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联合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在孕晚期高危产妇胎儿宫内窘迫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108名孕晚期高危产妇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CDFI、NST检查,以产后结果为“金标准”,统计CDFI、NST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孕晚期高危产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结果,比较CDFI、NST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孕晚期高危产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效能。结果:产后结果显示,108名孕晚期高危产妇中,39名发生产前胎儿宫内窘迫;CDFI检查结果显示,25名发生产前胎儿宫内窘迫;NST检查结果显示,24名发生产前胎儿宫内窘迫;CDFI联合NST检查结果显示,38名发生产前胎儿宫内窘迫;CDFI、NST检查诊断孕晚期高危产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FI联合NST检查诊断孕晚期高危产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二者单项检查,漏诊率低于二者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联合NST检查诊断孕...  相似文献   

2.
胎儿窘迫(以下简称胎窘)为妊娠末期,特别是分娩期常见并发症,直接危及胎儿及新生儿的安危,但在产前又很难找出较为准确的原因。因此密切监护分娩,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及时处理是“优生”工作的重要内容。现将我院产科近2年来分娩2128例资料中,发生船窘者348例,本文就发生原因、防治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临床资料与诊断标准:1996年2月1日至1998年3月对日,在我院分娩产妇共2128例,股窘迫348例,发生率16.4%。我科常以听诊法(胎心率<1扣次或>lin次呼)为诊断胎儿窘迫的主要指标,丰水有胎粪污染I一见;胎动减少(<3次刊。…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以胎儿窘迫为剖宫产手术指征的胎心监护图形,以提高产前胎儿窘迫诊断准确率,降低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分娩的以胎儿窘迫为剖宫产指征的72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胎心监护三类评价系统分析患者的胎心监护图形、胎儿窘迫符合率、新生儿窒息胎心监护图形特征及胎心监护...  相似文献   

4.
苗咏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993-994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原因,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280例胎儿脐带绕颈产妇(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无胎儿脐带绕颈的280例分娩产妇进行对照(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产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脐带绕颈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且对分娩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阴道助产概率及剖宫产率。结论脐带绕颈虽然是孕期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孕妇可以顺利经过阴道分娩,但只有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处理异常分娩,才能减少产妇难产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少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和产妇的危害,提高对脐带绕颈孕妇的监管,预防不可逆转的危害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来100例单胎头位脐带绕颈病例,并与100例无脐带绕颈者进行对照。比较2组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及会阴侧切和剖宫产率。结果脐带绕颈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和剖宫产率明显增高。结论脐带绕颈对围生儿和产妇危害较大,使阴道助产率增高,必须加强产前诊断和产时监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使用胎儿电子监护(EFM)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作用。方法 对本院采取间断胎心听诊和多普勒胎心听诊监护的446例产妇,与使用EFM监护的764例产妇,比较其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1999年产妇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明显高于1997年(P〈0.01),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后者9P〈0.05),剖宫产率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EFM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近10年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为提供更好的分娩方式和改善妊娠终点提供参考。方法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医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术的所有病例,将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在本院分娩产妇总数60549例,剖宫产31334例,平均剖宫产率为51.74%。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自2007年起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瘢痕子宫及胎儿窘迫的比例逐年升高。此三种指征比例有显著变化(P〈0.001),其他剖宫产指征无明显变化。结论应加强产前宣传和沟通,树立正确的分娩观,同时加强妊娠和产前监护,减少妊娠并发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从而有效控制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终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产科处理有关问题,以减少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1990年1月-1999年6月在产前或分娩中发生的298例胎儿窘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窘迫发生率为5.9%。298例中有22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占74%)。9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中死亡17例。新生儿评分剖宫产组明显高于阴道产组(P<0.01)。胎儿窘迫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影响新生儿抢救的成功率。结论:提高新生儿质量关键在于及时诊断和处理孕期合并症及异常产,积极纠正胎儿缺氧、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9.
