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197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肝炎重度组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 Ⅲ NP)升高最为明显;慢性肝炎中度、重度组透明质酸(HA)升高明显.结论:Ⅲ型胶原是判断肝脏受损并形成早期肝纤维化的指标;HA最有实用价值,在肝硬化早期即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正> 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肝外表现一般归纳为三种综合征:(1)血清病样反应;(2)结节性多动脉炎和(3)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此外还有许多原因引起的多种表现。了解这些对肝炎的诊断、判断病程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神经系统症状一、脑损害:慢性肝病晚期间歇性肝昏迷有不少报导,有时误诊为精神病。某些重肝极期过后突然出现精神症状而误诊为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的肝外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强,对机体危害严重,我国发病率较高。在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的情况下,患者往往多方求医,造成重叠用药及滥用药物现象,不利治疗。为使临床工作者对该病从基础理论到治疗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在治疗住院患者中能选择最佳联合用药方案并正确指导门诊患者用药,本刊特邀吴修斌、舒昌杰、刘俊彬、周永兴等专家、教授,就该病的病原学、免疫调控疗法、肝外病变及治疗、重症肝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重症肝炎常见其他并发症的治疗等六个方面撰写了专题笔谈,从本期开始,连续3期刊出,供读者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伴发肝内胆汁淤积,常使临床表现复杂化,易造成误诊。所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一、肝内胆汁淤积的主要临床特点(一)乏力和消化道症状:一般较轻,有肝实质损害者也可明显。(二)皮肤搔痒:其搔痒程度轻重不一,和黄疸深度并不平行,长期胆汁淤积者较甚,肝功能恶化时反而减轻。搔痒原因可能是胆酸(Cholic acid)在皮肤内沉积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HBV-DNA)复制水平和肝组织损伤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法(FQ-PCR)检测HBV-DNA复制水平,按HBV-DNA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129例、阴性组101例;同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的相关标志物即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和IV型胶原(IV-C)以及层黏连蛋白(LN) 等的含量水平;再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 当慢性乙肝患者HBV-DNA的复制水平增高时,其血清中ALT、AST和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含量水平均明显增高 (P<0.05, P<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复制水平和肝组织损伤与肝纤维化之间关系密切;在临床上,通过有效地抗病毒治疗,能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组织炎症程度,进而可以阻止肝组织纤维化进程和肝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出现肝外表现。有的于病程早期或潜伏期出现,有的在病程中期,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体征。因此,了解肝外的临床表现,对肝炎的鉴别诊断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1982年1月~1983年4月我院收治150例肝炎中,有32例并发肝外表现(21.3%),另外包括1980年1例合并糖尿病,共计3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博士》2021,(2)
正最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起,全民关注起了病毒的事情。呆在家里闲到无聊的人们,突然某天发现收到一条消息"高度白酒可以杀灭病毒",一时间风云四起,酒成了一场风波的主角。小编是不信的,你信吗?回到我们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世界,我们想想,如果喝酒就能杀病毒,那干嘛还要吃药?当然是谬得不能再谬的荒唐。而对于乙肝的患者来说,戒酒都是首要的,关键的。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与肾脏肝脏和肾脏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生理功能虽然不同,但关系十分密切,肝脏疾病常常波及肾脏。反之,肾功能不全也影响到肝脏,病毒性肝炎对肾脏的损害最常见是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酸中毒和肝肾综合征。一、肾小球肾炎 Combes等首先证明乙型肝炎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他用免疫荧光法检查一例输血后肝  相似文献   

11.
<正>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肝外表现早已被临床医师所认识。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由于其预后较好,且慢性病例少见,一般认为无肝外表现。1986年lnman等报道甲肝有肝外表现。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特别是1988年我国上海甲肝大流行后,临床医师对其肝外表现有了确切认识。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就甲肝的肝外表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30例病毒性肝炎伴肝内胆汁淤滞病例。计急性病毒性肝炎伴肝内胆淤13例,临床上可分为三期;慢性活动型肝炎伴肝内胆淤4例,为疾病迅速进展的标帜;重症肝炎及坏死后肝硬化伴肝内胆淤13例,预后凶险。最后对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葛宪民 《广西医学》1997,19(3):405-411
嗜肝DNA病毒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广西区卫生防疫站葛宪民人类许多传染病的研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动物模型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也不例外。研究建立乙肝动物模型,有利于人们对HBV的生物学特性、感染致病机理、免疫机制、影响条件、慢性化转变规律和药...  相似文献   

14.
检测肝脏特异性自身抗体对于认识肝炎或慢性肝病的自身免疫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使用改良的Hopf等间接荧光法,检测各型肝炎及中毒性肝损害共163例的肝细胞膜抗体(LMA)。健康对照42例,检测结果表明:慢活肝LMA的检出率(71.1%)明显高于急肝(24.2%)和慢迁肝(25%)。同时IM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旱獭肝组织中嗜肝病毒表面抗原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从组织学和免疫学角度寻找旱獭嗜肝病毒感染的证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土拨鼠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检测101份旱獭肝组织中嗜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表达,同时观察旱獭肝组织常规病理改变,并对抗原检出与病理组织改变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旱獭肝组织中嗜肝病毒表面抗原检出率为82.2%(83/101)。阳性抗原颗粒定位于肝细胞胞浆和/或胞膜,阳性细胞呈散在、簇状和片状分布。101份肝组织标本中14份出现肝炎的病理改变,且与抗原检出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92)。结论 首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证实旱獭存在类似土拨鼠肝炎病毒的嗜肝病毒感染,此种动物有可能用于建立嗜肝病毒感染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多认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无肝外表现,极少发生暴发性肝炎和输血后肝炎。但近年来通过研究认为甲型病毒性肝炎可以有复发,可以有肝外表现.本文仅就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综述如下。一、甲型肝炎并发肾脏损害:Kron 等报道一例儿童,体格检查时发现尿蛋白4+,肾脏活检发现有间质性肾炎;血清学检测,血清抗 HAV—IgM 阳性。并排除了其它引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而临床ALT持续正常者临床称为慢性HBV携带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是临床医师所困惑的问题。据报道[1]80%~100%肝功能正常的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均有异常改变。笔者对105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肝穿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涛 《中外医疗》2013,32(14):167-168
目的探讨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纤维化程度进行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按照穿刺活检的结果分成S0~S4 5期,根据炎症分成G1~G4,然后分别比较各组之间的超声指标有何差异。结果在纤维化程度分成的不同小组中,脾长径和脾内径都有明显的差异;按照脾长径12.1 cm诊断出,早期的肝硬化特异性是74.9%,敏度度是60.3%,按照脾内径12 cm诊断出,早期的肝硬化特异性是78.3%,敏度度是59.8%;在超声诊断时发现,肝实质光点的形态及分布、肝表面的回声是和肝纤维化的炎症、分期有关的。结论在检查早期肝硬化的时候,超声检查是很有效的工具,也是临床上的实用方法,适合随访复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肝脏炎症、纤维化分级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59例接受快速经皮肝穿刺,所有病例HBsAg均阳性,病程均>6个月,肝组织切片由病理科医师读片。结果:59例患者除3例正常外,余均有不同程度炎症或纤维化,其中早期肝硬化2例。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活检可作为判断肝病活动性、纤维化程度及是否需要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统柱  陈燕 《中原医刊》2004,31(13):22-2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主要通过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而导致肝细胞的损害。HBV从一部分被破坏的肝细胞中释出再感染其他的肝细胞.如此往复使病变经久不愈。同时,乙型肝炎也是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特别是重型肝炎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更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现将乙型肝炎对肝外消化系统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