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萌  吴萍  徐维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7):110-112
目的:探讨优质精细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31日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70例AECOPD患者,依据住院号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精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P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精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AECOPD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SKIN概念框架联合JBI循证护理对新冠肺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效果。方法以SKIN概念框架为基础,按照JBI循证模式对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进行循证护理,通过提出问题、证据检索、证据质量评价、证据综合的步骤,制定无创正压通气鼻面部压力性损伤集束化预防护理措施并实践。结果持续干预2周后,实验组中仅有2例出现1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44%;对照组有15例发生1期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8.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SKIN概念框架指导循证护理实践,可降低新冠肺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动态管理策略并评价其实施效果, 为IAPI管理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采用非同期前后对照研究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 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压力性损伤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压力性损伤干预基础上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IAPI动态管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术前压力性损伤评分、IAPI发生率以及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压力性损伤评分分别为(14.69 ± 2.93)、(14.78 ± 2.89)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 P>0.05);对照组患者IAPI发生率为3.64%(4/110), 观察组患者为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 P<0.05)。干预前后手术室护士压力性损伤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29.13 ± 4.87)、(36.41 ± 5.83)分, 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 P<0.05)。结论实施IAPI动态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M透明敷贴联合泡沫敷料在预防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连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72 h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带氧状态下戴通气面罩,系上头带,调节头带松紧度。观察组患者采用3M透明敷贴联合拜尔坦泡沫敷料。在使用无创呼吸机面罩 7天后统计两组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时3M透明敷贴联合拜尔坦泡沫敷料的使用能有效地减少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俯卧位通气方式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采取传统俯卧位,观察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采取改良式俯卧位。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1周后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压力性损伤等级和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观察组未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俯卧位通气方式对预防重症医学科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等不良事件具有确切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其压力性损伤等级和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拜尔坦泡沫敷料在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无创辅助通气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鼻面部使用溃疡贴予以保护,观察组使用拜尔坦泡沫敷料保护,比较2组使用后的压疮发生情况和舒适度差异。结果使用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相较于溃疡贴,应用拜尔坦泡沫敷料更有助于预防ICU中AECOPD无创辅助通气患者鼻面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且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综合干预的实施,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胀发生的情况以及综合干预对无创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AECOPD(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综合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执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常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即患者通气过程中持续使用气道开放枕以达到持续有效进行气道开放,并采用呼吸机串联雾化吸入解痉平喘药物,同时通气治疗期间责任护士使用设计的无创通气护理记录单,指引护士规范操作。对照组则按常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通气间歇时雾化吸入解痉平喘药物、使用普通病房通用的护理记录单。比较两组无创机械性通气患者腹胀评分、通气后24 h、停机前的动脉血气值,通气失败的病例数。结果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患者因不耐受或病情加重24 h后转有创通气的,干预组1例,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通气时的腹胀评分在通气2 h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通气4 h和通气24 h时,干预组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通气后24 h以及停机前的pH值、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通气后24 h时2组患者的PaO_2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此以外,其余指标干预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轻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胀的发生,提高无创机械通气疗效及通气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订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探讨其对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entilator-induced diaphragmatic dysfunction,VIDD)的预防效果。 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组会议制订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便利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入住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病区的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2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共干预5 d。比较两组干预后VIDD发生率、膈肌厚度分数、膈肌位移以及血气分析指标。 结果 共纳入74例患者,脱落10例,最终纳入64例,其中试验组、对照组各32例。干预后,试验组VIDD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膈肌厚度分数、膈肌位移大于对照组,PaO2、K+高于对照组(两组K+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实施体外膈肌起搏康复方案能降低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VIDD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其膈肌与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制呼吸机固定头套在无创通气患者预防面部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呼吸科、ICU、EICU住院期间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及对照组各50例。改良组采用自制呼吸机固定头套固定呼吸机麻醉面罩;对照组使用麻醉面罩自配呼吸机固定头带固定呼吸机麻醉面罩。观察比较两种固定用具预防面部压疮的作用、患者满意及护士满意情况。结果 改良组无创通气治疗患者头面部压疮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的护士满意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自制的呼吸机固定头套可有效的预防及降低无创通气患者头面部压疮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溯源解决模式在无创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溯源解决模式实施前(2016年7月~12月)和实施后(2017年1月~6月)于我科接受无创通气干预的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无创呼吸机使用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无创通气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针对鼻面部压疮预防的溯源解决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压疮发生率及面部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溯源解决模式对无创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进行预防,可显著降低患者鼻面部压疮发生率及面部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安普贴水胶敷料对预防重症监护室无创呼吸机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将ICU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6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用安普贴水胶敷料贴于面部两侧和鼻根部以预防面部压力性损伤,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预防面部皮肤压力性损伤,比较2组患者面部受压部位皮肤损伤程度、面部舒适度及敷料更换次数。