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王艳 《山西临床医药》2009,(14):1665-1666
目的:了解早期教育对婴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随即抽取126名健康检查的42天婴儿分为早教组和对照组。早教组按计划实施早期教育。两组婴儿都接受常规儿童保健,并于42天3、6、9、12月体格发育检查;6月、12月进行智能测试。结果:早教组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对照组;体格发育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教育对婴儿的行为、智能发育、体格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8年6月在本院进行早期教育、年龄在0~3岁之间的婴幼儿142名为早教组,早教组婴幼儿实行系统的早期教育干预;另选取健康体检的婴幼儿142名为对照组,对照组婴幼儿进行常规的保健与指导;2组均以Gesell(格塞尔)儿童智能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早教组婴幼儿在智能发育的5个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教育对各年龄阶段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不同(p〈0.05)。结论早期教育对0-3岁婴幼儿智能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早期教育指导应纳入到常规的婴幼儿保健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婴儿早期教育家庭跟进服务模式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桂香  高丽娟  徐文静  陈鸥 《护理研究》2009,23(32):2994-2995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与护理家庭跟进服务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及长春市妇产科医院正常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从出生开始即进行系统、规范的家庭早期教育与护理干预.3个月去家庭进行1次体格测量及家庭早期教育训练与护理指导,每个月到儿童保健门诊进行1次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对照组不做家庭跟进服务,只做一般体格检查和Gesell婴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两组婴儿在12个月时体重、身长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育商在12个月时比较,观察组在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发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家长学习班培训前后知识掌握率分别为28.45%和90.52%.家长对医务人员家庭跟进服务综合能力满意度为92.24%.[结论]突破传统的医疗服务范围,将母婴早教深入到家庭对婴儿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桂香  高丽娟  徐文静  陈鸥 《护理研究》2009,(11):2994-2995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与护理家庭跟进服务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及长春市妇产科医院正常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从出生开始即进行系统、规范的家庭早期教育与护理干预。3个月去家庭进行1次体格测量及家庭早期教育训练与护理指导,每个月到儿童保健门诊进行1次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测试。对照组不做家庭跟进服务,只做一般体格检查和Gesell婴儿发育量表测试。[结果]两组婴儿在12个月时体重、身长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育商在12个月时比较,观察组在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发育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家长学习班培训前后知识掌握率分别为28.45%和90.52%。家长对医务人员家庭跟进服务综合能力满意度为92.24%。[结论]突破传统的医疗服务范围,将母婴早教深入到家庭对婴儿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早期教育是培养儿童的重要环节,许多事实证明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智力发展,为其将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目的:通过应用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对婴幼儿进行智能发育状况测查,分析早期教育的效果。设计:对比观察。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及产科病房。对象:选择2000-01/2001-12出生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产科的正常新生儿100人。婴儿监护人对本组观察目的知情同意。将婴儿按出生日期分为2组:星期1,3,5及星期日出生者为早期教育组50例;星期2,4,6出生者为对照组50例。方法:①两组小儿家长均接受喂养指导,预防感染及预防接种等保健措施指导。早期教育组在此基础上在新生儿期(2次)及生后42d查体时(1次)对其家长讲述0~3岁小儿智能发育规律及教育大纲,要求家长按照大纲训练婴儿,并随时与医师交流。对照组仅常规完成新生儿期(2次)及生后42d查体(1次),父母未给予小儿系统的早期教育。②两组小儿于月龄4个月3d-4个月29d时回医院,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根据贝莱智力量表改编和标化的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分为两方面:即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选择了针对4.1-5.0月龄婴儿的智力量表(包括4个项目,项目E:伸手够积木,伸手够物时手眼协调、拿起积木及坚持够东西;项目G:注意到小丸;项目H:接近镜像;项目C:喜欢和他闹着玩)和针对4.0-5.3月龄婴儿的运动量表(包括4个项目,项目A:头转动自如;项目E:从仰卧变侧卧;项目D:拿积木时部分拇食指相对;项目C:能独立坐片刻)]评估婴儿智能发育状况。根据智能发育检查表中小儿能通过(达到)的项目号得出他的原始分数,再根据他的年龄跨度从表格中得出其智力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指数〉130以上为非常优秀,69以下为智力缺陷。③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和U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比较。②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中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完成情况。结果:婴儿10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智能发育:早期教育组智能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103.94&;#177;7.64,111.20&;#177;9.40;93.92&;#177;5.18,99.22&;#177;5.52,t=8.3, 4.7, P〈0.01)。②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中智力量表完成情况:早期教育组能完成项目E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36人(72%),8人(16%),u=5.6,P〈0.01]。③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中运动量表完成情况:早期教育组能完成项目E和D及C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45人(90%),32人(64%),48人(96%);30人(60%),12人(24%),42人(84%),u=2.0~4.89,P〈0.05-0.01]。