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36岁,因右眼球突出半月、疼痛、视物不清3天,于1996年7月21日入院.既往体健.眼部检查:视力,右0.1,左1.0;右上睑红肿,皮肤张力大;右眼球突出、向颞下方移位,眼球向内、向上运动受限;右眼球突出度为20(?)12mm;右眼鼻侧眶上缘可触及3cm×2.5cm肿物,活动度小,有压痛;右球结膜充血水肿,突出于睑缘外;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眼未见异常.实验检查:WBC 8.8×10~9/L,N0.85、L0.15.ESR 45mm/h.眼眶 X线片未见骨质破坏,肿物针吸术涂片检查,找到恶性肿瘤细胞.于1996年8月5日行右眼眶内容物剜出术,术中见筛骨破坏,筛窦内充满牙膏样物,同时行筛窦根治术.肿物病理检查:大小 3cm×3cm×2.5cm,无明显包膜,切面呈鱼肉样,中心部少量腐烂;镜下见大量弥漫分布的瘤细胞,形态各异,呈圆形、梭形、带状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8岁。左眼肿胀伴眼球突出2月余,抗炎治疗无效,以左眼眶内肿物于1987年11月28日收住我院。查:双眼视力均为0.9。左眼球外上方触及一圆形、表面光滑、中等硬度之肿物。眼球向内下方移位,向外上方运动受限。无复视。右眼正常。局麻下行左眼眶内肿物摘除术。术中见眶外上方至眶尖附近,有一表面呈暗褐色柔软肿物。分离中肿物破裂,流出陈旧性血样内容物。基部组织呈黄白色,质地致密。病理检查:肿瘤1.5×1×0.8  相似文献   

3.
泪囊肿瘤在临床上极少见,笔者近几年来诊治2例,泪囊鳞状细胞癌、肉瘤各1例,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女,61岁.因右眼眶肿物3个月,于1995年3月再入院.患者于1974年9月右眼溢泪,内眦部肿物7个月以泪囊囊肿由外院转本科.右眼内眦部有一蚕豆大肿物,质地中等,压迫内眦部无脓计从泪点溢出,冲洗泪道时上泪小管通畅,下泪小管受阻;X线片未见骨质破坏,诊断为右眼泪囊囊肿.于1974年9月21日在局麻下行右眼泪道探查术,术中见扩大的泪囊表面光滑,包膜菲薄,突出于内眦韧带,下至眶缘,分离时泪囊囊腔内有大小不等(大者3mm×3mm、小者1mm×1mm)息肉样颗粒,其间以疏松结缔组织相连.病理学诊断为纤维肉瘤.本次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右眼眶内下缘可触及一1cm×1cm肿物,质地硬,表面不平整并与眼眶壁粘连,视力正常,眼球运动自如.行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高分化淋巴细胞性恶性淋巴瘤.例2.患者男,44岁.因右眼流泪,内眦部肿物6个月,诊断为右眼泪囊囊肿入眼科.检查:一般情况好.右眼下睑结膜稍充血,眼球正常.上泪小点正常,下泪小点充血,冲洗泪道时出现上冲通畅,肿物无变化,下泪小管(?)外阻塞  相似文献   

4.
患者:齐某,女,42岁,绥化市人,一直从事农村家务,既往健康。两年前,右眼球开始出现突出外观,视力逐渐下降,眼前仅能看清手指。今来诊,收入院治疗。全身检查:患者一般状态好,生命指征平稳,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眼部检查: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为眼前两尺指数,右眼球突出显著,右眼眶前外上方眶缘内可触及约2.5cm×3.0cm大小可移动囊样肿物,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9岁,因“右侧眼球突出、复视3个月”于2015-04-09就诊于山东施尔明眼科医院.查体:右眼视力0.4,眼睑皮肤外观无异常.右眼颞上侧触及质硬、固定、无痛肿物,大小约1.0 cm×1.0 cm.非轴向眼球突出5 mm.眼球向内下方轻度移位,各方向运动明显受限.左眼查体无异常.颈部淋巴结、耳前淋巴结未触及异常肿大,腮腺区未查及异常.行颅脑MR示,右眼泪腺区不均匀强化肿块,无眼球及眶骨受侵(图1).全身影像学检查未查及其他部位肿瘤.于2015-04-13行全麻下经皮前路开眶单纯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1 病案摘要患者女, 62岁,因右眼前突伴右眼上睑红肿 3年入院。专科情况:右眼视力 4 5,右眼眼睑红肿,皮温高,表面无破溃,上抬困难,眶内侧可触及大小约 3mm×12mm肿块,表面粗糙,质硬,触痛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后界扪不清。眼位及眼球运动:原位注视,右眼上斜约 10度,外斜约 8度;各向运动均受限。眼距: 109mm;眼球突出度:右眼 18mm,左眼13mm。右眼B超示:右眼球后内下占位。CT示:右侧球后内侧软组织密度影,沿眶内侧壁向前生长,右侧内直肌及局部视神经结构分不清,未见骨质侵蚀。入院后第 6天行右眼眶内肿物探查术,前路入眶,切开皮肤即见新生物,…  相似文献   

