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宫瘀净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优选除杂工艺,确定胶囊軎与和装置,提供封装车间的相对湿度数据。/方法:比较研究不同除杂工艺浸膏的物理性质。测定药粉的堆密度和临界相对湿度。结果:高速心法处理后的浸膏易干燥,其药粉流动性较好,吸湿度较低,结论:选择高速离心法作为本品的除杂方法,确定选用0号空心胶囊,装量规格0.45g,封装车间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4%以下。  相似文献   

2.
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山楂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复方山楂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测定波长500nm,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测定复方山楂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芦丁在18.6~63.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7.76%,RSD=1.90%。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高运军 《中国药业》2003,12(2):61-62
目的:筛选 抗脂肪肝胶囊的适宜辅料和成型工艺。方法:在25℃、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用同一剂量的不同辅料与抗脂肪肝胶囊全浸膏粉制成药粉和颗粒后,就其吸湿百分率进行比较。结果:以玉米淀粉为辅料与药粉混合制粒,成品的吸湿率最低。结论:药粉吸湿率较大,而药粉与玉米淀粉混合制粒后,可大大提高成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张沛  韩平  郭宗华 《药学进展》2004,28(11):512-514
目的:制定伤复宁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沉淀反应鉴定制剂中蒽醌和生物碱成分,用TLC法鉴定膏中冰片及大黄素,并用RP-HPLC测定膏中大黄素含量。结果:大黄素在0.064~0.32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3.92%,RSD为1.21%。结论:本法可准确、快速地对伤复宁膏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用于对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牛恒立  陈凌  袁菲  冲喜俊 《中国药师》2007,10(5):468-471
目的:建立复方山芪参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复方山芪参胶囊中山楂、黄连、黄芪及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大黄素及大黄酚的总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明显鉴别出该制剂中的山楂、黄连、黄芪及丹参;大黄素在1.0~30.1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为1.8%,n=5;大黄酚在1.03~31.0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5%,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复方山芪参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复肝宁片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肝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方法对处方中的山楂、牡丹皮进行了鉴别;采用HPLC方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绿原酸线性范围为0.08—1.22μg,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3%(n=6)。结论:方法简单,准确,能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天年合剂总多糖的含量测定及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天年合剂总多糖的含量测定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其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舍量。结果:薄层色谱的斑点清晰、重现性好,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8.68%(n=6),方法精密度RSD为1.0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含多糖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制霉散,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其成分制霉素采用生物效价测定含量;维生素B2采用一级导数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工艺简单,易控制,质量基本稳定,定性、定量检验方法准确,专属性强。结论:本制剂工艺简单,质量可控,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定心脑康胶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何首乌、川芎、丹参、甘草、远志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赤芍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芍药苷在0.1592-0.79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刷率为100.1%,RSD为1.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胃胀颗粒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胃胀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定性条件适合,重复性好,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在0.35~1.75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0.51%,n=9。结论:本法简便,专属性强,可作为胃胀颗粒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复方山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山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elchrom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0mmol·L-1乙酸铵(55∶27∶1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较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齐墩果酸的质量浓度在2.5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熊果酸的质量浓度在108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熊果酸的质量浓度在103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齐墩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RSD=2.1%(n=6),熊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1.9%(n=6)。结论所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所建标准可用于复方山楂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制小儿健脾止泻散用于小儿腹泻.方法根据名医验方制备小儿健脾止泻散,制定质量控制方法,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459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3.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本散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符合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13.
薄层扫描法测定山楂丸中熊果酸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山楂丸的舍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测定波长λR=535nm,参比波长λR=650nm,线性参数SX=3,狭缝为0.4mm×0.4mm。结果熊果酸进样量在1.0016~5.0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2.4%(n=5)。结论薄层扫描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山楂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拟定退黄灵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研究与提高。并对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按拟定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性状检查等质量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有效成分进行鉴别;采用HPLC对大黄素、大黄酚进行测定;通过加速试验和常温考察两种方法对其初步稳定性进行预测。结果本品分别在0、1、2、3个月,于温度37℃~40℃、相对湿度75%和常温下考察,本品的性状、鉴别、检查等均无明显变化;大黄素、大黄酚的测定,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结论提高后的质量标准能更有效地控制本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周颖 《中南药学》2012,10(10):745-748
目的 完善祖师麻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祖师麻药材的性状和粉末特征进行显微观察及薄层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祖师麻中祖师麻甲素、紫丁香苷含量.结果 显微观察的粉末组织特征、薄层色谱方法可作为鉴定依据,祖师麻甲素和紫丁香苷分别在0.105 6~3.168 0 mg、0.008 656~0.259 68 mg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2.8%,93.7%.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祖师麻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山楂麦曲颗粒中金丝桃苷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0.5%磷酸溶液(0.9:17.6:8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0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金丝桃苷在0.018624~0.465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097%,RSD为0.82%(n=5)。10批山楂麦曲颗粒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结果在每袋含49~65μ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山楂麦曲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颗粒的三七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进行了提高,增加了人参皂苷Re对照。方法:采用硅胶G高效预制薄层板,以二氯甲烷-无水乙醇-水(70∶45∶6.5)为展开剂,在相对湿度小于18%的环境下展开。结果:考察了不同的提取方法、展开剂和展开条件,最终确定该方法。对19批复方丹参片和3批复方丹参颗粒进行了试验,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三七皂苷R1均斑点清晰,分离较好。结论:提高后的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更好,能有效地控制该类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活血止痛散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萍  刘培 《中国药房》2005,16(13):992-993
目的:制备活血止痛散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活血止痛散中三七、乳香、血竭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血竭中血竭素的含量。结果:血竭素高氯酸盐进样量在0.6μg~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2%(RSD=1.53%)。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活血软肝丸并制定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柴胡、郁金、牡丹皮、血竭等药材粉碎成细粉,泛制成水丸。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成分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制备的丸剂均匀、崩解好,显微鉴别专属性强,薄层色谱鉴别无干扰,柴胡皂苷a线性范围为0.1~1.6μg,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0.49%,n=6。结论制备方法简便,质量控制准确快速,能较好控制本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