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检查在诊断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光镜观察142例CMPD初诊患者的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的增生程度、细胞形态和组织定位。结果142例CMPD中,切片的骨髓造血组织增生程度均为3+及其以上,占100.0%,印片占86.6%,涂片占68.3%.三者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0.627,P〈0.05)。4+以上切片占86.6%,印片占57.0%,涂片占35.2%.三者相互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x^2=56.623,P〈0.05)。142例CMPD的诊断符合率由涂片的54.9%提高到骨髓印片的75.4%,最后3片汇总诊断,符合率达到100.0%,三者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56.832,P〈0.05)。142例CMPD网硬蛋白染色显示轻度增多~增多者60例,占42.3%。结论骨髓切片和印片在评估有核细胞量上显著优于骨髓涂片,完善的形态学检查可提高CMPD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骨髓液涂片结合骨髓组织印片及切片对血液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永聚  夏利军 《新医学》1996,27(11):579-580
本文比较骨髓液涂片,骨髓组织印片或切片3天标本在诊断231例血液病病人方面的价值。结果骨髓液涂片的诊断符合率84.0%;结合骨髓印片可使诊断符合率提高到89.2%;结合骨髓组织切片诊断符合率为94.3%。骨髓组织印片较骨髓涂片更能准确反映髓增生程度,因其操作简便,与切片相比人有实用价值。应用活检行髓穿检查,可减少干抽的发生率,故本文介用骨髓活检检针行髓穿,1次取好3样标本,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符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切片和骨髓涂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诊断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对28例MDS/MPD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同时分析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及骨髓涂片。结果骨髓活检切片增生程度检出率为100%,骨髓涂片检出率为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片中粒、单核前体细胞百分率高于涂片;68%MDS/MPD患者伴有网状纤维增高,7%MDS/MPD有胶原纤维增高。结论同步联合分析比常规涂片形态学分析骨髓增生程度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了65例贫血患的骨髓活检组织印片、骨髓活检组织切片和骨髓穿刺涂片的诊断结果。结果显示,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及切片的诊断符合率优于骨髓穿刺涂片,尤其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转移癌,其符合率明显高于骨髓穿刺涂片检查(P<0.01)。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及切片两之间的诊断符合率虽无明显差异,但骨髓活检组织印片观察细胞细微结构较切片好,且操作简单、确诊及时。本研究提示,骨髓活检组织印片检查对贫血的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在血液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6例血液病患者同时进行骨髓活检组织印片、骨髓活检切片及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结果骨髓活检组织印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程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骨髓穿刺涂片,特别是在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骨髓活检组织印片操作简单,确诊及时,可作为血液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在全血细胞减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 5 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活检组织印片、骨髓活检组织切片和骨髓穿刺涂片的诊断结果。结果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及切片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骨髓穿刺涂片 ,尤其在诊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骨纤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骨髓转移癌时 ,其符合率明显高于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及切片两者之间的诊断符合率无明显差异 ,但骨髓活检组织印片观察细胞细微结构较切片好 ,且操作简单、确诊及时。结论骨髓活检组织印片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在血液疾病诊断中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骨髓涂片结合活检在提高某些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血液疾病骨髓涂片诊断和骨髓活检诊断与最终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白血病(A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转移癌、原发部位不明的转移癌的涂片诊断率分别为66.67%、90.00%、66.67%、0、80.00%、0、80.00%和100%,骨髓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33%、100%、100%、100%、100%、100%、80.00%和100%。两者结合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7%、100%、100%、100%、100%、100%、80.00%和100%。结论在血液疾病的诊断中,骨髓活检是骨髓涂片的重要补充,两者结合对提高疾病诊断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诊断及骨髓增生程度的意义。方法 :对 2 5 5例首诊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住院病人 ,同步做骨髓活检及骨髓涂片 ,行骨髓病理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 :造血系统疾病 196例占 0 77,非造血系统疾病 5 9例占 0 2 3。骨髓切片与涂片增生度相同者 92例 ;骨髓切片增生程度大于骨髓涂片 133例 ( 0 5 2 ) ,骨髓切片增生程度小于骨髓涂片 30例 ( 0 2 8) ;骨髓涂片增生减低和重度减低者 ,骨髓切片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和极度活跃有 38例 ( 0 15 )。骨髓切片与骨髓增生程度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骨髓涂片 ;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检查有利于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
