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云南地区170例太田痣患者发病特征,回顾性调查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的云南地区太田痣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激光疗效、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等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受调查患者男女比例为1:3.72。29例患者出生即有(17.1%),儿童期发病多见(67.1%),部分青春期发病(27.1%)。双侧患病者仅占总患者数的3.53%。男性发病高峰出现在婴儿期0~1岁,女性发病的两个高峰分别是0~3岁、10~18岁。治疗4次时,患者和医生评价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9%、80.0%;治疗6次时,患者和医生评价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7.9%;治疗4次时,褐色皮损患者疗效优于蓝黑色皮损患者;Tanino分型中Ⅰ、Ⅱ型患者疗效优于其他分型;病程10年的患者疗效优于病程10年的患者。不同首次治疗年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以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5%,三岛分型Ⅱ型更易发生色素沉着;随着治疗次数增加,色沉风险同时也增加。复发率为6.47%,发病年龄越早越容易复发。结论就诊的云南地区太田痣患者的发病临床特征与其他地区不尽相同,但趋势相似。使用调Q开关Nd:YAG 1 064 nm激光治疗太田痣安全有效,术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低。患者治疗次数越多,痊愈率越高;褐色皮损及Tanino分型Ⅰ、Ⅱ型患者疗效更优;患者首次治疗年龄越小,病程越短,治疗相同次数所达到的总有效率越高,因此越早治疗越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的临床疗效。 方法:太田痣患者108例,女性78例,男性30例;年龄5-58岁。采用调Q开关Nd∶YAG激光仪治疗,波长1 064 nm,脉宽3-7 ns,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观察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治疗咖啡斑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6年2月,应用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咖啡斑患者126例,男性38例,女性88例;年龄2~28岁,波长1 064 nm,脉宽3~7 ns,光斑直径6mm,频率10 Hz,能量密度2.6~3.1 J/cm~2。按患者年龄、皮肤色泽及皮损颜色深浅调整能量。快速多次扫描皮肤,以皮肤潮红为度。术后冰袋冷敷30 min,以减轻疼痛。激光治疗间隔时间7~15 d,共治疗6~15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患者421例,其中雀斑103例、咖啡斑45例、脂溢性角化病98例、太田痣33例、文身(蓝黑色)56例、颧部褐青色痣49例及外伤性色素沉着37例。激光治疗的波长:雀斑、咖啡斑为532 nm,脂溢性角化病为532 nm和1 064 nm波长联合治疗,太田痣、文身(蓝黑色)、颧部褐青色痣和外伤性色素沉着采用Q1 064 nm波长。结果经1~9次治疗,雀斑、咖啡斑、脂溢性角化病、太田痣、文身(蓝黑色)、颧部褐青色痣及外伤性色素沉着总有效率分别为96.1%、75.6%、70.4%、78.8%、91.1%、81.6%和83.8%。术后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25例(5.9%),无瘢痕发生。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Q倍频532nm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波长为倍频532nm,光斑直径为3.0mm,脉宽为5—10ns,能量密度为1.6—1.85J/cm^2,脉冲频率为5—10Hz的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350例,术后3—6个月复诊,根据术前后患者面部照片判断疗效。结果治疗次数1—5次,平均治愈次数2.1次,共治愈133例(38.0%),总有效率82.0%。疗效与治疗次数正相关。结论Q开关倍频532nm Nd:YAG激光对太田痣有较好的疗效,一般治疗1—3次可基本愈合。术后除部分病例色素沉着外,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太田痣、雀斑、咖啡斑及蓝黑色纹身等不同色素性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应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色素性病变患者3 268例的临床疗效,针对不同的病变类型选择采用不同的治疗参数。每个疗程观察4~6个月。根据治疗前后照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Q开关红宝石激光对雀斑、咖啡斑效果最好,一次治愈率达99.8%;对太田痣、纹身经4~8次治疗也达到满意效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色素性病变安全、有效,治疗次数与疗效成正相关。