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和腮腺筋膜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1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组试验组,对照组病例在切除腮腺肿瘤后直接关闭手术创面;胸锁乳突肌瓣组则转移带蒂胸锁乳突肌瓣充填术区凹陷;腮腺筋膜瓣组为保留腮腺筋膜瓣用以覆盖手术创面;胸锁乳突肌瓣+腮腺筋膜瓣组采用先转移带蒂胸锁乳突肌瓣充填术区凹陷,再以保留的腮腺筋膜瓣覆盖手术创面。病例随访6~60个月。结果:胸锁乳突肌瓣+腮腺筋膜瓣组和胸锁乳突肌瓣组在手术区域凹陷畸形的改善效果优于腮腺筋膜瓣组和对照组(P〈0.01);而腮腺筋膜瓣组和胸锁乳突肌瓣+腮腺筋膜瓣组在减少Frey综合征发生方面强于对照组和胸锁乳突肌瓣组(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在涎瘘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锁乳突肌瓣可作为修复腮腺术后凹陷缺损的优先选择,腮腺筋膜瓣在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方面的作用突出,二者的结合应用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腮腺部分切除术中联合应用胸锁乳突肌瓣填塞和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的预防效果。方法1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瘤体及瘤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及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腮腺咬肌筋膜重建术。分别在术后6个月、12个月随访,采用咀嚼酸性食物或维生素C片诱导碘一淀粉试验,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和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无1例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和面部凹陷畸形。结论联合应用胸锁乳突肌瓣填塞和脱细胞真皮基质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及面部凹陷畸形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常规"S"切口,寻找面神经下颌缘支,逆行解剖面神经至总干,将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然后分离胸锁乳突肌瓣旋转至腮腺缺损区,将胸锁乳突肌筋膜与残存的腮腺嚼肌筋膜对位缝合。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21例均无涎瘘发生,外形良好,颈部功能正常,仅2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症。结论: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区缺损能明显改善腮腺肿瘤术后畸形,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的改良术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保留腮腺嚼肌筋膜、耳大神经和胸锁乳突肌瓣整复的改良腮腺切除术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22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4组。1组:94例患者采用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的腮腺切除术式;2组: 42例患者采用保留筋膜加胸锁乳突肌瓣整复的术式;3组:57例患者采用传统的皮下瓣(不保留腮腺嚼肌筋膜);4 组:33例患者采用不保留筋膜加胸锁乳突肌瓣整复的术式。患者术后随访2年,每2月1次。通过Minor试验和主观感受,观察术后患者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评价患者耳垂麻木和耳垂区软组织凹陷情况。结果 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1组(5·32%)或2组(4·76%)与3组(49·1%)或4组(51·5%)间在主观感受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05)。采用胸锁乳突肌瓣与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量淀粉碘试验检测示1组与3组或4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5)。味觉出汗综合征的症状持续时间在1组与3组或4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1组和2 组或3组和4组间在防止耳垂凹陷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未采用胸锁乳突肌瓣的2组与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耳大神经后术区出现麻木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腮腺切除术时保留腮腺嚼肌筋膜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有显著效果。采用胸锁乳突肌瓣整复可以防止耳垂区的凹陷,取得较好的美学效果。保留耳大神经可预防术区感觉降低。  相似文献   

5.
赵健  余洪强  刘阿贵 《口腔医学》2011,31(6):356-359
目的 比较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和重建腮腺咬肌筋膜预防腮腺手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2005年1月—2008年10月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87例,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A组)15例,单纯行不保留咬肌筋膜的腮腺肿瘤及浅叶组织切除;②胸锁乳突肌肌瓣组(B组)23例,不保留腮腺嚼肌筋膜的腮腺肿瘤及腮腺组织切除后,缺损处表面覆盖胸锁乳突肌肌瓣。③腮腺咬肌筋膜瓣组(C组)22例,切除腮腺肿瘤及腮腺组织时保留腮腺咬肌筋膜;④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C组)27例,行不保留咬肌筋膜的腮腺肿瘤及腮腺组织叶切除术后,根据缺损大小植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个月时,进行主观评价及客观评价,A组10/15例(66.67%)、B组4/23例(17.39%)、C组2/22例(9.09%)、D组1/27例(3.70%)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D组与C组和第B、A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组与C组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能够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对于无法保留腮腺咬肌筋膜者利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也同样能够较好的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咬肌筋膜和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用于腮腺手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05.1~2007.12.收治腮腺良性肿瘤患者58例,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A组)15例,单纯行不保留咬肌筋膜的腮腺浅叶或部分浅叶切除术;②保留咬肌筋膜组(B组)15例,在腮腺浅叶或部分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③ADM组(C组)12例,行不保留咬肌筋膜的腮腺浅叶或部分浅叶切除术后,根据缺损大小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④ADM+保留咬肌筋膜组(D组)16例,在腮腺浅叶或部分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并根据缺损大小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所有病例术后随访,进行临床检查及碘-淀粉试验。结果:A组12/15例(80.0%)、B组2/15例(13.33%)、C组2/12例(16.67%)、D组1/16例(1.32%)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碘淀粉试验阳性),D组和B、C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腮腺浅叶或部分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并根据缺损大小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能明显减小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腮腺切除手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对修复腮腺术区凹陷畸形的效果及对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1例腮腺良性肿瘤病人行肿瘤及腮腺部分或全叶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经3~24个月随访,腮腺区外形良好,颈部外形及功能正常,无1例患者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结论:胸锁乳突肌瓣转移术能改善腮腺切除手术后凹陷畸形,能有效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对降低术后味觉性出汗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18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时保留腮腺咬肌筋膜, 23例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切除肿瘤同时切除腮腺咬肌筋膜,随访0.5~2.5年,比较2组患者术后味觉性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组中有3例出现味觉性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13.3%;切除腮腺咬肌筋膜组有13例出现味觉性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92,P<0.01).