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属中医的治疗原则。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近来看到中医护理专著和论文,有不少都提到“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问题,现就“异病同护”问题谈谈个人看法,有不当之处,望同道指正。对异病同护是指护理原则,还是指护理措施和方法,还是同时指护理原则、护理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涛 《光明中医》2012,27(3):576-577
中医护理讲究整体性,人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相互联系,病理相互影响.中医的辨证施护,重视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当不同的病发展处于同一证型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病机,就可以采取“异病同护”.笔者从中医护理的特点对“异病同护”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实际案例应用论证“异病同护”.  相似文献   

3.
便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患者痛苦不堪,有的甚至常年依赖导泻剂,给身心带来不良影响。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将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护理方法运用于便秘患者,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能更好地解决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对虚劳的护理提出了在整体护理观指导下分为一般护理和辨证施护。从起居、饮食、情志、药物、煎服法等方面对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将虚劳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4种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护,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护、同病异护的整体辨证施护特色。  相似文献   

5.
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文章首先从理论上阐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某一脏腑的病变会影响到其它脏腑发生病理性改变。因此在护理上也应根据脏腑间的相互联系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按照自然变化的特点做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理。辨证施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随证护理。防治原则:不治已病治未病,注重精神调摄,慎起居,避过劳。中医护理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证用不同方法解决的护理方法,是辨证施护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辨证施护经验。方法对21例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迅速急救,采用同病异护的护理措施。结果 21例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及辨证施护,总有效率95.24%。结论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患者早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迅速急救,配合中医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及药食同源的护理理念,可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挽救患者的部分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孕症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60例住院病人,根据不同年龄分别采取“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60例不孕症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辨证施护对女性多因素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有着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辨证施护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基本方法,对疾病的变化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综合、归纳,采用不同的护理原则和措施,“异病同护,同病异护”,使病人受到针对性护理,配合并保证了治疗效果.笔者运用这一理论特点,对“鼻衄”施实辨证施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通过四诊辨证,将红斑狼疮分为热毒血瘀、风湿痹阻、气血亏虚、肝肾阴虚4型,采取对应的辨证护理,体现个性化护理,能减轻临床症状和体征,突出了中医学“同病异护”。  相似文献   

10.
中医护理是指在中医学整体观、辨证观的理论指导下,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进行辨证施护,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获取病情、个体状况、心理、社会环境等信息,应用中医八纲辨证的方法加以分析、归纳,确立病人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并指出人体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其中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注意局部病变,同时要注意相关脏腑的变化,体表的变化可影响有关脏腑的功能,而相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在体表反映出来。因此,可从机体局部的变化来推断整体的反应状态,测知内脏病变。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患者的体质情况及外界环境对患者的影响等,进行全面观察了解,正确认识疾病,施以妥善护理。在疾病的护理上,中医护理更注意做好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而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功能锻炼。中医护理的原则是以中医辨证治则指导护理工作的,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等护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海鹰 《光明中医》2016,(13):1962-1963
哮病是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为北方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冬春季。常突然发病,迅速缓解,也可常年反复发作。发作期有寒哮、热哮之分。缓解期有肺虚、脾虚、肾虚之分。因证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所以在临床护理中,除需要一般护理外,更应根据哮病的证型实施辨证施护,以达到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缩短病程、减少发病次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39-240
对刘艳云辨证施护喘证的经验进行总结,喘证分外邪犯肺、肝火乘肺、痰浊蕴肺、痰热郁肺、肺脾双虚及肾不纳气6个证型,分别针对其不同病机及症状特点实施中医护理。  相似文献   

13.
吴敏 《中医临床研究》2012,4(3):106-107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医药辩证治疗88例哮喘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所有病人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76例病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中医药治疗哮喘从整体调节,标本兼治,且副作用少,但需要密切观察,从情志、生活、用药等方面做好辩证施护,并加强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刘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4,(22):120-12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支气管哮喘病人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将93例哮喘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病人采用辨证施护能改善哮喘的症状,有效预防和减少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属祖国医学"哮病"范畴,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以喉中痰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胸闷或咳痰等。在哮喘病缓解期应加强心理护理、调畅情志,起居调护、顺应四时,饮食调养、顺应辨证,治未病等多种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静  郑培  王春波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81-2682
目的:观察冠心病辨证施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冠心病按中医的不同证型分别施护。结果:经辨证施护后,冠心病患者显效89例,好转53例,无明显变化的8例,总有效率为94.67%。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施行辨证治疗及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陈蓉 《中医临床研究》2011,(17):112-112,114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把喘证分为五型:风寒袭肺、表寒里热、痰浊阻肺、肺气郁痹、肺肾两虚。分别采用不同的中医食疗方法,配合其他药物治疗,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辨证施护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支气管哮喘(寒哮证、热哮证、虚哮证)的辨证分型施护及一般护理,论述支气管哮喘的辨证施护及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循证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病例是100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病例筛选时间是2018年2月-2019年2月。以抽签方法将患者纳入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组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依从性、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和疾病控制效果。结果:对比接受护理后依从性、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肺功能水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开展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循证护理能够保障更佳的护理质量,可提高病情控制效率,保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医护理特色,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辨病、辨证、辨症护理的3个护理层面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与微观、病期、病势、体质、时间节律等不同方位,探究中医儿科的多元化辨证护理理论。认为从全方位拓展中医儿科护理层面,有助于中医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推广,提高儿童保育及儿科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