对表皮层色素性病变治疗次数少;对真皮层色素性病变治疗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调Q-Alexandrite激光治疗太田痣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随访的经调Q-Alexandrite激光(波长755nm、光斑直径3mm、脉冲时间50ns、能量密度6.0—10.0J/cm^2)治疗的329例太田痣患者,分析其疗效及与治疗次数、治疗剂量、治疗间隔时间、治疗部位及年龄的关系。结果 329例患者中,无一例有瘢痕形成,疗效随治疗次数、剂量增加而提高,治疗间隔5—6个月较为合理,睑、颞、颧部疗效逊于额、颊部位,要幼儿治疗次数明显少于成年人。结论 调Q-Alexandrite激光能无创性治疗太田痣,治疗效果与治疗次数、治疗剂量、病变部位、患者年龄和治疗时间间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波长为755 nm,脉宽50 ns,能量密度6.0~8.0 J/cm2,光斑直径3 mm,治疗1~6次)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1 078例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老年斑、颧部褐青色痣、太田痣等有效率95.0%以上;美容文身、外伤性色素沉着的疗效次之,咖啡斑、色素斑痣效果较差.结论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老年斑、颧部褐青色痣、太田痣效果肯定,美容文身、外伤性色素沉着的疗效与文身所用原料、色素沉着的原因有明显关系,除雀斑、脂溢性角化外,其他疾病需要多次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褐青色痣患者140例,采用调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波长755 nm,光斑直径2-3 mm,脉冲宽度50-200 ns,脉冲频率1-10 Hz,能量密度5-8 J/cm^2,对褐青色痣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疗效、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140例患者在合适的能量密度、光斑、脉冲宽度下,经过1-5次及5次以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5.0%、49.2%、80.6%、88.6%、100.0%,治疗3次及3次以上有效率高于3次以下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显示疗效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6.4%。结论 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疗褐青色痣,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调Q开关 10 6 4nm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方法 :太田痣患者 10 6 6例中男性 2 18例 ,女性 848例 ;年龄 8个月至 5 2岁 ,皮损面积 1~ 40 0cm2 。调Q开关Nd∶YAG激光波长 10 6 4nm ,脉宽 10ms ,频率 10Hz,光斑直径 2mm ,能量密度 6~ 9 5J/cm2 或光斑直径 3mm ,能量密度 3~ 5 5J/cm2 ,间隔 4~ 6个月治疗一次。结果 :痊愈 10 6 2例 ,显效 2例 ,2例自动放弃治疗 ,有效率达 99 9%。结论 :此方法治疗太田痣 ,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无瘢痕等并发症的发生。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张海荣$山东潍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激光治疗外伤性文身经验,探索激光参数对不同颜色外伤性文身的作用。 方法应用Versapulse四波长激光系统,根据文身的颜色选用1~3种波长的激光进行治疗:黑色文身一般用波长1064nm激光,部分患者同时使用波长755nm和532nm激光;蓝色及绿色文身主要应用波长755nm激光,部分患者同时使用波长1064nm和532nm激光;红色主要用波长532nm激光。能量选择以不明显损伤皮肤组织为限。 结果460例文身患者经治疗后大部分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皮下含有大颗粒异物、染料嵌入组织过深或文身色泽比较复杂的外伤性文身治疗效果欠佳。 结论选择适当的波长激光治疗外伤性文身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755 nm激光治疗Laugier-Hunziker综合征唇黏膜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采用波长755 nm的调Q激光治疗Laugier-Hunziker综合征唇黏膜色素沉着患者7例,光斑直径3 mm,能量6.0~8.0 J/cm2,经1~3次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经1~3次激光治疗,7例患者均获痊愈,治愈率100.0%,无一例出现瘢痕,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结论 755 nm激光是治疗Laugier-Hunziker综合征唇黏膜色素沉着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脉冲800 nm半导体激光脱毛的临床效果。方法脱毛患者136例157个部位。半导体激光波长800 nm,脉冲持续时间分30、100 ms和Auto模式,频率≤2 Hz,光斑面积为9 mm×9 mm,能量密度15~40 J/cm2。根据患者肤色、毛发色泽和粗细调整参数。分面部及非面部脱毛以及面部、非面部脱毛1~4次及大于4次的疗效进行分析。并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面部、非面部脱毛总有效率分别为65.1%;72.