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所致的泪膜功能变化。方法取2010年4月~10月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患儿32例(64只眼)为观察组,取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32例(64只眼)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uorescein,FL)。结果过敏性结膜炎患儿的泪膜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SIt、BUT、FL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右眼SIt、BUT、FL检查明显相关,观察组患儿SIt与BUT、FL检查不具有相关性,BUT与FL检查具有相关性。结论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会使泪膜稳定性降低,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往往双眼起病,且泪膜功能改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敏性结膜炎与干眼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5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入组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眼部检查的40例正常志愿者入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基础泪液分泌实验等。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分析过敏性结膜炎与干眼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34例出现干眼症,且检查发现其泪膜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Si T、BUT、FL等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泪膜功能存在一定的异常情况,其稳定性较低,易导致干眼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干眼症的症状,要及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入选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者,行干眼仪检查、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测定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实验,并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情况。结果:糖尿病组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干眼仪检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下降,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的泪膜功能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等,以便发现早期并发症患者,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客观指标变化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1例(102眼)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40眼)正常人泪膜破裂时间,并行泪液分泌试验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观察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显著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显著增高,基础泪液分泌值显著减少.糖尿病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及基础泪液分泌值与血糖控制情况呈显著相关性,而与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可预防干眼症的发生,缓解或消除干眼症症状.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与血糖水平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5例(70眼)2型糖尿病患者和38例(76眼)正常健康人群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分析与患者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值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1),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值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基础泪液分泌值减少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升高,控制好血糖水平能够改善干眼症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KG*2〗探讨儿童轻度过敏性结膜炎中干眼发生的原理及不同方案疗效,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HTH〗方法〖KG*2〗回顾性分析4~10岁轻度过敏性结膜炎患儿(观察组)101例及健康儿童(对照组)10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儿检测过敏原。比较2组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FL)评分、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分析BUT、FL评分、TMH与病程的相关性。观察组根据治疗方案中是否有人工泪液分为A组42例和B组59例,比较A、B组治疗前后BUT、FL评分、TMH。 〖HTH〗结果〖KG*2〗观察组BUT短于对照组;F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2组TM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过敏性结膜炎BUT与病程呈负相关(r=-0.439,P<0.01),FL评分与病程呈正相关(r=0.396,P<0.01),TMH与病程无相关性(r=0.043,P>0.05)。治疗后,A、B组BUT长于治疗前,FL评分低于治疗前,A组TMH高于治疗前;A组BUT长于B组,FL评分低于B组,TMH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KG*2〗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通过降低双眼泪膜稳定性,破坏角膜上皮完整性,造成干眼症状,而对泪液分泌无显著影响。病程越长泪膜稳定性越低,角膜上皮破坏越严重。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干眼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180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干眼症状评分的变化,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83.3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干眼患者,从临床有效率、干眼症状评分、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等方面分析,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组治疗方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干眼症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入案例为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列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同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滤纸条平均浸润长度、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以及发生干眼症的概率,总结诱发干眼症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滤纸条平均浸润长度低于对照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泪液基础分泌量与泪膜破裂时间是糖尿病患者诱发干眼症的相关因素。观察组患者干眼症发病率为58%,高于对照组的干眼症发病率12%(P0.05)。结论泪液基础分泌量与泪膜破裂时间是糖尿病患者诱发干眼症的相关因素,与健康人士相比,糖尿病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更短,基础泪液分泌值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更高,临床提倡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最大程度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患者与干眼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5例(130只眼)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40例(8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36例(72只眼)无免疫系统疾病、无糖尿病者(对照组)进行临床症状积分,并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及Sehirmer Ⅰ试验。结果免疫系统疾病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及角膜荧光素染色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系统疾病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症状积分、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的比较,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系统疾病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和年龄呈正相关,而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则和年龄呈负相关;糖尿病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和年龄呈负相关;对照组的泪液分泌量和年龄呈负相关。结论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是干眼病的易患人群。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检测可作为免疫系统痰病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逍遥散加味方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取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眼科门诊60例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局部点色甘酸钠滴眼液联合逍遥散加味方干预治疗;对照组单纯局部点色甘酸钠滴眼液,两组干预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下降,SIt明显增多,BUT延长,FL积分减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逍遥散加味方联合色甘酸钠滴眼液,能明显改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泪膜功能,减少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眼表综合分析仪结合临床病史、体查对过敏性结膜炎患儿合并干眼进行诊断,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佛山爱尔眼科医院门诊2016-01—2016-12间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的6~14岁患儿105例(210只眼)作为研究组和无结膜炎6~14岁正常患儿102例(204只眼)作为对照组,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对两组患儿的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TBUT)、泪河高度(TMH)、脂质层观察、睑板腺拍摄、结膜充血情况、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TMH、首发泪膜破裂时间(NIT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TBUTa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膜充血分级评分、脂质层分析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发现64例患儿为干眼患儿,发病率为60.95%。