蒋莉芬 《实用新医学》2000,2(9):789-791
目的:分析和探讨胎儿宫内窘迫与脐带因素影响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992年-1999年,因脐带因素致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的11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脐带过短,脐带绕颈,脐带脱垂,脐带旋转过甚,脐带发育不良是产程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原因。脐带异常而胎儿宫内窘迫的剖宫产率与非脐带异常行剖宫产率的对照有极显性差异(P<0.001)。结论:产前,产时加强胎儿宫内监护,临产前及临产后先露持续下降,胎儿心音变化经处理后不能纠正或B超证实脐带绕颈,应首先考虑脐带异常因素。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探讨急诊间宫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费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2):135-136
目的了解过期妊娠的现况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总产妇数6355例,其中足月妊娠产妇数5960例,过期妊娠产妇数共185例。其中42周≤妊娠〈43周产妇数135例,妊娠≥43周产妇数50例。比较其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少、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足月妊娠产妇组与过期妊娠组两组在胎儿窘迫、死胎、巨大儿方面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羊水过少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期妊娠对母儿的影响显而易见,尤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胎儿窘迫的原因,防止新生儿窒息,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对601例胎儿窘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窘迫以脐带因素占首位。601例胎儿窘迫中73.3%发生羊水污染,56.13%发生新生窒息。结论 产前提高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良的诊断水平,加强监护,正确判断胎儿窘迫,选择最佳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金英月 《吉林医学》2009,30(20):2522-2523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尤其社会因素的增长,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7年分娩的2045例产妇(阴道分娩1084例,剖宫产961例),其中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之间分娩的997例产妇(阴道分娩489例,剖宫产508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258例),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5年来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50.8%),其次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宣传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电子监护系统(central electronic monitoring system,CEMS)全产程胎心监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产房分娩的13007例产妇及其13083例胎儿(监护组)进行全产程连续电子胎心监护,并与1996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产房分娩未进行全产程连电子胎心监护的9707例产妇及其9772例胎儿(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全产程胎心监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结果:监护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13.20%和12.54%,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阴道手术产率(6.30%)明显高于监护组(4.07%),P<0.01,结论:CEMS全产程胎心监护不增中 率和阴道手术产率,可早期发现及处理胎儿缺氧,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01~2009-12在我院分娩的孕妇资料。比较胎儿脐带绕颈的389例孕妇(胎儿脐绕颈组)与同期单胎、头位且胎儿无脐带绕颈的400例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16.7%、新生儿窒息率5.1%、胎儿死亡率0.25%、剖宫产率57.07%,均较对照组明显偏高。结论加强产前B超检查和产程胎心监护,重视脐带绕颈这一因素,选择适当分娩方式,以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对妊高症产妇产前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所收治的100例患有妊高症的产妇通过分组进行研究和讨论,所收治的100例妊高症产妇均符合目前临床上所规定的妊高症诊断标准,对照组产妇在产前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子痫发生率,同时还要对比两组产妇的胎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子痫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产妇的胎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结论对妊高症产妇产前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剖宫产率,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胎儿Apgar评分,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病房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优质护理具有更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近5年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对1996年1月-2000年12月5年中我院收住的4376例产妇中的1262例行剖宫产者进行分类与分析。结果,5年平均剖宫产率28.84%,其中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等因素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亦是影响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之一。提示剖宫产率上升与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的诊断增多以及社会因素直接相关,但最终与产科医疗质量及医师的技术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入住妇产科的2800名待分娩孕妇进行观察。对所有产妇在产前、产时使用胎儿电子监护仪经腹壁对胎心率和宫缩进行监护,对电子胎心监护图形进行分析,并分析胎儿窘迫的因素以及胎心监护仪诊断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统计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胎心监护异常曲线患者304例,占10.86%(304/2800)。在异常的304例产妇中产后发现异常因素的有241例,占79.36%(241/304)。新生儿窒息62例及新生儿死亡1例,占20.72%(63/304)。胎儿窘迫的因素有脐带因素(占47.62%)、羊水过少(占14.29%)、胎盘因素(占17.46%)等。结论产前产时胎心异常曲线对胎儿窘迫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的患者应对其密切监护,并采取积极手段进行处理,可适时进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0年—1993年四年间,分娩总数3167例.剖它产手术843例,剖宫产率26.6%,其中以胎儿窘内窘迫为指征剖宫产192例,占剖宫产的22.8%。本文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发生原因及手术指征做一分析。、临床资料1.年龄及产次:最小ZI岁,最大38岁,22~30岁159例,初产妇189例.经产妇3例。2.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时期:本组发生于第一产程:潜伏期66例(344%).活跃期72例(375%).减速期7例(3.6%);发生于第二产程2例(1%);未动产45例(23.4%)。3.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原因:见表1。4.以胎儿窘迫为指征刻宫产其胎儿窘迫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胎儿、产程及分娩的影响及产前诊断。方法回顾202例脐带绕颈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对胎儿、产程及分娩的影响。结果脐带绕颈及绕颈周数对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产程异常、剖宫产率均有影响。结论脐带绕颈可使脐血管受压,致血循环受阻或胎儿颈静脉受压,使胎儿脑细胞缺血缺氧,造成宫内窘迫甚至死胎、死产或新生儿窒息;脐带绕颈还可致相对性脐带过短,胎先露迟迟不降(常被疑为头盆不称)、胎头旋转受限、致使继发宫缩乏力、枕位异常、产程延长。应加强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脐带扭转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寻找适当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34例已分娩产妇诊断脐带扭转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脐带正常260例已分娩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羊水混浊、剖宫产率、转儿科治疗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带扭转是导致胎儿窘迫、增加剖宫产率、增加围产儿发病率的原因之一,临床中应加强产前监护,及时发现,适时终止妊娠,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