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面部、非面部脱毛1~4次及大于4次总有效率分别为44.2%;67.2%;88.8%及99.0%。脱毛效果与脱毛次数相关,脱毛4次以上的效果优于脱毛1~4次。面部及非面部脱毛的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分别为3%、59%、及16%、65%。仅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且后期均无色素沉着发生。结论脉冲800 nm半导体激光脱毛安全而有效,非面部脱毛效果优于面部脱毛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系统对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的评价。方法太田痣患者12例,采用安琪儿色素分析系统和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3名整形外科医师目测等两种方法,分别对疗效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系统对太田痣的疗效评价为(54±25.33)%,整形外科医师定性对太田痣的疗效评价为(57.92±25.82)%。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系统能够定量得出治疗效果,并能准确测量变化的面积和颜色变化的百分比。整形外科医师与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的疗效评价具有线性相关(P〈0.001)。结论计算机辅助定量评价分析系统可以替代临床医师的评价方法,更具客观性、精确性。灰度和面积具有作为疗效量化指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调Q-Alexandrite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对皮肤色素性疾病(太田痣、脂溢性角化、雀斑、颧部褐青色痣、外源性色素沉着包括纹眉、文身、外伤)经该激光治愈后满5年的391例患者进行电话或信件方式随访,了解分析复发情况、复发时间。结果太田痣63例,复发14例,复发率22.2%;脂溢性角化25例,复发13例,复发率52.0%;雀斑31例,复发18例,复发率58.0%;颧部褐青色痣17例,复发1例,复发率5.9%;外源性色素沉着47例,无复发。结论雀斑、脂溢性角化5年复发率高达50.0%以上,太田痣复发率22.2%,颧部褐青色痣、外源性色素性疾病效果稳定。其复发率与各种皮肤色素性疾病的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咖啡斑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应用Q开关Nd∶YAG激光仪治疗咖啡斑患者30例,波长1064nm,脉宽为3~7ns,光斑直径6mm,频率10Hz,能量密度为2.8~3.3 J/cm2,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参数,光斑照射到皮损表面后皮肤呈红色为参数适度。7~10 d治疗1次,治疗7~10次。结果痊愈6例,显效12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60.0%。无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咖啡斑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报道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患者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激光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4例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患者的皮疹特点、皮疹出现时间、分布情况进行,并与文献报道进行对比,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及皮疹特点,设计治疗方案.结果 4例患者均无家族史,其鲜红斑痣出生即有,均为单侧分布.2例患者出生即有太田痣皮损,1例10岁左右出现太田痣皮损,1例患者出生即有部分太田痣皮损,另有部分皮损出现于青春期.2例患者太田痣皮损为双侧分布,2例为单侧分布.1例患者鲜红斑痣与太田痣的皮损无重叠,其余3例患者两种皮损部分重叠.皮疹出现时间与文献报道略有不同,但符合两种疾病各自的发病特点.结论 鲜红斑痣并发太田痣的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两种疾病皮损分布特点及病变轻重以及有无重叠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800 nm半导体激光真空脱毛系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脱毛患者128例,应用800 nm半导体激光对不同部位,包括腋部、四肢、躯干部及毛表皮痣皮损处毛发进行脱毛治疗,并对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能量密度6~11 J/cm2,光斑大小22 mm×35 mm,脉宽30~400 ms,采用真空负压脱毛系统,根据患者肤色、毛发色泽和粗细调整治疗参数。结果 128例患者经3~6次连续治疗后均达到理想的脱毛效果,治疗后毛发明显减少,再生毛发细小、浅淡。腋部的总有效率为100.0%、双上肢为90.9%、双下肢为93.9%、躯干部皮损为83.3%、毛表皮痣为75.0%,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总有效率不断提高,均未出现色素沉着或减退、瘢痕等不良反应。结论 800 nm半导体激光的真空脱毛系统是目前比较安全、高效、快速的脱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