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镁对血管系统有重要影响。低镁血症与血管收缩、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增加,LDL浓度升高有联系。研究表明,血镁较低时,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加速。  相似文献   

2.
活血降脂汤对高脂血症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过程中的一个早期改变。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标志。大量研究显示积极调脂治疗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而积极调脂治疗后急性冠脉事件的减少十分明显且出现早,与轻微的粥样斑块消退不成比例,提示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有关。本研究旨在观察活血降脂汤治疗对血脂异常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早期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方法:根据反应性充血导致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的原理.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设计了一种便携式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检测仪。结果:通过对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高血压患者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皮功能障碍。结论:该便携式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检测仪有望应用于动脉亚临床病变的研究、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之中。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的代谢性疾病。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浆、血清、头发中镁浓度比健康者低[1-5],而尿液中镁浓度比健康者高[6-7]。也有研究显示,人体如果镁摄入不足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缺镁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8]。本文中对镁在人体的分布和功能、镁与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镁与糖尿病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简要综述。1镁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镁缺乏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可能有正常的血清镁浓度。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发生镁缺乏,归因为吸收障碍、糖尿病或慢性酒精中毒。由于血清镁水平是镁缺乏的不良指标,故对慢性胰腺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用低剂量静脉内镁负荷的保留进行了测定,并做一评价。  相似文献   

6.
在线收藏夹     
专家建议多饮矿泉水少患心脏病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日常饮水中钙、镁含量较高的妇女死于心脏病突发的可能性,比饮用矿物质含量较低的软水的妇女低30%。研究人员介绍,饮用富含钙、镁的水可使妇女心脏病突发的危险降低34%。尽管研究人员并未探究矿物质对心脏具有多大的好处,但他们指出,一些研究结果已显示,饮水中含钙量低可能导致高血压,这是引发心脏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另外,饮水中缺少镁可能造成血管狭窄和某种程度的心律失常。研究人员对男性进行研究后也发现,镁可对防止致命的心脏病发作起到一定的作用。■饮食男女鸡汤并非人…  相似文献   

7.
王敏 《健康文摘》2010,(6):14-14
镁痛经。是一种困扰女性的常见疾病,其原因目前尚未十分明了。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痛经可能与女性身体内缺镁有关。调查资料显示,45%的痛经患者体内镁元素都在平均值以下.但每日摄取200毫克镁片.就可使痛经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一种血管病理改变,其基本改变是脂质沉积在血管内膜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而致心、脑血管病发生与发展。另外,病理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损害始于儿童期,甚至在婴儿期就已开始。而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行为危险因素,特别是不良饮食习惯大都是儿童期就已形成,对日后的影响颇大。因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要从儿童期抓起,  相似文献   

9.
镁与冠心病     
镁是人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镁能阻止或者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能通过抑制钙内流、抗氧化、抗血小板活化和保护内皮功能等途径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镁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临床研究提示,镁能明显改善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及提高运动耐量。在急性心肌梗塞时,如果早期小剂量较长时间使用镁治疗,病人能得到一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
肥胖儿童已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样病理改变,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其早期表现。已有证据显示,脂肪组织起源的血浆蛋白对血管内皮功能有直接效应,包括瘦素、脂联素、白介素-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等。该文旨在探讨是否脂肪组织与血管之间存在脂肪细胞一血管调节轴,直接调控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推测脂肪细胞因子可能是连接脂肪组织含量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镁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镁是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 ,有许多极为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近年来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 ,镁与动脉粥样硬化 (AS)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重视。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 ,确切病因至今不清 ,高血脂、高血压和遗传等被视为危险因素。多项动物实验表明 ,镁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是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对抗自由基的生成、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影响体内某些激素的水平等 ,但对于人类 ,此方面研究甚少。因此 ,深入研究镁的生物学效应 ,为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开辟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体质类型有一定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热量、高脂、高盐、低钙、低镁、低钾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对疾病的治疗与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血压病人在坚持正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能忽略饮食的合理调配。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糖尿病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会损伤动脉内皮而使动脉粥样硬化,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血压水平越高,动脉硬化程度越重,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就越高。在糖尿病的患者中,有65%的人会发生冠心病。  相似文献   

14.
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升高,导致LDL的氧化。氧化LDL含有大量自然LDL中并不存在的氧化产物,这些氧化产物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中显示的结果表明其可能具有促动脉粥样的作用。而有些研究却发现部分氧化产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存在于脂蛋白内的或能被动脉壁细胞摄取的抗氧化物质在一些情况下显示了促氧化作用。这些研究说明了氧化、抗氧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之间的复杂性,抗氧化治疗是否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还需做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严重代偿失调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常常出现酸碱和电解质异常,主要是该人群几种神经介质机理的激活和常规药物的使用。镁缺乏在充血性心衰患者中不常见,而其病生学与其它电解质(像低钾血)比较也研究甚少。有证据表明,早期测定和纠正镁异常能避免潜在的有害的心律失常的影响。故对充血性心衰时低镁血及合并酸碱和电解质异常作一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低镁可使心血管功能及结构受损,进而导致心肌坏死、钙化或冠状动脉痉挛,亦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同时,低镁时,肝糖元合成减少,糖异生增强,亦提示镁与糖代谢关系密切。近年来,门冬氨酸钾镁(商品名潘南金)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门冬氨酸钾镁做为良好的钾镁制剂在治疗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临床应用中日渐广泛,但对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门冬氨酸钾镁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研究者评估 HDL 水平 ,正在检查冠心病的 15 1人的 HDL与内皮功能的关系。所有病人均测 TC、HDL、L DL及甘油三酯。内皮功能是超声测肱动脉流量 -介导的扩张 (FMD)。低 FMD提示内皮功能不良。结果 :HDL<4 0 mg/dl的人 FMD明显低于HDL 水平较高者 (P<0 .0 0 1)。此外 ,HDL与 FMD有直接关系。多变量分析时 ,HDL独立预告 FMD。这些结果提示低水平 HDL影响内皮功能 ,这可能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的一个以前未被认识的机制。HDL低水平内皮功能不良@余国膺…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endothelial ysfunction)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键,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现拟对TIA患者行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分析血管内皮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砷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环境或职业性砷暴露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有关。现就砷引起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包括炎性损伤、促凝血作用增强以及NO平衡破坏等作用作以介评。这些可能是砷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基础。载脂蛋白E缺乏小鼠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砷可加速模型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20.
镁耗竭性疾病常伴有骨质疏松,人类镁耗竭引起低血钙、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低1,25(OH)2维生素D,以及可能与导致骨质疏松机制有关的PTH和维生素D抗性。为了确定是否单纯镁耗竭导致骨质丢失,作者诱发了大鼠饮食镁缺乏症。成年(290g)雌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