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氯胺酮(Ketamine)是一种分离性麻醉剂,临床上用于手术麻醉或作为麻醉诱导剂。由于该药具有致幻、致欣快等药物滥用潜力,在20世纪70年代上市后不久便在美国发生滥用问题,90年代中后期,氯胺酮相继在中国香港和大陆地区发生流行性滥用,造成严重的医学、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为深入了解氯胺酮滥用现状和危害,预防、控制氯胺酮滥用在中国的快速蔓延势头,受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委托,  相似文献   

2.
金币  杨恒  骆宏 《淮海医药》2024,(1):104-106
<正>氯胺酮是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曾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但由于其各种副作用逐渐被淘汰。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氯胺酮除麻醉和镇痛作用外,还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艾司氯胺酮是从氯胺酮中分离提纯出的右旋体,其镇静镇痛及抗抑郁作用比氯胺酮更强,而精神反应等副作用则较少。1997年8月艾司氯胺酮作为一种静脉麻醉和镇痛制剂于德国上市;2019年新开发的艾司氯胺酮鼻喷剂作为一种快速抗抑郁药在美国上市,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于1962年首次被合成,系NMDA-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静脉麻醉。镇痛作用时可产生迷幻状态,出现镇静和记忆丧失;亚麻醉状态时可产生分离状态(人格解体或去真实感);高剂量时可出现严重的视、听幻觉分离(K-洞);停药后反应主要有激动不安、神智混乱或精神病症状;反复使用极易成瘾。氯胺酮滥用对家庭、生活技能和社交参与等均会产生负面影响;用药后的异常状态常会使用药者被抢劫、攻击,或被强奸。氯胺酮滥用者多死于过量中毒、溺水和交通事故,也有死于自杀者。  相似文献   

4.
氯胺酮(Ketamine)是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是一种分离性麻醉剂。近年来氯胺酮被作为一种娱乐性新型毒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滥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氯胺酮对人躯体及心理的作用。本文旨在综述氯胺酮长期及急性使用对夜间睡眠的影响。长期大量使用氯胺酮,可以导致睡眠障碍,主要为睡眠质量差、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低等。而小剂量氯胺酮急性使用,可以使早期慢波睡眠活动增加及振幅增高。氯胺酮可能通过增加突触可塑性、提高BDNF水平,从而增加慢波睡眠活动。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ketamine ,KT)是常用静脉麻醉药,苏醒期可致一系列精神症状[1].有实验表明[2]小剂量纳洛酮(Naloxone,NL)可以增强氯胺酮的镇痛作用,但能否拮抗其所致精神症状的不良反应未见报道.本实验主要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对氯胺酮麻醉小鼠苏醒期行为学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氯胺酮(ketalar)是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全身麻醉药:"分离麻醉"、不抑制心血管和呼吸系统[1,2],可用于麻醉前给药、镇静、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很多小儿手术时间短,不需肌肉松弛,全身麻醉时往往不需要气管插管,因此氯胺酮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但其缺点,苏醒时间长[3,4]、分泌物增多、心率增快、恶心呕吐及术后躁动、谵妄等给麻醉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研究表明,氯胺酮与其他镇静麻醉药复合应  相似文献   