结果实验组患者面部受压部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敷料更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普贴水胶敷料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无创呼吸机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中应用,能有效的预防和降低患者因无创呼吸机治疗导致面部压力性损伤程度,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操作简单,节省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eCASH理念ICU机械通气患者管理方案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2019年5月1日-2019年9月30日入住的42组患者及其家庭设为对照组,使用目前监护室现行的医疗护理模式。将2019年10月1日-2020年2月28日入住的35组患者及其家庭设为干预组,实施基于eCASH理念ICU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管理方案。结果 对照组患者舒适量表得分(拔管后、转出ICU时)均低于干预组舒适量表得分(P<0.05),对照组轻度疼痛及达到理想镇静状态的频率均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患者和干预组患者意识模糊评分(CAM-ICU)、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MRC-score)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通过方案的临床实施,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度,为eCASH理念应用于临床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预防无创机械通气致面部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5年12月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56例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3月—2016年8月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58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病人面部压疮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无创机械通气致面部压疮发生率为2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1%(χ~2=16.96,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预防无创机械通气病人面部压疮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面部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预防或减少呼吸面罩漏气、对患者面部压力性损伤及增加舒适度的方法。方法研究纳入100例行无创通气治疗使用呼吸机面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自制防漏减压垫,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呼吸机每天使用时间和累计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漏气量监测呼吸力学曲线显示观察组均有较好的人机协调性;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和漏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防漏减压垫应用于无创通气治疗患者,明显改善了面罩的密封性和减少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集束化干预策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留住ICU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留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有效改善ICU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衰竭症状,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及留住ICU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模块化新型工具用于单次长时间俯卧位通气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价值,观察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旨在为未来俯卧位通气治疗的安全展开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ARDS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单次至少12 h的俯卧位通气,两组俯卧位通气标准流程一致,对照组采用垫软枕方式,观察组使用模块化新型工具。比较两组患者俯卧位通气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俯卧位前、俯卧位2h、俯卧位10h比较两组患者氧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面部、胸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部位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以Ⅰ~Ⅱ期为主,观察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块化新型工具用于ARDS患者单次长时间俯卧位通气中,较传统软垫的使用更利于减少患者俯卧位通气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在序贯性通气中替代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序贯性通气常规行无创机械通气4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序贯性通气实行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替代机械无创通气42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无创氧疗24 h内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pO_2);评估患者治疗12h后面部皮肤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配合程度。结果两组在通气24 h内的PaO_2,PaCO_2,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12 h后面部受压迫皮肤改变发生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合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湿化高流量氧疗在序贯性通气中替代无创机械通气,保证患者的有效通气量,预防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医源性皮肤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液体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预防无创通气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1月南京脑科医院ICU收治的面罩式无创通气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3M液体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粘贴于患者鼻面部,目标性监测无创通气治疗中患者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18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鼻面部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结论 液体敷料联合“U”形固定垫应用于ICU无创通气患者,对预防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HT5”H〗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切断模拟肺的交叉感染链减少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系统交叉感染之间的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某院ICU 250例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切断模拟肺的交叉感染链的方法,对照组模拟肺按常规处理。留取2组模拟肺使用前后的外表面、接口处、内表面培养,留取2组患者机械通气第24 h痰培养。观察2组患者VAP发病率、ICU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模拟肺消毒后,内表面带菌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第24 h痰培养的带菌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模拟肺使用后的带菌率均较使用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AP发病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干预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可拆洗模拟肺行高水平消毒,并且使用细菌过滤器,可以切断模拟肺的交叉感染链,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系统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水胶体敷料防治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11月,将107例使用无创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方法 护理面部受压皮肤,观察组53例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面部受压皮肤,观察比较两组面部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仅5例患者发生面部压疮,对照组则有3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