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五常法”对产房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在产房实行“五常法”管理,并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五常法”后,科室护理管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均得到提高。结论:产房实施“五常法”,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五常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把"五常法"理论运用在护理管理中,制定实施计划,由病区管理者带头实行,定期进行检查,不断改进.结果 实施"五常法"4年来,急救物品完好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五常法"是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及病人住院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良好管理措施.应在急诊科大力推广"五常法",并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院各科室推广、实施,从而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五常法"在救护车物品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组织实施,对救护车抢救物品进行"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结果 实施"五常法"后救护车急救仪器完好率、抢救成功率、取用每件物品的时间、清点补充每件物品的时间等均明显提高.结论 "五常法"只是原则,需要坚持才有成效,它为院前急救提供良好的抢救环境,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增强了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五常法"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把"五常法"理论运用在护理管理中,制定实施计划,由病区管理者带头实行,定期进行检查,不断改进.结果 实施"五常法"4年来,急救物品完好率、患者满意率、差错事故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五常法"是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及病人住院环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一种良好管理措施.应在急诊科大力推广"五常法",并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院各科室推广、实施,从而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实施病区护理五常法管理的效果。方法:制定五常法管理制度、工作指引、检查标准,对比实施五常法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后,住院患者对医院环境满意率、相关病区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均优于实施前(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 :在病区实施五常法管理,可不断改善医疗环境,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郗洋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4):381-381
目的探讨"五常法"管理法则在体检报告打印室工作中开展的效果和必要性。方法把"五常法"应用到打印报告室日常工作和管理中,对于打印室内人、环境、物品管理进行规范化改进,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以促进工作的不断提高。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后,使物品管理进一步得到了规范,也提高了报告打印室的打印速度,降低了工作失误率。结论报告打印室实施"五常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运用"五常法"规范泌尿外科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五常法"对泌尿外科进行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的原理,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在泌尿外科进行"五常法"的规范化安全管理,并对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五常法"后护士改变了管理观念,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加强了护理细节管理,现存的护理安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护理隐患能及时被发现并杜绝,提高了护士工作自律性及综合素质,使护士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大大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五常法"管理,减少了护理差错、护理缺陷及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五常法"对动脉硬化检查室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以及必要性。方法将"五常法"管理法则运用于动脉硬化检查室的日常工作中,对检查室的人、物、环境进行规范改进,制定并规范了操作人员岗位职责和相关制度,对工作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通过组织护理查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以来,实现了检查室工作的高效、规范,体检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五常法"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疗护理安全,达到护患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实施“五常法”规范病区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营造安全、舒适、高效、整洁的工作环境,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培训护士,将"五常法"的理念贯穿到每一名护士,制定各重点部位标准、措施并实施五常法。结果:规范了病区环境管理、物品分类、定点放置、标识清楚、一目了然。全院护士自觉执行"五常法"管理,提升了团队协作精神,塑造了良好的医院形象,保证了护理安全。结论:"五常法"是规范病区环境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有效回避产房护理风险,降低产房护理缺陷,确保母婴安全.方法 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产房护理管理中,让助产士明确服务对象,感悟工作责任,对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并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监察风险,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达到回避产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质量的目的 .结果 通过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明确了助产士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提高了安全意识,使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大大降低,3年来无严重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一般差错由2003年的7起下降到2006年的3起;住院产妇及家属时分娩过程满意率达96%以上.结论 将安全文化视为管理思路运用到产房护理管理中,可以降低产房护理缺陷,保证产房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洪健 《当代护士》2013,(11):149-150
总结了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在规范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体会,主要有重视护理质量,健全护理行政管理机制;重视院感工作,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狠抓护士医德医风建设,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健教工作深入、系统开展,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提高等.认为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有利于推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步入规范发展轨道,促进护理工作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改善医院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设备物资管理、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最终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方法 培训护士将"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理念融人到护士日常行为之中,并将"五常法"列入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指标.结果 全院护士自觉参与执行"五常法"管理,改善了医院就医环境,提升了护士素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五常法是-种简单、高效、易行的全员管理方法,实施"五常法"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产房护理中风险的特点,增加产房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防止产房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产房工作操作中高风险的护理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操作是护理工作中防范风险的关键。结论完善的产房护理操作,能大大地降低产房护理操作中的风险,杜绝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实施“五常法”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的改善医院工作环境、简化操作程序、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方法培训护士,将"五常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理念融入到护士日常行为之中,并将开展"五常法"列入医院基础管理考核指标.结果全院护士自觉参与执行"五常法"管理,提高了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护理环境品质,保证护理安全,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五常法"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吴传芳 《当代护士》2013,(11):150-152
目的 探讨"三专"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开展"三专"护理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开展"三专"护理后为实施组,采用专区专机透析专人护理的"三专"护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三专"护理后,做到了透析患者血源性疾病零感染;护理投诉和不良事件下降;内瘘穿刺成功率由"三专"护理实施前的94.3%上升到99.2%,患者满意度从95%上升到99.8%,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专"护理在血液净化专科优质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五常法”在综合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营造安全、舒适、整洁、有序的医疗环境,使患者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把"五常法"应用于我院综合科护理管理之中。结果经过1年的实施,医生对护士抢救配合满意度由实施前的63.64%提升到95.45%,与实施前比较有差异(P〈0.05);患者对病区环境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1.00%提升到98.00%,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5.00%提升到97.00%,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五常法"可改善医疗环境,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树立良好医院形象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产房风险因素回顾性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该院产房风险因素,提出有效干预措施,降低产房风险系数,提高产房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方法:总结该院产房管理经验,对比2006~2008年内各项统计指标情况。结果:①产房风险因素前4位顺位为新生儿窒息、会阴切口感染、会阴Ⅱ°裂伤、产后出血;②人力资源不足是造成产房风险的主要原因;③助产师风险意识淡薄及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因素是造成产房风险的重要因素。结论:进行产房风险因素分析,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可有效规避产房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产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因素,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产房护理质量,降低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对产房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查找原因,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加强产房管理,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提高护理人员对产房护理安全的认识。结果产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产房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了产房服务质量,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结论加强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减少产房护理纠纷的发生,为孕产妇提供安全、舒适、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五常法规范骨科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骨科急救护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分析,运用五常法改善急救环境,改进急救工作流程,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急救护理程序,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20.
总结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引入"五常法"管理的实践体会。找出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用"五常法"的理论,加强规范管理。认为"五常法"管理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等,是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容易,见效快,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