7.
<正>氯胺酮是一种快速的非巴比妥类麻醉镇痛药,它能选择性地抑制大脑及下丘脑皮质系统,具有麻醉诱导快、镇痛作用强、苏醒期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多用于小儿短小、表浅手术。同时氯胺酮使用后可发生一过性呼吸暂停、喉痉挛、恶心呕吐、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1]。运用氯胺酮麻醉行小儿手术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充分认识到其潜在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是中国内地流行滥用的主要合成毒品种类之一(中国内地目前流行滥用的合成毒品主要包括苯丙胺类兴奋剂和以氯胺酮为主要成份制成的"K粉"两大类)。根据国家禁毒办2015年禁毒报告书显示,2014年登记在册滥用氯胺酮人数为22.2万,同比2013年上升15.5%。对2008年至2012年氯胺酮滥用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分析表明,62%的滥用者为25岁以下年龄的青少年,其中小于18岁的未成年人占10%。氯胺酮滥用导致大量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第一,氯胺酮滥用导致大量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第二,威胁公共安全并导致严重社会问题;第三,诱发或促进HIV/AIDS、性传播疾病及其它传染病的感染传播。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基础上,对氯胺酮滥用及其导致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氯胺酮列入国际禁毒公约管制的法理依据进行了探讨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妇科术后患者往往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影响[1]。近年来,硬膜外自控镇痛逐渐应用于术后镇痛中,患者可根据患者的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的滥用有愈演愈烈之趋向,滥用对象已自一般的高危人群向其他人员扩散之势态.因此,导致急性中毒性精神障碍案例也不断有所报导.现将我所收治的因滥用摇头丸、氯胺酮引起急性精神异常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龚云敏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73-2974
疝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早期手术干预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小儿手术多采用骶管阻滞,它具有止痛完善、肌松满意等优点,但是小儿在麻醉的过程中存在不配合,因此在麻醉的过程常辅助镇静药或进行全身麻醉[2].氯胺酮[3]为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全麻药,具有钱镇静、显著镇痛的作用;丙泊酚[4]是一种起效迅速、短效的全身麻醉药,通常患者能从麻醉中复苏迅速.本研究旨在探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清浊祛毒丸"在氯胺酮(K粉)滥用引发泌尿系损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或消除氯胺酮滥用对机体的生理损害。方法:设中成药"清浊祛毒丸"观察组和抗生素"头孢呋辛钠"加"地塞美松"对照组。对两组共73例氯胺酮滥用引起泌尿系症状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的比较。结果:"清浊祛毒丸"和抗生素"头孢呋辛钠"加"地塞美松"治疗均可明显的缓解包括尿痛、尿急、尿频、血尿、尿失禁等尿路刺激症状,降低尿常规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临床治疗初日和治疗20日的结果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胺酮滥用可以导致严重的泌尿系功能损害。"清浊祛毒丸"和"头孢呋辛钠"加"地塞美松"在缓解和治疗尿路刺激症状方面效果显著;但"清浊祛毒丸"在康复治疗方面更有优势,既有抗生素加激素的抑菌消炎的作用又具改善其他戒断症状的作用,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和标本兼治的特色,又具有抗生素加激素对此类炎症的治疗效果,而且在减少抗生素滥用和糖皮质激素滥用及其毒副作用方面更具临床实用价值以及重要社会意义。"清浊祛毒丸"是治疗氯胺酮滥用伴泌尿系功能损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氯胺酮滥用对性行为的影响,并分析我国六个省市氯胺酮滥用人群中HIV和HC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从2010年3月-2010年12月对北京、上海、云南、广东、湖南和湖北等地的强制隔离戒毒所中合成毒品滥用者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并统计分析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及HIV和HCV感染状况。结果:本次分析共纳入141名主要滥用毒品仅为氯胺酮的滥用者,其中女性占45.4%,平均年龄为(26.47±6.44)岁。调查对象使用氯胺酮后性冲动增强(t=-5.873,P<0.001),性活动次数增多(χ2=18.704,P<0.001),有56.9%的调查对象性活动时间延长,过去一年中,81.2%的氯胺酮滥用者使用合成毒品后与多人发生性关系。在该调查人群中未发现HIV感染者,但HCV感染率为30.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2.82,95%可信区间(95%CI):1.33-6.00]、初中及以下学历(OR=6.76,95%CI:2.81-16.24)、无业(OR=2.55,95%CI:1.17-5.58)为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氯胺酮有增强性行为作用,滥用者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该人群中有较高HCV感染率。研究提示相关部门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氯胺酮的滥用及其导致的HCV等性传播疾病的感染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以氯胺酮为主要成分的K粉滥用者成瘾特征及其危害性。方法:在4省份采用方便样本募集138例氯胺酮成瘾者,自拟氯胺酮滥用调查问卷开展现场调查,问卷中采用了修订的四阶段成瘾模型以描述氯胺酮成瘾过程。结果:氯胺酮滥用者以男性、汉族为主,婚姻状况多为未婚状况。氯胺酮滥用者首次出现药物渴求和开始规律使用药物的时间中位数均为30.0 d;进入强迫性使用阶段的时间中位数为60.0 d。氯胺酮滥用者强迫性使用药物的原因主要为"心中总想着K粉"(91.3%);50.5%的氯胺酮滥用者因"不吸时出现明显的不适(难受)"而强迫性使用药物。规律使用阶段,使用氯胺酮后欣快感的强度(VAS)评分中位数为5.50(cm),药物渴求感VAS评分中位数为7.22(cm),欣快感VAS评分和药物渴求感强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78(P<0.001)。长期滥用氯胺酮后,滥用者中出现的疾病症状主要包括尿频、尿急、血尿等泌尿系统症状(53.6%)、胃痛、胃炎等胃部症状(48.6%)、慢性鼻炎(36.2%)、鼻出血(21.7%)、鼻中隔穿孔(5.1%);部分氯胺酮滥用者学习/工作情况、社交活动、家庭责任承担等受到影响,甚至出现攻击他人或暴力行为和违法行为。结论:氯胺酮可以产生药物依赖性,其精神依赖是强迫性使用药物的重要原因;氯胺酮滥用可造成滥用者泌尿、消化系统等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氯胺酮滥用所致躯体-心理-社会功能损害,为制定预防氯胺酮滥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纳入武汉市五个强制隔离戒毒机构内符合条件的氯胺酮滥用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氯胺酮滥用患者平均年龄(30.13±7.12)岁,吸食氯胺酮时间平均为(89.47±48.49)月。吸食氯胺酮造成的身体损害症状前三位为"入睡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和"体重下降";造成的心理损害症状前三位为"健忘记忆力下降"、"烦躁易发火"和"胡思乱想、空想";造成社会功能损害症状前三位为"对身边的人和事关心变少"、"工作能力下降"和"人生无目标规划"。氯胺酮混吸其他毒品患者相比单纯氯胺酮患者,其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损害程度均高(P<0.05)。氯胺酮使用月数与躯体损害、心理损害和社会功能损害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氯胺酮滥用导致严重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健康危害。加强氯胺酮健康危害知识预防教育和提高抵制诱惑和拒绝的能力,有助于预防氯胺酮滥用。  相似文献   

