈0.01)。④两种疗法对年轻者疗效显著,对年老者疗效略差(x^2=9.88,P〈0.01)。 结论:电针夹脊穴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浆β-内啡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具有良好的即时和远期镇痛效应,且维持时间长,并能降低一氧化氮和丙二醛水平,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景观疗养护理对疗养员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广州疗养院109例高血压疗养员及155例健康疗养员进行景观疗养护理,景观疗养前后使用中国军人睡眠质量量表对其睡眠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疗养员睡眠质量总均分以及睡眠效果、睡眠可持续性、社会功能等3项指标的评分在景观疗养后均高于景观疗养前(均P〈0.05),健康疗养员在景观疗养后睡眠质量总均分及睡眠效果评分均高于景观疗养前(均P〈0.05)。景观疗养前,高血压疗养员睡眠效果、睡眠可持续性、睡眠潜伏期及社会功能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健康疗养员(均P〈0.05);景观疗养后,高血压疗养员睡眠可持续性及社会功能的评分仍低于健康疗养员(均P〈0.01)。结论通过景观疗养。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疗养员及健康疗养员的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康复,达到良好的疗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96例符合DSM-Ⅳ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与一般家庭作对照,从家庭的角度评价抑郁症的疾病负担。结果抑郁症患者患病后家庭功能存在障碍的家庭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2.5%比17.3%;χ^2=68.125,P〈Q05),患病后比患病前家庭功能出现障碍的比例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2.5%比24.0%;χ^2=118.387,P〈0.01)。经配对检验,患病后APGAR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比患病前显著降低(t分别为10.874,7.330,11.649,8.240,11.797,10.162;P〈0.01)。家庭成员生活质量评定,在SF-36的8个因子中,生理职能(t=6.024,P〈0.01)、一般健康(t=12.254,P〈0.01)、社会功能(t=11.225,P〈0.01)、情感职能(t=10.328,P〈0.01)和精神健康(t=14.625,P〈0.01)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理机能(t=1.856,P〉0.05)、躯体疼痛(t=1.114,P〉0.05)、精力(t=0.032,P〉0.05)三个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对家庭功能和家庭成员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严重和多层次的,需进行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飞行人员疗养期间护理效果,并探讨疗养护理的内容方法,为提高疗养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来院疗养的5186名飞行人员进行整体化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飞行人员的心肺功能、体能指数和亚健康状况部分较入院时有显著提高,其中入院时心率(77.52±3.16)次/min,出院时心率(74.83±4.25)次/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P〈0.01);入院时体重超重846例,出院时体重超重20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30,P〈0.01);230名高血脂飞行人员入院时胆固醇增高99例,出院时6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55,P〈0.05);飞行人员体能训练前运动优秀率占19.82%,训练后占63.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89,P〈0.01)。结论系统整体性做好军队飞行人员疗养期间护理工作,对其保持和恢复身体素质、促进健康状况、提高飞行耐力和保证飞行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早期干预在围产期脑损伤神经行为发育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围产期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84例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静脉给予营养神经细胞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做被动体操,视、听、触觉刺激,进行Vojta、Bobath联合康复疗法。疗程结束后通过临床评估和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92.86%,对照组总显效率为73.81%(P〈0.05)。1岁时Gesell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大运动能区(t=2.746,P〈0.01)、精细运动能区(t=5.560,P〈0.01)、语言能区(t=2.746,P〈0.01)、个人社交能区(t=2.267,P〈0.05)、社会适应能区(t=2.301,P〈0.05)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和改善患儿运动、语言、社交、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情绪障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观察和分析,以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实验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西酞普兰组95例,安慰剂组93例。患者口服西酞普兰20nag或安慰剂,每天口服1次,疗程6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基线、治疗后1、2、4、6周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抑郁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I-lAMA)评定焦虑症状,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30,version3)评定生活质量,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之疾病严重程度、总的进步、疗效指数评定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末两组HAMD评分的F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01±2.71)分比(15.46±3.47)分,t=-3.124,P〈0.01],减分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74-2.40)分比(3.68±2.21)分,t=3.170,P〈0.01];治疗4,6周末HAMD评分、减分值及HAMA评分、减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950…6066,-7.124,5.553,-4.511,3.94l,-5.601,3.270;P〈0.01);CGI评分结果表明,基线水平两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45,P〉0.05),6周末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治疗后总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08,P〈0.05),6周末两组患者评定点进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50,P〈0.05);6周末两组患者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头发中锌、铜、铁、钙的含量。方法于2003—10在武汉市某区随机抽取1800名健康婴幼儿,取婴幼儿枕部头发,每人不少于0.5g,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发样中锌、铜、铁、钙含量。