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母亲吸烟会降低胎儿的出生体重,并且已被证实为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是这种影响的形成是否归因于宫内接触抑出生后被动吸烟或二者兼而有之尚不清楚。本报告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为一个由多中心参与、设有病例对照的庞大研究,包括78%的经当地病理学家和新生儿医师一致诊断为  相似文献   

2.
在家中接受被动吸烟的儿童罹患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的风险增高,肺换气量减低。如果肺功能缺陷是永久性的,儿童期被动吸烟可能是支气管炎的原因之一。该研究评价被动吸烟者的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与母亲吸烟的关系。病人与方法对对258例男女被动吸烟者用Fleish呼吸速度描记器测定FEV1,父母当前吸烟或以前在70年代吸烟者,其子女属于被动吸烟。结果母亲每天吸烟15支以上的子女(无哮喘),其FTV1低于从不吸烟母亲的子女的FEV1,母亲吸烟量越大其子女FEV1越低。父亲吸烟与子女FEV1无关(不考虑哮喘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重型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病情分为重型毛细支气管炎(27例)和普通型毛细支气管炎(182例)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型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f =3.455;P=0.001)、被动吸烟(x2=6.119;P=0.013)、早产(x2=17.124;P =0.000)、肥胖(x2=5.673;P=0.017)、特应体质(x2=5.736;P =0.017)、先天性心脏病(x2=20.694;P=0.000)6个变量因素影响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严重程度;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 0.742;95% CI0.601~0.917)、被动吸烟(OR3.300;95% CI1.060 ~ 10.276)、早产(OR5.265;95% CI 1.565~ 17.705)、先天性心脏病(OR 13.634;95% CI3.015~ 61.663)是重型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小、被动吸烟、早产、特应体质及先天性心脏病是重型毛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用被动吸烟法建立宫内至断乳前持续被动吸烟幼鼠动物模型,比较不同浓度香烟暴露对幼鼠生长的影响。SD雌鼠于交配后第二天,入低、中、高三种香烟浓度的被动吸烟箱中,每日5小时,待其自然分娩;幼鼠置与宫内相同香烟浓度的被动吸烟箱中,每日5小时,至21天断乳。结果显示,被动吸烟各组幼鼠体系、肝重、脑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香烟浓度越高,被动吸烟时间越长,差异越明显。因此,本文宫内至断乳前持续被动吸烟危害幼鼠生长,香烟浓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5.
抚育因素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抚育因素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调查 10 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父母情况、喂养因素、被动吸烟、耐寒锻炼和就医情况 ,与对照组就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偏食、母乳喂养不成功、被动吸烟、穿衣多及经常使用抗生素有关。与父母状况、是否服用鱼肝油、添加辅食种类 ,是否曾患湿疹无关。年龄越大 ,两组间多穿衣服的百分率差异更加显著。结论 提高母乳喂养率、纠正偏食、不滥用抗生素、避免被动吸烟、进行耐寒锻炼可以增强儿童体质 ,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被动吸烟对于儿童哮喘的发生及发展进程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被动吸烟可导致发生儿童哮喘的风险上升.对于已经发展为哮喘的儿童,被动吸烟会影响哮喘控制,包括加重现有哮喘症状,诱发哮喘发作,降低生活质量,影响药物治疗.被动吸烟影响儿童哮喘发生及发展的机制还在进一步探索中,目前提出的相关机制主要有免疫功能异常、肺功能损害、气道高反...  相似文献   

7.
吸烟对脐血铅水平及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探讨吸烟与宫内铅暴露及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992~1997年8~10月间足月新生儿396例,以脐血铅含量作为新生儿宫内铅暴露的指标,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作为效应指标,评价孕妇吸烟与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关系。结果孕期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可使脐血铅水平明显升高,脐血铅含量平均值达0.52和0.61μmol/L,高于安全界限(0.48μmol/L)的新生儿分别占69%和79%。当济血钳含量高于0.48μmol/L时,对神经行为发育有显著影响,特别对行为能力中的非生物听定向反应、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影响更明显。结论孕期被动和主动吸烟可提高济血铅水平,并进一步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特别是视和听功能。  相似文献   

8.
