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诊断糖尿病足的骨关节异常X线表现,结果DF的X表现为骨质疏松伴病变处软组织肿胀;骨干对称性萎缩;早期骨端,关节边缘性骨质破坏;晚期趾间,跖趾关节碎裂和(或)破坏溶解消失及骨干破坏溶解消失;足背血管壁钙化;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骨质增生和骨膜反应.病变部位趾间,跖趾关节及趾、跖骨,并好发于足着力点.结论趾间,跖趾关节及趾、跖骨的骨关节破坏、溶解伴局部软组织肿胀为DF的X线主要表现,"图钉征"为本病特征,病变部位与足着力点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11例15个部位关节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神经性骨关节病X线、CT影像学表现。结果:膝关节1个、跖跗关节3个、趾跖关节6个、趾间关节5个。X线、CT征象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其内多发钙化斑,关节半脱位,关节腔积液,腔内游离体;关节囊线样钙化,关节间隙狭窄且宽窄不均;邻近关节面不规则骨质破坏、碎裂、溶解;骨质硬化、骨刺形成及骨刺断裂。结论:DNOAP多发生在足踝部,以跖跗关节、趾间关节、趾跖关节常见,X线是诊断的最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11例15个部位关节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神经性骨关节病X线、CT影像学表现.结果膝关节1个、跖跗关节3个、趾跖关节6个、趾间关节5个.X线、CT征象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及其内多发钙化斑,关节半脱位,关节腔积液,腔内游离体;关节囊线样钙化,关节间隙狭窄且宽窄不均;邻近关节面不规则骨质破坏、碎裂、溶解;骨质硬化、骨刺形成及骨刺断裂.结论DNOAP多发生在足踝部,以跖跗关节、趾间关节、趾跖关节常见,X线是诊断的最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4.
佐剂性关节炎早期病变的X线位相对比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X线位相对比成像活体研究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早期的骨关节改变。方法:SD大鼠左后足爪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建市AA模型后.于病变早期进行连贯的右后足爪X线位相对比成像.观察其骨关节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足爪肿胀度、体重等生理指标的检测和传统X线成像。最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行AA大鼠足爪的病理检查.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有后足爪跖趾关节在致炎后第10天.骨质改变不明显,仅表现为周围软组织肿胀第12天骨性关节面及其下出现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周围软组织肿胀加重。第14天骨质破坏区扩大、融合.尤其边缘部化表现明显。第16天.骨性关节面及其下骨质破坏区仍然存在.关节间隙与正常间隙比较显示增宽,周围软组织肿胀显著.第18天.可见明确的骨膜新生骨形成,骨质破坏区缩小.关节周围骨质密度增高.软组织肿胀减轻。X线位相对比成像能清楚显示上述改变.而传统X线成像却不能分辨。足爪容积及体重在实验期间出现相应变化.并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后的病理检查证实了佐剂性关节炎的存在。结论:佐剂性关节炎早期除显著的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外,还可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破坏以及骨膜增生.并且呈动态变化过程、X线位相对比成像能清楚地活体显示佐剂性关节炎的细微骨质改变,这是以往任何影像方法都无法比的.因此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手段而广泛应用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平片用于糖尿病足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014年该院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45例出现骨质疏松,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骨干萎缩等;42例出现骨质破坏,其中跖趾骨40例,跟骨2例。跖趾骨病变者可见骨干骨质吸收,边缘模糊,邻近关节端形态基本如常。2例出现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关节面碎裂不规则,邻近骨质破坏硬化,关节脱位半脱位,为典型夏科氏关节。39例患者出现软组织肿胀,21例软组织内可见气体影,11例见足背动脉或跖骨间动脉钙化。结论糖尿病足患者临床表现与影像表现不对称,糖尿病足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一定要重视平片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乐斌  李传亭 《山东医药》2002,42(18):62-63
类风湿关节炎 (RA)的影像学检查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检查手段也不断增多。1  X线检查常规 X线在 RA诊断中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关节周围的梭形软组织肿胀 ,关节间隙的改变及手、足小关节边缘部局限性骨吸收、破坏为较有价值的早期 X线征像。腕关节 RA的最早 X线表现为尺骨茎突内侧软组织肿胀 ,脂肪间隔可模糊或消失。进展期表现为关节软骨破坏 ,关节间隙常呈一致性变窄 ,关节面骨皮质侵蚀性破坏 ,关节囊附着的关节边缘部位出现小囊状的骨缺损 ,膝关节 RA常在胫骨平台内缘形成骨缺损。髋关节受累可出现股骨头软骨下囊变。