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5年2月25日,GE医疗集团举办的16排多层螺旋CT机LightSpeed^16在华成功装机百台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举行。在此次以“关爱生命,超越梦想”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GE医疗集团市场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当今CT先进技术的杰出代表——LightSpeed^16的销售与装机情况,以及LightSpeed^16所具备的创新技术特点和市场优势。销售量愈120台,第100台已于2004年底装机落户重庆市医疗急救中心的辉煌业绩,标志着拥有世界一流CT机技术及CT医疗设备的GE医疗集团,在华的发展步伐实现了标志性跨越。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4):569-569
2007年4月9日,GE医疗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加强和改善农村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号召,进一步兑现用高科技全面提升中国医疗水平的长期承诺,首款在中国自主研发的普及型产品灵巧问世,将高科技引入基础医疗市场。与此同时,与山东新华医疗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普及型产品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3.
华西医院于2001年4月成立外勤工作服务中心(中央运输),将各科室负责外勤工作的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组成一个为病人及临床提供24小时服务的专业运输中心。服务宗旨: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最优质服务,促进整体医疗护理的深入开展;服务范围:病人运送、标本运送、医疗文件和药物的运送;目的:使病人得到更安全、更满意、更舒适、更专业的服务,提高医院的运行和管理效率,使医生、护士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5):651-651
Carestream Health公司作为一家拥有8100多位员工并为全球150个国家的数万客户提供服务的公司,5月1日起开始正式独立运营。同日,该公司在中国成立的锐珂(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和锐珂(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也正式开始运营。  相似文献   

5.
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是指一种将移动计算、医学传感以及通信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兴医疗保健模式[1]。移动医疗是对医疗技术与卫生服务的延伸和补充,是在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为更多的人群提供更有效率的卫生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上接本刊2015年第11期1606页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鼓励二级甲等以上中医医院在养老机构设立老年病区,为养老机构老年病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兴办和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慢性病管理、保健咨询等服  相似文献   

7.
人性化服务[1]是指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实现医疗工作从"以医疗为中心"向"以患者中心"的转变。开展人性化服务不仅是医院管理水平的外在反映,更是医院运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具体体现[2]。随着医疗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医院之间逐渐把人性化服务当做实现竞争差异化的一项重要策略。尤其是急诊,作为评价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窗口,患者多,病情变化快,医疗纠纷发生率相应增多,人性化服务的普及与开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看重医院的医疗技术,更注重医院服务感受。因此,如何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服务管理质量是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1]。一直以来,九龙坡区卫生系统非常重视群众对区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评价,为了促使医院对患者满意度工作的重视,不断  相似文献   

9.
长期护理机构是为居住在机构中需要长期护理和照顾的患者,提供全天候的综合性服务,包括住宿、医疗护理、个人照顾、心理咨询、物理治疗和职业治疗等[1]。我国目前提供长期护理的机构主要有隶属于医疗卫生系统的康复院和护理院,以及隶属于民政系统的各种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在提供长期护理服务,完善医疗护理服务链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3]。建立一套合理的付费方式保证其正常运营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模式逐步向人文化发展,医院与患者之间关系的主体地位逐渐向患者倾斜,医护人员不再占主导地位,医患共同参与医疗过程,倾向于形成平等的交互式关系。同时,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医疗和护理服务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1],医疗服务机构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使中国医疗行业认同医疗服务市场的存在[2]。因此,医疗服务定位于服务贸易,不仅要求医院提供好的医疗,同时也要求提供贴心的服务,市场竞争使医院认识到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其生存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医学的人文关怀是指在医护过程中除了为病人提供必要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1]。如何在医疗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通过倾心的聆听、融洽的沟通、细心的关怀、耐心的解释、良好的医德去了解病情,更要以精湛的医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护理质量评价方法的新思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与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和技术的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迫切需要管理者用更卓越、更有效的思路与方法来进行质量评价与控制。根据病人的需求和满意程度评价护理质量,加大护理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力度,以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达到为病人提供“及时、方便、放心、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运用药学心理学知识做好药学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广大群众保健意识的提高,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医院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医院要建立“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为当今和未来的医院药学工作提出了方向。这就要求我们药学工作者在转变服务观念和工作模式的同时重新构建知识结构,要学习和应用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介绍了区域一体化医疗培训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明确了平台建设的目标和原则,阐述了建设内容和平台运营相关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提出了平台建设关键实施步骤。通过平台对医疗培训项目进行全流程管理,为继续医学教育、业务进修、岗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提供技术支持和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技术服务为导向的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转变思想观念的教育,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服务为导向,改革排班方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结果以技术服务为导向的排班模式,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全方位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临床护理工作量相匹配,护士赞同新的排班模式,工作主动性增强。结论以技术服务为导向的排班模式加强了护士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满足了患者的医疗需求和生活需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1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介绍美国现有不同规模不同专业领域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 8个 ,成立于 1972年的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学术组织。该组织现有 3 0 0 0 0名会员 ,40多个下属的分会。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和药理学的发展给病人提供了质量不断提高的多样性的医疗服务机构 ,以更专业化的、在避免风险方面具有更高价值的护理专业知识为前提 ;以从事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人员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操作者 ,而是面对多元理论和整体性并进行综合考虑医疗、护理、管理、市场、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1 前言中国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旗等)中的县级医院主要是综合性医院和中医院,大多数为二级医院,部分为三级医院。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及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省域内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国家卫健委《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要求以急危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为患者提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国残疾人的主要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发展状况。方法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康复需求与发展状况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就2006年至2016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康复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我国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主要包括: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贫困残疾人救助、无障碍设施、信息无障碍和其他康复需求。需求最高的是医疗服务与救助(34.84%)和贫困残疾人救助(33.25%)。不同残疾类别残疾人在康复需求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χ~2=40322.1,P0.01)。在我国各类残疾中,有约41.46%的残疾人未曾接受过任何服务和救助,接受最多的服务是医疗服务与救助(30.45%),接受最少的是信息无障碍(0.55%)。专家为各类残疾人提供的康复形式建议主要集中在机构康复和社区与家庭服务;专家建议医疗服务作为精神残疾类(68.18%)和视力残疾类(60.28%)的主要康复内容,辅助器具作为听力残疾类(51.67%)的主要康复内容,康复训练与服务作为智力残疾类(57.36%)和言语残疾类(47.06%)的主要康复内容。不同残疾类别残疾人在专家为其提供的康复形式和康复内容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2489.9,χ~2=52528.93,P0.01)。结论中国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与救助、辅助器具、康复训练与服务和贫困残疾人救助,不同类别残疾人康复需求存在差异;残疾人接受最多的是医疗服务与救助;中国残疾人得到的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其需求差距最大;专家为不同类别残疾人建议的康复形式和康复内容存在差异。建议构建国家和地方康复政策支持体系和康复服务治理架构;以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导向,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建立综合性康复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的目标;大力培养专业康复人员,提升康复服务提供能力和水平;运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开展康复科学研究,为促进康复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医疗改革的深化,医院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外资医院参与国内医疗市场的竞争;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要等。并提出了应对策略;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护理队伍;采取多种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技术和服务素质;建立护理技术优势,增强医院实力;强化质量管理,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服务向星级饭店及航空公司服务靠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和整合癌症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改善移动医疗工具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在Web of Scienc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关于癌症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结果 共纳入13篇研究,提炼出33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最终综合得出4个整合结果:癌症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益处;癌症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挑战;癌症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影响因素;癌症患者使用移动医疗工具的期望和偏好。结论 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应该关注和了解癌症患者使用移动工具的体验,根据其意愿及反馈提升技术,丰富功能,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其对移动医疗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