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可有效减少术后味觉性出汗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的腮腺切除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在腮腺切除手术的同时保留并重建腮腺咬肌筋膜是否能够有效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方法:通过对 31例在腮腺切除术中保留、重建腮腺咬肌筋膜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并采用咀嚼维生素C片诱导及碘 淀粉试验检测,观察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病率。结果:在调查的 31例患者中,仅有 3例患者发现有潮红和出汗现象,较传统腮腺切除术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发生率仅为 9. 69%。结论:切除腮腺时保留并重建腮腺咬肌筋膜对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预防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同期用胸锁乳突肌瓣修复面部凹陷畸形,及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共141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腮腺肿瘤及部分浅叶切除术。其中48例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另93例未行组织瓣修复。术后6月~3年,观察面部畸形情况,并行碘-淀粉试验检查做客观评价。结果:常规手术组(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患侧面部凹陷畸形,93例患者中碘-淀粉试验阳性30例,占32.3%;胸锁乳突肌瓣转移组(实验组)面部凹陷均不明显,48例中碘-淀粉试验阳性3例,占14.6%,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x2=7.40,P<0.01)。结论: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头肌瓣转移修复,可以有效治疗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及预防Frey's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锁乳突肌肌瓣即刻修复腮腺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减少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腮腺肿瘤住院手术患者68例,分为试验组48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患者按常规“S”切口施行腮腺肿瘤加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修复术;对照组则不行同期肌瓣修复,经随访对比观察6月至3年。结果    对照组局部凹陷畸形发生率为90%(18/20),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 55%(11/20);试验组局部凹陷畸形发生率为16.67%(8/48),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8.33 %(4/4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结论    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修复术是一种即刻修复腮腺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降低Frey综合征发生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面部表浅肌肉筋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及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肿瘤外科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43例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中均采用保留面神经和耳大神经,实验组肿瘤切除后以SMAS及胸锁乳突肌瓣覆盖填塞缺损术区,对照组直接关闭创口。结果两组患者均达临床Ⅰ期愈合,无涎瘘发生。实验组Frey's综合征发生率及面部凹陷畸形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SMAS及胸锁乳突肌瓣应用于腮腺肿瘤外科中,有效抑制了Frey's综合征发生率,且远期美容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胸锁乳突肌区域组织瓣在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和整形外科均有应用.胸锁乳突肌由枕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颈干分支等血管营养,肌肉血供丰富,表面皮肤血供稍差.胸锁乳突肌区域组织瓣包括部分胸锁乳突肌瓣、胸锁乳突肌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筋膜瓣和胸锁乳突肌肌骨瓣.应用胸锁乳突肌区域组织瓣可修复腮腺术后局部凹陷畸形、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腮腺切除手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对21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的同时保留了腮腺咬肌筋膜,术后随访6~30个月。结果:20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仅有1例于19个月后肿瘤复发,4例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中完好地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对预防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有明显效果,并且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腮腺多形性腺瘤2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特征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2 6 0例经病理确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瘫 31例 ,味觉出汗综合征 2 8例 ,涎瘘 9例 ,积液 7例 ,复发 14例。结论 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 ,对并发症的防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Parotid salivary flow rates in response to chewing or citric acid stimulation were studied in two patients who had their last maxillary teeth extracted and immediately replaced with complete dentures. The patients were monitored 6 months from the last week before extraction. Parotid salivary flow rate in response to chewing was increased after insertion of the denture. For one of the patients a particularly high output from the parotid gland was found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parotid salivary flow was higher on the chewing side than on the contralateral side.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the dentures were relined. Salivary flow measured immediately after relining was lower than prior to this procedure. An increased salivary response was also observed during citric acid stimulation after transition from the dentate to the denture wearing state. This increase was more marked if the patients had their dentures in situ when the gustatory provocations were performed. It is concluded that parotid salivation increases during masticatory and gustatory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subjected to total extraction and immediate complete denture treatment, and that the presence of a complete denture per se appears to act as an additional mechanical stimulus in the salivary reflex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胸锁乳突肌瓣即刻转移修复腮腺部分或全叶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常规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深叶及肿瘤切除,即刻转移胸锁乳突肌瓣覆盖固定于腮腺缺损区,关闭手术创口。结果:10例病例术后均无感染或肌瓣坏死,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12个月无明显局部凹陷畸形,仅1例发生Frey综合征,颈部运动正常。结论:采用胸锁乳突肌瓣即刻修复腮腺部分或全叶缺损,能明显改善腮腺肿瘤术后畸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