周建中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27-8327
骨髓活检组织印片(骨髓印片)对血液肿瘤疾病、骨髓转移癌或骨穿干抽血液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按骨髓活检常规方法进针,先抽取0.2ml骨髓液涂片,后转换方向咬取长圆柱形骨髓组织0.8~1.2cm(如骨髓组织0.5cm左右,可多取几块),均制备骨髓印片后,全部骨髓组织块及时固定后送活检切片。如骨髓活检取出组织呈白色且用推片轻轻滚动时感觉很硬,则为骨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9例血细胞减少患者采取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同步取材法,两种方法对其骨髓的增生程度,各系细胞的病态造血及网硬蛋白进行分析。结果 59例患者经骨髓活检切片观察其骨髓增生程度,其中增生活跃、明显活跃及极度活跃的患者共为53例,占89.8%; 骨髓穿刺涂片为40例,占67.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7,P=0.023)。26例MDS患者骨髓涂片发现粒系病态造血16例,占61.5%,骨髓切片为25例,占9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2,P=0.021)。骨髓涂片发现红系病态造血24例,占92.3%,骨髓切片为7例,占26.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6.705,P=0.00)。骨髓涂片发现巨核系病态造血12例,占46.1%,骨髓切片为10例,占38.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7,P=0.513)。26例MDS患者网硬蛋白纤维组织增生者16例,占61.5%; 33例非MDS患者为6例,占18.2%,MDS组患者显著高于非MDS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6,P=0.001)。结论 骨髓穿刺涂片同时结合骨髓活检切片,可提高MDS诊断分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EQA)方法、标准,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已确诊的骨髓涂片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有关检查结果,定期发放至参评单位进行细胞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诊断完全符合率逐年提高,1988年50%,2005年提高到85.8%(P〈0.01)。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首次28.3%,历年总体均值提高到56.6%,亚型符合率也从39.6%提高到70.0%(P〈0.01)。其他血液病的诊断符合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以细胞形态学检查为主,结合临床资料,全面综合分析作出实验室诊断的骨髓涂片EQA体系,能有效提高血液病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与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涂片和活检形态学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估骨髓涂片和活检形态学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和分型价值。方法:同步观察110例MDS的骨髓涂片和和活检切片,并将其作比较和分析。结果:骨髓涂片和活检在MDS的诊断和分型中各有优点,两者相互补充,结论:联合应用骨髓涂片和活检,为MDS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联合活检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3例MDS患者采用骨髓抽吸和活检进行取材,同步观察骨髓涂片和切片。结果活检中骨髓的增生程度明显高于涂片;涂片对红系病态造血的观察优于活检,而活检对原始细胞数量、骨髓基质、局部解剖定位、粒系、巨系病态造血观察优于涂片。结论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在MDS的诊断、分型中各具优点,相互补充,联检可提高MD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与重视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临床表现和血细胞变化特点。方法采集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穿刺细胞涂片,经瑞-姬氏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片2张、外周血片2张和经ACD抗凝的外周血浓缩涂片2张,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分析,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计算阳性率及积分值;比较分析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象和骨髓象变化。结果35例HPS患者因肺部感染24例(67%);寄生虫感染1例(3%);结缔组织病2例(6%);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7例(20%);经病理细胞学确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3%)。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伴全血细胞减少者15例(43%),影响二系以上血细胞减低者20例(57%);本组患者骨髓涂片均出现成熟的组织细胞良性增生伴有活跃的吞噬各种血细胞现象,组织细胞数占骨髓有核细胞0.02~0.18。其中有9例患者病情好转复查血象、骨髓象正常,骨髓涂片未见噬血型组织细胞,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浓缩涂片均未找到异常组织细胞,仅1例可见成熟单核样组织细胞(3%);末梢血片碱性磷酸酶(NAP)染色积分值增高(〉80分)有25例,积分正常有9例,1例积分减低(〈35分)。结论诊断HPS的关键是骨髓细胞学检查,检验人员对此病应有充分认识。