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花医镜》学术特点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斌 《山西中医》2000,16(3):61-62
清代医家江笔花所撰《笔花医镜》一书,采集、融汇诸家学说,论述简要,纲目清晰,是一部较好的医学门径书。正如江氏所云:“诚愿有志者熟玩是编,据为要领,而旁参诸大家之说,自可一览了然,将近以事亲,远以济众,于生灵不无稍补焉。”(江笔花.笔花医镜.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以下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出自本书)。现试从该书所论对江氏学术思想及医疗特点作一探讨。凡为医者,多重医德,如孙思邈有《大医精诚》之论,江氏更是把医德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江氏说:“医家首在立品,古人云: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人之性命在我掌握中,专心揣…  相似文献   

2.
《汉书》中的医学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对《汉书》医政制度记载,班固的医史观以及记载医学事件作历史考察,以资医史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史四杰图》是近现代医史学家、书画家宋大仁先生的医药书画代表作,由王吉民、范行准、余云岫、丁福保等医史学家题跋。画作融医药历史、诗词书画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医史文献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鉴于题跋文体和书体的特殊性,通过对题跋的解析,分析《中国医史四杰图》的创作目的和创作思路,并重点阐述张仲景、华佗、葛洪、王清任四位医家的典型事迹和医学贡献。  相似文献   

4.
明代御医顾定芳对中医文献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医学考古和查阅文献,考证了明代御医顾定芳翻刻南宋张杲《医说》、宋嘉■本《内经》以及南宋闻人规《痘疹论》的事迹。认为顾定芳翻刻宋版医书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了医学范畴而扩大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文物和收藏方面。  相似文献   

5.
通过医学古和查阅文献,考证了明代御医顾定芳翻刻南宋张杲《医说》、宋嘉You本《内经》以及南宋闻人规《痘疹论》的事迹。认为顾定芳翻刻宋版医书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了医学范畴而扩大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文物和收藏方面。  相似文献   

6.
琼山丘氏是明代海南的名门望族。该家族入琼之初,族人多有医学事迹或医学著作见诸史志,医学传承绵延四代。本文以丘普、丘濬、丘敦为代表人物,以正史、地方志、医籍等文献中的记载为史料来源,初步考证该家族第二代丘普任职医学训科时的业绩和其在家族医学传承方面的贡献,介绍了第四代名宦丘濬所撰三部医学著作的主要内容、历史影响和版本流传情况,评述第五代太学生丘敦之遗著《医史》的体例特色及其中蕴含的医学思想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脉荟》是明代医学家程伊的一部中医脉学专著。程氏字宗衡,号月溪,新安人。嘉靖年间享有盛誉,然其事迹和生平著述,不见于《明史》;翻阅《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医术名流列传》、《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大辞典》等书,亦未见载录;唯明·殷仲  相似文献   

8.
明代学者李濂,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字川父,号嵩渚子、达生堂主人、夷门老人等。其祖上以小儿医闻名于世,有“金钟李氏”的美誉,可考者六代业医。李濂一生著述颇丰,除《医史》外,还著有《嵩渚文集》《祥符文献志》《汴京遗迹志》《朱仙镇岳庙集》《稼轩长短句》《李嵩渚医书目》等,在文学、历史、方志、医学等领域均有涉猎。李濂有感于与名医相关的医学典故、医家传记等资料散见于历代医籍及文史典籍资料之中,苦无专书,故着力于将散见于各代的名医生平事例等传记资料认真收编进行归纳整理,共编撰、收录72位医家,撰成《医史》一书。《医史》全书由纂辑医史凡例、医史目录、正文十卷等几部分构成。纂辑凡例将李濂编纂此书的思路交代得极为清楚。医史正文部分前五卷以时代为纲,自春秋始至元代止,收载见于正史记载的著名医家传略,共编入55位医家;后五卷则从宋、明文史资料着手,将散见于各种文集的医家传略进行收集整理,共收载17位医家,补正史所缺。各传之后,多有李濂所加的评语,评论、抒发自己的感想,将前文所载错误之处予以订正,或将所据补遗资料列明。其中李濂为张仲景、王叔和、王冰、王履、戴原礼、葛应雷6人所补传记均属前人所未传,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医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人物传记类专著,对后世研究各医家生平事迹及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李濂生平及其所撰《医史》的研究,对《医史》的主要版本、纂辑年份、编纂特点、学术成就等加以分析及评述。  相似文献   