结果所有婴幼儿的资料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性别婴幼儿比较:发锌、铁和钙含量男女无差异(P〉0.05),发铜男童低于女童【(10.37&;#177;5.58),(10.91&;#177;5.25)μg/g,t=2.06,P〈0.05】。②不同年龄婴幼儿比较:0~3个月婴幼儿头发锌、铜、铁、钙含量均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与0-3个月组比较:各年龄组发铜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3种元素的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明种元素的含量分布:95%的婴幼儿各元素含量分布在以下范围:锌:80-120μg/g;铜:4-11μg/g;铁:30~40μg/g;钙:200-500μg/g。结论武汉市婴幼儿头发中4种元素的含量呈偏态分布,除铜以外,锌、铁和钙含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非AIH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临床实验疗效。方法 收集49例临床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非AIHA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为35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的常规输血患者,对两组所有患者输血前l小时和输血后24小时的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几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前后,血中TBIL(t=3.76,P〈0.01),DBIL(t=4.18,P〈0.01),Hb(t=8.69,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尿中尿胆原(x^2=3.094,P〉0.05)和尿胆红素(x^2=2.001,P〉0.05)在输血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前后除了Hb(t=4.252,P〈0.01)外,其余TBIL、DBIL、尿胆原和尿胆红素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输注洗涤红细胞前,两组患者Hb(t=0.174,P〉0.05)、TBIL(t=0.26,P〉0.05)、DBIL(t=1.58,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而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后,两组患者除了Hb(t=0.286,P〉0.05)外,其TBIL(t=2.30,P〈0.05)和DBIL(t=2.08,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非AIHA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能提高血红蛋白,但红细胞有加速破坏的倾向,增加患者肝脏转化功能的负担,故应尽量不输洗涤红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雷公藤佐治糖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效果。方法40例糖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病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20),两组病儿均给予吸人普米克干粉剂,在发作期吸人β2受体激动剂,严重时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雷公藤0.5mg/(kg·d),分为2~3次口服,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糖皮质激素较快减量的过程中峰值流速(PEFR)始终在预计值的80%以上,糖皮质激素的维持量明显小于对照组(t=-4.73,P〈0.01)。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t=2.493~3.476,P〈0.05)。结论小剂量雷公藤佐治糖皮质激素依赖性哮喘病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改善尿毒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方法将2002—02/2004—04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干预组(n=26),心理干预组接受心理干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每组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抑郁自评量表(20个项目,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61~70分者为中度,70分以上者为重度)测评,观察两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和量表测查,评定结果全部纳入分析。心理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治疗后(40.5&;#177;4.7)比治疗前(58.3&;#177;4.7)显著下降(t=3.68,P〈0.01);对照组治疗后(55.3&;#177;5.1)与治疗前(57.7&;#177;5.8)的差异无显著性(t=0.58,P〉0.05);心理干预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52,P〈0.05),结论心理干顶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丹参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功能的影响,检测其对自由基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01-04/2005-02在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眼科住院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5例51只眼,16例为双眼发病,19例为单眼发病。全部患者在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6mL(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含生药丹参3g.批号19990301),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6周为1个疗程,6周后进行视力和视敏度检测。抽取静脉血,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丙二醛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含量为硝酸还原酶法。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5例患者的51只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视功能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平均视力、30&;#176;视敏度及30&;#176;- 60&;#176;视敏度均明显升高(0.43&;#177;0.29,0.66&;#177;0.32,t=3.389,P〈0.05;12.17&;#177;1.37,14.89&;#177;1.57,t=3.157,P〈0.05;5.36&;#177;0.88,6.87&;#177;0.94,t=4.458,P〈0.05)。②治疗前后自由基水平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3.9&;#177;0.5,7.2&;#177;0.9) pkat/L,t=3.125&;#177;4.443,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丙二醛及一氧化氨水平均明显下降[(7.88&;#177;0.94,3.14&;#177;0.33,t=3.147,P〈0.01;(83.7&;#177;11.4,54.3&;#177;8.6 μmol/L,t=5.784,P〈0.01)]。结论:①使用丹参后患者的视力和视敏度显著提高,说明丹参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觉功能有一定改善。②其改善途径为丹参通过刺激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而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水平,并且使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下降,提示丹参具有削弱自由基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