结论:早期教育可改善婴幼儿智能状况,尤以改善动手能力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教育与护理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148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家长均接受早期教育与护理培训,对照组家长均未接受早期教育与护理培训.比较2组婴儿家长早期教育及护理知识知晓率,并比较2组婴儿1岁时生长发育情况、发育商及四病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婴儿家长早期教育及护理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婴儿1岁时体质量、身高均显著重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1岁时大运动、语言能力、精细运动发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1岁前四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教育与护理培训有助于提高家长相关知识知晓率,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提高儿童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背景早期教育是培养儿童的重要环节,许多事实证明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幼儿智力发展,为其将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目的通过应用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对婴幼儿进行智能发育状况测查,分析早期教育的效果. 设计对比观察.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及产科病房.对象选择2000-01/2001-12出生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产科的正常新生儿100人.婴儿监护人对本组观察目的知情同意.将婴儿按出生日期分为2组星期1,3,5及星期日出生者为早期教育组50例;星期2,4,6出生者为对照组50例.方法①两组小儿家长均接受喂养指导,预防感染及预防接种等保健措施指导.早期教育组在此基础上在新生儿期(2次)及生后42 d查体时(1次)对其家长讲述0~3岁小儿智能发育规律及教育大纲,要求家长按照大纲训练婴儿,并随时与医师交流.对照组仅常规完成新生儿期(2次)及生后42 d查体(1次),父母未给予小儿系统的早期教育.②两组小儿于月龄4个月3 d~4个月29 d时回医院,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根据贝莱智力量表改编和标化的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分为两方面即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选择了针对4.1~5.0月龄婴儿的智力量表(包括4个项目,项目E伸手够积木,伸手够物时手眼协调、拿起积木及坚持够东西;项目G注意到小丸;项目H接近镜像;项目C喜欢和他闹着玩)和针对4.0~5.3月龄婴儿的运动量表(包括4个项目,项目A头转动自如;项目E从仰卧变侧卧;项目D拿积木时部分拇食指相对;项目C能独立坐片刻)]评估婴儿智能发育状况.根据智能发育检查表中小儿能通过(达到)的项目号得出他的原始分数,再根据他的年龄跨度从表格中得出其智力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指数>130以上为非常优秀,69以下为智力缺陷.③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和U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婴幼儿智力发育指数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比较.②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中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完成情况.结果婴儿10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智能发育早期教育组智能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均明显大于对照组(103.94±7.64,111.20±9.40;93.92±5.18,99.22±5.52,t=8.3,4.7,P<0.01).②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中智力量表完成情况早期教育组能完成项目E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36人(72%),8人(16%),u=5.6,P<0.01].③婴幼儿智力发育测验量表中运动量表完成情况早期教育组能完成项目E和D及C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45人(90%),32人(64%),48人(96%);30人(60%),12人(24%),42人(84%),u=2.0~4.89,P<0.05~0.01].结论早期教育可改善婴幼儿智能状况,尤以改善动手能力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儿抚触在黄疸儿童智能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将108例黄疽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要儿抚触组54例,对照组54例。婴儿抚触组自新生儿期开始抚触至1岁,两组黄疽儿童均于1岁、2岁时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婴儿抚触组1岁、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抚触可以促进黄疽儿童的智力发育。有利于减少黄疸对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展早期教育的较好模式,以达到更好地向社会推广早期教育知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法]将来我院儿保门诊保健的0岁~3岁儿童随机分为A、B、C 3组,各组执行不同的保健方案,并连续追踪3年,评估3组儿童的发育商.[结果]C组早期教育方案,即综合性的全面指导及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儿童早期智能的全面开发,教育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结论]应确切认识促进儿童早期智能发育的关键性因素,遵循医学及教育原则,有的放矢地对家长及其孩子进行综合性的全面指导,向家长灌输正确的早教概念,而非盲目的开发、误导,并应将早期教育纳入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袁展红 《全科护理》2009,7(35):3203-3204
[目的]探讨开展早期教育的较好模式,以达到更好地向社会推广早期教育知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法]将来我院儿保门诊保健的0岁~3岁儿童随机分为A、B、C3组,各组执行不同的保健方案,并连续追踪3年,评估3组儿童的发育商。[结果]C组早期教育方案,即综合性的全面指导及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儿童早期智能的全面开发,教育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结论]应确切认识促进儿童早期智能发育的关键性因素,遵循医学及教育原则,有的放矢地对家长及其孩子进行综合性的全面指导,向家长灌输正确的早教概念,而非盲目的开发、误导,并应将早期教育纳入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捏脊疗法对6个月婴儿生长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1月龄足月正常婴儿分为捏脊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捏脊组婴儿每天进行捏脊疗法,观察2组婴儿6个月时体质量、身长、头围的增长情况,并对其智能发育进行测评.