9.
万密斋是明代著名医家,在当时与李时珍齐名,著述丰富,医史教材及其他文献常说他著成《医学全书》。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医学全书》是他去世后后人整理的,他本人没有出过《医学全书》,本文对此考证,建议教材再版时作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0.
严健民先生的新著《论原始中医学》(下简称《原始》)出版了。它是继《中国医学起源新论》(下简称《新论》)的姊妹篇。这两本书是关于医学起源及中医理论起源、演绎问题的专著。医学起源的讨论始终是个疑云丛生和难成定论的难题。严先生力作的出版成为医学起源研究的里程碑。凭借厚实的文献功底,经过二十余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终于陆续奉献读者。在近年医史论坛是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医古文知识》2014,(5):59-59
傅维康,1930年生于福建省长汀县,1957年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历任上海中山医院医师、上海中医学院教授、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馆长兼医史教研室主任等。他从事医学史研究50余年,曾受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专题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主编《中国医学通史·文物图谱卷》《中国医学史》《针灸推拿学史》《中药学史》等。  相似文献   

12.
评介《俞慎初论医集》谢海洲俞慎初教授为闽省中医学家,出身中医世家,其医史研究在当今独占鳌头,宿果仅存,医史界夙有"南俞北马"△之誉。俞教授不仅精于医学通史,且对药史、地方史志、国外医史等均有卓越研究。且勤于笔耕,撰有专著20余部,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论...  相似文献   

13.
医史文献研究,博极医文,谱写中国医学通史;中医文献学,促进了中医药学大发展,建立起世纪丰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史》是王吉民、伍连德两位先生用英文编撰的第一部中国医学史专著,以史学的笔法,广博的原始资料,比较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医学的源流和发明创造,以及我国近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教会医学在我国的概况。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医史学家高度重视,在国际医史界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雪樵是中西医汇通的代表医家之一,为清末中医界最先以近代方式介绍西医者。所著《西史纲目》,翻译介绍西方历史地理;创办《医学报》,提倡引进西方医学;又偕蔡小香、丁福保、何廉臣、王问樵等,组建全国性质的医学团体“中国医学会”。研究周雪樵的医事活动及其中西医汇通思想,发掘、整理其学术成就,以冀对近代医史文献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经、史、子、集”四部是我国从《隋书·经籍志》开始的目录学主要分类方法,它几乎囊括了我国全部的古籍文献,含有极其丰富的医学内容。 经部:“经”部书籍是先秦时代为人尊为典范的著作,分为《易经》类、《四书》类、《书经》类和小学类等十大类,均属于《十三经》范畴。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医学资料。如在三礼类的《周礼·天官·冢宰下》一篇中就较详细地记述了周代统治阶级政权中的医事制度,即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五种医生的分工职责等。此外在《四书》类、《春秋》类也含有一些医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岗卫娟 《中医教育》2012,31(4):22-24,27
李经纬是当代著名医史学家,长期致力于医史学研究及医史文献学科建设,促进了医史文献学科的大发展.为更好传承其医史学术,探究了其学术思想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西医学习对疾病史研究的影响;外科工作经历启动专科史研究;亲历中医疗效,立志挖掘中国医学之辉煌;拜师陈邦贤,启发全面医学史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武威汉代医简》考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威汉代医简》考释杜勇安徽省庐江县乐桥医院(231581)主题词@《武威汉代医简》*中医药学文献1972年,甘肃省武威县汉墓出土一批医学简牍,1975年文物出版社将简文加以整理出版了《武威汉代医简》,对简文的考释作了精细的研究。此后王辉曾就医简中“...  相似文献   

19.
《医原》之“原”说略贵州550001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肖家翔主题词@《医原》,中医药学文献,医学史,清朝《医原》系清代名医石寿棠所撰。寿棠针对当时不少医家对医学“昧于本原,而仅逐其未”为憾,遂著书阐析医原,谓“能达其原,而歧伯之奥旨,仲景之秘思...  相似文献   

20.
邓铁涛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在长达80余年的医疗教学科研生涯中,邓铁涛非常重视医史文献研究。本文从古籍整理、中国医学史研究、岭南医学研究等方面,对邓铁涛的医史文献成就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