被动吸烟对小儿生长发育及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用生物学方法在胎盘、羊水和胎儿血液中检测到尼古丁和可铁宁以来,被动吸烟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发育,这一论断才得以证实。方法随机分组对照分析得出被动吸烟对小儿造成的危害是无吸烟小儿的几倍。结果被动吸烟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导致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支气管和肺发育不良,呼吸道感染、肺功能减低、哮喘、中耳炎以及小儿认知障碍等。结论 被动吸烟所致儿童及青少年对尼古丁的成瘾性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故应鼓励孕妇和有孩子的家庭戒烟。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合肥市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提出该地区下一步哮喘的防治策略。方法:抽取400名确诊为哮喘的患儿,同时选取400名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与之相匹配的非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作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填写问卷调查表,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哮喘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过敏性家族史、过敏性鼻炎、婴儿湿疹、非母乳喂养、空调通风、被动吸烟是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其OR值依次为9.63、7.56、4.58、2.16、1.71、1.55。结论:为了减少哮喘的发生,应该倡导母乳喂养,坚持户外活动,保持室内通风,杜绝被动吸烟,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10.
居室空气污染与儿童哮喘关系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室内装修后空气甲醛浓度以及室内被动吸烟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 测量室内装修(小于5年)后居住发生哮喘儿童88例和104例健康对照儿童寝室空气甲醛浓度,并调查室内被动吸烟情况。结果 哮喘儿童居室内甲醛浓度以及被动吸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1)。结论 装饰材料中污染物甲醛及室内被动吸烟危害儿童健康,与儿童哮喘发生有关,调查结果有助于哮喘发作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儿童哮喘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10例拒绝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治疗的哮喘患儿进行2-7年的随访观察,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就性别、早产、首次发病年龄、母乳喂养、环境暴露、个人过敏史、病情严重度、每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次数、被动吸烟、家庭过敏史、饮食习惯11项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哮喘自然缓解2年以上31例(29.18%),未缓解79例。环境暴露、个人过敏史、病情严重度、每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次数、被动吸烟、家族过敏史、饮食习惯对预后有影响,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是-0.2760、-.3000、-0.2330、-0.1680、-0.1740、-0.1090、0.1100,而性别、早产、首次发病年龄、母乳喂养对预后无直接影响。结论 哮喘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早期环境暴露、个人过敏史、病情较严重、被动吸烟、有家族过敏史,而增加每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次数、饮食习惯以鱼类为主有利哮喘的预后。影响儿童哮喘预后的因素是复杂的,哮喘自然缓解的比例毕竟较少,早期GINA方案治疗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小于胎龄儿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不同类型胎儿体格发育(出生体重,身长,头围)情况及小于胎龄儿相关因素,自1999年5月-2000年12月,对在我院分娩的单胎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424对,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显示:小于胎龄儿(SGA)36例,发生率为8.5%,适于胎龄儿(AGA)294例,大于胎龄儿(LGA)94例,SGA组除出生体重外,身长,头围三项指标均低,与AGA组有非常显著意义(P值均<0.001),影响SGA体格发育Logistic回归分析:最主要危险因素为母孕早期剧吐,被动吸烟,贫血,羊水量过少和母患妊高征,母亲身高,文化程度,胎盘重量与胎儿体格发育呈正相关,SGA组新生儿生后五天内发病率最高为33.3%,与AGA组的2.7%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因此,防治常见妊娠合并症,加强孕期营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将有助于降低SGA发生。  相似文献   

13.