要正确识别骨髓涂片中噬血细胞,并根据其中组织细胞的成熟程度、噬血的活跃程度及转规情况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HPS与恶性组织细胞病(MH)的重要依据;而外周血浓缩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和NAP染色亦可作为HPS和MH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在骨髓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在骨髓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骨髓转移癌患者骨髓活检组织印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步进行的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组织切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骨髓活检组织印片阳性25例,阳性率89.3%;骨髓穿刺涂片阳性18例,阳性率64.3%;骨髓活检组织印片与骨髓穿刺涂片均阳性17例;骨髓活检组织印片阳性率高于骨髓穿刺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活检组织切片阳性28例,阳性率100%,高于骨髓活检组织印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活检组织印片与骨髓穿刺涂片对细胞形态结构清晰可辨。结论:骨髓活检组织印片操作简单,阳性检出率较高,对细胞形态结构辨认清晰,可作为骨髓转移癌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骨髓涂片有核细胞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减少,提高对涂片评估有核细胞量不足的认识。方法用骨髓穿刺针抽吸髓液涂片272例,随后同步以活检术获取组织块置于载玻片上制成印片,组织块入Bouin液固定,以骨髓印片和切片为对照,评估涂片对检查有核细胞量的价值。结果272例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减少和增多级别均显著低于骨髓印片和切片(P<0.05~<0.01)。以印片和切片为对照,124例涂片有核细胞减少中,58.9%和66.1%为假阳性减少,常见误诊疾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减低;而印片和切片细胞量增加中,涂片仍有26%和36%为假阴性减少,常见疾病或结论为脾功能亢进、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印片和切片细胞减低者中,涂片符合率(91.2%和97.9%),以及涂片细胞增加者中,印片和切片符合率(95%和100%)均高。涂片诊断细胞量真性减少疾病或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造血减低)的假阳性分别为29.0%和37.1%,诊断真性增加疾病(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假阴性率为22.6%和21.8%,诊断指标性能评价均不佳。结论骨髓涂片评估有核细胞量差,常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建议将印片作为常规项目以弥补涂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64例骨髓转移癌骨髓象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菊兴  张纪云 《检验医学》2010,25(2):103-106
目的探讨通过骨髓象检查诊断骨髓转移癌的价值,以及骨髓转移癌骨髓象变化的特点。方法常规髂前或髂后上棘抽取骨髓液涂片,同时制备血涂片,行瑞一姬复合染色后显微镜检查,找到转移癌(瘤)细胞,即诊断为骨髓转移癌(瘤)。结果64例患者均由骨髓涂片骨髓象检查发现癌(瘤)细胞而确诊。其中1次检查即明确诊断者52例(81.2%),2次检查明确诊断者11例(17.2%),3次检查明确诊断者1例(1.6%)。癌(瘤)细胞主要出现在涂片的尾部及边缘,有17例(26.6%)涂片所见主要为癌(瘤)细胞。根据涂片中出现的癌(瘤)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结合临床表现,骨髓象检查诊断为癌细胞骨髓转移(未分类)32例(50.0%),腺癌骨髓转移29例(45.3%),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3例(4.7%)。结论诊断恶性肿瘤骨髓转移,骨髓象检查阳性率高,简便易行,只要涂片中找到癌(瘤)细胞,即可直接获得骨髓转移癌的病理诊断。但当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癌细胞单个散在或癌细胞团不典型时,诊断及判断细胞来源需慎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全军室间质控骨髓涂片的分析,提高对细胞形态学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显微镜和图像分析仪共同分析骨髓细胞500-1000个。结果 24例骨髓涂片评价:优秀20例,占83.33%;良好2例,占8.33%;及格1例,占4.17%;未作评价1例,占4.17%,诊断总符合率为87.50%。结论 通过对骨髓涂片的分析,提高了对各种血液病细胞形态学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骨髓印片联合骨髓涂片检查在血液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6-03—2017-03接收的86例血液疾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骨髓印片及骨髓涂片检查,并观察两种检查方式与联合检查的符合率以及对增生的诊断价值。结果骨髓印片的多发性骨髓瘤(MM)、恶性淋巴瘤(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骨髓纤维化(MF)及骨髓转移癌符合率100.00%、87.50%、80.00%、100.00%、100.00%高于骨髓涂片70.00%、37.50%、60.00%、42.86%、50.00%,而两者联合可提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印片检出82例,骨髓涂片检出62例,骨髓涂片对Ⅲ~Ⅴ级增生的检出率46.51%低于骨髓印片67.44%,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病患者行骨髓印片联合骨髓涂片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在恶性血液疾病诊断中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切片和骨髓涂片同步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诊断方面的重要性。方法对28例MDS/MPD患者,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同时分析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及骨髓涂片。结果骨髓活检切片增生程度检出率为100%,骨髓涂片检出率为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片中粒、单核前体细胞百分率高于涂片;68%MDS/MPD患者伴有网状纤维增高,7%MDS/MPD有胶原纤维增高。结论同步联合分析比常规涂片形态学分析骨髓增生程度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