7.
眼眶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 0岁。因右眼眶肿块4余年伴右眼球突出眼眶外入院,入院前2年右眼视力完全丧失。CT检查:右眼眶内肿瘤破坏右眶额部骨质。术中见肿瘤外向生长,眼球推向内侧,并破坏眶顶,位于硬膜外。病理检查:暗褐色结节样肿块一个,大小9cm×6 .5cm×5cm ,似有包膜,切面灰白灰黄,实体质细,有出血。光镜检查:肿瘤被覆纤维性假包膜,实质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稀疏区交替排列,主要为无结构样排列方式。同时可见成束状、车辐状及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瘤细胞间含有大量的粗细不等、形状不一的胶原纤维。肿瘤实质血管丰富,血管壁周围出现纤维…  相似文献   

8.
黄方 《癌症》2001,20(6):672-672
患者,男, 5岁,右眼渐进突出 4年、加剧伴视力减退半年于 2000年 8月 25日入院 (住院号: D10890)。查体:全身情况正常,甲状腺无肿大,右眼球明显突出并向外下移位,活动正常,双瞳孔对称,光反射灵敏,右眼视力 0.1。鼻窦 CT(轴位+冠状位 )显示:右眶内上角类圆形软组织块影,中等密度,边界清,眶壁骨质正常,右视神经受压并扭曲呈“ S”形,右眼球外下移位。眶部彩超显示右眶内软组织肿物,中等回声。行右眶内肿块针吸活检,细胞学检查见良性瘤细胞。视诱发电位显示右视神经异常电位。入院诊断:右眶内良性肿瘤待查(脑膜瘤可能性大)。于 2000年 9月 2日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经前路开眶行右眶内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肿瘤原发于右眶骨膜,位眶内上角,呈长椭圆形,瘤体后界达球后,视神经受压,但未见肿瘤浸润。瘤体包膜完整,与骨壁、眼肌及眶脂肪垫等结构无粘连,完整切除肿瘤并送冰冻切片检查,报告为上皮性良性肿瘤(病理号: 202546)。修补眶筋膜,术程顺利,伤口一期愈合,术后 5天,右眼球基本恢复正常位置。术后病理报告(病理号: 202978):右眶内脑膜瘤(脑膜内皮细胞型)。随访 3个月,无肿瘤复发,右眼位正常,但视力无恢复,目前仍在随访中。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2岁。因右眼视力模糊,眼球外突、复视和头痛入院。体检;右眼球向上、向内和外展活动受限;于右眶内侧有—1.5×1cm大小质硬而固定的肿块;右鼻腔亦见新生物。副鼻窦X线检查诊断为双侧慢性上颌窦炎。CT扫描诊断为右上颌窦肿瘤浸润内壁、上壁、眼眶、筛窦及鼻腔。因患者拒绝行上颌骨切除术而改行眶内容剜出和右上颌窦筛窦根治术。  相似文献   

10.
彭×,男,9岁,因眼球突出入院。眼部检查:两眼球向正前方突出,右26mm,左20mm,视力右0.02,左0.3。右眼沿上眶缘触得硬块,与眶缘粘连,不能移动。表面平滑,有压痛,眼球前部外露,球结膜水肿充血(如图),角膜下半表层混浊,眼球仅能微向内转,眼底看不清。左眼沿内上眶缘可触及小指头大的肿块,眼睑能上提,闭合时睑裂露出3mm高,球结膜水肿轻,角膜尚透明,眼底视乳头下方边缘模糊,鼻上方血管旁有小火焰状出血,黄斑部灰暗,中心窝反射消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31岁,因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4月入院。患者于200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及头痛,无畏寒、发热、眼睛红肿疼痛及其它不适。8月行眼科检查:双眼外眼(一),睑结膜无充血,双角膜清,前房(-),双眼晶状体透明;眼压:右眼7.5mmHg,左眼9.9mmHg;眼底检查显示右眼后极部脉络膜占位病灶并有出血;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显示:早期右眼鼻侧上下方见弱荧光肿块,视网膜动静脉行走其上,瘤体内可见粗大的血管显影,边缘见多数细小斑点状强荧光环带,后期瘤体呈不均匀的强荧光,考虑脉络膜肿物为占位性病灶;B超显示:右眼球内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血液分析正常,血沉:8mm/h,  相似文献   