被动吸烟与某些小儿疾病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用生物学方法在胎盘、羊水和胎儿血液中检测到尼古丁(nicotine)和可铁宁(cotinine)以来,被动吸烟可能导致胎儿及幼儿疾病这一论断才得以证实。然而,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多,因被动吸烟导致的孕妇自发性流产及小儿疾病日益增多,这些疾病包括:低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香烟暴露对宫内至断乳前持续被动吸烟幼鼠脑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ax mRNA及Bcl-2 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SD雌鼠于交配后第2天,入低、中、高3种香烟浓度的被动吸烟箱中,每日5 h,待其自然分娩,幼鼠置与宫内相同香烟浓度的被动吸烟箱中,每日5 h,至21 d断乳。用快速竞争性RT-PCR法测定幼鼠脑组织Bax mRNA及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各组幼鼠脑组织Bax mRNA相对表达量:对照组 0.31,低浓度被动吸烟组 0.47,中浓度被动吸烟组 0.55,高浓度被动吸烟组 0.60,中浓度及高浓度被动吸烟组幼鼠脑组织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幼鼠脑组织凋亡启动基因Bax mRNA相对表达量的增高提示细胞凋亡在宫内至断乳前持续被动吸烟幼鼠脑损害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1 270例排除明确孕母疾病和产科危险因素的新生儿,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母亲身高、体重、被动吸烟和不良孕产史等因素,将研究对象分类为早产儿和足月儿、小于胎龄儿和适于胎龄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比较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孕期增重<9 kg使早产(OR=1.63,95%CI:1.12~2.07)和小于胎龄儿(OR=1.92,95%CI:1.56~2.58)发生的危险性均增高;母亲既往流产史(OR=1.46,95%CI:1.09~1.93)和早产史(OR=2.63,95%CI:1.81~3.92)是早产儿发生的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母身高<1.55 m(OR=2.46,95%CI:1.78~3.48)、孕前BMI<18.5(OR=2.16,95%CI:1.53~3.16)、被动吸烟(OR=2.24,95%CI:1.65~2.98)是小于胎龄儿发生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不同,针对两类特征孕妇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减少两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儿童铅中毒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为了解目前铅中毒门诊患儿的常见症状,造成铅暴露的主要原因,摸索铅中毒门诊患儿的病史询问及诊疗方案,对上海新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半年中门诊患儿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发现铅中毒患儿102例,血铅水平几何均数129μg/L,多数患儿表现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龄儿童中绝大多数表现为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学习困难、成绩差,部分患儿伴腹痛和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此外还有贫血及血清锌水平降低等;多数患儿能找出铅暴露的危险因素,常见因素有饭前洗手不认真,日钙摄入量低于DRI的50%,常有手—口动作如啃咬指头、铅笔或玩具,父亲吸烟或有被动吸烟史等;39例复诊患儿,经门诊指导(包括高危因素分析、环境干预、行为矫正、营养指导)及住院驱铅后血铅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几何均数由148μg/L下降到117μg/L,其中l例极重度铅中毒患儿经住院驱铅治疗后血铅水平显著下降,但停药2周开始反跳,提示这种病例可能需要多个疗程的驱铅治疗,血铅水平才能稳定。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脑梗死是指由于大脑主要的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或大脑主要的静脉血栓形成而导致血流中断从而导致脑组织相应供血区域坏死.目前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很多研究显示遗传、母亲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吸烟、新生儿患先天性心脏病、感染、脑膜炎等均是新生儿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主要危险因素,为CHD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搜集2001~2016年研究中国新生儿CHD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相关数据,按照NO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敏感性分析采用不同模型分析同一资料,采用Egger's检验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7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2 930例,对照组4 952例。Meta分析显示中国新生儿CHD主要危险因素为:孕母高龄(OR=2.649,95%CI:1.675~4.189)、感冒或发烧(OR=4.558,95%CI:2.901~7.162)、孕早期用药(OR=3.961,95%CI:2.816~5.573)、被动吸烟(OR=2.766,95%CI:1.982~3.859)、不良生育史(OR=2.992,95%CI:1.529~5.856)、接触噪声(OR=3.030,95%CI:1.476~6.217)、受到辐射(OR=2.363,95%CI:1.212~4.607)、居室新装修(OR=4.979,95%CI:3.240~7.653)、孕期糖尿病(OR=5.090,95%CI:3.132~8.274)、饲养宠物(OR=2.048,95%CI:1.385~3.029)。结论孕母高龄、感冒或发烧、孕早期用药、被动吸烟、不良生育史、接触噪声、受到辐射、居室新装修、孕期糖尿病、饲养宠物可能增加新生儿CHD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健康的新生儿和父母对视时有眼神的交流;4个月大的健康婴儿会表达高兴的情绪;9个月时,婴儿会与人“交换”微笑。如果在这些方面表现异常,婴儿就可能有患抑郁症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特异质和哮喘基因背景是毛支后发生哮喘的强预测因子;近来发现鼻病毒、人偏肺病毒等非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哮喘的发生关系密切;其他因素如围生期被动吸烟、反复呼吸道感染、长期致敏物质暴露和肥胖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哮喘的最终发生,而母乳喂养则作为良性因素影响日后哮喘的形成.这些因素在毛支发生哮喘中是否起着相同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