晚期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学表现,为糖尿病足的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该院接受糖尿病足治疗的78例患者采用X线DF平片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检查,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对其中的52例患者同时采用双下肢超声以及螺旋CT进行检查,将检查出的各级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结果 CT影像学对骨质疏松、骨质破坏、血管改变和软组织改变等的显示率明显高于X线影像学,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X线检查所得到的影像学表现有:骨质疏松、骨质破坏、血管壁不规则钙化、脱位及病理性骨折、骨关节变形、软组织肿胀,采用CT检查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患者下肢远端的小血管发生病变的情况,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治疗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学表现,为糖尿病足的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对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该院接受糖尿病足治疗的78例患者采用X线DF平片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检查,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对其中的52例患者同时采用双下肢超声以及螺旋CT进行检查,将检查出的各级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结果 CT影像学对骨质疏松、骨质破坏、血管改变和软组织改变等的显示率明显高于X线影像学,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X线检查所得到的影像学表现有:骨质疏松、骨质破坏、血管壁不规则钙化、脱位及病理性骨折、骨关节变形、软组织肿胀,采用CT检查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患者下肢远端的小血管发生病变的情况,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治疗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糖尿病骨病的MRI表现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骨病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骨关节改变的MRI特征进行分析,对照X线平片对骨质的破坏或者坏死以及骨髓水肿,骨软骨炎症或损伤,骨折及脱位征象的显示效能,对糖尿病骨病患者的MRI表现以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研究。结果 30例患者的骨关节病发病部位多为足部,经MRI成像显示,其中有28例患者为足部骨关节病变,2例为膝关节病变。30例患者均存在骨质疏松,骨干萎缩有2例,足部骨质破坏的有18足,足骨髓水肿的有12足,足骨软骨炎症或损伤的有8足,足骨折有7足,足关节脱位有5足。其中多数病例出现2种以上骨关节异常征象以及多骨改变。结论糖尿病骨关节以及软组织的异常改变在MRI中可同时显示,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可以作为糖尿病骨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脊柱关节病患者足部病变的磁共振(MR)表现,比较MR与X线在诊断该病中的价值.方法 46例(92足)脊柱关节病患者行足部MR扫描和X线检查,其中强直性脊柱炎37例,未分化脊柱关节病7例,炎性肠病关节炎2例;10名同年龄健康志愿者(20足)作为对照组.结果 46例脊柱关节病患者中,MR检查发现足部病变41例(89%),其中29例(63%)为单侧足部病变,12例(26%)表现为双侧足部病变.MR征象表现为关节积液,肌腱炎,软组织肿胀及骨质侵蚀性改变等;X线检查发现足部病变21例(46%),其中11例(52%)为单侧足部病变,10例(48%)表现为双侧足部病变.X线主要对骨质侵蚀性改变、关节旁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等改变较敏感;临床检查发现足部病变(关节疼痛、肿胀)15例(33%).10名健康志愿者足部MR和X线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征象.结论 MR与X线相比能敏感发现脊柱关节病患者的足部病变,肌腱、韧带及其附着点是病变的常见解剖部位.  相似文献   

11.
女、20岁。自述于半年前右足第二趾被石头碰伤,当时肿痛。透视检查末见明显骨折。2周后肿痛消失,无其他不适。近3个月来,第二趾末端渐增大。检查,右足第二趾末端呈圆形肿胀,局部不热,皮肤颜色正常,触压微痛,并有囊性感,末节趾关节功能正常。X线表现:右足第二趾末节趾骨末端有一圆形骨质缺损区,约0.5×0.5厘米。略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X线、CT、3.0TMRI诊断早期糖尿病足的方法,分析其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足部症状患者35例,对患者分别行X线、CT、3.0TMRI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X线检查结果示27例患者患足有骨质疏松,其中包含10例患足有骨端骨质破坏并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肿胀及8例软组织内检钙化影,8例阴性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29例患者患足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其中包含17例骨质破坏并周围软组织不同程度肿胀及15例可见血管壁不规则钙化,6例阴性患者;MRI检查结果显示35例患者患足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信号异常,软组织肿胀、溃疡,关节积液。结论 MRI检查对于早期糖尿病足的诊断明确于CT及X线平片检查,但检查费用高于CT及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X线影像学检查对糖尿病足的诊断价值。方法该院在2008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共78条病足。采用日本岛津UD15030,500MA型X线机,检查取常规方法,依次拍摄患者足部正、斜位,X线片由2名专业医师进行审阅诊断。从软组织、骨质及关节等几方面病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78条患足中有51条患足为软组织肿胀,有23条患足软组织区簇状或小线条状钙化,软组织积气3例;78条患足均有骨质疏松,有30条患足出现骨质破坏,发生病理性骨折6例;关节脱位23条。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X线检查可取得一定的检查结果,但为提高糖尿病足的检出率,保障患者的及时治疗,对X线检查显示未见明显异常的糖尿病足患者应实施CT检查。  相似文献   

14.