12.
鼻腔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风  孙春平  曾英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22):1283-1283
患者,女性,38岁.因右鼻渐进性鼻塞半年,疼痛半个月而就诊.检查:右鼻腔息肉样肿物大小约2cm×1cm×1cm,其基底部较粗约0.8cm×0.8cm,附着在鼻中隔右侧前下方,有压痛,触之易出血.于2001年5月12日局麻下行右鼻腔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眼内畸胎瘤样髓上皮瘤是一种罕见肿瘤。现报告1例如下。1 临床资料患女,4岁.因右眼球中央出现白点3年,右眼球突出2月,于1992年9月28日入院,患儿1岁时右眼曾被钢筋击伤过。眼球检查:右眼球明显增大,各方向运动受限,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充血,呈葡萄肿样改变,3点位明显隆起,呈黑色,前房极浅,内见一黄色肿物,结构紊乱,虹膜纹理模糊,前房粘连,瞳孔不圆,对光反射消失,指测眼压T_(n 2),晶状体,玻  相似文献   

14.
例1 患者男,15岁。因右眼眶区疼痛2个月,右眼眶肿物1周就诊。体格检查:右眶外侧肿物约1.0cm×0.8cm×0.3cm大小,质地中等,边界不清,活动差,无压痛。化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为440×10~6/L,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分析(Ag-NORS)检测结果(核仁/核)为4.57%,肝功能检查碱性磷酸酶升高。MRI报告:右眼眶泪腺区异常信号肿物,中等T1,稍高T2信号,边缘模糊不清,邻近眶壁骨质破坏,右眼球未见异常信号。病理报告:右眶内  相似文献   

15.
原发于眼部的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我院1993年至1998年共收治3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现报告如下。例1女,46岁。因头痛、右眼睑红肿眼球外突、视力下降2月人院。1992年11月右眼外突,1993年1月8日住昆明军区总医院眼科,作双眼B超探查及CT扫描:右眼球后上方肿块影约3.5cmX2.5cmX2.5cm,左眼球后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影,约2cmxl.5。mxl·8Cm。2月1日行右眼眶探查手术,术中见眶内粉红色肿瘤充满泪囊区至球后,质脆与周围组织粘连,界不清。切除肿瘤组织多块送病检,病理描述:标本为不整形组织数块。瘤细胞以圆形为主,…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 ,3 1岁。左眼眶内外侧长肿物 8个月 ,发现肿物 1个月时在当地医院行肿物摘除术 ,摘除物未行病理检查。术后自觉肿物仍在逐渐增大。体检 :视力 ,右眼 1 .0 ,左眼 0 .8,左眼睑饱满 ,眼眶外下方可扪及拇指大肿物 ,表面呈结节状 ,质硬 ,无压痛。与外直肌联系密切 ,眼球转动时肿物亦伴随移动。外侧球结膜充血隆起 ,眼球内无异常所见。第一眼位正位 ,左眼不能外转 ,下转轻度受限 ,眶压轻度增高。眼球突出度 :右眼 1 5 mm,左眼 1 7mm,眶距 1 0 0 mm。B超检查 :左眶外下方低回声区形状不规则 ,边界清楚 ,无可压缩性。 CT检查 :左眶外侧壁…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2岁,因右侧进行性鼻塞一年余,于2002年5月6日入院.无鼻衄、无脓涕、无头痛及视力障碍等症.查体见生命体征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右侧鼻腔近后鼻孔处见一带蒂肿物,起自上鼻甲,大小约4cm × 3cm × 2cm,色灰红,表面光滑,质中,触之无出血;双眼球无突出,活动正常.X线胸片及鼻窦片无异常.头颅CT示颅内未见占位病变及颅骨破坏.临床初诊为右侧鼻腔肿物或鼻息肉.予手术治疗,术中摘除单个不规则结节样鱼肉状肿物,其大小约4cm× 3.5cm × 2.5cm,表面光滑,有被膜包裹,出血少许.病理诊断为右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6岁,主因"颅内脑膜瘤、星形细胞瘤术后"于2008年1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007年12月因"间断头疼1个月,加重1周"在外院就诊,头颅核磁发现蝶骨嵴及鞍区占位。既往14岁时曾因"右眶内视神经胶质瘤"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放射治疗(DT:60 Gy/30 f/6 W),放疗后右眼视力逐步丧失。术前查体:精神可,神清语利;右眼无光感,左眼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0岁。因右上臂软组织多发肿物3年入院。3年来肿物无明显增大,3个月前出现肿物阵发性疼痛,间断发作,可自行缓解。查体;右上臂可触及多个实性肿物,边界清楚,呈椭圆形,表面光滑,有触痛,皮色正常。肿物最大约5cm×1cm×2cm,可移动。彩超示右上肢肌层多发实性肿物,性质待查。MRI示右上臂多发软组织肿物(图1),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48岁,15年前发现右眼突出,未治疗.眼球突出逐渐加重,视力下降,6年前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未做出明确诊断,近半年右眼球完全突出眶外,并伴有眼球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