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3,(30):162-163
目的:分析儿科关键环节,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总结儿科病房环节管理不当易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管理,执行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加强了关键环节护理质量,消除了不安全的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重视儿科关键环节的护理管理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推行护理安全文化在心脏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文章将护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理念运用到CCU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逐步改变了护士的安全理念,调动了护士参与医疗安全的积极性,降低了护理风险,遏制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的风险管理工作。方法:结合实际,针对各类儿科病房风险,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实施儿科病房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结论:为提高儿科病房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切实以病人为本,全力防范各类风险,从而取得满意的护理实效。  相似文献   

4.
徐敬芬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5):161-162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安全在我院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总结我院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我院儿科护理病房的管理,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我院儿科护士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注重每一个儿科护理环节,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儿科护理安全。结论:重视我院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我院儿科患儿提高优质、舒心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及其作用。方法:分析目前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不安全因素及其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及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将安全管理应用到儿科护理中。结果:减少了护理工作中的医疗风险,提高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通过在儿科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保障了儿童在院护理的安全,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的风险管理工作.方法:结合实际,针对各类儿科病房风险,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实施儿科病房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结论:为提高儿科病房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切实以病人为本,全力防范各类风险,从而取得满意的护理实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护理管理对策,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31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该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310例患儿作为实验组,针对影响儿科病房环境质量的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护理管理对策,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病房空气质量的满意度、患儿活动室的满意度及室内装饰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对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形象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态度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影响儿科病房环境质量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缓解患儿焦虑不安的情绪,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3,(34):101-101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有效方法与效果。方法: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拓展专科护理内涵,强化健康指导,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结果: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病人满意度由96.2%上升到98.4%,病员呼叫率由16%下降到5%。同病种住院日缩短2—3天,病员住院费用减少10%。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强化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的理解,提升住院患者满意率,缩短了住院日。  相似文献   

9.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通过对儿科护士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强法律意识,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及职业道德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结果: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风险问题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安全的开展。结论:对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强调护理人员的法律风险意识及教育,在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S管理在妇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S管理方法应用到各项护理活动中,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评价,对病区环境、临床药品,物品等各项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进行检测,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实施5S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提升了护理人员素质,保障了护理安全。结论:5S管理可有效应用于妇科病房管理,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按照卫生部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要求,全科护士通过相关文件的学习,转变思想观念,采取责任小组包干式管理,夯实基础护理,提供全面易懂的健康教育,营造温馨氛围等措施。结果: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后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了护士的自身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探讨在病房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方法:主要通过患者刚人院时的细节管理,住院以后不同环节的细节管理:如基础护理时、护患沟通时细节护理、围手术期时细节管理、医疗收费时细节管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时细节管理和患者出院时的细节管理,进行具体探讨。结果:通过在病房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具体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减少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对患者住院期间不同时期的细节管理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护理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保证了护理安全,体现了我们关爱患者、关爱生命的宗旨,达到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健康的目的,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6S管理法在日常的各项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应用越来越普遍的管理技术,将6S管理法应用到普外科病房管理当中,对于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改善病人住院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素质起到巨大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将6S管理法应用普外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对普外科病房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服务病房的有效方法,提高护理整体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改变服务理念,调整工作模式,拓展专科内涵,提供人性化服务,感受亲情护理.结果:通过创建优质服务病房,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上升到98%.结论:创建优质服务示范病房,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和体会.方法:针对儿科病区的特点,改善病房环境,加强护士素质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制订优质护理服务计划,改革排班模式和职责分工,加强人性化服务.结果: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士的综合素质.结论: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更安全康复,家长更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医健康服务理念在血透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血透室自2021年1月起实施基于中医健康服务理念的安全管理,2020年为实施前,2021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应用常规安全管理,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20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病房安全管理质量评分、中医健康护理服务考核评分、患者Frankl评分、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患者对病房安全管理服务满意率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血透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开展基于中医健康服务理念的安全管理,其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7.
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降低护理风险,保障儿科患者安全,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风险预见性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按照风险管理程序进行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措施实施。结果: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投诉事件降低。结论:对儿科病人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首先想试点病房认真学习、讨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利用整体护理理念实施全方位、无陪护化管理模式.结果:透析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技术与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透析中心应用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输液室护理安全的现状,加强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引用PDCA法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测和考核,改进管理措施,提高护理安全。结果: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降低护理风险。结论:PDCA法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医疗护理工作中每个环节都有安全风险,儿科具有婴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缺乏安全意识等特点,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应急管理能力,面对突发事件时做出有效的应对和急救处理。尤其在护理高峰期,只有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提高婴儿的护理水平,减少安全隐患,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文章对儿科婴儿护理高峰期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在婴儿护理高峰期的应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