张欣  王颜刚 《山东医药》2010,50(43):108-109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可致多关节受累。急性期关节局部肿胀可发展为慢性期的局部骨质缺损、关节畸形: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附近的肌腱、腱鞘及皮肤结缔组织,形成大小不一的痛风石,痛风石多见于跖趾、手指、肘部、耳轮等处,极少数沉着于主动脉瓣、二尖瓣、心肌、声带、舌、鼻软骨等。沉着处皮肤可破溃,形成瘘管,有白色粉样尿酸盐结晶析出。受累关节在X线片上可见到骨软骨缘的骨质缺损,骨关节间隙变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的MRI与CT的表现,探讨MRI在糖尿病骨关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例患者均经过MRI检查和CT进行检查,其中CT检查用螺旋CT机以层厚3.2 mm扫描,层间距3.2 mm,分别观察骨骼与软组织,对骨质等病变进行记录。MRI检查采用冠状面、横断面、矢状面进行T1W扫描,进行T1W/T2W矢状面脂肪抑制扫描,T1W冠状面、横断面与矢状面脂肪抑制增强扫描,扫描厚度选择3 mm,间隔为1 mm。结果 CT检查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尤其是足部骨骼与关节部位呈现弥漫性或者局限性的骨密度下降,骨小梁稀疏模糊,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其中在出现关节炎和关节损伤的患者中,均有关节面白尖状的骨质增生,主要是出现在下肢的跖趾关节部位,脚趾与跖骨部位常出现直径1~4 mm,边缘锐利的骨皮质缺损;MRI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关节脱位,周围软组织水肿,T1,T2长信号,提示局部的炎症;关节腔存在积液,T2加权呈现高信号,T1呈现低信号;关节周围的骨质破坏较为严重,出现T1加权信号降低,T2加权信号增高,正常骨质信号消失,患者可出现软骨组织的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少数患者有骨髓T1和T2长信号,提示骨髓水肿。结论磁共振成像对于糖尿病骨关节病变的诊断良好,与其它检查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作为一种临床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跖趾关节(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MTPJ)脱位合并跖骨头下疼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随访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第2、3MTPJ脱位13例,均为女性,年龄45~80(平均62)岁,共计22个MTPJ。患足均于手术前后拍摄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手术采用MTPJ切开复位、跖骨基底部斜形截骨短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前后采用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OFAS)前足评分系统对治疗进行临床评估。结果跖骨平均截骨短缩长度为(4.23±1.98)mm,截骨平均愈合时间为6w。术前跖骨头下均有胼胝痛,术后疼痛全部消失,胼胝痛均减轻。术后MTPJ解剖复位21个;MTPJ脱位复发1个;术后足趾软组织坏死1例。未出现感染、骨不连、静脉血栓及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VAS评分、压痛指数、AOFAS评分术前及术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PJ切开复位、跖骨基底部斜形截骨短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TPJ脱位合并跖骨头下疼痛,方法简单,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7.
第一跖骨巨大痛风石并病理性骨折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因双侧跖趾关节、右足外踝红肿及包块9a,于2008年10月入院。左足第一跖趾关节处结节8cm×7cm×6cm,质硬,边界清,局部皮肤变薄、溃破60d,左足不能负重行走。x线片示左足第一跖骨处巨大痛风石并病理性骨折。血尿酸648.0umol/L。切除破溃皮肤并扩大切口,刮除痛风石结节内的石灰石样物及尿酸盐结晶,清除死骨、变性坏死的关节囊组织,受侵蚀的肌腱能保留者尽量保留,反复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至没有白色结晶物为止。  相似文献   

18.
倪庆宾  郭宗远 《山东医药》2003,43(21):55-56
特殊检查对诊治髋关节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X线平片。髋关节病变的基本 X线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强直、关节脱位、关节间隙增大或减小、周围软组织肿胀等。不同疾病具有不同的 X线特征。 X线断层摄片可以从不同平面观察病变 ,提高诊断率。然而 ,普通 X线分辨率低 ,难以清楚显示病变 ,尤其对髋关节疾病的早期诊断率较低。1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CT)CT可把复杂的解剖结构显示得更清楚 ,分辨率高于普通 X线检查 ,因此已广泛应用于髋关节疾病特别是微小肿瘤的诊断。在 CT图像上 ,关节面显示为…  相似文献   

19.
变形性关节病是退行性营养不良性慢性关节疾病,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关节骨端和滑膜的损害。本文报告1974~1980年收治的下肢大关节变形性骨关节病227例,年龄为55~94岁。单一关节受累者98例,两个关节以上受累者129例。除膝关节和髋关节病变外,部分患者有跖趾等关节的损害。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疼痛、运动障碍和劳动力丧失;X线检查有助于确诊和查明关节损害的程度;实验室检查对原发性骨关节病的帮助不大。本病的诊断,排除了结核性髋关节炎、类风湿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5岁。于2002年6月10日因右足Mu趾绞伤1小时入院。查体:右Mu趾于趾间关节部处完全离断.断面不整齐,软组织挫伤,血管、神经及拇长伸、屈肌腱抽出,关节面破坏。即刻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离断跨趾再植术。咬除破损趾骨关节面,克氏针轴位固定行趾间关节融合,切除远端Mu长伸、屈肌腱.向近端作辅助切口,解剖两侧趾动脉及神经。远端趾动脉损伤.弹性差.予两侧趾动脉分别吻合3次均短暂通血后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