结果 捏脊组婴儿6个月时体质量、身长的增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捏脊组的智能发育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捏脊疗法对6个月婴儿的体格发育及智能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抚触与游泳对婴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方法:将160例足月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实验组在出生24h后进行抚触与游泳,对照组不进行抚触与游泳。比较42d后两组婴儿的身高、体重、头围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出生42d后,实验组婴儿的身高、体重、头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婴儿的智能发育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抚触与游泳有利于婴儿的智商和情商的发育,促进亲子情感交流,使婴儿自身素质及平衡的发育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教干预联合抚触疗法对婴幼儿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教干预联合抚触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后3、6个月的智能发育指数(MDI评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发育量表)。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6个月的MDI评分、PDI评分、社交能力评分、语言评分、精细运动评分、大运动评分、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实施早教干预联合抚触疗法的效果显著,可促进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社区28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行传统家庭模式教养,未开展早期教育;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早期教育,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体格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两组体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DQ值及营养性疾病发病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社区个性化教育对婴幼儿体格及智能发育影响较显著,可早期挖掘婴幼儿潜能,促进成长发育,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婴儿气质对智力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忠 《当代护士》2010,(6):35-37
目的 探讨婴儿气质对智力发育的影响,为儿童早期教育及家庭教养方式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气质问卷评定婴儿气质,以Gesell智能发育诊断量表评价婴儿智力.比较不同气质类型水平之间婴儿的智力发育情况.结果 中间偏易养型气质婴儿占大多数,约41.94%.气质维度得分不同组间的婴儿智能发育情况不同:情绪较积极的婴儿运动得分较高(p<0.05),活动水平高的婴儿精细动作、适应性得分较高(P均<0.05),注意力易集中的婴儿精细动作得分较高(P<0.05),感觉阙值低的婴儿语言能力得分高(p<0.05).结论 气质维度的不同水平对智能发育存在潜在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更多的是在于家庭教养方式,而家庭教养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而调整的.  相似文献   

16.
干丽君  雷晓晓 《全科护理》2016,(14):1478-1479
[目的]探讨规范婴儿抚触和游泳对其智能和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天使宝贝游泳馆选取正常出生的足月新生儿100例,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没有参加培训的人员给予游泳和抚触,观察组则由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比较两组婴儿6个月时智能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儿6个月时的精神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身长、体重、头围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游泳和抚触能够促进婴儿智能和体格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早期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叶笑梅  施璐芳  黄沁心 《护理与康复》2005,4(6):405-406,408
目的观察早期抚触对正常婴儿智能、行为和躯体发育的影响.方法观察组42例婴儿从出生后24 h开始接受抚触,每天1次,每次15~20 min,持续至12月;对照组52例婴儿为同期出生,按常规抚养方法.12月龄时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进行智能、行为监测,同时测量身高、体重.两组资料应用SPSS 11.0软件分析.结果观察组婴儿智能、行为的发展及躯体发育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抚触对婴儿智能、行为和躯体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加用抗癫痫药、单用抗癫痫药治疗及早期干预对婴儿痉挛症智能影响。方法 对36例婴儿痉挛症患儿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以抗癫痫药合并ACTH治疗;对照组单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早期干预组采用抗癫痫药合并积极的综合干预治疗措施,并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后发育评价对照(采用Gesell量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改善智能及发作控制方面无显著差异,早期干预组智能发育明显改善。结论 早期干预治疗对婴儿痉挛症智能发育障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标准化抚触及游泳示范演练护理在初产妇婴儿智护照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初产妇及其婴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婴儿游泳与抚触意义宣讲及方式指导,观察组接受婴儿标准化抚触及游泳示范演练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婴儿游泳与抚触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婴儿娩出后6个月时智能体格发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化抚触及游泳示范演练护理对初产妇家庭开展新生儿智护照顾培训,可提高初产妇的婴儿游泳抚触护理技能水平,促使婴儿智能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个性化早期指导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8月的172例婴幼儿,随机将其分成早教组92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生长发育指导,早教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早期指导,对比两组婴幼儿的认知发育情况。结果早教组婴幼儿的大动作(108.2±6.8)、精细动作(114.6±4.6)、语言能力(109.6±6.7)、适应能力(106.3±5.8)、社交能力(100.7±5.2)均强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婴幼儿认知发育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早期指导对婴幼儿的认知发育具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