结论眼表综合分析仪作为一种可靠、高效的眼病诊断仪,可用于过敏性结膜炎患儿干眼的诊断,对临床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辅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本院眼科就诊的57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9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干眼主观症状评分、睑板腺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液分泌试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辅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干眼主观症状评分及睑板腺功能评分,延长泪膜破裂时间,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得分,增加泪液分泌,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期反复发作的睑缘炎导致相关性干眼治疗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角膜科的患儿36例(55只眼)进行观察,治疗前后分别行眼前节检查,对比睑板腺功能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rar break-up time,BUT)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uorescein,FL)。结果患儿的泪膜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患者治疗前后的睑板腺功能评分、BUT试验和FL评分有明显变化;S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睑板腺功能评分与BUT呈负相关(r=-0.667,P=0.000),与FL呈正相关(r=0.722,P=0.000),与SIt无明显相关性(r=-0.108,P=0.457)。结论在临床上睑缘炎导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患儿,若睑缘炎得到良好的治疗,并且联合使用人工泪液,配合局部外用中药,患儿的自觉症状能够明显好转,泪膜稳定性有所提高,且可防止睑缘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均为单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和实验组(采用氯雷他定+氟米龙滴眼液治疗)两组,每组各52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差异显著(P<0.05),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均升高(P<0.05);实验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降低(P<0.05);实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安全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氯雷他定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机依赖症对大学生干眼症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随机对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级学生1156人进行手机依赖问卷调查,依据手机依赖标准筛选出有手机依赖671人,无手机依赖485,从两类人群中分别抽取50人,设立实验组(手机依赖组)和对照组(无手机依赖组),就两组学生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泪液分泌量平均值为(5.1±1.6)、泪膜破裂平均时间(3.4±1.1)、角膜荧光素染色平均评分为(5.4±1.5)三者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机依赖症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及评分升高,基础泪液分泌减少,趋向干眼症标准,手机依赖症患者由于长时间注视手机导致泪液蒸发过多易引起干眼症,这为指导学生健康使用手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取单眼原发性进行期翼状胬肉患者30例;以翼状胬肉眼为观察组,另一眼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查并记录泪液分泌试验、泪液羊齿状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将结果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Schirmer Ⅰ试验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7.
秦华 《当代医学》2011,17(27):40-42
目的探讨泪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术眼干眼症状及相关指标变化。方法 37例37眼泪腺肿物患者行泪腺肿物切除手术,分别观察术前、术后2周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等,并行相关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泪液分泌检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结果泪腺肿物切除术后2周,小部分患者出现干眼症状(16%),反射性泪液分泌减少,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2周角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和泪膜破裂时间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泪腺肿物切除术后,小部分患者术眼出现干眼症状,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8.
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组和人工泪液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西医临床总疗效、视力、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染色。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安全性较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全面评估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儿的干眼状况,了解其伴随干眼的临床特点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取2015年01至06月儿童医院眼科门诊诊断为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患儿65例(65只眼,右眼数据)为观察组。取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儿童65例(65只眼,右眼数据)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症状评估、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fluorescein,FL)及眼睑刷上皮病变(Lid-wiper epitheliopathy,LWE)检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结果   (1)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患儿的干眼症状评分较正常儿童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8.589 P < 0.01),其中畏光(23.59%)、异物感(18.08%)、瞬目异常(14.49%)、迎风不适(20.90%)是患儿最常见的症状;(2)春卡患儿的裂隙灯检查体征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组( Z = -9.902 P < 0.01);(3)干眼相关检查:春卡患儿的泪膜破裂时间(7.06±3.51)较正常儿童(13.34±4.82)明显缩短( Z = -6.729 P < 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1.82±1.69)较正常儿童(0.23±0.46)明显升高( Z = -6.355 P < 0.01);眼睑刷上皮病变的评分(1.03±1.00)较正常儿童(0.31±0.50)明显升高( Z = -4.463 P < 0.01);(4)春卡患儿干眼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患儿的体征评分相关( r = 0.259 P < 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与体征评分相关( r = 0.269 P < 0.05);泪膜破裂时间与角膜荧光素染色( r = -0.283 P < 0.05)及眼睑刷上皮病变( r = -0.252 P < 0.05)的严重程度相关;角膜荧光素染色与眼睑刷上皮病变( r = 0.307 P < 0.05)的严重程度相关。   结论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患儿伴随明显的干眼,其干眼的严重程度与患儿结膜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为进一步探讨春卡患儿病情转归过程中的干眼变化情况提供了基础,也为春卡患儿急性期使用人工泪液辅助治疗提供了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泪膜功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泪膜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65例(130眼)分为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组25例(50眼)、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20例(40眼)、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BDR)20例(40眼)组,对患者分别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结果: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DR)组、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BDR)组、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组SchirmerⅠ试验值、BUT值均下降(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增加(P<0.05)。糖尿病眼底病变程度与SchirmerⅠ试验、BUT呈负相关,与角膜荧光素染色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可导致患者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及角结膜上皮的损害,且损害程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