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磊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6):119-121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家长对实习护生的信任度情况,以改善儿科护理教学工作,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住院患儿家长对实习护生的信任度,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方法采用冈谷惠子的"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100例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住院患儿家长对实习护生在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信任度较低,对不同学历的实习护生的信任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实习护生需要加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和锻炼,通过护理的连续性、一贯性以及加强沟通等提高实习护生各方面能力,提高住院患儿家长对实习护生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2.
曹健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1):113-114
目的调查分析中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24名实习前中专护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中专护生心理问题最突出的3方面分别是担心实习中出差错事故、担心感染上疾病、担心操作技能不熟练。结论通过加强实习前教育、技能训练及心理指导,可帮助中专护生树立自信心,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后期的心理状态,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96例大专护生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实习后期存在多种心理问题.结论 实习后期护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出现多种心理问题,应采取对策,保证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减少护生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理质量。方法(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2)选择合格带教老师;(3)加强法律知识教育;(4)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查对制度。结果护生发生的护理差错由原来每年至少1起,减少为五年只有2起。结论在护生实习的整个过程中,加强带教管理,增强护生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加强查对制度,可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科实习护生专科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方法 根据儿科临床护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措施,加强儿科实习护生专科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结果 儿科护生带教工作有了很大改善,带教质量明显提高,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对实习效果满意,实习护生对儿科临床护理技能的掌握全面且熟练. 结论 临床带教的重点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根据儿科的专科特点进行带教,注重专科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实习护生专科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实习后期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对实习后期护生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方法选取在不同实习医院实习的266名护生,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习后期护生焦虑情绪检出率为53.38%,抑郁情绪检出率为47.37%;其SAS、SDS标准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大、中专护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习后期护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和实习医院应加强对实习后期护生的管理和就业指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心理素质,使其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儿科就业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儿科实习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实习护生进行调查,并用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33.81%的实习护生愿意到儿科就业,其中专科及以下学历护生、农村户口护生更愿意到儿科就业(P〈0.05);实习护生愿意到儿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压力大,不愿意到儿科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儿科工作环境嘈杂;实习护生对儿科工作风险的认识整体较高,风险认识的来源主要为新闻媒体对儿科纠纷的报道,占70.50%。结论实习护生儿科就业的整体意向较低,学历层次、户口性质及对儿科工作的风险认识是儿科就业的影响因素;正面客观的儿科风险报道、风险认识的正确引导及抗风险能力的培养将提高护生的儿科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8.
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中等卫校护理教育也要随之变化。本文从以下 5个方面探讨了儿科整体护理教学 :(1)加强学习 ,更新师生观念 ;(2 )把握儿科特点 ,培养护生观察病情的能力 ;(3)以病例代替临床资料 ,培养护生独立思考、确立护理诊断的能力 ;(4)反复训练 ,培养护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能力 ;(5 )重视心理护理 ,培养护生爱护患儿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男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带教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洋  李春梅  王玉洁 《吉林医学》2006,27(10):1269-1270
目的:探讨男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寻求对策。方法:对2005年9月~2006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10名男护生及100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男护生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结论:因材施教,帮助男护生减轻心理压力,正确引导男护生实现角色转换成为合格的护士,使其在护理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06名实习后期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加强实习护生管理工作和提高实习护生心理素质提供依据。方法: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CAS)随机调查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护生106人。结果:(1)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构成比比较存在差异(P<0.05);(2)汉族与少数民族实习护生心理健康比较尚未存在民族差异(P>0.05);(3)不同学历层次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P<0.0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临床实习应重视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辅导工作,尤其对专科以下的实习护生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宿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37-3438
目的:通过对实际工作的调查,探讨如何提高儿科实习护生书写护理文书的质量。方法:将2004年来院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人,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指导护生书写护理记录。实验组30人则采取用修订教学大纲,改革带教模式;同时进行师资培训,开展以新大纲为依据的教材带教。结果:通过加强管理,改革带教方式,实验组护生5种护理文书书写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护生的带教,只要在方法和带教内容上进行改革,儿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提高是可以做到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期高职护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方式,帮助实习护生向职业护士顺利过渡。方法分析临床实习期护生心理问题的特殊性,采用团体咨询技术开展心理问题干预,同时争取家庭及社会的参与。结果临床实习期护生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特别是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较为突出。结论提高临床实习期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素质,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促进护生尽快适应实习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使护生在4周内熟悉儿科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方法 减轻护生对儿科的心理压力,每周制定实习计划并组织实施,强化带教意识,提高带教老师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责任感,尽量多为护生提供操作机会.结果 减轻护生对儿科的恐惧感,更加热爱儿科护理工作,使护生在儿科实习阶段理论考核和技术达标,顺利完成实习大纲的要求.结论 每周制定实习计划,提高带教老师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责任感,可明显提高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实习前护生的心理问题,以减轻护生临床实习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使其能积极完成实习任务。方法对15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1.33%的护生存在3种及以上的心理问题(自卑、抑郁、焦虑、害怕、厌恶和强迫)。结论应对实习前护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本院儿科30名实习护生.摸球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联合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习结束后,实验组护生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实际工作的调查,探讨如何提高儿科实习护生书写护理文书的质量。方法:将2004年来院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人,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指导护生书写护理记录。实验组30人则采取用修订教学大纲,改革带教模式;同时进行师资培训,开展以新大纲为依据的教材带教。结果:通过加强管理,改革带教方式,实验组护生5种护理文书书写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针对护生的带教,只要在方法和带教内容上进行改革,儿科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提高是可以做到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实习手册》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儿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在儿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沟通技巧成绩,住院患者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沟通技巧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带教老师满意度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科临床实习手册》的应用有助于护生掌握儿科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科护生临床实习的带教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来该科实习的护士80名为研究对象,带教老师应根据实习护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阶段、分方法的传授经验,主要包括儿科的临床护理知识、操作经验以及沟通能力等,提高儿科护生的整体素质.结果:提升了护生发现护理问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患儿的护理和配合治疗工作,能力较强的护生,能独立完成患儿的护理和配合治疗工作.护理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结论:实施先进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可以提升护生的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以后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科护生临床实习的带教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来该科实习的护士80名为研究对象,带教老师应根据实习护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阶段、分方法的传授经验,主要包括儿科的临床护理知识、操作经验以及沟通能力等,提高儿科护生的整体素质。结果:提升了护生发现护理问题、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患儿的护理和配合治疗工作,能力较强的护生,能独立完成患儿的护理和配合治疗工作。护理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结论:实施先进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可以提升护生的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以后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目前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常见问题,为使护生在4周内熟悉儿科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护生加强入科教育,减轻护生对儿科的心理压力,每周制定实习计划,强化带教的意识,提高带教老师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责任感,正确处理教学的双评关系,提高护生法律意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结论 减轻护生对儿科的恐惧感,儿科的教学管理,带教个人及教学质量和护生的实习情况均处于优良水平.提高儿科护理带教质量,达到教学互长的目的,促进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