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林敏  赵俊 《医学与社会》2010,23(4):9-10,23
以南方某市为例,从医疗管理角度着手,阐述定点医疗机构目前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及其表现形式.及时剖析定点医疗机构违规现象是加强医疗管理、防止基金流失的当务之急.文中从加快医疗机构改革、探索建立医保诚信体系、推进定点医疗机构内控机制的建立、培养复合型医保人才、加快基本医疗保险立法等5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中医疗供方道德风险的存在对其稳定发展存在潜在威胁.通过分析影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医疗供方道德风险的医生、医院、患者等因素,提出防范医疗供方道德风险的策略,即: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推崇高尚的职业道德;提高医生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建立医生职业风险分担机制;改革医院价值取向,寻找市场经营性与社会公益性的均衡;建立严格监督机制,制定有效激励措施;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公开透明机制;加强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门诊统筹道德风险,包括以下四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道德风险;参保居民的道德风险;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与参保居民合谋的道德风险;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道德风险。提出防范门诊统筹道德风险的对策建议:创新门诊统筹支付方式、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声誉机制、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经办能力、完善门诊统筹监管机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等。  相似文献   

4.
医疗保险中医生的双重代理身份及其带来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医生在医疗保险中双重代理身份的分析,阐明了医生的双重代理人身份必然带来医生的道德风险的观点,而我国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不足又加重了这一问题的影响,建议必须从解决信息不均衡和管理制度改革入手来防范医生的道德风险,同时还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医院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性往往容易导致道德风险的存在,这对于医院的有效管理有着很大的危害.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对医院管理中医院与医护人员之间以及医院与患者之间存在的道德风险进行了博弈分析,并找出了两种委托一代理关系下博弈双方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结合博弈分析的结论,对于有效防控医院管理中的道德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增进社会福利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利益机制的驱使,医疗保险一直存在着道德风险,并造成医疗资源过度消耗、财政赤字和社会诚信危机等问题.针对道德风险,要加强对投保方和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有效管理和监督,政府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使医疗保险中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的存在对医疗服务的供给、需求以及利用审查监督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产生的不同主体、道德风险对福利的影响、道德风险的计量以及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对上述四个方面研究的有关观点和结论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乐端 《医学与社会》2005,18(12):13-15
在就医过程中,医疗机构对病人是否有基本医疗机构参保身份的关注;现实情况下,大量普通人群(大部分为非参保者)“有病不敢看”和部分政策投机者(大部分为参保者)浪费医疗资源同时并存的现象,笔者想探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参保患者和非参保患者之间是否在医疗服务可及和可得(特别是医疗负担)上存在不公平,这些是医疗机构(特别是代表医疗机构利益的医生)和患者在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下为各自利益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赵云 《中国医院》2013,(10):60-63
后付费方式、中付费方式和预付费方式是医疗保险的3种付费方式。不同的付费方式对医疗费用发挥不同的功能,对医疗机构产生不同的激励。依据花钱矩阵、道德风险和交易成本理论比较3种付费方式功能,并提出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3种路径,为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和不断完善,以及医疗保险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医疗机构离不开计算机系统的大力支持.医疗保险结算系统对经办机构可以实现参数管理、基金管理、审核系统等一系列业务往来建设了一个平台.而对各医疗机构缺乏基层平台管理系统.院内Hls系统的模拟监测分析部分主要完成事中的控制、预警和事后的审核.对统筹资金的合理利用,化解风险起到防患于未然.可以研究和探索统筹资金风险的措施和办法.保证医疗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沈霞  明慧 《医学与社会》2013,26(9):17-19
目的:分析湖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运行情况,探讨统筹基金收不抵支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湖北省35个地区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运行统计报表和医保政策相关文件,并进行知情人员深入访谈,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所收集的定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全省统筹基金赤字1.38亿元;35个统筹地区统筹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当期赤字总额为10.48亿元;17个地区统筹基金连续3年赤字。结论:造成统筹基金赤字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国家政策因素、省级政策因素、地方性政策因素、医疗服务增长以及客观因素5个层面。缓解统筹基金赤字问题可从4方面人手,即以预算管理为基础,全面推进付费总额控制;加强医疗服务监管,由医疗机构监管延伸到对医生激励和约束;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并完善医疗保险基金预警制度;以城乡统筹为契机,完善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自2007年我国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来,我国居民医保的普及率逐渐上升。在普及城镇居民医保的同时,许多的不足和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面对广大群众的疑问及困惑,医保政策需要作出怎样的改革,我们在本文中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校大学生对医疗保障的认知和评价状况,探讨完善该人群医疗保障相关制度的策略。方法:在武汉市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确定3所院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结果:在校大学生中知晓城镇居民医保政策的比例为11.5%,经历过商业医保理赔的在校大学生对理赔"很不满意"和"较不满意"的比例为34.0%,在校大学生对现有医疗保障待遇满意程度评分的得分率为57.0%。结论:应在该群体中加大医疗保障相关信息的宣传工作力度,保险公司亟需对在校大学生商业医保重新定位并改进相关服务工作,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相关制度仍应在细节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京市医疗保险门诊实时结算的开展,医院门诊信息系统的业务连续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网络、服务器、终端等系统架构方法的建立和相应应急预案的制定,对如何保障医保门诊实时结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医患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医疗行业壁垒,使得医疗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状态。在医疗市场中,医患关系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医生的信息优势使得医院在医惠博弈中占有绝对优势。这种状况使政府和社会的卫生医疗的最优化愿望往往事与愿违。分析表明,要提高社会医疗效果,需要从增强社会全民医保力度、公开医疗信息制度、强化全民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湖南省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自付比例水平,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期为医保支付制度的完善提供信息。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有出院记录的参保恶性肿瘤患者10 527人次,在信息系统中收集一般社会人口学与费用等相关资料。计算自付比例与各部分费用的构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付比例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患者住院自付比例中位数为20.11%,在2011年至2014年保持平稳。患者住院自付比例主要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是否公务员、是否退休、医院级别、住院费用、住院周数、药费构成比、一般医疗服务费构成比、治疗费构成比、检查化验费构成比及肿瘤类别。结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自付比例控制平稳,自付比例的差异能反映补偿政策的倾向,应以医院级别为主要着眼点进一步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介绍了现有的医疗保险系统数据模型的特点,构建了Web Services的医疗保险系统数据模型,解决了基于现有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医疗保险系统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功能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北京市新农合已经成为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驾齐驱的三大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一。新农合已经具备基本医疗保险的性质。为了有效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新农合制度本身的完善和创新,将新农合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必要的。从现实情况看,新农合制度还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北京市新农合制度实施10年的试点经验,为其法制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制度渊源,新农合地方立法的实践也为立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基础,将新农合制度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可行的。未来立法需要不断提高统筹水平,合理确定筹资目标,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对商业保险机构管理新农合基金做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9.
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教师在高校扩招后的教师队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广东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抓住教育部教学评估的契机,建立了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8年的实施中,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从加强师德教育、规范教学全过程、制定相关教学管理条例、建立奖罚机制几方面来提高青年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以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