16.
长期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将导致药物耐受。由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耐受进而造成成瘾所带来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1] 。N 硝基 L 精氨酸 (NO2 Arg)是一种经典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2 ] 。有研究表明NO2 Arg可抑制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3] ,然而关于其作用机制目前还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采用剂量递增法模拟临床阿片类药物耐受形成 ,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各脑分区、脊髓和血浆中甲硫脑啡肽 (ir MEK)、亮脑啡肽 (ir LEK)含量 ,以探讨内源性脑啡肽系统在NO2 Arg抑制吗啡镇痛耐受形成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17.
<正>苯丙胺类毒品又称为安非他明类(Amphetamines)毒品,是一类被广泛滥用的神经兴奋剂,其代表性毒品包括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即"冰毒",及其衍生物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苯丙胺类毒品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增长最为迅猛的新精神活性物质[1]。有由于可以快速引起吸食者短暂而强烈的欣快感,近年来苯丙胺类毒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滥用倾向越发严重,这也使得对苯丙胺类毒品的毒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儿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的恢复或减少疼痛引起的并发症[1]。随着人们对术后镇痛的了解,要求小儿术后镇痛逐渐增多。由于小儿的生理具有特殊性,考虑基层医院经济和技术的因素,我院对小儿下腹部手术进行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观察在小儿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涉县医院  相似文献   

19.
我国部分地区氯胺酮滥用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0  
目的:了解氯胺酮滥用的基本情况和滥用特征。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1个省、市、自治区的14个地区的娱乐场所发现的氯胺酮滥用者进行调查。结果:在720例氯胺酮滥用者中,东南沿海地区占85.0%;84.2%(580/689)的被调查者在用氯胺酮之前滥用过海洛因,15.8%(109/689)初次滥用的毒品为氯胺酮。滥用方式:以口服、与啤酒共用和鼻吸为主。初始滥用氯胺酮的主要原因是“好奇心驱使”,“目前”(入戒毒所前)的主要滥用原因为“寻求快感”。氯胺酮主要来源于歌舞厅/迪厅。12.7%(90/708)曾经经历过滥用氯胺酮导致的急性中毒,13.5%(96/710)发生过与氯胺酮使用相关的攻击他人行为,40.3%(287/712)发生过与使用氯胺酮相关的性冲动,5.5%(39/705)发生过与使用氯胺酮相关的性暴力行为,12.1%(85/702)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结论:氯胺酮滥用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但有流行蔓延之势;氯胺酮滥用可导致严重的身心损害。建议采取有利措施遏制氯胺酮滥用。  相似文献   

20.
丙泊酚以其镇静及催眠作用迅速、平稳,体内无蓄积,苏醒快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门诊小手术,但该药镇痛作用较弱.氯胺酮阈下剂量(<1mg/kg)即有较强的镇痛作用[1].本文采用小剂量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儿童门诊手术的麻醉并对其效果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