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影响,以提高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的残障接受度.方法 将64例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采用残障接受度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态,为截瘫患者直系亲属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时1 000名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截瘫患者直系亲属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患者直系亲属因性别、角色及年龄不同,心理健康状态存在差异(均P<0.05).结论 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院收治因“脊髓损伤致双下肢截瘫21年伴双足坏死2月余”患者,在气管内全麻下行双下肢股骨中段截肢术后并发重度急性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伴高血钾和高血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罗红 《中国科学美容》2011,(14):123-123
目的探讨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行褥疮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患者术前评估及护理、术后的专科护理进行评价。结果17例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术后均全部痊愈,康复出院。结论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通过对创面管理、营养支持、卧位管理、大小便管理及心理护理、肢体功能训练等护理可以明显缩短病程、促进褥疮的修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配合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消化系统管理在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2011-2013年上海长征医院脊柱外科84例采用消化系统管理模式处理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因素、颈椎受伤节段、手术情况、腹部管理方法及预后,统计经处理后腹部症状的缓解情况。对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的消化管理,我科采用的是营养支持、液体管理、物理刺激、有效通便等方法。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有效的消化系统管理,67例患者(82%)的腹部症状不同程度的得到了缓解,无1例行结肠造瘘,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及时、合理的消化系统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颈椎外伤伴截瘫患者的腹部症状,提升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8岁,因右侧下肢无力9个月,截瘫2个月入院。9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无力,不伴疼痛,未就诊。此后逐渐加重,6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诊为“右膝关节积液”,行右膝关节置换术,4个月前出现排尿困难,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症”,行前列腺摘除+膀胱造瘘西方世界个月前出现截瘫伴剑突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大便失禁,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3岁.因查体发现膀胱结石2个月于2007年7月28日人院.患者29年前因胸椎外伤致截瘫,术后排尿不畅,B超检查发现膀胱结石.查体:神清,截瘫,胸骨剑突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肉萎缩,肌力0级.  相似文献   

8.
老年陈旧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伴截瘫以往常常不仅因其合并症多、病情复杂,而且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被列为手术禁忌.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该病进行手术治疗,本院2004~2009年手术治疗老年陈旧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伴双下肢截瘫患者13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措施在促进截瘫患者达到康复目标中的作用.方法:对25例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观察患者生活质量、自理能力、自主排尿及合并症情况. 结果:90%以上病人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除四肢瘫痪者外,22.5%能拄拐行走,20 %可自坐、翻身、完成床与轮椅的转换,45%建立了自主膀胱功能,无1例并发症. 结论:对截瘫患者自我管理进行干预,可促进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是截瘫患者康复、回归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边缘性病灶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与截瘫的疗效.方法 对2000年5月~2005年6月收治32例伴有后凸畸形与截瘫的重度胸腰椎结核,采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同时用钛网和钢板重建脊柱稳定性,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结果 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融合率100%.在胸段、胸腰段及腰段后凸畸形分别平均纠正29°、25°及19°,随访时矫正度丢失<10°.伴截瘫者11例,Frankel神经功能达到E级.本组脊柱结核均治愈.结论 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畸形矫正效果好,骨性融合时间短,减压彻底,结核病灶无复发.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8年~1990年采用单侧臀大肌上部岛状肌皮瓣V—Y推进修复骶部褥疮5例。本组均为男性。年龄25~72岁。胸椎骨折伴完全性截瘫1例,腰椎骨折伴完全性截瘫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病程1.5年~3年。褥疮溃疡面积最小3.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acun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截瘫伴褥疮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截瘫伴褥疮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年龄38~53岁,平均4 7岁。比较缛疮创面面积变化和细菌感染情况。结果 9例患者均取得创面愈合。治疗后创面平均面积从治疗前的38.9 cm-2(26.3 cm-2~61.4 cm-2)减小到23.2 cm-2(6.8 cm-2~48.6 c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0.1 d(8~32 d).其中2例直接缝合,7例行转移皮瓣。末次创面培养均无细菌生长。结论 VSD技术治疗截瘫伴缛疮患者疗效显著,可使褥疮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截瘫患者直系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态,为截瘫患者直系亲属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0名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截瘫患者直系亲属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P〈0.01);患者直系亲属因性别、角色及年龄不同,心理健康状态存在差异(均P〈0.05)。结论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截瘫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2例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加强肠造口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选择及应用造口用品,评估癌因性疲乏,加强排便护理、运动锻炼、中医调护、饮食护理等.结果 患者癌因性疲乏减轻,无疲乏17例,轻度疲乏9例,中度疲乏4例,重度疲乏2例.住院时间为25~46 d.结论 对直肠癌造瘘术后癌因性疲乏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谭伦  郭勇 《临床骨科杂志》2007,10(5):467-467
1998年10月~2005年4月,我院应用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加前路复位、减压和植骨治疗2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截瘫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3岁,因"胸腹壁浅静脉迂曲扩张15年,伴腹胀半个月"于2009年10月25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因子宫内膜癌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性,25岁,因"发现右上腹包块3年"于2009年8月25日入院.3年前患者偶然触及右上腹鸡蛋大小包块,其后包块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伴腹胀,饱餐后明显.  相似文献   

18.
脊柱结核伴截瘫的手术时机和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的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2例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及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修订的Frankel截瘫分级。结果所有患者获6~40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一例术后2个月结核复发,余者结核无复发,后凸角度无明显丢失。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1个月以内者有21例,有效率为85.7%。术后A级患者3例中1例无效,2例好转;B级(4例)、C级(12例)、D级(23例)患者均好转,其中C级2例治愈、D级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76.2%。结论脊柱结核伴截瘫患者神经压迫多缓慢产生,症状持续时间越长、瘫痪越重,预后越差。应在完善术前抗结核治疗减轻中毒症状后尽早手术,如果截瘫进展或脓肿即将破裂可提前手术。  相似文献   

19.
(上期连载文章刊登于2012年第9期842页)18.截瘫患者如何预防褥疮?截瘫患者因感觉丧失及肢体活动障碍,长时间卧位或坐位常会在身体承重部位、体表骨突出部位形成褥疮。严重褥疮会形成皮肤破溃、感染。预防褥疮要  相似文献   

20.
对胸腰椎骨折伴截瘫行前路减压术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椎骨折伴截瘫前路减压术的探索始于70年代.由于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CT及MRI的应用,使人们确信脊柱骨折中脊髓神经所受打击或压迫大多来自硬脊膜前方;因此,后路椎板切除术不适用于多数截瘫病例,而施行前路减压术却有了肯定的理由。近年来,胸腰椎前路减压的合理性已获公认,并被视为脊柱骨折并截瘫外科治疗的一项重要进展. 脊柱损伤伴脊髓神经损伤行前路减压的适应证是椎体骨折合并不完全性截瘫.就骨折类型而言,最适宜于爆裂型骨折和屈曲压缩Ⅲ型骨折。不全截瘫的含义是从神经恢复的可能性来理解的,包括:①颈椎和胸椎损伤伴脊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